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歷史

2984、遙想當年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嚴德明(江蘇蘇州人)以監察部副部長(左僉都御史)身份主持監察部工作(掌院印)。時間不長,嚴德明心生倦意,上疏皇上託病請求退休。明太祖朱元璋聞之大怒,將其撤職查辦併發配廣西南丹(今廣西河池境內)充軍,而且面部刺有“南丹充軍”四字。後來,嚴德明遇赦返回蘇州養老,深居簡出,過着平民生活。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蘇州駐軍騷擾百姓,嚴德明挺身攔阻甚至動了手,被押至中央駐蘇州監察部門審訊。御史李立主審此案,嚴德明跪在公堂之上淡然說:“老子也曾在都察院當過官,是識法度的。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斷案?”李立問:“你在監察部門是幹啥的?”嚴德明答曰:“老子在洪武時,曾爲都察院掌印(主持工作)御史。你身後懸掛的歷任都察院領導名錄上那個叫嚴德明的,就是我。”李立大驚,急扶起請至休息室,請教了半天工作,纔將嚴德明送歸。有一次,駐蘇州監察御史繆讓在家中宴客,蘇州大學教授李綺坐在上座,一身布衣的嚴德明敬陪末座。李綺見嚴德明面部有刺字,同情地問:“老人家爲何事刺此四字?”嚴德明坦然告之原因且笑曰:“當年的法度厲害,不比如今官吏自在。”李綺一聽此人曾任過監察部副部長,趕緊拜而請罪,自己讓出上座。

2985、三起三落

世上確實有不要臉的人。五代時期,李知損(河南開封人)任後晉朝廷財政部官員(度支判官)時,因受賄被貶至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後漢王朝建立,李知損出任江淮刺史,任職期間貪污受賄,臭名遠揚,不久即被貶至棣州(今山東濱州)。公元951年,後周王朝建立。李知損搖身一變,又爲新政府服務。李知損上疏後周皇帝柴榮(河北邢臺人),要求爲自己升職。周世宗柴榮早就知道李知損的所做所爲,怒而將其撤職,發配沙門島(山東煙臺附近)。李知損被押赴發配之地,臨行前,他笑呵呵地對親友說:“有算卦者預言,我三次被貶之後,將出任宰相。現在我已經被貶第三次了,大家等着我的好消息吧!”一年後,李知損病故於荒島之上。

圖片源於網絡

晚 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