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斌

編輯 | 於見(ID:mpyujian)

西安奔馳女車主因“新車發動機還沒出4S店就漏油”的事件讓這兩年消停了許多的汽車行業的各種內幕又再次浮出水面。說來也是諷刺,小小的一家西安利之星4S店,憑一己之力把汽車行業和4S店們近年在銷售、服務上的進步一舉抹殺,成功讓廣大車主再次喊出“天下苦4S店久矣”的口號。

有理有據、有着研究生學歷的這位西安女車主在這場事件裏可謂是拉足了好感,在三十歲生日的當口,花66萬的來買一輛奔馳車犒賞自己的這位女車主卻在新車還沒開出4S店的時候,就發現了發動機漏油問題,這時卻遭遇了西安利之星4S店的各種變卦推諉、“只負責更換發動機”的解決方案。

人們說這位女車主“坐在車蓋上哭”的樣子一點也不“出醜”,反而是暴露出消費者在面臨4S這種欺行霸市行爲時的無奈,一個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社會身份的家庭都能受到如此待遇,試想普通民衆更加情何以堪。

從網上流出的女車主與奔馳銷售高管協商錄音裏我們還發現,除了發動機漏油的問題,4S店收取的一筆15200元“金融服務費”也受到了多次質疑,這筆所謂的金融服務費甚至是被轉入了個人微信,完全沒有開具發票。

“我全款買得起這輛車,但你們讓我做奔馳金融貸款,說利息低。我說我不想貸款,你們各種引誘我買,引誘我買之前有跟我說有金融服務費這麼一筆錢嗎?沒有”,錄音中說。

這筆金融服務費怎麼看都像是一種詐騙行爲,在車主能夠也願意全款買車的情況下,4S方面爲了自身的利益誘導車主貸款買車,強制收取所謂的金融服務費,人血饅頭吃的不可謂不香。

“請問收費的依據是什麼?是誰代表你們收我這筆錢?說是金融服務費你們到底給我服務什麼了?我不知情的情況下騙取這筆費用,還把錢支付給個人,說明你們奔馳公司避重就輕,胡亂收費,拒不承認......”,女車主一點都沒有無理取鬧,各種義正言辭的開懟讓奔馳4S店的“醜惡嘴臉”暴露於衆。

雖然後來奔馳官方在輿論的不斷質疑下發表聲明稱,“不向經銷商及客戶收取任何金融服務手續費”,但這種甩鍋的行爲無異於是自我打臉,因爲我們都知道,這種不透明、亂收費的亂象並不是個別情況,它已經存在很久了。

除了奔馳,汽車金融服務費亂象覆蓋全行業

從奔馳官網上我們確實沒有看到任何關於“汽車金融服務費”的說法,裏面只有車主的幾種金融服務方案信息,正常顯示貸款要求及利率、取車規則等。不過我們發現在奔馳官網上也有一個小的提醒事項,就是關於“具體的零售交易價格、產品配置及交易細節”,需要和相關授權經銷商也就是4S店們協商確定,這可能就是4S店“做手腳”的空間了。

金融服務費跟傳統的手續費概念比較類似,一般就是指金融服務平臺爲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後收取的相應比例的一次性服務費用,有點像我們經常在各種網貸、分期付款裏遇到的手續費,這些費用一般都會合在應該償還的利息當中並公開向用戶顯示出來,主要是金融服務平臺爲了彌補從金融機構獲取資金時發生的成本而收的費用。

但是金融服務費僅限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向用戶收取的行爲,從來沒有任何規定和相關條例支持汽車4S店向用戶收取這部分費用,更何況,西安利之星4S店全程都在隱瞞甚至“欺騙”車主來繳納這筆不菲的費用。

很明顯,這筆錢就是4S店爲了增加自身分期業務的利潤空間,而“巧立名目”增設的“亂收費”事項。

“全款買車就沒有這項費用。這個錢既不會給到銀行,也不會給到合作的汽車金融公司,更不會獎勵給銷售人員,完全就是4S店的收入”,一位4S店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當然,這種金融服務費所涉及的範圍不僅僅只有奔馳4S店,這種情況幾乎已經成爲各汽車大廠4S店們普遍的“店大欺客”操作。

根據媒體報道,汽車行業中各品牌4S店收取金融服務費用是常態,通常金額會是汽車售價的2%到5%範圍內,有的4S店也會有固定的金融服務費標價,比如網上爆出馬自達、東風日產等4S店收費是兩千元、四千元標準,奔馳、寶馬、奧迪、本田、豐田等等一線車企的4S店都有收取金融服務費的情況。

雖然金融服務費收取的亂象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在過去大多數車主們沒有像奔馳女車主被西安利之星4S店欺壓地那麼厲害,也就談不上奮起反抗從而引起那麼大的輿論關注。現在隨着這一次奔馳事件的引爆,很多曾經吃過這類虧的車主們也紛紛在網上發表聲音,積極關注並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

比如奔馳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後,網上還流傳出一些其他奔馳、寶馬車主正在聚集找4S店方面要求退金融服務費,寶馬方面甚至發聲說“在此類投訴上不會給予經銷店任何保護”,要求4S店特別注意,“如果被曝光了,將影響經銷商的年終返利”。

不合規、涉嫌逃稅,金融服務費不應存在

就像前面提到的,這種4S店亂收金融服務費的行業亂象沒有任何的法律法規基礎,除此之外,4S店方面在收取車主金融服務費時並沒有在客戶簽訂購車協議前盡到告知的義務,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是違法的行爲。

當然4S店方面的違法行爲不止這一項。按照這次爆出的奔馳事件,4S店方面收取的金融服務費採取的是對私轉賬的形式,這項收入就意味着沒有被計入企業收入,明顯還涉嫌逃稅漏稅。

如果說315期間被曝光的“豐田金融”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導致被監管部門處罰的事件只是將金融服務費的亂象拉出水面的話,那麼奔馳事件的輿論升溫讓這種汽車行業亂象徹底暴露於大衆輿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這種收費完全不應該存在。

寫在最後

當然,從來就“不乾淨”的4S店亂象遠不止“金融服務費”,提車費、裝潢費、服務費、掛牌費、公證費、續保費、捆綁銷售、代辦費、不合理的維修保養費、加裝費......這些名目繁多的收費,是每一個車主或多或少都遇見過的,以致於大衆一直有個強烈的認知是:4S店不靠賣車賺錢,而是靠各種亂收費和後期保養維修維護費用盈利。可見4S店這些亂收費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4S店亂收費的現象存在了那麼多年卻依舊未見改善,即便中國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售車過程中不得加收附加費用,不得強制購買保險等”,普通消費者們還是無法擺脫這些隱形套路。

相信隨着西安奔馳事件的持續發酵和監管部門的不斷介入,越來越多的車主會更加關注自身的合法權益,未來車企和4S店們的收費亂象也將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