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張騫 文/袁昌佑

點擊進入:搜狐財經 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

4月14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王輝耀接受搜狐智庫的訪談。王輝耀表示,在全球化4.0時代,中國企業愈多開始走出去,但我國仍面臨着國際規則掌握、人才等軟實力的挑戰。

王輝耀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收益於世界貿易多邊體系,在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當前,中國應繼續堅持維護世界貿易多邊體系,在諸如WTO改革中負起更多責任。

針對國內各城市的搶人大戰,王輝耀認爲,中國目前的留學生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之一,應當大幅引進國際人才——不僅僅是海歸人才,還有國外的高精尖人才和有助於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基礎性人才。

“我們應該到世界上搶人才,不應該內戰,這樣才使得我們在國際上能夠更有優勢,同時能把中國真正建造成一個創新性國家。”他說。

搜狐智庫:不同往屆,本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規模更大。你能否談談舉辦該論壇的初衷以及其意義嗎?

王輝耀:今年論壇是在比較一個特殊的時期舉辦,比如一帶一路峯會即將召開。那麼現在我們也面臨着逆全球化的新拐點,也包括現在中美即將達成貿易協議,包括六月份的G20,所以我覺得本屆論壇舉辦的時機還是恰到好處的。

搜狐智庫:今天論壇中有關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探討,對此你的建議是什麼?

王輝耀:我覺得,全球化已進入4.0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很多硬件能力都上來了,比如我們的基礎設施,像高鐵、港口,還有5G通訊。通過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和40年的實踐,我們形成了獨特的成功模式,我覺得這是我們現在走出去的優勢。

但是我覺得,我們有一些劣勢,比如在國際規則的掌握上,在人才的掌握上,在標準的制定上,另外在軟實力的方面,包括與國際上的合作,以及“不去找市長,要是找市場”方面,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企業走出去還面臨很多的挑戰。特別重要的是什麼呢?一帶一路需要更多地形成一個多邊的合作機制。現在我們強調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那現在我們還主要更多集中在雙邊,但我們可以更多地聯合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WTO、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勞工組織、各洲開發銀行等一起來推動一帶一路。我們自己的亞投行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現在已經有95個國家參與,印度是獲得貸款最多的國家。

如果有亞投行的模式,把一帶一路更多地朝多邊方式推進,形成一帶一路的指導委員會,包括輪流在各個國家舉辦一帶一路峯會,更多地推進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把一帶一路當成一個衆人拾柴火焰高的項目,就相當於一個投資項目,中國可能放進了種子投資,但是我們還有A輪、B輪、C輪,把蛋糕做大,這樣獲得的利益會更多。

我國受益於多邊體系,二戰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世界的多邊體系,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WTO等等,給中國改革開放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世界銀行當時第一次到中國來介紹了招標制度,現在中國所有的項目都要進行招標,所以多邊形成的共識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中國加入WTO今年已經是18年了,中國的GDP翻了十倍以上,中國的出口也翻了十倍以上。所以,我覺得多邊仍然是一個需要堅守的重要陣地,而且中國會從多邊體系中獲益良多。比如WTO改革現在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我覺得我們要積極參與WTO改革,現在中國已經走到了世界中央,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能我們要放棄一些原來二三十年前談判時的一些時過境遷的理念。我們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既然是第二大經濟體,又在開展一帶一路,企業大量的走出去,所以需要遊戲規則的更新,需要解放思想,我們也會得到更多的國際認同,同時對中國的企業來講,這也會起到更多的保護作用。

搜狐智庫:加快開放行業競爭,是否會對國內行業產生衝擊?

王輝耀:我覺得中國人是不怕競爭的。中國人非常勤奮,996在其他國家是看不到的。而且中國人每年的人才支撐也在不斷更新,每年我國有800-900萬的大學畢業生,是全世界最大的技術人才市場,所以大家在同一水平上競爭,其實用不着害怕。

哪怕是零關稅、零補貼和零壁壘,我覺得競爭起來,中國不一定輸給這些國家,所以我們其實要有一定的底氣。我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人才儲備也是世界最大的,國際貿易也是世界第一。我相信,只要開放競爭,我們的民營企業都會釋放出更大的活力,我們一定能夠在世界上有競爭力。

華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經過20年的發展,華爲已經成爲全世界最大的移動設備提供商,5G技術遙遙領先。所以我們不應該懼怕開放。我們還有一個接一個的五年計劃,包括我們執政的高效和連續性,更能體現我們的優越性。我們應該進行全範圍的更高層次的開放,這也正是我們的今天論壇的主題,用開放來應對全球化的新挑戰。

搜狐智庫:如果企業大幅引進海外員工,對我國勞動力市場會是一大沖擊嗎?

王輝耀:我覺得不太會。實際上,中國現在的國際人才,包括海歸的比例都還是非常低的。我們現在大量企業在走出去,但現在我們的國際人才比例很低,但全世界最高效的跨國公司,比如雀巢97%的員工來自世界各地,硅谷50%的創新人員來自世界各地,也就像我剛剛說的華爲也一樣,華爲18萬的員工,有12萬是來自世界各地的。

所以,我們未來想要建設一帶一路,走向世界,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能夠持續不斷地保持競爭力的話,我覺得我們的國際人才還要更近一步地開放,不光是海歸,也不光是華人華僑,我們需要真正的國際人才。這也是爲什麼國家成立了國家移民管理局,這也是爲什麼不斷地出臺各種人才計劃,這也是爲什麼要擴大留學生的招生。現在中國的留學生比例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是全世界留學生比例最低的國家。一些發達國家的比例是10%,美國是5%,我們跟這些國家差得還很遠。

全世界都在搶年輕人,現在國內城市還在做國內存量的人才大戰,爲什麼不到世界上搶人才呢?我們應該到世界上搶人才,不應該內戰,這樣才使得我們在國際上能夠更有優勢,同時能把中國真正建造成一個創新性國家。

目前我們引進的國際人才很多,一方面要引進海歸,另外一方面,可以引進國外的管理人員,例如可以幫助我們開闢國際市場的人員、高端軟件人員、科學家、工程師等等。不僅僅是各類高精尖人才,幫助我們更好走出去的基礎性人才也很重要。

(搜狐智庫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

【“搜狐智庫”系搜狐財經精心打造的品牌欄目,主旨爲“聚集學者與企業家智慧,把脈經濟趨勢”。搜狐智庫旗下已打造“搜狐有名堂”沙龍,以及著名經濟學家、知名企業家、首席經濟學家、女經濟學家等訪談系列。如有意接洽現場報道、專訪、節目合作事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