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859年左右Charles Marville拍摄的巴黎圣母院的尖顶,今天,它已烧塌了。看着高耸入云是不是?那么再看下一张。

这是全景,尖顶就不那么醒目了。说明什么?角度不同,就会看到不同的事,就有不同的观点。巴黎圣母院起火,确实糟糕,八百多年的古迹被烧,确实值得惋惜。(本图拍摄于1865年左右)

但是,这却是它必然的命运。为何这样讲?(本图为1900年的修缮 图源Getty)

因为这早就被历史证明了的呀。早在巴黎圣母院被建构之前一千多年,罗马人、希腊人就建构了无数宏伟的高楼、神圣的庙宇、精美的雕像……这些到了1163年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修建圣母院的时候,还能看到吗?它们毁于刀兵水火、风吹雨打,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本图为一战时被炸的圣母院)

唐朝的长安,还能看到吗?宋朝的开封,还能看到吗?今天的南京,还跟朱元璋时一样吗?在雨果《巴黎圣母院》名震法国的时候,其实教堂已经破败不堪了。是雨果的作品,才让人想起它,促使人们捐款修复。所以说,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像,看着很坚固,但在它成型的时候开始,就已决定了它的命运。预防措施做得再好,那惊天一击,总在细微处开始。那,有什么是不朽的呢?(本图为一战时被毁坏的圣母院雕像)

真正不朽的,只有人性的真善美。我们知道,巴黎圣母院被建构的年代,正是欧洲的中世纪,教堂虽然建得很宏伟,但当时欧洲有多少其它的值得称道?个体不过是神的奴仆,厚重的教堂把人压得更喘不过气;教士们满嘴仁义,做着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看看《十日谈》就知道了。直到几百年后的文艺复兴,恢复了人性的地位,欧洲各方面才迅猛发展,影响世界。(本图为1944年盟军进入巴黎,后方即为圣母院,图源Getty)

就在欧洲不断创造新知识、一日千里的时代,爱新觉罗们在做着什么?清风不识字,人性被压抑,既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使得他们的后代受尽了耻辱。网上有段话说得很好,讲起华盛顿,觉得他是现代人;说起乾隆皇帝,我们都知道他是古人。800年的巴黎圣母院的塔没了,艾丝美拉达与卡西莫多还会再被人记住很多个800年。(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