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曹县的,我们这里有个水果市场,甘蔗批发价是0.4元,我家距离广西1800公里,大家算算需要多少运费,大概运费需要10000元,按25吨算一吨运费就是400元,也就是说光运费一斤就是2毛钱,批发商的利润呢?广西装车甘蔗价格不会超过0.1元,每吨装车价格不会超过200元,所以蔗农哪来的利润呢?肯定是赔钱的。

甘蔗价格低的可怜,糖厂说加大扶持甘蔗种植,拿什么扶持,竟然有人说当地价格是490一吨,也有可能,应该订单种植,市场绝对不是这个价格,市场价格绝对不会超过200,我们当地才4毛钱一斤,批发商没有利润吗?最少也得一斤赚0.1元吧!所以蔗农绝对是赔钱的。

我们不要相信糖厂,他们根本做不了主,很多时候他们也是随行就市,他们所说的加大扶持力度有可能是随便说说,信口开河,因为他们根本左右不了市场,市场瞬息万变,市场价格这么低他们愿意高价收购吗?绝对不会,当然也有部分是订单种植,这个他必须收购。

大家都知道菏泽的油用牡丹,到底坑了谁,谁种坑谁,整天计算牡丹油多少钱一斤,有什么用,老百姓买的是牡丹仔,计算的非常好,什么一次投入终身收益,胡说八道,现在很多人直接把牡丹毁坏了,真正赚钱的是收购商不是种植户,就像种植甘蔗一样,谁发财了糖厂,赔钱的是农民,糖厂那些话根本信不过,叫那些当年说大力扶持的人站出来,恐怕一个人能你也找不到了,便宜的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所以农民也要多关注市场行情,千万做事不要一窝蜂,谢谢大家


很有幸,能有机会碰上这种问题,类似这种问题的存在,也困扰了我家里多年。借这次机会,我想来发表一下我自己对这类问题和本题目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其实在农村里,这种问题常常会在我们这些想奋斗的和已在奋斗中的,奋斗后了又看不到希望困惑的一些农民朋友感到凄凉和悲哀。

为什么呢,因为我家也有这种问题的存在。我家也种植过大批量(三块地大概6、7亩地)的甘蔗,当时管理好了,打点好了,一切就绪了,准备以为有个好的销售量,谁知这情况就与小编的情况一样,糖厂要低廉来收购我们的甘蔗,说好了的过来收购,但到了那天人影没见著,打电话给他,他说现在糖厂里的糖过剩,不采购了,暂停收购。我家听到这消息,如五壶灌顶、气爆了!后来就只能一捆捆的自己捎上镇上卖,卖了好久也没能卖完,自己吃又吃不完那么多,后来还有很多就当柴烧掉来做肥料了。

每当想到这些,就觉得既气愤又可惜。感觉自己家人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资源,白费了功夫似的。

不过,现在想回来,可能当时自己家人刚好处于这个行业的最低迷状态罢了,等这个市场苏醒后,也许又会有好的前景。想对从事这行的农民或商户朋友们说声,只要沉得住气,总会有希望的明天(收获)!

不是吗?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扶持三农,和地方政府也不断出台好政策来支持当地的农作物经济,让更多的农产品有销量有出路有奔头!

想到这个,我家又想再来干一次。这次来,我们想从以下方面著手(也顺便解答一下小编的以上题目问题):

第一,从选种上下功夫。

以前我家种植的是白甘蔗,这种好像没那么多人喜欢,糖厂也收购的不多,我们现在想改种红甘蔗,这种多人喜欢,糖厂里的人也喜欢。因为大家都知道,红甘蔗汁多,水甜,且生长出来会比其他的大条(量大),病害也会比其他的减少许多。

第二,从土地上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种植甘蔗,需要大块的土地,小块的种不出效果和批量来;选地要大,选的土地要肥沃,选的地要利于采水和排水,要阳光够充足。

第三,从管理上下功夫。

种植甘蔗,是一种费时费力费财的一项投资。耗时长、生长缓慢、打理困难是这一农作物的特点;见于这些特点,我们要做好很多的工作,如打土、播种、施肥、灌溉,如防老鼠的啃咬、防台风的吹刮、防洪水的浸泡、防人为的破坏等等,是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

第四,从销售上下功夫。

我们辛苦种植出来的产品,肯定是需要人来常识(也就买家),若不是,那就前功尽弃、浪费功夫了。那怎样有好的买家呢,这得根据你当地政府政策来衡量定夺,或自己另找销售途径,一般当地政府都有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他们就是专门会帮我们这些人找出路找点子的。若他们都找不到的话,自已在网上找,找阿里、找淘宝找其他的销售网或其他人。

第五,要善于总结经验。

不管是在种植前或者是种植后,都要善于找出好的在哪,不好的在哪,尽量做到减少费用的开销,少支出多回收是我们最想看到的。这就只能得经营者来发现和总结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想再出发时的一些做法和看法,有可能有很多的不足,希望有关专业的专家能给我或给我们从事这类农作物的朋友多一点的引导和指示,我这其中的不足,望能批评指正。


2号的时候我家砍了一车25.6吨的普通品种甘蔗,25.6×490=12544元,人工26个工日(自己砍3个工不计,我们本村120块一天):人工费=26×120=3120元;勾机上车:500块;化肥一亩大概700元,砍了3亩,3×700=2100元;农药200块,机耕费折旧150块;种植,施肥2次请人算5个工日,3×120=600元;利润=12544-3120-500-2100-200-150-600=5874元……3亩甘蔗地一年就得这么一点钱,自己一年投入的劳力不计,风吹日晒雨淋,从种植到培土,施肥,打药,锄草,剥叶,砍……还不计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还种你妹啊种……我算你三亩地自己全年投入的工日40个,我去帮别人打工40×120=4800元,还是去帮别人打工的好,劝君不要种甘蔗了,又累又不得钱又辛苦,风吹日晒雨淋……丢呀咩……??????????????


这个问题看似小事,但事关今后甘蔗发展,非常值得广西有关人士好好研究。因为,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省区,甘蔗面积最大。

首先,说一说第一个问题,甘蔗收购价低导致还有很多没有收完。广西种植榨糖用的糖料蔗最多,目前种植面积约有1100多万亩,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60%。可以说,全国人吃的糖蔗中,每一斤就有6两来自广西。

但是,由于种蔗成本的不断上涨,进口糖的低价冲击,我国的白糖市场价格一直波动非常大,也直接影响到了甘蔗的收购价。2018/2019榨季,广西的普通品种糖料蔗收购价是490元,比上年又低了10元。

按照目前的生产水平及成本测算,广西的农民种糖料蔗能赚到的钱很少,可能一亩就那么几百元。如果加上糖厂不按时发放蔗款,打上白条一两年拖欠著,那农民更没有什么积极性。

糖料蔗的收购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左右收蔗榨糖,其他时间糖厂都是机器维护,只等来年蔗长大了再砍收再开榨。如果过了榨季还不收完甘蔗,那蔗农可就亏大了。

如果因为甘蔗丰收了,收购价低而农民不愿意砍蔗,这倒真的是个大问题。据了解,广西的农民种蔗,不管收购价格高还是低,到时间都必须砍收,否则就会留在地里枯萎烂掉,而还会影响第二年的蔗苗生长及产量。

如果真的到了农民不愿意砍收的地步,说明这蔗价低到农民已经没法再种,不愿再种。因为砍了蔗送进糖厂可能连成本都拿不回来,又有谁愿意去受哪个苦?

糖厂说要今年又要大力扶持甘蔗种植面积,那就看这个扶持是如何「大力」了,没有足够的诱饵鱼儿怎么会上钩?同样,没有足够的利益与利润驱动,农民又怎么会死守这片地种甘蔗?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就领两三千块甚至更多的工资,不比种蔗强吗?

因此,这道题不是农民怎么办的问题,而是这个产业还有没有前途的问题。如果蔗价上不来,你怎么能说是大力扶持?农民又怎样才有信心?你说呢?

以上是「桂农通」个人观点,欢迎你留言评论,欢迎关注头条号「桂农通」。(图片来源于网路)


从事农业生产,不仅要靠天,还要靠市场,二者兼得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去年的甘蔗不挣钱就是典型的例子。1、甘蔗品质不好,影响糖的质量

南方主要以蔗糖为主。但是去年9月下旬开始,天空一直下雨,导致甘蔗的水分过多,糖分过少。生产企业消耗了大量的甘蔗,但是产出的糖有限,甚至出现亏本情况。为了尽快止损,很多糖厂开始压低甘蔗收购价格,甚至是拒绝收购甘蔗,导致大量甘蔗卖不掉,影响了农民种甘蔗的生产积极性。

2、糖业市场不好,影响糖的销量。

受中美贸易战等的影响,去年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白糖出口量几乎占到了世界总出口量一半。出口受阻,就要另寻销售渠道。但是仅仅是依靠国内的消费市场,是难以消耗掉如此庞大的糖产量。所以为了减少成本,糖生产企业不断减低甘蔗的收购价格,影响了甘蔗的收购。

3、健康饮食普及,影响对糖的认识。

现在很多人还是认为吃糖多不好,一是会产生蛀牙,二是会得糖尿病,三是会长胖。虽然吃糖与糖尿病的关系不大,但是与蛀牙和肥胖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在的父母都竭力制止孩子吃糖,从小就对他们灌输吃糖不好、吃糖长蛀牙的习惯,所以甜的糖果类零食,在小朋友的市场中并没有取得多少优势。加上成年人认为吃糖容易发胖,容易得糖尿病等,也是尽量避免吃糖,所以糖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高。

去年种甘蔗没有挣钱,今年是否应该放弃呢?我认为,作为甘蔗主产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改进品种,提升甘蔗质量。

现在从事甘蔗生产研究的农业科技人员不在少数,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一些成本低、产量高、产糖率好的甘蔗品种。作为甘蔗种植户,可以适当调整甘蔗品种,争取在甘蔗质量上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2、选种果蔬,转变农业方向。

从总体上来讲,种植甘蔗需要的体力劳动比较多。加上现在农村壮劳力比较缺乏,每年甘蔗砍伐季节,就要出现了民工荒,甚至出现雇请周边国家人员加入砍甘蔗队伍的情况。所以很多人开始进行调整,不再种植甘蔗,而是种植收益比较高的蔬菜或者水果,也获得了成功。

3、脱离农业,寻找生存新路。

现在的农村孩子基本上不愿意回家种田种地了,很多孩子努力读书,最终留在了城市里生活。有些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以后就离开家乡,加入到打工的行列,到大城市闯荡。也有很多农村人开始搞特色养殖,比如竹鼠、梅花鹿、黑山羊等,逐渐从繁重而且收益较低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所以今年也好,今后也罢,种植甘蔗的面积会不断减少,从事传统种植农业的人员也会变少,所以要从加强机械化程度、建立合作社、培育优质品种等方面转变,才能确保每年有足够的甘蔗产量。


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收购价格一般品种为490元/吨,加价良种为520元/吨。从收购价上看,比上年低了10元/吨,变化不大。甘蔗砍收是跨年度,一般从每年11下旬到第二年4月份,都是甘蔗砍收季,而甘蔗种植也从秋季开始到春季都是比较好种植时间 ,与榨季基本重合,蔗农一面要砍收甘蔗,一面根据农时种蔗 ,对蔗农来说是一年中最繁忙季节。

原料蔗是糖厂的生存之本,第一车车间,应该说糖厂大力扶持种蔗也是职责所在,没有甘蔗,糖厂能存在吗?但现在甘蔗种植效益比较低,蔗农种蔗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这也是广西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广西糖业发展就会逐渐走向哀退。广西糖业这几年进行一些探索,如双高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甘蔗全程机械化等,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外有进口糖低价优势竞争,内有食糖成本不断升高压力,迫使广西糖业进行改革,二次创业,但现在改革重点放在制糖企业上,并没有抓住广西糖业痛点,当前制约广西糖业发展关键是种蔗效益低,种蔗效益一般,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现在在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成本压力下,问题更加显现出来,蔗农种蔗不见钱,糖厂卖糖亏本,两头都不见好。所以改革重点在干提高甘蔗种植效益,只有基础打牢了,广西糖业发展才有未来。


据悉,目前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地广西和云南分别公布了甘蔗的指导收购价格,其中新榨季普通甘蔗收购价为490元/吨,云南则为420元,并且糖料蔗收购价格继续采取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将来糖价格涨了,农户的甘蔗在结算时卖的价格会更高!

如果一根甘蔗5斤的话,最低能值两块钱——当然,如果你要从网上购买的话,运费可能比甘蔗还要贵了!


问:去年的甘蔗收购价低,导致还有很多没收完,但今年糖厂又说大力扶持甘蔗种植,该怎么办?

乡小农认为种植甘蔗要根据市场走俏来定义,去年甘蔗收购价低而且还没收完,糖厂还扶持农户种植甘蔗这肯定是不行的,糖厂说好听是扶持说不好听就是忽悠,如果有心扶持农户可以先签合同,这样双方都有利,像这样只说不做受害的只有老百姓,所以种植户要结合实际来种植甘蔗。

根据广西黑皮甘蔗网,2018年甘蔗价格持续走低,造成很多农户损失,目前广西甘蔗大量出货,之前陆续传来「甘蔗价格走低」的消息,这让不少蔗农十分著急。蔗农宜在春节前出完货。 早期甘蔗陆续上市时,遇上阴雨连绵,给甘蔗销售带来巨大冲击,销售价格跌破0.4元/市斤。不少蔗农低价抛售。2019北方果商大量采购年货给甘蔗涨价带来一定的上升动力,从原来0.4元/市斤上升到0.5-0.6元/斤,之前低价抛售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果商和消费者,相反可能会导致低价低出的局面。

种植户种植甘蔗应选择产量高、甜度高的品种,种植销售方式不要太过单一,可选择市场抛售和自行加工来提高收益。不要盲目跟风种植,当市场供过于求时价钱必然会低,所以合理选项种植面积来稳定市场价格。


种蔗不是糖厂强压你种,又知道人工贵蔗价低,我也种了20年甘蔗每年都有100吨左右余去成本一年得不到两万元,5年前我全部种树现在广东打工两老每月共收入7000,今年回来过年卖树每亩6000元,共16亩得了9万多,种树可以外出打工,种蔗是不可能远去打工的,蔗农们为了生活想想吧。


人工!成本!化肥!农药!成为甘蔗的发展障碍!我家离糖厂!25公里!拉到蔗点!每吨20扣除装车费每吨35!运费每吨26短短25公里!每吨甘蔗已经耗去成本86块钱!比空运还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