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北約30個成員國的國防部長於2月17日和18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了自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的最高級別會議。報道稱,這是拜登政府就職後北約首次舉行國防部長會議,而應對「中俄威脅」也是該會議的主要議題。明顯的是,在疫情威脅還未消失,北約就急於將矛頭對準中俄,這反映出部分西方國家試圖通過塑造外部敵人來解決自身內部問題的心理。


老梗:假如美國說你有威脅,你最好真的有。哪怕這個威脅相對美國的實力很微不足道。

伊拉克、利比亞,沒有大殺器,積極迎合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如今是國覆民搶。雖然兩國領導人都有罪惡成分,但那是應該由該國人民審判。美國武裝入侵和支持反對派的舉動,並沒有為兩國人民帶來之前承諾的幸福,反而加深了人民的苦難。美國指摘一些國家的內政,真的是為別國人民好嗎?追求正義會有犧牲,但是正義的審判不應該理所當然的以無數無辜生命為代價。

上過小布希和奧巴馬時期黑名單的「邪惡國家」,伊拉克、利比亞已經顛覆。蘇丹分裂了,敘利亞在內戰。古巴遭受的封鎖沒有放鬆,伊朗仍被制裁。就一個朝鮮全身而退,跟韓國發生了「天安艦事件」的軍事摩擦就從黑名單上消失了。朝鮮,真的有大殺器。如今的朝鮮安定團結,各項事業不斷改善。

俄國在十九世紀外號「歐洲憲兵」。如果俄國能有勃勃列日涅夫同志時期相對於全球的軍事實力,而歐洲拉胯如現今,普廷同志沒有收回君士坦丁堡並前出到萊茵河,是要被蒸制菊的同事逼宮的。


畢竟北約防長峯會,嘮世界和平有點格格不入,不然就可以叫「方丈」峯會了。

「中俄威脅」作為峯會主題是北約性質使然。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成立,目的是與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集團進行對抗。但是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這樣的軍事聯盟陡然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不能發展,不發展就得滅亡,很明顯美國不願意放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作為一個集合30個國家軍事力量,且唯美國馬首是瞻的過氣組織,在很大程度北約以武力支持著美國世界霸主的延續,所以北約,或者說美國,必須找到一個新目標給北約續命。

這麼一看中俄就太合適了。

俄羅斯被視作蘇聯的繼承者,作為一個龐然大物,當然也繼承了美國的敵意。說實在的,要是我有這麼大塊頭我肯定不做小弟,俄羅斯也這麼想。

況且俄羅斯也想重振雄風,不停的對周邊國家施加影響,且和美國在正面戰場各自為營,明明白白就是豎起食指暗示美國:你過來呀!

而中國就純粹是躺槍。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從沒想過要和誰去爭一個「世界一哥」的位置,也沒想過依靠誰,單純想自力更生,多賺點錢讓人民過好日子。

美國一向是拿著饅頭想粘紅糖粘紅糖,想粘白糖粘白糖,只是糖是搶別人的,碗是小弟端的,高興了就賞他們一口糖。而中國雖然以前喫不起糖,現在也喫的勤了,但糖是自己買的,碗是自己端的,而且還不喫獨食,有糖大家一起喫。

這美國就不爽了,你自己喫的起,你還讓別人喫的起,如果大家以後都喫的起,誰再給我端碗?誰再願意為我的一口糖鞍前馬後?

所以中國的和平發展,以及先富帶動後富威脅到了美國極力想維持的「國家階級制度」,看似的與世不爭實際在動搖美國霸主的根本。

如果把俄國視作正面戰場,我們就處於最擅長的敵後戰場,而且屬於挖美國老根兒那種,因此中國就成了美國的眼中釘。

不過,這些老生常談之外也加入了一些新東西。

首先,繼續宣揚中俄威脅可以通過製造外部衝突來轉移內部矛盾,一定程度壓制或消弭國內因疫情防控不利造成的不滿。

其次,這是拜登試圖讓美國重回巔峯的嘗試,儘管特朗普無數次的抱怨北約,甚至批判北約是一個過時的組織,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心思,二人應該不謀而合。

北約內部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以德法為代表的國家似乎有些離心離德,馬克龍甚至曾直言北約共同的敵人是恐怖主義,而非俄羅斯或中國,所以這次峯會也有對外統一口徑,加強內部團結的意思。

綜上,就算沒有中俄,美國也會找到其他的目標做假想敵,中俄既是靶子也是幌子,說白了就是美國想繼續立威的工具。

一方面說明瞭中俄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已不容小覷,另一方面也說明瞭美國自身的發展已難以維持現有的地位,必須依靠打壓他國來勉強立身。用一句老話來評價:

北約國家為瞭解決自身問題,就把對抗的矛頭指向中俄,背離了與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最終將得不償失。


在一些職場,為了防止內部小團體的聯盟因為敵人的逐漸弱小而失去意義。

這個時候,作為既得利者聯盟老大,一定要這樣對下面人說:「大家可不能小看我們的敵人啊,雖然感覺不行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他背後還有大領導、大關係,所以咱們這個聯盟千萬不能解散,還得繼續團結,小李,散會了記得把會費收一下」。

滿嘴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中俄威脅"哪怕是臆想出來的"中俄威脅",本來就是北約作為一個軍事同盟集團存在的意義。

如果不是北約帶頭大哥美帝堅決不接受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的投誠,宣揚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那北約早就和華約一樣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但俄羅斯的衰退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的出來,一個國民生產總值和韓國差不多的俄羅斯在歐洲國家眼裡慢慢的由"威脅"變成了"麻煩",所以雖然英國一門心思的當"山姆大叔"的跟屁蟲,一口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結果現在搞得海軍將軍比戰艦多,挑戰者坦克現在雖然比陸軍將軍的數目多一點,但英國馬上就要退役所有的坦克了。

單靠俄羅斯已經無法維持北約的凝聚力,那就只好把我們一塊拉進來,以前"都給我聽話,要不然蘇聯就打過來了!",後來"都打起精神,要不然俄羅斯會打你們!",現在"哎!大家別散夥啊!散了夥,我和中俄相隔萬裏,該喫的喫該睡的睡,中俄聯軍可是要打你們的!我維持著北約還不是為了你們好?我容易嗎我?"


2019年,馬克龍判斷說: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本月19號,馬克龍又沒有忍住:北約所對抗的華約早沒了,現在北約正在親手撕裂歐洲。怎麼個撕裂手法?——

拿早已不存在的意識形態之爭跟俄羅斯找茬,而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去年各種跳,極端穆斯林都把法國老師的頭割下來了,北約居然裝聾作啞。要不是法國選擇原諒,還不知道怎麼收場。這也就算了。最糟心的是,特朗普選擇撤軍,倆手一攤,真TM的不管了……

實際上,俄羅斯也看出了這一點:只要俄羅斯不搭理歐美,歐美自己就會亂套。

然而俄羅斯想不搭理,也得歐美同意纔行。今年1月,納瓦爾內在俄羅斯引發的抗議活動,現在也沒消停下來,歐盟也在研究如何再給俄羅斯一波制裁。所以你看,馬克龍多虛偽啊,說得義正言辭,實際上醃臢事兒也沒少參與。

而這條新聞,也是再次證明瞭一個事實:北約需要樹立個外部敵人,好讓內部聚聚氣。北約說中國有問題,俄羅斯有問題,本身就是在找靶子。有些人看不清,反覆強調中國市場多好,美國、歐盟捨不得跟中國鬧掰,這話放在20年前我贊同。二十年前,我們有著密集而廉價的勞動力,但是,時代變了。現在,我們的勞動力仍然密集,但不廉價;他們大多受到了良好教育,畢業了就往薪資高的、輕鬆的崗位上跑,他們想要體面地喫飯,不想兩班倒、三班倒在服裝廠、電子廠打工了。他們有什麼錯?

中國市場的確好,但競爭力也更強。我們做的不對,他們找我們麻煩,我們做的對,他們還是找我們麻煩,比如說給新疆造謠,反手就對當地企業進行制裁,這種事情躲得過麼?中國猥瑣發育了這麼多年,現在被北約指名道姓的要針對,倒不如站起身來,正面跟歐美競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