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农场主+

作者:源味君

导语

近几年来,随著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很多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离开土地,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现在是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可见「谁来种地」已成为时下农村的一个沉重话题。

对于此,有人大声疾呼,有人却觉得不值一提。

1

互联网上流传著一篇《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帖子,引起社会的关注。

帖子上说,陕西某县有关调查机构对当地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到总劳动力人数70%以上,农村剩下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群众形象地称其为「3861部队」(指妇女、儿童)、 「99部队」(指老人),乡镇和村组干部则自嘲为妇联主任、儿童团长、敬老院院长。

与此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当代农村中学生看不起农民也不愿当农民,「厌农」思想严重。

于是,发帖者疾呼:以后谁来当农民?

面对「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某学者就进行了「理性」的思考,结果是:看了这篇「网上疾呼」,我的感受是喜大于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大势所趋,政府部门和青年学生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这样的云淡风轻背后,却让源味君感到一丝寒冷在脊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

「三农」对中国来说,几乎是永恒的。

《孟子》里讲到,诸侯有三宝:「一曰地,二曰粮,三曰人。」至今为止,土地、粮食和农民这三件事,依然是中国永恒的课题。

现在50岁以上甚至60多岁的老年人成了种地主力,少数留在农村中的年轻人,有些也不愿意种地或者不会种地。

与前文中的专家持相同观点的不在少数,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具有不可逆性,这是世界性普遍问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种地的意愿淡薄,或者说就根本没有这个想法。

那么,仅仅因为这是趋势,就可以让我们淡而化之,甚至「喜大于忧」吗?

农民到城市务工,一方面,承受著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没能享受到市民该有的福利。另一方面,务工人员既不种地产粮,还要吃商品粮,无形中增加了粮食消费。

当今农村正在向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方向发展,未来谁来种地?愿不愿意种地?

由于农田瓦片化、补丁化,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难以展开,那么,未来农村究竟怎么种地?

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必须追问的。

3

源味君承认,这是一个理性主义至上的年代,「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无疑是感性的,因为站在理性的角度,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人还必须吃饭,就一定会有种粮食的人,何忧之有?

或许,专家们还会在背后冷笑一番,你们简直是杞人忧天了!

但是,过度的理性蒙蔽了感官的灵敏,冷漠地忽视了「以后谁来当农民」背后的民生艰辛。

因为,「以后谁来当农民」不仅是一个将来时问题,更是一个现在时问题。

那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境遇:为什么农民非得远离土地才能致富?种地农民的微薄收入真的合理吗?

农民对袁隆平说:我要感谢你,因为你帮我提高了产量;可我也要埋怨你,因为粮食生产再多也不赚钱!这是为什么?

前些年政府进行房价调控,资金稍微流到农产品中去,食品类价格由此拉开上涨序幕。

问题是,农民是粮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吗?国内粮价常年低于国际价格的状况对农民的伤害,又有谁去真正关注呢?

当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大片耕地吞噬,当怀揣暴利的开发商冷酷地转身离去,作为粮食的提供者,农民的利益被置于何处呢?

悲哀之处在于,粮价上涨,农民一样难以受益。

中国的粮食流通环节侵占了绝大部分利润,农民只是获取一点蝇头小利。而粮价下跌,农民则是最直接的受损者。

一旦农民的积极性遭受重挫,谁愿意来种地呢?

4

电影《傲慢与激情》中,女仆出身的公爵夫人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些人为什么到巴黎来?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肮脏与恶臭吗?不,是因为饿。

拿这句话来形容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农民,再恰当不过:农民远离亲人,背离故土,是因为喜欢城市工棚冬天的凉爽和夏天的温暖吗?

不,是因为生存。

不说农民在城市获得的非市民待遇,不说老人和妇女独自承担农务的辛劳,就是年轻夫妻长年分居的痛苦,诸位学者体会得到吗?

源味君想说,对农民而言,在权利缺乏保障的情况下,表面形式上的城市化,不仅是被动的,更是悲恸的。

媒体报道中,农民工辛苦一年,追讨工资无门,「血汗工厂」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

有没有人追问过:农民宁愿到城市里的「血汗工厂」打工,也不愿耕种家乡肥沃的土地,表明我们的农业是一种比「血汗工厂」更「血汗」的「血汗农业」!

当农民,尤其是在中国当农民,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太少。

谁都知道,农业最为关系国计民生,但中石化炼油亏损了马上就有补贴,农民养活了13亿中国人却只能独自承受贫穷。

农民头上都写了一个「该」字吗?

整体的数据与城市化理论是死的,但数据与理论之下的农民是需要生活的。

我们既要用理性的思维归纳总结,更要用感性的眼睛正视在艰难生存的每一个生命。

当我们张开感性的眼睛之后,还能用「真高兴」来评价「村小学校里只剩了3个学生,常住人口的2/3离开了村庄」吗?

离开的学生在城市里都有学上吗?离开村庄的人都生活得更幸福吗?还能对「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感到「喜大于忧」吗?

拍档说:

「以后谁来当农民」的诘问,源味君认为,我们绝对不应只是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云淡风轻,因为这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存困境。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谁来种地」这样的呼喊不能只是空谷回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三农问题,期待你在我们的评论区说一说你对此的看法与感悟。

一个淘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不怎么会种地。

公众号:唯恒农业(weihengny),欢迎来撩

有朋友问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只是一群农业的观察者

唯恒农业-专注农业领域服务创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