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著太長所以就分成幾段來發了,本篇大概6000字,其實講的內容差不多......

因為翻譯水平太差,可能有點看不懂,這裡簡單做做摘要。本篇大概是從詞源上回歸無政府主義的原則,即反權威,反對一切的由權威等級制建立起來的制度,不管他是封建君主制,資本主義制度還是國家所有制的「社會主義」。反駁了關於無政府主義者想回歸叢林狀態的荒謬說法,無政府主義者追求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社會,一切人至下而上的自由聯合,去共同建設一個發展的,能保護人自由的社會。

本篇原文:A.1 What is anarchism?

本篇譯者:月野兔

A.1什麼是無政府主義?

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旨在形成沒有政府統治狀態的政治理論,「沒有主人,沒有君主」。[P-J Proudhon, What is Property , p. 264]。換句話說,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政治理論,其目的在於創造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個人可以平等地自由合作。因此,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等級制控制——無論是國家的控制還是資本家的控制——這些控制對個人和個人的個性都是有害的,而且是不必要的。

用無政府主義者蘇珊·布朗(L. Susan Brown)的話來說:

雖然人們對無政府主義的理解是一場暴力的反國家政府運動,但無政府主義有著更加微妙的傳統,而不是對政府權力的簡單反對。無政府主義者反對這樣一種觀點:權力和統治對社會是必要的,相反,他們提倡在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中實行一種合作的制度,排斥等級制的控制。[The Politics of Individualism, p. 106]

然而,在一般的政治理論中,「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和「無政府狀態(anarchy)」的概念無庸置疑是被弄混了。一般人認為,這些詞的意思是「混亂」或「沒有秩序」,因此誤解無政府主義者希望社會混亂,回歸「叢林法則」支配的狀態。

這種類似的誤解在歷史上很常見。例如,在那些認為由一個人(君主制)統治是必要的國家,「共和」或「民主」這些詞就像當下的「無政府主義」一樣被用來表示混亂的狀態。對於那些既得利益者,他們當然希望維持現狀,於是就向大眾暗示道,反對現行制度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一種新的社會形式只會導致混亂。或者,就像埃里科·馬拉泰斯塔(Errico Malatesta)所說:

「自從人們認為政府是必須的,並且沒有政府將會只能是無秩序和混亂,那麼自然而且合理的,意味著沒有政府的無政府狀態,聽上去就好像不要秩序一樣。」 [Anarchy, p. 12]

無政府主義者想要改變這種關於「無政府」的刻板印象,這樣人們就會看到政府和其他等級社會關係都是有害的和不必要的:

「改變公眾的觀點,讓他們相信政府不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極其有害的,然後回歸無政府這個詞的真正內涵——它僅僅意味著沒有政府,而且對每個人都意味著:自然的秩序,人類需要的聯合以及對一切議題的合理關切,完全的團結下的完全的自由。」[Op. Cit., pp. 16]

這個常見問答是改變關於無政府主義的普遍觀點的一個過程。但這並不是全部。除了同「無政府主義」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曲解作鬥爭之外,我們還必須同我們的政治和社會上的敵人多年來對無政府主義所做的曲解作鬥爭。因為,正如巴塞洛繆·萬澤蒂(Bartolomeo Vanzetti)所言,無政府主義者總被歪曲為是「激進分子中的激進分子——是一羣黑貓,許多人心頭的陰霾恐懼,一羣偏執者、掠奪者、江湖騙子和壓迫者。」我們也因此受到無端的誹謗、歪曲、誤解和迫害。[Nicola Sacco and Bartolomeo Vanzetti, The Letters of Sacco and Vanzetti, p. 274]

萬澤蒂當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他和他的戰友尼古拉·沙珂(Nicola Sacco)因為一樁別人犯下的罪行而被誣陷,1927年,他們被指控為外國支持的無政府主義者而被送上了電椅。因此,這個問答將不得不花費一些時間來糾正關於無政府主義者受到資本主義媒體、政客、理論家和老闆們的誹謗和歪曲(更不用說我們被其他所謂「激進分子」,如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的歪曲)。

希望我們講完後,你們就能理解為什麼當權者花了這麼多時間來攻擊無政府主義,因為這是一種可以有效確保所有人自由的理念,它可以終結所有的等級制度,等級制度都建立在少數人凌駕於多數人之上的基礎之上,既得利益者當然要維護當前制度。

A.1.1「無政府」一詞的具體含義?

「無政府(anarch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αναρχ?α(anarchia),前綴是? (a),意思是「非」、「缺少」、或「沒有」,加上?ρχ? (arkhi),意思是「統治者」、「領導者」、「酋長」、「負責人」或「權威」。或者,正如彼得·克魯泡特金(Peter Kropotkin)所言,無政府主義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權威的反面」。[Anarchism, p. 284]

雖然希臘單詞anarchos和anarchia經常被用來表示「無政府狀態」或「沒有政府的存在」,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詞嚴格的,原始的意思並不是簡單的「沒有政府」。「無—政府(An-archy)」的意思是「沒有統治者」,或者更普遍地說,「沒有權威」,無政府主義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使用這個詞。例如,我們發現克魯泡特金認為無政府主義「不僅攻擊資本,而且攻擊資本主義權力的主要來源:法律、政府權威和國家。[Op. Cit., p. 150]

對於無政府主義者來說,無政府意味著「不是按照通常的假想,(無政府主義者們)不要必要的秩序,而是不要被控制。」[Benjamin Tucker, Instead of a Book, p. 13]因此,大衛·維克(David Weick)的精彩總結如下:

無政府主義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所有權力,主權,控制和等級區分表示拒絕的社會和政治理念,以及一種取消它們的決心......因此無政府主義要求的不僅僅是反中央集權主義……只是政府和國家……經常成為無政府主義者批評的中心焦點。[Reinventing Anarchy, p. 139]

因此,無政府主義並非純粹的反政府或反國家,它主要是一種反對所有等級制度的運動。為什麼?因為等級制度是所有權威體制共有的組織結構。由於國家是等級制度的「最高」的表現形式,無政府主義者從定義上說就是反國家的;但這還不足以定義無政府主義。真正的無政府主義者一定反對所有形式的等級組織,不僅僅是國家。用布萊恩·莫里斯(Brian Morris)的話來說:

無政府狀態」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沒有統治者」。無政府主義者是那些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或強制權力、等級制度和統治的人。因此,他們反對墨西哥無政府主義者弗洛雷斯?馬孔(Flores Magon)口中的「陰鬱的三位一體」——國家、政府和教會。因此,無政府主義者既反對資本主義,也反對國家,以及反對各種形式的宗教權威。但無政府主義者也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建立一個沒有統治機構的社會,一個沒有強制性機構的分散社會,一個通過自組織公社聯合的社會。["Anthropology and Anarchism," pp. 35-41, Anarchy: A Journal of Desire Armed, no. 45, p. 38]

在這篇文章中涉及的「等級制度(hierarchy)」是一個相當近代的概念——古典的無政府主義者像蒲魯東(Proudhon),巴枯寧 (Bakunin)和克魯泡特金確實用過這個詞,但是用得不多(他們通常首選「權威(authority)」,這是「獨裁主義(authoritarian)」 的前綴)。然而,從他們的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哲學是反對等級制度,反對任何個人之間的權力的不平等。巴枯寧在抨擊「官方」權威時談到了這一點,他也捍衛了「無權威自然狀態」,同時他還說:

你希望每一個人都不會去壓迫他的夥伴或者受到別人的壓迫嗎?那麼請保證沒有人將會佔有絕對的權力。[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Bakunin, p. 271]

正如傑夫?德勞恩(Jeff Draughn)所指出的,「雖然它一直是『革命進程』的一個潛在部分,但直到最近,這種更廣泛的反等級觀念纔出現在更具體的思想中。」儘管如此,這一問題的根源在「無政府主義」這個詞的希臘根源中顯而易見。[Between Anarchism and Libertarianism: Defining a New Movement]

我們再次強調,對於無政府主義者來說,這種對等級制度的反對不僅僅侷限於國家或政府。它反對所有專制經濟制度、社會關係以及政治關係,特別是那些與資本主義私有制財產和僱傭勞動有關的關係。正如蒲魯東所指出的:「資本……在政治領域類似於政府…資本主義的經濟理念,政府或權威的政治,和教會的神學理念本質上是三個相同的理念,以不同的方式區分聯繫。攻擊他們中的一個就等於攻擊他們中的所有人…資本之於勞動,國家之於自由,教會之於精神。這種絕對主義的三位一體,在實踐中和在哲學中都是有害的。壓迫人民最有效的手段,是同時奴役人民的身體、意志和理性。」[ Max Nettlau所引, A Short History of Anarchism, pp. 43-44] 因此,我們發現艾瑪?戈德曼(Emma Goldman)反對資本主義,因為這意味著「男人(或女人)必須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因此「他(或她)的傾向和判斷只能服從於老闆或資本家的意志」。[Red Emma Speaks, p. 50]

在艾瑪40年之前,巴枯寧提出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在現行制度下,「工人把自己的人身和自由在一定時間內出賣給資本家,以換取工資」。[Op. Cit., p. 187]

因此,「無政府」不僅僅意味著「沒有政府」,它還意味著反對所有形式的獨裁組織和等級制度。用克魯泡特金的話來說,「無政府主義社會開始的起源……」[在於]批評……等級組織和社會的專制觀念;還有……對人類進步運動趨勢的分析"[Op. Cit., p. 158]

在馬拉泰斯塔(Malatesta)看來,無政府主義「誕生於對社會不公的道德反抗」,「社會弊病的具體原因」可以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國家」中找到。當被壓迫的人「試圖推翻國家和私有制——然後無政府主義就誕生了。」[Errico Malatesta: His Life and Ideas, p. 19]

因此,任何聲稱無政府主義者只是純粹反國家的恐怖分子都是對無政府主義運動的歪曲。正如布萊恩·莫里斯(Brian Morris)所言,「當人們審視古典無政府主義者的著作……以及無政府主義運動的特點時…很明顯,它從未有過(只是反對國家的)這種有限的願景。它總是挑戰各種形式的權威和剝削,對資本主義和宗教的批判不亞於對國家的批判。」[Op. Cit., p. 40]

而且,簡單地說,無政府主義並不意味著混亂,無政府主義者也不想製造混亂或無秩序狀態。相反,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基於個人自由和自願合作的社會。換句話說,秩序的形成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由當局自上而下強加的混亂。這樣一個社會將是一個真正的無政府主義社會,一個沒有統治者的社會。

我們將在I節中討論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是什麼樣子,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總結了一個關鍵的方面,他說,在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中,「任何超越個人的——即採取某種制度形式的組織——例如社區、工作場所、家庭、更大的社會,無論它是什麼,都應該受到所有參與者的直接控制因此,這將意味著工業生產的全體工人委員會,社區的大眾民主,他們之間的互動,更大羣體中的自由聯合,直至國際間社會組織。」[Anarchism Interview] 社會將不再被劃分為老闆、工人、政府官員和被管理階層。相反,無政府主義社會將建立在參與性組織的自由聯合基礎上,自下而上地運行。我們應該注意到,無政府主義者正朝著這個社會目標,積極的活動,組織,鬥爭。

A.1.2「無政府主義」是什麼意思?

用彼得·克魯泡特金的話來說,無政府主義是「沒有政府的社會主義制度」。[Anarchism, p. 46]換句話說:「廢除人對人的剝削和壓迫,也就是廢除私有制(即資本主義)和政府。」[Errico Malatesta, Towards Anarchism,", p. 75]

因此,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旨在創造一個沒有政治、經濟或社會等方面的等級制度的政治理論。無政府主義者認為沒有權威統治者的無政府主義,是一種可行的社會制度形式,這有助於實現個人自由和社會平等的最大化。他們認為自由和平等的目標是相互支持的。或者,用巴枯寧的名言來說:

我們相信,沒有社會主義的自由是特權和不公正,沒有自由的社會主義是奴役和野蠻的。[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Bakunin, p. 269]

人類社會的歷史也證明瞭這一點。沒有平等的自由是權威的自由,沒有自由的平等是不可能的,那隻能通向奴隸制。

雖然無政府主義內部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從個人無政府主義到無政府共產主義,詳見A.3節),但在所有這些觀點中,始終有兩種共同的立場——反對政府和反對資本主義。用個人無政府主義者本傑明·塔克(Benjamin Tucker)的話說,無政府主義堅持「廢除國家,廢除高利貸;不要再讓人統治人,不要再讓人剝削人。」[cited by Eunice Schuster, Native American Anarchism, p. 140]所有無政府主義者都看到了利潤,利息和高利貸的租借關係(也就是剝削),因此反對它們,並反對創造它們的社會條件,正如他們反對政府和國家一樣。

更廣泛地,用蘇珊·布朗(L. Susan Brown)的話說,將各種無政府主義之間「聯繫在一起的」「是對等級制度和統治的普遍譴責,是為個人自由而鬥爭的願景」。[The Politics of Individualism, p. 108]對無政府主義者來說,一個人如果受制於國家或資本主義權威,就無法獲得自由。正如伏爾代林·德·克利爾(Voltairine de Cleyre)總結的那樣:

無政府主義……提供了一個自由社會的可能方向,在這個社會中,所有人的生活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而所有人都能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它)告訴我們,目前不公正的生產和分配製度最終必須被徹底摧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制度,它將確保每個人都有工作的自由,而無需首先尋求一個老闆,老闆要求他(或她)必須交出他(或她)生產的剩餘價值。新制度保證他(或她)生產的自由和獲得產品的自由……盲從讓人不滿;不過比起有意識的不滿,潛移默化的規訓統治更讓人不滿……無政府主義試圖讓大家明白壓迫是怎樣產生的,思考一個更好的社會,並意識到不斷對抗資本主義和國家的必要性。[Anarchy! An Anthology of Emma Goldmans Mother Earth, pp. 23-4]

因此,無政府主義是一種政治理論,提倡建立無政府主義社會,一個基於「無統治者」準則的社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無政府主義者和所有社會主義者一樣,認為土地、資本和機器的私人佔有終將成為歷史;它們註定要消失,一生產所需要的必需產品必然,也將會,成為社會的公有財產,並且為全體生產者所共有。他們堅持認為,社會政治組織的理想情況是政府職能被削減到最低限度……社會的最終目的是將政府職能減少到零——也就是說,一個沒有政府的社會,一個無政府社會。[Peter Kropotkin, Op. Cit., p. 46]

因此無政府主義既是批判性的,也是創造性的。它分析和批判當前的社會,同時也提供一個潛在的新社會的願景——一個滿足人類需求的社會,而當前的社會卻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這些需求最基本的是自由、平等和團結,將在A.2節詳細討論。

無政府主義將批判性分析與希望結合在一起,因為正如巴枯寧(在他正式成為無政府主義者之前)所指出的,「摧毀的衝動是一種創造性的衝動。」如果不瞭解當前社會的問題,就無法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無政府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分析手段或者是一個更好的社會的願景。它也植根於現實鬥爭,即被壓迫人民爭取自由的鬥爭。換句話說,它提供了一種方法來實現一個新的社會系統,這個系統運轉是基於人們的需求,而不是把地球和人類看作利潤工具。引用蘇格蘭無政府主義者斯圖亞特·克里斯蒂(Stuart Christie)的話:

無政府主義是一場爭取人類自由的運動。它是具體的,民主的,平等的…無政府主義始於——也一直植根於弱勢羣體對壓迫和剝削的直接挑戰。它反對國家權力的內在增長以及佔有慾極強的利己主義的惡劣風氣,這兩者,不管他們表現為聯合還是獨立的形式,最終只會為少數人的利益而犧牲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無政府主義既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生活實踐。在哲學上,它的目標是個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最大和諧。實踐上,它的目標是讓我們自我組織我們的生活,政治家、政府、國家和官僚變得多餘。在無政府主義社會中,相互尊重主權的個人將在自然界定的社區內以非強制性關係組織起來,在這些社區中生產和分配手段是公共的。無政府主義者不是癡迷於抽象原則和理論結構的夢想家…無政府主義者很清楚,一個完美的社會是不可能在一覺起來就有的的。事實上,鬥爭是永恆的!然而正是這一願景激勵著我們去與事物的本來面目以及可能存在的事物作鬥爭……最終,只有鬥爭才能決定結果,而邁向更有意義的社會的進程必須從抵制各種形式的不公正開始。總的來說,這意味著挑戰所有剝削,並違抗所有脅迫機構的權威。無政府主義者有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那就是,一旦對政客或空想家屈服的習慣消失,以及對統治和剝削的反抗勝利了,那麼普通人就有能力根據自己的利益,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自由而公正地安排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政府主義者不會站在大眾鬥爭的一邊,也不會試圖控制它。他們只想幾乎盡其所能作出貢獻,並在其中協助個人自我發展和實現集體團結的最高水平。在實踐中認識到無政府主義者關於自願關係,平等參與決策過程,相互幫助不分時間和地點的哲學,和他們關於社會和革命運動中所有形式的統治的相關批評的觀點。[My Granny made me an Anarchist, pp. 162-3]

無政府主義者認為,無政府主義是我們組織自己能力的理論,而不需要沒有老闆或政客來教我們怎麼做。它使工人階級和其他被壓迫人民意識到我們作為一個整體的力量,捍衛我們的利益,並為整個社會的革命而鬥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社會。

它不是抽象的哲學。無政府主義思想每天都付諸實踐。凡是被壓迫人民維護自己權利的地方,凡是捍衛自己自由的地方,凡是團結合作的地方,凡是反對壓迫的地方,凡是沒有領導和老闆的地方,凡是組織起來的地方,都有無政府主義的精神。

無政府主義者只是想要強化這些關於自由的理想表達,並讓它們得到充分的實現。正如我們在J部分討論的,無政府主義者會在資本主義體系的很多方面運用他們的想法來改變現狀直到我們把問題徹底解決掉為止。在I部分會討論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無政府主義的目標是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