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刀口团队/超级潜龙

这里黎明静悄悄

川普走马上任刚满月,执政短短的三十天,已经显露他的确是一个狠角色。

与他的前任们明显不同是,他说到做到,立马兑现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别管这些决定有多么无厘头!上任第一天就签署命令退出TPP,叫停「医保法案」,很快宣布在美墨边界建隔离墙,出台限穆令........峥嵘初露就搞的美国国内鸡飞狗跳,国际上一片声讨。

但诡异的是,与他竞选和侯任期间的对华强硬表态大相径庭,却在对华政策上并未急于出手,唯独这里黎明静悄悄。川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引起了国际国内众多猜测,也令许多网友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难道,川普要从此改弦易辙,放弃打压中国政策?其实未必!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太重要,中美翻脸不仅世界难太平,美国自己也会地动山摇,结果实在难以预料。真到了那一步,老川普别说总统宝座不安稳,弄不好性命也难保。所以,川普的慎重和迟疑,根本不是他发慈悲,而是「美国优先」的考虑。

对川普的对华政策我们切莫有丝毫的幻想。因为,美国的基本国策就是稳固和延续美国在世界的一超独霸的权力,只要美国的这个目标不变,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结构性的、难以调和的。

对美国来讲,谁威胁到了它的霸权,谁就是它的敌人,谁对它霸权的威胁最大,谁就是它最大的敌人,不论这个国家是它的盟友还是对手,它都会毫不手软地搞掉。前苏联、日本、欧盟,哪一个不是因为威胁到美国的霸权,被它用手段一一瓦解的。

今天,中国有幸成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不是我们愿意当美国的敌人,而是因为我们的发展已经踩了美国的脚后跟,我们别无选择的被推上了这样一个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按美元计价的GDP已经接近美国的70%,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中国实际上在2015年就成了世界的「南玻万」。

过去我们采取「韬光养晦」的方针,不惹事、不当头,忍辱负重,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集中力量谋发展,为民族复兴闯出了一片开阔的新天地,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但现在,随著中国的实力壮大,我们已经再也无法躲在他人的背后,让其他人给中国挡枪,就像一个壮硕青年的身躯无法拿一件孩子的上衣掩饰,已经完全暴露在美国的面前,美国把围堵打压的目标对准中国,是帝国霸权的本性使然。如果我们再继续「韬光养晦」下去,那无异于鸵鸟政策自欺欺人了。

可见,今后一个时期中美矛盾将更加尖锐,中美斗争将更趋激烈。这是不以我们的美好愿望为转移的现实。不管美国的新任总统是谁,希拉里也好、川普也好,他们对待中国的态度在战略上绝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一样的仅是具体的战术手段而已。如果希拉里上台,她必将会延续奥巴马时期的政策,经济上以TPP孤立中国,军事上重返亚太围堵中国;而川普作为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商人入主白宫,则会以做生意的心态和更加直白露骨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他与希拉里的区别就在于,希拉里在明里,而他在暗处,不确定因素大增。川普就职前接听蔡英文的电话,扬言以是否承认一中作为商贸谈判的筹码,都是他对华政策取向的表露。

川普暂时的平静,一是他现在在国内遇到了麻烦,一时还难以腾出手来处理中美之间的问题;二是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敏感性、重要性,对即将出台的政策,进行试探、摸底、评估、布局。从他组建的执政班底,我们隐约可以看清川普对华政策的底细,有「影子总统」之称的美国首席战略顾问班农,直言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战;国务卿蒂勒森放出「封锁南海论」,曾称不让中国接近南海岛礁;新防长「疯狗」马蒂斯,向来对中国不客气;三流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任白宫全美贸易委员会主任,这个人以鹰派观点、反华急先锋著名,他最畅销、知名度最大的著作是2011年出版的渲染中国威胁论的《致命中国》,以及第二年上线的同名纪录片。面对川普麾下这样一班强硬的对华政策制定和执行者,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乐观呢?

美国的选择

对中美关系下一步的走向,目前有两种比较典型的分析。一种是「中美夫妻论」,认为中美双方就像夫妻,日常免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总归还是要好好过日子,不会有大的风浪;另一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中美避免不了「修昔里德陷阱」,迟早要有一场决战,是美国延续霸权还是中国崛起,将有这场决战结果最终判定。

其实,对中美竞争关系的判断远非这么简单,美国下一步会如何走,在此我们也略作分析。

最极端的情况是中美爆发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中美之间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结局必定是两败俱伤,不会有传统意义上的胜利者。更何况双方都有摧毁地球的核能力,中美核战争意味著全人类的毁灭、世界重启,这种结局我们的探讨本身也已经失去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中国DF41、DF5B、JL2等三位一体战略核武器已部署且处于战斗值班的情况下,中美之间任何的直接军事碰撞,都有可能因失控而引发世界大战和对等毁灭。这种情况对中美来讲均是最差的选择,双方当然都要尽量避免这种极端局面的出现。

前文中我们提到的澳大利亚记者皮尔格拍摄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预测,由中美引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成为现实,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战争已「不再不可想像」。影片以渲染美国核武器的恐怖威力为开头,以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了400多个军事基地、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绞索」的结论做结尾。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配合西方威胁中国的宣传片。

但他绝口不提中国拥有的原子弹、氢弹的威力一点也不亚于美国核武器,对中国任何形式的攻击,都会得到同等程度的报复。今天的中国早已经不是鸦片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只能在自己国土上被动挨打的中国,我们有与美国一样的军事投送能力,核讹诈和军事威胁对中国早已完全失效。

或许有人会想到,美国可以发动一场新冷战,以军备竞赛来拖垮中国。哈哈,以美国捉襟见肘的财政和荒芜的工业制造能力,用脚指头也能算明白,这次像前苏联一样倒下的一定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果真美国出此下策,那说明美国治国精英的智商就真成问题了。

对美国来讲,军事上策或许是与中国打一次美国并不直接参战的代理人战争,以此来消耗中国国力,达到阻断中国崛起的目标。而且,对代理人战争美国也极有这方面的动机和操作性。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可以有效破坏东亚发展的大环境,驱赶资金逃离这一地区而进入美国。其实,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布局,从北向南有朝鲜半岛问题、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台湾分离主义倾向、南海矛盾、印中领土争议等热点,可供美国施展手段。

当前最便利而对中国最棘手的是日益激化的朝鲜半岛南北矛盾和朝核问题,在周边生战生乱,中国应与不应都将处以十分难受的地位。所以,朝鲜半岛也是美国选择代理人战争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

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东海问题,是美国可以拿来操作代理人战争的次优选择。倾日本的国力与中国干一仗,可以最大化消耗中国的实力。但中日爆发战争,美国也难以隔岸观火,独善其身。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取胜,都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而且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友和保护人,被日本拉下水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实际上,日本的如意算盘也是利用钓鱼岛钓美国这条大鱼,挑起中美之战,它从中渔利。美日这对狐朋狗友,同床异梦,我们倒要看看它们最后谁耍弄了谁?

至于南海争议,虽然去年风高浪急,但随著菲律宾总统更迭,杜特尔特上台后纠正了阿基诺三世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中菲关系持续改善;越南也采取了向中国靠拢的务实方针,美国在南海可以炒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南海周边打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另一个需要警惕的方向就是印度。印度虽然经济羸弱,但大国雄心一点也不弱,与中国竞争国际地位的劲头十足。双方更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印度利用非法麦克马洪线侵占了中国藏南地区大片领土,1962年的边界战争,中印又结下了难解的梁子,让美国可以很容易找到中印的缝隙。对印度在一定条件下的冒险冲动我们也不能不防。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最具操作性的代理人战争,就是挑起台海战争。以牺牲台独势力为代价,打乱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既定计划,被动提前武力收复台湾,以此阻碍甚至中断中国崛起的进程。但对美国来讲,这个方案也可能被中国反手利用,使制约中国崛起的台湾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加速中国复兴的势头,这一结局对美国属于「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

川普对付中国的另一个有力手段,就是发动贸易战。至于中美之间怎么打贸易战?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早在去年9月就做过三种情形的推演:全面贸易战争、非对称性贸易战、短暂贸易战等。但无论哪一种贸易战,从结果上看美国都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美已经互为第一、第二大贸易对象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构造。2015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美国对中国出口1161.9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5.7%),中国对美国出口4818.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8%),中国貌似有较大的顺差,但从中美双边服务贸易看,美国从中国进口151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是484亿美元,美国顺差高达333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货物和加工贸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苹果手机、通用汽车、戴尔电脑等这些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品,这部分贸易是「顺差记在中国,利润落在美国」这样的格局;而美国对中国的顺差则多是有利润较高的服务和文化产品形成的。从结果看制裁中国其实也是制裁美国自己。

另外,对贸易战造成的伤害,中国的承受能力比美国更强。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是美国家庭离不开的选择,贸易壁垒带来的物资短缺,必将使美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让本已困难重重的美国平民生活雪上加霜。美国支持贸易战的民意能不能撑的过半年都令人怀疑。相比美国,中国经济的韧性要大的多,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比美国多40多个,随著「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贸易对其他国家的进一步扩展,回旋余地将更大。换句话说,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远比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要低的多,退一万步讲,即使美国能够寻找到中国产品的替代产地,但也无法解决美国再工业化的根本问题,川普通过贸易保护吸引制造业回归的宏伟蓝图不过是空中楼阁,废纸一张。

中美关系何处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回旋余地非常有限。但也决不是说川普会就此罢休,不再折腾。以川普的性格,在他完成试探和布局,完善必要的预案之时,肯定会放出胜负手,以他的想法去重塑中美关系。

中美之间军事热战和贸易战,美国捞不到任何好处,对美国来说都属于下下策。川普的如意算盘就是以军事打击和发动贸易战相威胁,逼迫中国屈服,不战而屈人之兵,像当年逼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一样,建立一个收割中国「羊毛」的长效机制。

要达到这个目标,美国进行一定的军事调动和布局,发起有限的贸易战,都是可能的,但均属于「明修栈道」的虚招,我们要高度警惕的是,美国利用尚握有世界金融游戏规则的优势,对中国进行「暗度陈仓」的金融攻击。金融领域的较量,或许才是中美两国博弈的主战场。

另一个需要我们防范的方向是,美国发动代理人战争,将中国拖入消耗之中,尤其东部海上沿线,可供美国操作的空间相当大。最近,南北朝鲜之间冲击性的事件接二连三,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新的一场朝鲜战争似乎正在酝酿之中。但不管是南北朝鲜、日本、中国台湾省,还是其它什么国家或势力,如果甘愿做中国崛起的「磨刀石」,我们都会以雷霆万钧之势成全它。

当然,最大可能,川普在踢到钢板之后,会重回「新型大国关系」的谈判桌,与中国共同开辟「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道路。

春节过后,中美高层互动频繁,中美关系的「大警报」似已解除,初露曙光。中美友好将是中美两国之福、世界之福,但愿川普能在这条正确的路上坚持走下去。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