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點擊進入

壓瘡是活動障礙、慢性病和老年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就有上百萬的壓瘡患者,美國醫療體系每年為之花費超過90億美元。此外,脊髓損傷患者的壓瘡發生率更是高達25%-85%。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和控制壓瘡是醫生和科學家們不斷努力的方向之一。來自美國一家名叫「葉子」的醫療公司開發了一款可穿戴的患者監護系統(Leaf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從而幫助預防壓瘡的發生。

這款可穿戴的感測器體積非常小,只需要將它放置在患者的胸口位置(鎖骨下方的胸骨處),就可以感知到患者的身體位置變化(如下圖所示)。

這樣,患者自己和護理人員就可以實時了解體位與時長信息,為翻身和調整體位姿態起到了有效的監測和指導作用。

當患者保持一個姿勢過久時(Braden Scale低於18分,便存在壓瘡風險),該裝置就能將信息無線發送到手機電腦等終端,來提醒患者和護理人員需要更換姿勢了。如果應用在醫院,護理人員在工作站就能同時監測多組病人的情況,還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數據反饋來協調和安排優先順序順序,讓最有需求的患者優先得到護理。

這套系統包含了三個模塊:

① 裝置在患者身上的感測器(Leaf Patient Sensor);

② Leaf Antennas無線信號收發器;③ Leaf User Interface人機交互界面。

Leaf Antennas只需要插入任意牆壁插座就會自動形成無線網路,能夠以高度的冗餘來確保感測器和人機交互終端的數據傳輸。

人機交互終端可以是台式電腦,也可以是平板電腦或手機。界面信息一目了然,包括患者所在的房間號、姓名,可便於其身份識別和追蹤。而翻身倒計時則是用不同的顏色條來進行展示:綠色表示尚且無需翻身,黃色表示需要翻身,紅色則代表翻身逾期的患者。同樣患者的實時體位,如端坐、俯卧以及禁止的體位也會顯示在界面當中。當患者使用了壓瘡高發體位,系統將發出提示信息,讓護理人員可以及時介入。

該設備已率先在美國的沙漠谷醫療中心(Valley Medical Center)進行臨床使用,根據最新的試驗數據顯示,使用這個感測器使得病人轉身率從64%上升到98%。這不僅能減小壓瘡的發生,還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此外,今年Leaf Healthcare還與來自英國的醫藥巨頭施樂輝(Smith & Nephew)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施樂輝將投資幫助Leaf Healthcare進一步拓展美國及全球市場。Leaf Healthcare的聯合創始人&CEO Barrett Larson表示:「與施樂輝的合作將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商業化水平,並將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

想了解更多有關Leaf Healthcare這款防壓瘡神器,可以觀看CEO Barrett Larson在2015年的演講視頻:

視頻載入失敗

參考資料:

[1] Jenkins ML, O』Neal E.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in acute care. Adv Skin Wound Care. 2010;23(12):556-9.[2] Johnson J, Peterston D, Campbell B, Richardson R, Rutledge D.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 evaluating low-air loss beds.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e. 2011;38(1):55-60.[3]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Medicare Patient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study. Lyder, et al. J Am Geriatr Soc. 2012 Sep;60(9):1603-8.[4] Solution | Leaf Healthcare[5] Leaf Healthcare will launch its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Smith & Nephew at SAWC Spring

如何?看了上述的報道,是否也心潮澎湃起來了?2016年傅利葉杯中國康復人創意大賽已成功落幕,但是中國的康復人不會停止創意革新的腳步,讓我們一起期待2017年傅利葉杯中國康復人創意大賽~ 進擊!中國的康復人!

關注 中國康復人創意大賽 官方公眾號 , 有驚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