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是一种口号

来自专栏尘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人开始把爱国当成一种口号?

我小时候最喜欢读历史,而最喜欢的就是大唐时期的各种人文趣事,因为那时候的中华民族,是最为鼎盛的时代,而到了后明晚清,更多的记忆却来源于课本的知识,因为在我自己了解史实的那段时间里,是从来不忍心看到民族的衰败。

我从来不觉得,爱国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甚至我讨厌那些一本正经教导青少年爱国的课程,因为我觉得,爱国,它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口号。我现在还记得上学的时候,一群人在教室,盯著最前面的小电视,看著神州升天,然后整栋楼里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我还记得,我们每次去革命烈士的纪念馆,怀著崇敬的心情,去瞻仰遗物,拜读他们曾经的故事。

我也还记得,当辽宁号下水,当第五代歼20正式进入空军序列,当中国公民在灾难时被祖国庇佑,那些一次次的感动与热血。

爱国是口号么?我觉得口号这种东西,除了会让听久的人反感,以外,并没有别的好处,爱国,该是发自内心,理所当然的民族归属感。其实我真的无法理解,那些仅仅十几岁的少年,没有经历国家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没有见证过太多的血与泪的故事,也没有遭受多少不公正的对待,为什么会如此的鄙夷爱国?甚至觉得爱国是一件很丢人羞耻的事情?

我想把它归结为学校教育的失败,但仔细一想,学校教育只可能引起他的厌烦,但并不会让他觉得爱国很羞耻,所以,可能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每一代人,都说新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从70说80到,00说10,但真正开始垮掉的,是不是正是那一批生活失意的平凡人呢?90后被说成垮掉的一代,可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却听到了太多来自60、70「长辈」的教诲,诸如「国家不会管你的死活」「谁会在乎老百姓」「你看就中国这样好不了,看看人家国外」

一群没有出过国门,生活在社会基层的百姓,总是很喜欢用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去揣测整个世界,就像我们的父母总会告诉我们,「不要怎么样」但其实,只是他们不了解而已。

这种老一辈的「不爱国」言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多少新一代人,我们不难发现,毕竟,现在有多少中国网民在网路上跪舔外国言行,明星,政党,又有多少身边的同龄人,鄙夷著爱国言行。我大概没有见过国外的世界,但我却依然觉得,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这是一种盲目的「护犊子」心理,就算我们又不好的,我们心里清楚,但并不影响在我心里,「祖国天下第一美」。因为每每想起我们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还有充满热血和抗争的成长历程,我都会觉得,生而为人,长在中国,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飞速发展的时代,的确充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黑暗,但这个世界上,哪有没有阴影的地方?我总是在说,正因为我们敢于把那些丑陋暴露出来,所以我们的祖国才能变得越来越好,民族自豪感这种东西,绝不是因为祖国有多么强大,而恰恰你爱著的,是他不太强大却很温暖的样子。爱国,不是口号,爱国也不是多么丢人的事,你有眼睛,可以去看,你有耳朵可以去听,你有脑子,可以去思考,但你有什么脸面?去宣扬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厌恶自己的祖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