應該可以扦插的。可以自己做試驗。春季在老樹上選適中的枝條,扦插條長7-8cm,頂端留一對芽苞,扦插條根部沾生根粉插入苗牀,苗牀基質下面是土壤,上面用3cm厚珍珠岩。水跟上。祝你成功。


藤茶植株是葡萄科蛇葡萄屬顯齒蛇葡萄,野生,木質藤本,植株全部無毛;下部幾節為每節有芽苞(1)而無卷鬚(3)的芽節(2),往上則呈現連續兩節有卷鬚(3)無芽苞(1)、再上一節有芽苞(1)無卷鬚(3)的規律(如附圖1所示),即每3個節中只有一個節為有芽苞(1)的芽節(2),另兩個節為有卷鬚(3)或卷鬚(3)枯萎脫落的卷鬚節(4);卷鬚長達8釐米;葉為二回羽狀複葉,枝頂部葉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薄紙質,頂生小葉有柄,長橢園形、狹菱形或菱狀狹卯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密楔形,邊緣有稀疏牙齒或小牙齒,側脈約4對,側生小葉無柄,稍偏斜;葉柄長達2.7釐米,枝上部葉無柄;花呈聚傘花序有梗,苞片小,三角形,花萼盤狀,花瓣黃色;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釐米。藤茶植株分佈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民間常以藤茶植株的芽加工成藤茶,亦有白茶、藥茶、龍鬚茶、苦瓜露、紫巖莓等俗名。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民間飲用歷史悠久。經過近幾年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藤茶作為茶葉的一個品種已逐步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長,作為藤茶原料的野生藤茶植株資源日漸減少,由於經濟利益的驅使,藤茶植株摘了嫩葉摘老葉,摘了老葉摘嫩莖,掠奪性地採摘使自生自滅的野生藤茶植株資源加速銳減,嚴重製約了藤茶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拯救藤茶資源和確保藤茶可持續發展而提供一種藤茶植株扦插繁育技術。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將藤茶植株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枝條剪成每段上部至少有一個芽節的扦插枝,把扦插枝下部作生根處理後插入苗牀,芽節留在上面,按常規扦插育苗管理方法繁育成用於移栽的藤茶植株。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在當年10月至第2年元月份,將山上野生藤茶植株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枝條剪成每段2-4節的扦插枝,剪切口在芽節上方約1-1.5cm處。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藤茶植株定向移栽技術。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技術方案是將本發明扦插繁育的藤茶植株定向移栽山林野生。

本發明由於採用扦插繁育和定向移栽山林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提高了藤茶植株繁育的成活率和出苗率適時扦插繁育,能克服藤茶種子自然掉落野生繁育的低發展速度的不足,有效提高藤茶的成活率和出苗率;2、克服了人工栽培的缺點,保持了藤茶原有的純天然綠色產品的特殊優勢把扦插繁育的藤茶植株定向移栽山林,讓其在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保持野性,能保持藤茶原有純天然綠色產品特色優勢,避免人工栽培過程中施用化肥、病蟲危害而帶來的化學、農藥、化學合成肥料、激素污染等問題,移栽山林中採取不砍伐樹木、不耕翻整地、不用農藥化肥、不中耕鋤草等保持生態環境的環保技術措施,避免了人工栽培對生態環境的破環;3、為藤茶的擴大生產提供原材料保障本發明能加快擴大藤茶資源面積和產量,解決目前藤茶資源銳減的問題,確保藤茶可持續發展,為藤茶的擴大生產,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要提供原材料保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