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盛

编辑人:张泽赟(曾用名:张盼)

先来回顾一下需求挖掘中篇的核心目的,让客户清晰的认识到目前自身的问题点、未来的目标及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通过需求归因、需求定位、痛点及需求点放大来达成整个需求挖掘的目的。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挖掘完毕后的最后一步总结。

为什么要有这一步?因为在沟通过程中,虽然我们围绕既定的「套路」在走,但对于客户来说,信息量很大且分散,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核实双方沟通的需求及目标是否有偏差,避免自嗨,与客户达成共识,为下个环节的课程介绍埋下伏笔,属于整个需求挖掘环节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我以前做咨询的时候,经常反思,怎样的总结才能让客户印象深刻且思路清晰?经过反复研究录音,实践和学习他人的话术,提炼出以下关键点:

逻辑性-----人类的大脑偏向于有规律的记忆,比如快速记忆一串数字852369741,相信大多数人花点时间绝对能够背下来,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串数字包含了数字1-9,如果只是记忆包含的数字,我们发现此规律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去「记」,相比有序和无序中间的差异就是逻辑性。倘若我们的思路都是凌乱的,无法指望客户能够理解我们真正想表达什么。我个人比较偏爱时间轴方式来叙述要点。

案例一:

C:David,基于我们刚才的沟通,过去因为上学不用功,贪玩的原因没能考上本科,而大学也没能珍惜时间学习,在外企工作5年遇到了天花板,而比你年龄还小,专业能力不如你的的同事小张,因为会文凭和口语能力,来公司3年就已晋升经理,薪资是你目前的3倍,达到xxx元,如果不解决文凭和英语的问题,未来几年依然会原地踏步,而比你年轻的同事会逐渐取代你的工作。

从过去的种种不顺,到现在的瓶颈,保持现状未来一片荆棘也显而易见。

数字排序-----一方面相比沟通过程中大量文字语言,数字能够的辨识度更高,让用户更关注地倾听。另一方面,传达关键信息,让客户意识到问题类别及最重要,最紧急的需要解决的事项优先顺序。就像我们组装玩具一样,最终目的是把玩具组装好,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拆开包装,我们会仔细阅读步骤图,教我们先装什么部位,再装什么部位,最后如何完成所有拼接,当然,也有不小朋友习惯自己摸索,反复试错最后拼接完成。但咨询时间非常宝贵,要保证沟通效率最高,提高一次转化率,所以不建议通过后续跟踪再去总结。切记数据排序需要在3点以内,大多数人只能记住123,456记不住。

案例二:

C:既然咱们能认识到差距,就要想办法攻克,接下来咱们:

1、 花2年时间自考本科

2、 每天投入1.5小时学习英语,1年半时间达到能够正常沟通的水平,赶上1年半后公司的内部晋升机会。

一气呵成,言简意赅-----麦肯锡有著名的30秒电梯理论,麦肯锡的客户都是企业高管、董事会成员、创始人等,时间极为珍贵,之前因为一个企业董事长让麦肯锡的项目管理描述咨询结果,而电梯从30层到1层只有30秒时间,项目管理员没能表达清晰,造成这位重要得的客户流失,之后麦肯锡要求其业务人员,都必须要具备30秒内给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直奔主主题,直奔结果。如果短时间内讲不清楚,说明我们自己都没思考明白。

截止到本篇结束,整个需求挖掘的环节也结束了,其实在这三篇文章中,也只是分享了三块:

1、 需求的概念及分类

2、 如何准确定位及挖掘需求

3、 达成需求共识,明确目标

需求挖掘透彻,接下来的课程介绍、报价、异议处理基本是顺理成章,需求挖掘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让用户自发想做一件事,而不是你push Ta做一件事。

小伙伴们,如果你们觉得有帮助,也请点点赞,转发一下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一起提升。

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话题写成文章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大家,也请各位不要吝啬多提提建议,在本文下面留言,指出文章的问题点,可以搜索关注桃李邦公众号「交个朋友」菜单栏扫我微信二维码,凡是提出建议的小伙伴,可邀请你免费加入知识星球——桃李邦,我会分享我觉得非常有帮助的书单给你,也可以随时交流问题。

上一篇文章:

课程顾问不得不学需求挖掘(Desire Generation) 中篇(连载)

参考文章: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课程顾问? ~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桃李邦(ID:ZPEDU100)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包括更多市场、顾问培训资料,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 桃李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