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第88届奥斯卡之福,入围最佳纪录片的《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Winter on Fire :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突然间受到许多焦点。但其实早在这部片出现之前,之前网路上就有很多人转贴「乌克兰美女对外求援」的YouTube短片。是的,《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纪录的正是在2013年年底爆发的「反总统亚努科维奇」运动,耗时100多天的抗争始末。
为了让不乌克兰的人能快速了解这场抗争的来龙去脉,电影用了一点点篇幅介绍了乌克兰的政经背景。乌克兰是在前苏联瓦解后所独立的国家,迄今已经20多年,因此新生的一代乌克兰人可说是「天然独」,他们生下来就认为乌克兰是欧洲的一份子,而非俄罗斯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观点,与比较年长、曾受过苏联统治的乌克兰人不太相同,特别是比较倾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Fedorovych Yanukovych),他在竞选期间曾多次公开谈话,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可是等到他当上总统之后,不仅没有与欧盟展开加入的谈判,还反过来跟俄罗斯的总统普丁签署了协定,因此爆发了这场抗议。
到了这里,大家开始觉得很熟悉了。是的,这场抗议源自于民主政治选出来的领导人,自作主张与邻近的大国,签订了一项其实选民们不是很感兴趣、很熟悉的协定,感到人心惶惶。这也就算了,偏偏这个大国,对于该国的前途、政治又有很大的「意见」。于是乌克兰的年轻人开始聚集于独立广场,一开始是反对这项协议、希望政府可以撤回、并且提出说明,但是在集会9天后,第一次遭到清场,这场抗议就演变成「全民VS政府」的对干行动了。
当然,如果乌克兰选择加入欧盟,是否会带来更好的生活,可能另当别论。但纪录片的观点,却很忠实呈现出,当民选政府的领导人,背离民意、民心之后,如何用国家机器打击这些跟他唱反调的民意。政府首先出动了别尔库特部队,配备精良且出手毫不留情,一路追打抗议人士。因此当别尔库特部队决定对独立广场展开二度清场的时候,反而激起了全民的反感,在主教的支持下,圣米迦勒金顶大教堂深夜敲响了钟声,号召市民涌入独立广场,以人肉盾牌的概念把别尔库特部队团团围住,让他们挤到无法举起任何武器。但这不是最吓人的,最吓人的是事后教堂的神职人员说,上次敲响教堂钟声号召全民,是700年前蒙古人入侵的时候,足以说明当晚的抗争,是乌克兰最危险的一晚...。
当然不断延长、看不到结尾的抗议,象征著双方的攻防不断升级。抗议民众开始把飘落的雪堆成防御工事,而别尔库特部队也针对落单的抗议民众出击。又或者被亚努科维奇总统控制的国会,通过一些荒谬的法案来禁止民众集会游行,像是不能戴头盔出门(因为抗议民众都会戴安全帽、头盔到独立广场参加示威),或者只要5辆以上汽车集结就算集会,更激起了民众的反感,大家干脆头戴锅子出门钻法律漏洞。而原本可以在抗议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反对党,却因为他们早早被人民看破手脚,发现他们其实什么也不会做、只想捡现成的收割,抗议活动成为一场公民运动。
《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用了许多不同的影像素材,像是手机拍摄的第一手抗议现场画面、监视器画面、事后相关人员的访谈等穿插而成,企图还原当时混乱的原貌,交织出亚努科维奇这位背离民心的总统,是如何藐视民意、不择手段打击异己。电影的高潮,是在最后双方在独立广场的最后拉扯,别尔库特部队不再使用塑胶子弹,而是改用真枪实弹,不仅瞄准前来抗议的民众逐一狙击歼灭,连前来救援的医护人员、红十字会人员也不能幸免,对照出民主政治的脆弱,是如此容易沦为有心人士的操弄,反而成为附庸。 
亚努科维奇眼见无法收拾,最后自己下台,但是俄罗斯总统普丁给予庇护,某种程度逃过一劫。但这也不等于乌克兰的动荡画上句点,亲俄罗斯的东乌克兰透过公投,脱离乌克兰改加入俄罗斯,让乌克兰与俄罗斯继续陷入紧张的状态,导致2014年飞过乌克兰的马来西亚航空MH17班机,在俄罗斯边界遭到导弹击中坠毁。《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告诉我们,抗争就是要付出代价,自由从来不是便宜的免费行事,但是片中抗议民众每次一起高喊「为了乌克兰」,却不得不让人动容。
 
Netflix线上收看网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