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看到一種說法,吳清源「讓天下先」。這與歷史事實相符合嗎?

首先,作時間範圍的界定。最後一次十番棋結束之後,不能考慮。因為那之後到吳發生車禍之前,藤澤朋齋對吳清源戰績是分先3勝3負;高川格對吳清源是分先9勝10負(其中車禍前最近十多盤為8勝3負,足以降級);而且坂田連續獲得第二三屆最強者決定戰冠軍。

因此,採用通常的說法「吳清源時代(1939年-1956年)」中的時間段,具體地,以十番棋降級木谷實為起點,以十番棋降級高川格為終點,在此基礎上進行考察。

棋力的差距達到讓先,表現在等級分上,會有約300分的差距。比如,目前國內業餘頂尖ELO等級分約3160,職業一線等級分約3500,二者差距就是職業一線授先業餘頂尖,職業稍佔上風。

讓先的差距,若分先對局,上手的期望勝率約85%。85%的勝率意味著什麼?

井山比他的國內對手平均等級分高150-200,14-18年勝率不到75%,但這已經足夠井山在日本棋壇大包大攬,連續六冠七冠制霸。

1961年坂田榮男的年度勝率是73%,這就讓其達成史無前例的七冠偉業(當時棋賽有八冠)。

假如吳清源真的是「讓天下先」,那麼分先勝率當在85%左右,這可以讓其包攬絕大部分冠軍。

然而,吳在車禍前參加的七項大賽(第1-3屆本因坊戰、第1-3屆日本最強者決定戰、首期名人戰),僅僅獲得1.5次冠軍(日本最強者決定戰,第1期冠軍;第3期並列冠軍),當時最高級別的比賽本因坊戰,沒一次能打進決賽。

這說明,吳清源遠未達到「讓天下先」。實際上,吳在其時代(39-56年),被讓先的勝率也就八成(57戰46勝,既有分先對手,也有先相先對手),假如只看這,按照前面「分先水平的對手執黑不貼目對局期望勝率約85%」,那麼吳還略弱於其對手分先的水平。按照讓先差300分,則被下手反讓先,期望勝率大致相當於等級分差600時分先對局的勝率,即97%。顯然遠高於吳的實際勝率八成。

從歷史上的對局記錄來看,也不支持吳讓天下先的說法。比如39-45年最大的棋戰是本因坊戰,吳和木谷都參加了且都沒能進入決賽,而橋本獲得了第二屆本因坊冠軍,且在「本因坊對吳清源三番棋」中,以2勝1和獲勝。再如,木谷實被吳清源降級後,還和吳在吳時代裏下了十幾盤分先(對,是分先,所謂的降級沒有在十番棋外生效過)。木谷和吳在被吳降級後的全部16盤棋結果是:不貼目各執白勝2局,木谷執黑5用,吳執黑4勝,貼目棋吳2用,木谷1勝,這是幾乎完全的平分秋色旗鼓相當。

但是,有人統計,吳的執白不貼目對局,即讓對手先的棋局,確實在五成左右,看起來似乎確實能讓先。這矛盾如何解釋呢?

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讓先棋對手中,其實有些是偏弱的,比如:63歲的雁金,名為八段,實則半退休狀態,在其壯年的巔峯時期都無法在受先狀態戰勝秀哉;再如:第一次十番棋時的藤澤庫之助,是六段,棋藝遠未成熟,被戰爭耽誤的高川和坂田同屬此類;又如:巖本,對弈時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推廣,本就不是特彆強的棋手還並不處於棋力巔峯;以及,還有些六、七段,七段本就是九段讓先的棋力。他們執黑勝率拉低了平均勝率。木谷、橋本的黑棋勝率就遠不止五成的。

第二方面原因是:前述的棋力差一先,分先時上手期望勝率85%,是上手等級分3500左右時的情形,如果等級分遠離3500,則不會仍然這樣。比如很極端的兩種情形:1.水平很高,比如阿法狗,等級分約4800,黑貼7.5目時(可能比理想貼目多了半目),白方勝率近八成,可想而知若讓先,則黑方必勝;2.水平很低,比如兩個初學者,雙方互讓二子時,勝率都離50%不遠。即,雙方棋力越低,則不平等對局條件帶來的勝率偏移越小,勝率越靠近50%。

從這第二方面原因可以推知,吳的時代,整體水平不高,遠低於現在。這也和當時的社會實情相符合:棋賽很少、戰亂、職業棋手少且低段者佔絕大部分。即便真的「讓天下先」,也不是特別值得吹噓的偉業。

類似地,秀甫,秀榮,秀哉,在其巔峯期,都是「讓天下先二」的存在(歷史證據見:

喫龍萬噸:本因坊秀哉到本因坊秀哉名人的歷程?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喫龍萬噸:本因坊秀哉對六段以上棋士授子棋全記錄?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喫龍萬噸:吳清源對秀哉的態度?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但其更強的統治力,也主要歸功於時代整體水平不夠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