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很多人一开始都没想到,持续大幅亏损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竟然成功上市了,还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美东时间5月17日晚,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代码为LK,正式成为中国咖啡第一股——这距离它的第一家店开张不过1年8个月。

当天上市,瑞幸就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欢迎。瑞幸的发行定价为17美元,首日开盘一度上涨超过50%,截至收盘,股价为20.38美元,涨幅依旧高达20%,总市值达到48亿美元。尽管近两日瑞幸的股价受美股整体拖累,但其耀眼的上市成绩仍然令人无法忽视。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1张1、瑞幸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资本神话

成功上市不仅是瑞幸取得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而且还打破了诸多资本市场纪录。

从设立公司到IPO,瑞幸只花了18个月时间,刷新了拼多多、趣头条的速度,创造全球最快IPO公司的纪录。瑞幸还是今年在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据瑞幸招股书显示,瑞幸提供33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加上同步私募配售5000万美元,一共募集6.95亿美元资金。

其中,最有看点的是,瑞幸是估值增长最快的独角兽公司,这也是其能迅速闯入纳斯达克"大门"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18年7月到今年4月,瑞幸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从10亿美元暴增至29亿元;到如今上市,短短11个月的时间,瑞幸的估值增长超30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咖啡界的"独角兽"。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2张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处在大规模亏损阶段的美国网约车"独角兽"Uber,就没那么好运了。美东时间5月10日,Uber在纽交所上市,上市当天开盘报 42 美元,低于45 美元的发行价,当天收盘价较发行价暴跌7.62%。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Uber越跌越惨,最终收跌10.75%。

在外界传言看来,一直疯狂"烧钱"的瑞幸,与现在连押金都还不上的共享单车品牌OFO没有什么两样,还可能成为下一个"小黄车",最终留下一地鸡毛。那么,饱受外界争议的瑞幸咖啡,为什么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垂青",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2、瑞幸将成下一个"亚马逊"?

瑞幸最聪明的表现,莫过于商业模式正在效仿电商巨头亚马逊的飞轮效应,即收入不断大幅增加,客户不断增多,规模经济逐渐体现,成本不断降低,利润随之而来,由此瑞幸可能成为撬动中国咖啡市场的"杠杆"

1995年5月1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亚马逊交出了第一份与众不同的商业计划,里面提到它并不急切地期望在四至五年内实现大的盈利,而这与瑞幸CEO钱治亚此前的说法颇有相似之处。当被问到瑞幸如何盈利时,瑞幸咖啡CEO钱治亚说"暂时不打算盈利,还要继续补贴下去。"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3张

事实也如此,成立于1995年的亚马逊,一开始并没有盈利,直到2001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当季营收超过10亿美元,净利约500万。此后,亚马逊走上了扭亏为盈、飞速发展的道路,公司规模越做越大,时至今日,亚马逊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公司,而且还是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购买瑞幸的股票,是更愿意相信它是一家具有增长潜力的科技互联网公司,而不是食品与饮料企业。据了解,招股书内的"咖啡"字样出现了278次,同时"App"及其功能的字样出现了51次,"科技"和"网络"字样各出现了79次。

事实上,投资者认可瑞幸的商业价值,不单单是因为看到其独特的新零售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瑞幸确实展现出了产生飞轮效应的潜力。

随着体量的不断扩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瑞幸"烧钱"培育市场的成效逐渐呈现,规模经济初露端倪。截至今年3月31日,瑞幸获取新客的成本从103.5元降至16.9元;促销费用从15.8元降到6.9元;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430万人次,提升到440万人次。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4张

某种程度上,瑞幸获客能力的不断提升与营收增长是暗合的,成正相关关系,尽管瑞幸的亏损在放大。2019年,瑞幸第一季度营收4.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5.8倍;与此同时,2019年,瑞幸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5.518亿元,净亏损额同比仅扩大4倍多。

瑞幸营收能力的明显增长,也直接带来了亏损率的不断下降,2018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率是966%,接下来的四个季度分别是283%、201%、138%和110%,而这一切资本市场都看在眼里。

具有亚马逊类似的平台属性,也为瑞幸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可能。众所周知,亚马逊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本销售业务,后来逐渐拓宽经营范围,截至目前,已经能提供数百万种商品。虽然不可能完全照搬亚马逊,但是瑞幸已经在向亚马逊"靠拢"——不只卖咖啡和果汁等饮品,还卖轻食、午餐和休闲零食等产品。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5张

(注:图为瑞幸咖啡手机APP点餐页面)

作为投资瑞幸两轮的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在上市当天接受专访时表示,瑞幸才刚刚开始,随着客户和SKU增加,瑞幸也不是只卖咖啡,未来可能是虚拟货架的"711",再延伸可能和Costco很像,最后平台可能和亚马逊一样,都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3、瑞幸完成了星巴克耗时16年的开店任务

疯狂开店扩张,一度给瑞幸带来的是无数质疑,但它却是瑞幸"对话"咖啡市场最有力的武器。据招股书显示,截止今年3月31日,瑞幸门店数量已达2370家,其中快取店2193家,占比为91.3%,累计交易客户超过1680万人。

实际上,这样的开店规模和速度不仅只是疯狂,而且还是少有的商业奇观。历时20个月,2370家门店,相当于每天会有4家咖啡店开业,这样的速度着实令人震惊。要知道,完成这样的店面布局,作为咖啡巨头的星巴克整整耗费了16年时间。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6张

(注:瑞幸和星巴克门店数量现状及预测)

瑞幸公司还计划,到2019年底建成总门店数超过4500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直接"叫板"星巴克。不得不说,惊人的开店速度和大胆的开店计划表现了瑞幸管理团队在落地执行方面的能力很强,这无疑使资本市场看到了瑞幸有持续"攻克"咖啡市场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瑞幸在追求食品品质上的努力,让投资者看到了它有争夺市场的产品优势,而不仅仅以价格便宜取胜。

据公开资料显示,瑞幸从知名供应商Schaerer那里采购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还与法布芮、恒天然、雪莱、弗兰卡等顶级咖啡配套供应商深度合作,从制作工艺、咖啡设备等各环节保障产品品质,并聘请了三名世界咖啡师冠军负责配方调制、产品设计。值得一提的是,瑞幸上市当天,三位咖啡师站在最前面,似乎是想向外界传达瑞幸注重产品质量的理念。

4、瑞幸背靠强大的资本团队

瑞幸能够成功上市,除了商业模式和竞争力被认可外,还与管理团队、投资人拥有丰富的融资经验、熟悉资本市场运作模式有关,这为其快速上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7张

在申请IPO之前,瑞幸已经获得了多轮投资,投资方主要包括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陆正耀、BlackRock、愉悦资本、君联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等著名个人和投资机构。

在这些投资者中,陆正耀曾是瑞幸CEO钱治亚的老板,同时也是瑞幸的最大股东,而愉悦资本创始人黎辉、大钲资本创始人刘二海,都曾是陆正耀的"老相识",与其有过商业合作和私下的交往。不难想象,瑞幸是在他们的合力之下,完成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直至上市。严格来说,钱治亚只是瑞幸的操盘手,陆正耀才是幕后大老板。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8张

但不管怎么说,瑞幸能迅速取得现在的上市成就,都离不开这些明面或暗面关系的"功劳"。

对于瑞幸的融资能力和上市速度,连市场人士都大为惊叹。国际著名复兴资本的负责人Kathleen Smith表示"自1999-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来,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30亿美元的公开估值。"

瑞幸在一级投资市场的优越表现,促使它还未上市前就得到了至少两家投资机构看好。据外媒报道,Hedgeye将瑞幸列入最佳交易名单,预计股价有50%上涨空间;Zephirin首日覆盖该公司,并给予"买入高风险"评级,目标价为32美元(发行价为17美元)。

5、日亏600万,瑞幸还将负"亏"前行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9张

尽管上市把瑞幸最光彩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但仍然无法掩盖一个严峻的事实——瑞幸的经营还在亏损,而且亏损的数字还可能继续扩大。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瑞幸净收入8.4亿元,净亏损16.2亿元;而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第一季度净收入为4.8亿元,净亏损5.5亿元,相当于日均亏损600万元,亏损情况明显加剧。

如何理解瑞幸的亏损呢?以2018年的营收为例,这一年共卖出9000万杯饮品,单杯收入为9.34元,按净亏损计算,单杯亏损17.99元。简单来说,瑞幸2018年相当于卖一杯亏两杯。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10张

喝过瑞幸饮品的人大体应该知道,其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是采用了大量"烧钱"补贴和宣传来吸引和增加用户。以2018年的成本数据来看,瑞幸最大的成本支出花在了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为7.46亿元,远远高于店铺租金及运营和材料成本,而这与我们想象的大多传统实体店投入不同。广告投入、饮品促销补贴、喝饮品瓜分500万现金......几乎能想到吸引和留住用户的方法,瑞幸都用上了。

营销成本开销过大之余,瑞幸的饮品定价比主流咖啡品牌星巴克的价格还低,一杯咖啡的价格大致在20多元的区间,如果使用平台发放的大幅折扣券,消费者最低用6元就能自提一杯咖啡,也难怪瑞幸卖一杯亏两杯。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11张

(注:图中人为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

面对"烧钱"补贴带来的巨额亏损,瑞幸称还将继续补贴下去,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瑞幸还将继续亏损下去,越亏越多。上市当天,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就表示,"亏损符合我们的预期,通过补贴快速获取客户是我们的既定战略。我们会持续补贴,坚持三年到五年!"

6、借瑞幸押注中国咖啡市场的未来

虽然前面提到瑞幸可能效仿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但连创始人都无法讲清是否真正能盈利、何时能盈利,为什么投资者就偏偏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瑞幸为大家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咖啡,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喝到更好的咖啡,这是我们的品牌愿景。"

实际上,与其说投资者看好瑞幸做咖啡,倒不如说资本市场集体押注中国咖啡市场,对未来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寄予厚望,要知道这背后有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等待深耕。

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的报告,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已经从2013年的3.2杯,增长至2018年的人均6.2杯,五年增长一倍,对应2018年的咖啡市场规模为569亿元。

该公司还预测,随着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咖啡文化认识的加深,加之巨大的人口红利,到2023年,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到有望达到10.8杯,相应的咖啡市场规模为1806亿元。

日亏损600万,卖一杯亏两杯!上市后的瑞幸咖啡为何遭热捧? 新闻 第12张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还存在着明显的巨大差距,比如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6%。从这一点来说,投资者们认为中国的咖啡行业未来增长可期,是朝阳行业。

"以中国现在的咖啡市场来看,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还是能够容得下两家星巴克。星巴克现在的市值789亿美金,如果我告诉你,你给我100亿美金,我可以再造一个星巴克,会有人相信的。投资人就是赌这个。"著名业内人士第一资产首席投资官吕晓彤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如是说道。

凭借颠覆传统咖啡市场表现,瑞幸实现了成功上市,但并不代表着未来高枕无忧。由于继续采用补贴和扩张的发展策略,接下来瑞幸还将遭遇更大的亏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瑞幸不能完成资本市场设立的"目标",恐怕投资者们不会将对待亚马逊的耐心留给予瑞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