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為什麼《流浪地球》必須被叫停」一文?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15

這篇文章和對其的評論在知乎火了,但是二者都有很多問題,故寫本文做一些討論。

首先許多人沒有看懂這一篇文章,搞錯了重點,只能揪著標題的「叫停」二字來談。本人也不支持所謂「叫停」的說法,但是針對一個作品的批評始終是歡迎的,如果我們把詞換成「反對」呢?

「一個無政府自由主義者希望一個權威的強力的政府能把流浪地球這樣一個宣傳國際主義的電影槍斃了。」這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文章最後一段這樣寫:

「馬列主義管不了」,在這裡指的是利維坦管不了,這可以在上文找到依據。

也就是這裡「一種馬列主義」,指的即是咱國殘存的列寧黨組織模式下的資本主義威權體制。體制是需要這樣一部作品來提振「民族自信」,我們也能看到一些諸如「只有中國人才能做出這種科幻」類似的話語。「中國拯救世界」,實際上國際是需要中國這樣一個角色的,雖然西方國家會批評權威體制,但是虛偽如他們仍需要中國這樣的利維坦低人權生產體制來支持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續存。中國是幹臟活,不那麼「文明」剝削的那一個。而作者本身也絕非所謂西方的自由主義者乃至「美分」,對國家和資本主義的批判是一貫的,這一點也為很多人誤讀。

題外話,這裡我們更多的是在講符號的劉慈欣。就像《三體》被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奉為圭臬,也不一定是作者想看到的。當然我們揣測作者意圖是無法得到準確結果的。我們談《流浪地球》,也得談談劉慈欣這一個作者帶來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科幻文學符號的劉確實值得批評。我看大劉作品不多,以我的觀點來看,他總是會描寫暴民誤球的精英視角。

我們也需要注意到該文作者指出的流浪地球中全人類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並不是說自我犧牲精神本身是問題,而是說,在共臨災難這樣的背景下,人類團結一致、貫徹自我犧牲精神而得以共渡難關。但是,在現實中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保證大多數人做出這樣的選擇嗎?會不會發生大量的道德綁架,乃至政府和國家的強制力以使人類得以團結、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在那樣的情況下,個人的自由會受到怎樣的壓迫呢?而如果以人類生存作為第一要務而對這種可能的反抗肆意打壓,又會導向怎樣的結果呢?在電影中,這些矛盾由影片中全人類(或者說大多數)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大家的各安其位而得以解決,這樣的精神固然值得歌頌,但我們不應想的如此簡單。劉慈欣本人確實有可能因為受到「社會愛國主義」的教育而在作品中導向這樣的思考。當然,他的作品也有諸多面向,不應這樣一概而論。

進而言之,劉慈欣作品中大量的類似的「總動員形式」的例外狀態對人性的「拷問」而導向的「黑暗森林主義」,也正是得到了很多極端粉絲的響應,並應該有激發作用。而該文章作者極力反對的即是這種法西斯性。這裡的法西斯不能單純理解為一種歷史概念,納粹種族主義或者日本軍國主義,而是一種高於一切的存在對個人自由的侵害,對一元性、總體化的偏執。通過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來作用於諸民,讓他們「自願」維護這種總體性。在電影中,這種總體性就是人類文明的續存高於一切。劉慈欣也談了他那一種「冷酷的理性」,無情,冷酷,理性,不擇手段的前進。很多人看完《三體》喜歡批評聖母婊,甚至開始批判最基本的人道主義原則,對一些明顯的反人類行為不為所動,這一點就是值得警惕的。(多說一點,作者很明顯沒有看很多大劉作品,實際上這一部《流浪地球》,並沒有那麼劉慈欣理性,電影中吳京最後選擇了讓大多數人活下來的路,而不是空間站獨自飛走,MOSS也談到讓人類理性是很困難的。)作者揭示了這一點,但他的用語過於激烈。雖然批判應該尖銳,但這樣的話語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恐怕只有誤讀和針鋒相對。

最後提醒大家,罵之前要先看懂,雖然作者使用大量「內行術語」,寫成這個樣子確實很難看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