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刀口團隊/超級潛龍

這裡黎明靜悄悄

川普走馬上任剛滿月,執政短短的三十天,已經顯露他的確是一個狠角色。

與他的前任們明顯不同是,他說到做到,立馬兌現競選時許下的諾言,別管這些決定有多麼無釐頭!上任第一天就簽署命令退出TPP,叫停「醫保法案」,很快宣佈在美墨邊界建隔離牆,出臺限穆令........崢嶸初露就搞的美國國內雞飛狗跳,國際上一片聲討。

但詭異的是,與他競選和侯任期間的對華強硬表態大相徑庭,卻在對華政策上並未急於出手,唯獨這裡黎明靜悄悄。川普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葯?引起了國際國內眾多猜測,也令許多網友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難道,川普要從此改弦易轍,放棄打壓中國政策?其實未必!主要原因是中美關係太重要,中美翻臉不僅世界難太平,美國自己也會地動山搖,結果實在難以預料。真到了那一步,老川普別說總統寶座不安穩,弄不好性命也難保。所以,川普的慎重和遲疑,根本不是他發慈悲,而是「美國優先」的考慮。

對川普的對華政策我們切莫有絲毫的幻想。因為,美國的基本國策就是穩固和延續美國在世界的一超獨霸的權力,只要美國的這個目標不變,中美之間的矛盾將是結構性的、難以調和的。

對美國來講,誰威脅到了它的霸權,誰就是它的敵人,誰對它霸權的威脅最大,誰就是它最大的敵人,不論這個國家是它的盟友還是對手,它都會毫不手軟地搞掉。前蘇聯、日本、歐盟,哪一個不是因為威脅到美國的霸權,被它用手段一一瓦解的。

今天,中國有幸成為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我們願意當美國的敵人,而是因為我們的發展已經踩了美國的腳後跟,我們別無選擇的被推上了這樣一個位置。從經濟總量上看,中國按美元計價的GDP已經接近美國的70%,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中國實際上在2015年就成了世界的「南玻萬」。

過去我們採取「韜光養晦」的方針,不惹事、不當頭,忍辱負重,避免與美國正面衝突,集中力量謀發展,為民族復興闖出了一片開闊的新天地,可謂「輕舟已過萬重山」;但現在,隨著中國的實力壯大,我們已經再也無法躲在他人的背後,讓其他人給中國擋槍,就像一個壯碩青年的身軀無法拿一件孩子的上衣掩飾,已經完全暴露在美國的面前,美國把圍堵打壓的目標對準中國,是帝國霸權的本性使然。如果我們再繼續「韜光養晦」下去,那無異於鴕鳥政策自欺欺人了。

可見,今後一個時期中美矛盾將更加尖銳,中美鬥爭將更趨激烈。這是不以我們的美好願望為轉移的現實。不管美國的新任總統是誰,希拉里也好、川普也好,他們對待中國的態度在戰略上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一樣的僅是具體的戰術手段而已。如果希拉里上臺,她必將會延續奧巴馬時期的政策,經濟上以TPP孤立中國,軍事上重返亞太圍堵中國;而川普作為一個毫無從政經驗的商人入主白宮,則會以做生意的心態和更加直白露骨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他與希拉里的區別就在於,希拉里在明裡,而他在暗處,不確定因素大增。川普就職前接聽蔡英文的電話,揚言以是否承認一中作為商貿談判的籌碼,都是他對華政策取向的表露。

川普暫時的平靜,一是他現在在國內遇到了麻煩,一時還難以騰出手來處理中美之間的問題;二是認識到中美關係的複雜性、敏感性、重要性,對即將出臺的政策,進行試探、摸底、評估、佈局。從他組建的執政班底,我們隱約可以看清川普對華政策的底細,有「影子總統」之稱的美國首席戰略顧問班農,直言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戰;國務卿蒂勒森放出「封鎖南海論」,曾稱不讓中國接近南海島礁;新防長「瘋狗」馬蒂斯,向來對中國不客氣;三流經濟學家彼得·納瓦羅任白宮全美貿易委員會主任,這個人以鷹派觀點、反華急先鋒著名,他最暢銷、知名度最大的著作是2011年出版的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致命中國》,以及第二年上線的同名紀錄片。面對川普麾下這樣一班強硬的對華政策制定和執行者,我們有什麼理由可以樂觀呢?

美國的選擇

對中美關係下一步的走向,目前有兩種比較典型的分析。一種是「中美夫妻論」,認為中美雙方就像夫妻,日常免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鬧鬧,但總歸還是要好好過日子,不會有大的風浪;另一種則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中美避免不了「修昔裏德陷阱」,遲早要有一場決戰,是美國延續霸權還是中國崛起,將有這場決戰結果最終判定。

其實,對中美競爭關係的判斷遠非這麼簡單,美國下一步會如何走,在此我們也略作分析。

最極端的情況是中美爆發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中美之間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結局必定是兩敗俱傷,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勝利者。更何況雙方都有摧毀地球的核能力,中美核戰爭意味著全人類的毀滅、世界重啟,這種結局我們的探討本身也已經失去意義。尤其是在當前中國DF41、DF5B、JL2等三位一體戰略核武器已部署且處於戰鬥值班的情況下,中美之間任何的直接軍事碰撞,都有可能因失控而引發世界大戰和對等毀滅。這種情況對中美來講均是最差的選擇,雙方當然都要盡量避免這種極端局面的出現。

前文中我們提到的澳大利亞記者皮爾格拍攝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預測,由中美引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成為現實,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核戰爭已「不再不可想像」。影片以渲染美國核武器的恐怖威力為開頭,以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了400多個軍事基地、在中國周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絞索」的結論做結尾。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配合西方威脅中國的宣傳片。

但他絕口不提中國擁有的原子彈、氫彈的威力一點也不亞於美國核武器,對中國任何形式的攻擊,都會得到同等程度的報復。今天的中國早已經不是鴉片戰爭和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只能在自己國土上被動捱打的中國,我們有與美國一樣的軍事投送能力,核訛詐和軍事威脅對中國早已完全失效。

或許有人會想到,美國可以發動一場新冷戰,以軍備競賽來拖垮中國。哈哈,以美國捉襟見肘的財政和荒蕪的工業製造能力,用腳指頭也能算明白,這次像前蘇聯一樣倒下的一定不是中國,而是美國。果真美國出此下策,那說明美國治國精英的智商就真成問題了。

對美國來講,軍事上策或許是與中國打一次美國並不直接參戰的代理人戰爭,以此來消耗中國國力,達到阻斷中國崛起的目標。而且,對代理人戰爭美國也極有這方面的動機和操作性。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可以有效破壞東亞發展的大環境,驅趕資金逃離這一地區而進入美國。其實,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做這方面的佈局,從北向南有朝鮮半島問題、日本挑起的釣魚島爭端、臺灣分離主義傾向、南海矛盾、印中領土爭議等熱點,可供美國施展手段。

當前最便利而對中國最棘手的是日益激化的朝鮮半島南北矛盾和朝核問題,在周邊生戰生亂,中國應與不應都將處以十分難受的地位。所以,朝鮮半島也是美國選擇代理人戰爭危險係數最高的地方。

中日釣魚島爭端和東海問題,是美國可以拿來操作代理人戰爭的次優選擇。傾日本的國力與中國幹一仗,可以最大化消耗中國的實力。但中日爆發戰爭,美國也難以隔岸觀火,獨善其身。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取勝,都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而且美國作為日本的盟友和保護人,被日本拉下水的風險也是非常高的。實際上,日本的如意算盤也是利用釣魚島釣美國這條大魚,挑起中美之戰,它從中漁利。美日這對狐朋狗友,同牀異夢,我們倒要看看它們最後誰耍弄了誰?

至於南海爭議,雖然去年風高浪急,但隨著菲律賓總統更迭,杜特爾特上臺後糾正了阿基諾三世對美國一邊倒的政策,中菲關係持續改善;越南也採取了向中國靠攏的務實方針,美國在南海可以炒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在南海周邊打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另一個需要警惕的方向就是印度。印度雖然經濟羸弱,但大國雄心一點也不弱,與中國競爭國際地位的勁頭十足。雙方更難以調和的矛盾是印度利用非法麥克馬洪線侵佔了中國藏南地區大片領土,1962年的邊界戰爭,中印又結下了難解的樑子,讓美國可以很容易找到中印的縫隙。對印度在一定條件下的冒險衝動我們也不能不防。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看,最具操作性的代理人戰爭,就是挑起臺海戰爭。以犧牲臺獨勢力為代價,打亂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既定計劃,被動提前武力收復臺灣,以此阻礙甚至中斷中國崛起的進程。但對美國來講,這個方案也可能被中國反手利用,使制約中國崛起的臺灣問題得以迅速解決,加速中國復興的勢頭,這一結局對美國屬於「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

川普對付中國的另一個有力手段,就是發動貿易戰。至於中美之間怎麼打貿易戰?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早在去年9月就做過三種情形的推演:全面貿易戰爭、非對稱性貿易戰、短暫貿易戰等。但無論哪一種貿易戰,從結果上看美國都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美已經互為第一、第二大貿易對象國,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體構造。2015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美國對中國出口1161.9億美元(佔美國出口總額的15.7%),中國對美國出口4818.8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8%),中國貌似有較大的順差,但從中美雙邊服務貿易看,美國從中國進口151億美元,美國對華出口是484億美元,美國順差高達333億美元;由此可見,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是貨物和加工貿易,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蘋果手機、通用汽車、戴爾電腦等這些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產品,這部分貿易是「順差記在中國,利潤落在美國」這樣的格局;而美國對中國的順差則多是有利潤較高的服務和文化產品形成的。從結果看制裁中國其實也是制裁美國自己。

另外,對貿易戰造成的傷害,中國的承受能力比美國更強。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是美國家庭離不開的選擇,貿易壁壘帶來的物資短缺,必將使美國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讓本已困難重重的美國平民生活雪上加霜。美國支持貿易戰的民意能不能撐的過半年都令人懷疑。相比美國,中國經濟的韌性要大的多,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比美國多40多個,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貿易對其他國家的進一步擴展,迴旋餘地將更大。換句話說,中國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遠比美國對中國產品的依賴要低的多,退一萬步講,即使美國能夠尋找到中國產品的替代產地,但也無法解決美國再工業化的根本問題,川普通過貿易保護吸引製造業回歸的宏偉藍圖不過是空中樓閣,廢紙一張。

中美關係何處去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國對華政策的迴旋餘地非常有限。但也決不是說川普會就此罷休,不再折騰。以川普的性格,在他完成試探和佈局,完善必要的預案之時,肯定會放出勝負手,以他的想法去重塑中美關係。

中美之間軍事熱戰和貿易戰,美國撈不到任何好處,對美國來說都屬於下下策。川普的如意算盤就是以軍事打擊和發動貿易戰相威脅,逼迫中國屈服,不戰而屈人之兵,像當年逼日本簽訂「廣場協議」一樣,建立一個收割中國「羊毛」的長效機制。

要達到這個目標,美國進行一定的軍事調動和佈局,發起有限的貿易戰,都是可能的,但均屬於「明修棧道」的虛招,我們要高度警惕的是,美國利用尚握有世界金融遊戲規則的優勢,對中國進行「暗度陳倉」的金融攻擊。金融領域的較量,或許纔是中美兩國博弈的主戰場。

另一個需要我們防範的方向是,美國發動代理人戰爭,將中國拖入消耗之中,尤其東部海上沿線,可供美國操作的空間相當大。最近,南北朝鮮之間衝擊性的事件接二連三,矛盾有激化的趨勢,新的一場朝鮮戰爭似乎正在醞釀之中。但不管是南北朝鮮、日本、中國臺灣省,還是其它什麼國家或勢力,如果甘願做中國崛起的「磨刀石」,我們都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成全它。

當然,最大可能,川普在踢到鋼板之後,會重回「新型大國關係」的談判桌,與中國共同開闢「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道路。

春節過後,中美高層互動頻繁,中美關係的「大警報」似已解除,初露曙光。中美友好將是中美兩國之福、世界之福,但願川普能在這條正確的路上堅持走下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