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看到一种说法,吴清源「让天下先」。这与历史事实相符合吗?

首先,作时间范围的界定。最后一次十番棋结束之后,不能考虑。因为那之后到吴发生车祸之前,藤泽朋斋对吴清源战绩是分先3胜3负;高川格对吴清源是分先9胜10负(其中车祸前最近十多盘为8胜3负,足以降级);而且坂田连续获得第二三届最强者决定战冠军。

因此,采用通常的说法「吴清源时代(1939年-1956年)」中的时间段,具体地,以十番棋降级木谷实为起点,以十番棋降级高川格为终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考察。

棋力的差距达到让先,表现在等级分上,会有约300分的差距。比如,目前国内业余顶尖ELO等级分约3160,职业一线等级分约3500,二者差距就是职业一线授先业余顶尖,职业稍占上风。

让先的差距,若分先对局,上手的期望胜率约85%。85%的胜率意味著什么?

井山比他的国内对手平均等级分高150-200,14-18年胜率不到75%,但这已经足够井山在日本棋坛大包大揽,连续六冠七冠制霸。

1961年坂田荣男的年度胜率是73%,这就让其达成史无前例的七冠伟业(当时棋赛有八冠)。

假如吴清源真的是「让天下先」,那么分先胜率当在85%左右,这可以让其包揽绝大部分冠军。

然而,吴在车祸前参加的七项大赛(第1-3届本因坊战、第1-3届日本最强者决定战、首期名人战),仅仅获得1.5次冠军(日本最强者决定战,第1期冠军;第3期并列冠军),当时最高级别的比赛本因坊战,没一次能打进决赛。

这说明,吴清源远未达到「让天下先」。实际上,吴在其时代(39-56年),被让先的胜率也就八成(57战46胜,既有分先对手,也有先相先对手),假如只看这,按照前面「分先水平的对手执黑不贴目对局期望胜率约85%」,那么吴还略弱于其对手分先的水平。按照让先差300分,则被下手反让先,期望胜率大致相当于等级分差600时分先对局的胜率,即97%。显然远高于吴的实际胜率八成。

从历史上的对局记录来看,也不支持吴让天下先的说法。比如39-45年最大的棋战是本因坊战,吴和木谷都参加了且都没能进入决赛,而桥本获得了第二届本因坊冠军,且在「本因坊对吴清源三番棋」中,以2胜1和获胜。再如,木谷实被吴清源降级后,还和吴在吴时代里下了十几盘分先(对,是分先,所谓的降级没有在十番棋外生效过)。木谷和吴在被吴降级后的全部16盘棋结果是:不贴目各执白胜2局,木谷执黑5用,吴执黑4胜,贴目棋吴2用,木谷1胜,这是几乎完全的平分秋色旗鼓相当。

但是,有人统计,吴的执白不贴目对局,即让对手先的棋局,确实在五成左右,看起来似乎确实能让先。这矛盾如何解释呢?

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让先棋对手中,其实有些是偏弱的,比如:63岁的雁金,名为八段,实则半退休状态,在其壮年的巅峰时期都无法在受先状态战胜秀哉;再如:第一次十番棋时的藤泽库之助,是六段,棋艺远未成熟,被战争耽误的高川和坂田同属此类;又如:岩本,对弈时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推广,本就不是特别强的棋手还并不处于棋力巅峰;以及,还有些六、七段,七段本就是九段让先的棋力。他们执黑胜率拉低了平均胜率。木谷、桥本的黑棋胜率就远不止五成的。

第二方面原因是:前述的棋力差一先,分先时上手期望胜率85%,是上手等级分3500左右时的情形,如果等级分远离3500,则不会仍然这样。比如很极端的两种情形:1.水平很高,比如阿法狗,等级分约4800,黑贴7.5目时(可能比理想贴目多了半目),白方胜率近八成,可想而知若让先,则黑方必胜;2.水平很低,比如两个初学者,双方互让二子时,胜率都离50%不远。即,双方棋力越低,则不平等对局条件带来的胜率偏移越小,胜率越靠近50%。

从这第二方面原因可以推知,吴的时代,整体水平不高,远低于现在。这也和当时的社会实情相符合:棋赛很少、战乱、职业棋手少且低段者占绝大部分。即便真的「让天下先」,也不是特别值得吹嘘的伟业。

类似地,秀甫,秀荣,秀哉,在其巅峰期,都是「让天下先二」的存在(历史证据见:

吃龙万吨:本因坊秀哉到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历程?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吃龙万吨:本因坊秀哉对六段以上棋士授子棋全记录?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吃龙万吨:吴清源对秀哉的态度?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但其更强的统治力,也主要归功于时代整体水平不够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