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拒絕的“互聯網”貨車?是餡餅還是陷阱》、《“網約貨運”竟無一起貨運,這款App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近來《中國汽車報》記者觀察發現,不少汽車行業媒體爆出一些打着互聯網名頭的貨運平臺,背後竟涉嫌詐騙或非法集資,衆多貨運公司和貨車司機深受其害。一時間,網絡貨運的合規問題成爲物流行業關注的焦點。

恰逢其時,爲規範網絡貨運經營行爲,爲“互聯網+”物流新業態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管理辦法》),這意味着在加強道路運輸監管的同時,網絡貨運也將全面放開。

網絡貨運平臺責權利明確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貨運與物流管理處處長餘興源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管理辦法》目前尚屬徵求意見階段,還不便過多解讀,但交通運輸部微信公衆號上的公開信息已經明確表達了《管理辦法》的初衷和重點。

公開資料顯示,《管理辦法》是在系統梳理、總結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基礎上起草的。按照國務院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發展的相關工作部署,交通運輸部於2016年啓動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兩年多來,無車承運試點企業資源整合能力顯著增強,全國篩選確定的229家試點企業共整合社會零散運力215萬輛,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物流市場結構加快向規模化、組織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運營效率大幅提升。

從相關行業協會和平臺企業反映的問題來看,試點工作雖然賦予了無車承運人道路貨運經營主體的法律身份,但當前針對新業態發展的法規制度仍不健全,部分企業仍存在不規範經營的行爲,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了運輸安全隱患。因此亟待從法律層面進行規範,明確經營要求及監管職責,淨化市場環境,推動新業態、新動能規範有序發展。

此次發佈的《管理辦法》針對維護市場公平、防控運輸風險、保障網絡安全、統一服務規範等方面對網絡貨運經營者提出了相關要求。《管理辦法》將網絡貨運界定爲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明確了網絡貨運經營者承擔承運人的責任和義務,是全程運輸風險的第一責任人。

在監管模式上,《管理辦法》注重監管模式創新應用,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網絡貨運運行監測,通過相關信息的核查比對,形成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監管閉環,有效規範網絡貨運經營者的經營行爲。同時,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對全國網絡貨運運行情況進行綜合監測評估,準確反映網絡貨運發展情況,爲研判網絡貨運發展趨勢提供數據支撐。

從“試點”向“普惠”邁出一大步

物流行業專家孔震看來,《管理辦法》的出臺,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還進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值得爲之點贊。他分析稱,隨着國內進入電子商務時代,小批量、多批次、高頻率貨物運輸成爲當下公路貨運行業的主流方式。《管理辦法》的發佈,無疑是從國家政策層面對物流經濟形態的新變化作出了迴應。

“不僅如此,《管理辦法》還能爲物流企業創造更多機會,尤其是那些車多貨少的物流企業。”孔震指出,在物流行業中,物流運力的整合一直在進行,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管理辦法》的出臺,相當於幫助業內用更科學、高效的手段進行運力整合。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認爲,《管理辦法》將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意味着不再是篩選出的企業才能成爲無車承運人,而是隻要達到一定標準,所有參與者都有資格成爲無車承運人。

“《管理辦法》的出臺,讓無車承運人的責權利更加明確,這是很大的進步,政策的公平性也體現於此。同時,《管理辦法》還推動了物流行業技術的進步,讓沒有車的企業也可以參與到物流業務中,充分發揮他們資源整合的能力,並且使監管更加透明,這正是無車承運人出現的意義所在。”戴定一表示。

他進一步分析說,儘管最初200多家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中,既包括了傳統物流企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合同物流業務企業和零擔物流業務企業,但此次《管理辦法》明確了未來無車承運人僅爲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因爲其他類型企業既有運輸資質又有運輸業務,再兼顧無車承運人資質,並不是有效整合資源的最佳方式,也沒有本質上的創新,大多數企業只不過是利用無車承運人政策上的便利性。

此外,戴定一還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業內對《管理辦法》爭議比較大的一點是:無法將運力主體即個體司機納入到運輸體系中來。因爲無車承運人平臺下游的個體司機難以爲平臺開具發票,致使平臺部分成本沒有進項稅可供抵扣,也就切斷了平臺與下游個體司機之間的連接。

“然而,將分散運力整合正是無車承運人的創新之處,讓平臺與個體司機連接恰恰是需要突破的最關鍵的一點。只有通過平臺把整個市場鏈條統統納入進來,監管才能發揮效用。”戴定一建議,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網絡貨運平臺調研,爲個體司機尋找一條合法的出路。

網絡貨運滔滔大勢不可擋

網絡貨運的蓬勃發展令人振奮,但隨之而來的亂象也觸目驚心。不少卡車司機在網絡論壇裏詢問:對外宣傳有穩定貨源還給保底工資的滴客中國貨運App是真的嗎?在該平臺買車無需繳納加盟費,這是一個賣車平臺還是網絡貨運平臺?更有卡車司機深陷達達貨運App非法集資的泥潭,損失慘重……

孔震直言,無車承運人很容易變成皮包公司,從“無車”變成“無責”再變成“無信用”,直至出現更多的“無”。物流行業需要面對的現實是,種種亂象不會因爲法規的出現而快速消失,只有大浪淘沙、優勝劣汰之後,真正有實力、有擔當的網絡貨運平臺纔會漸漸浮出水面。

而戴定一則講述了國外的案例,他介紹說,“國外法律規定,無車承運業務需要引入保險保障機制,因爲保險公司對於風險的管控和判斷是最爲專業的,被保險公司拒絕的業務是無法進入無車承運體系的,這一手段也值得中國物流行業借鑑。

此外,戴定一還指出,網絡貨運是一種進步,促進了社會分工,推動市場秩序更加透明規範。在這一過程中,風險一定會隨之而來,但人們都是通過失敗認識未來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纔是物流運輸行業進步的關鍵。

“移動互聯時代無疑給貨運行業提供了無限想象,不僅改變了經濟運行方式,更給中國經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重塑包括物流業在內的整個市場的遊戲規則。可以說,網絡貨運的大潮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趨勢。”孔震說道。

文:郝文麗 編輯:孫偉川 版式:劉芯辰

告訴你一個祕密,想買車的人都在用搜狐汽車APP,裏面有海量的汽車資訊,最全的車型庫,精美的汽車圖片,還有好車榜能讓你更懂車哦,快去體驗吧>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