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轉子發動機的前世今生

來自專欄全球汽車技術聯盟

轉子發動機可謂是眾多汽車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轉子發動機從開始被各家追捧到最後被遺棄,有太多的情懷在裡面。今天給大家講講轉子發動機的前世今生。

轉子發動機的發明人

大家都知道轉子發動機又稱為汪克爾發動機,發明人名叫Felix Heinrich Wankel,於1960年發明。就是下面這個慈祥的老爺子~

圖2 轉子發動機發明者

當時老爺子發明轉子發動機的初衷是想發明一種沒有太大振動的發動機,老爺子認為活塞的往複運動是發動機振動最大的來源,冥思苦想鼓搗出這麼一個沒有往複運動的發動機。

老爺子的發明稱為"DKM54",由於種種原因沒能量產,後來是一個來自NSU(NSU後來被奧迪合併)的工程師將其改良,使其能夠量產,所以量產車的發動機都是基於「KKM 57P」而不是「DKM 54」。

圖3 DKM54

工作原理

簡單說一下工作原理吧,後續專門來一篇專題介紹。

動畫1 轉子發動機工作原理

動畫1 轉子發動機工作原理

轉子發動機的氣室是一個橢圓形的,不像傳統的圓柱形。在裡面有一個旋轉的轉子,轉子的形狀也很特殊,是三段圓弧組成的類似於等邊三角形的形狀。轉子內通過齒輪與中間軸嚙合,轉子不斷的做離心運動。

巧妙之處就在於轉子和氣室的形狀,轉子在運轉的過程中,將氣室分為三部分,這三部分分別負責進排氣、壓縮和點火。完美的完成傳統四衝程發動機的工作。

柴油版坦克轉子發動機

在20世紀70年代,勞斯萊斯為英國坦克開發了柴油版的轉子發動機(沒想到勞斯萊斯以前是造坦克的)。當時勞斯萊斯使用了更加複雜的系統,但引擎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率,再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暫停了開發。

汪克爾的公司Wankel Rotary GmbH將這份工作一直持續下去,可惜的是,直到公司於2001年初申請破產之前,該公司未能提供適合大規模生產的柴油引擎。

圖4 博物館裡的勞斯萊斯柴油版轉子發動機

捷克人捷足先登

讓人沒想到的是,最先將轉子發動機用在乘用車上的不是NSU(奧迪)也不是馬自達。而是斯柯達!

圖5 斯柯達 1000MB

這款車的代號是「1000MB」(難道不是1GB?),於20世紀60年代開發。它搭載了單轉子的發動機。這款車實際並沒有出售,更多的是為了試驗目的。經過幾年的開發,後來捷克人放棄了轉子。

NSU Wankel Spider

最終,還得靠德國人。德國NSU(後來成為奧迪其中的一環)公司,最先將轉子發動機量產。

圖6 搭載轉子發動機的NSU車型

這個只有700kg的敞篷、兩座轎跑,搭載了後置單轉子發動機,在6000轉的時候能達到37kW。

最終這款車賣出2375台,其中10台運動版能達到48kW。這在當時算得上相當不錯了。

Mustang野馬

沒看錯,是福特野馬。1965年美國Curtiss-Wright公司為野馬打造了一款轉子發動機。

圖7 帶轉子發動機的野馬

這款發動機有雙轉子,排量3932cc,在5000轉能輸出138kW,相當恐怖了。但這款車售後市場反應不好,最終Curtiss-Wright公司又將其賣回了NSU公司。

馬自達Cosmos

終於!轉子等到了馬自達,彷彿一段註定的姻緣。

圖8 馬自達Cosmos

馬自達開發的Cosmos是最早搭載雙轉子的量產車。這塊發動機只有982cc排量(491X2),卻能發出81kW的功率。這是一個革命式的突破。

據說這款古董車,大概能賣到10萬美元~

NSU又來

看到馬自達的Cosmos,NSU立刻推出了「Ro 80」予以反擊。一個搭載了雙轉子的四門中型轎車。

圖9 NSU的Ro 80

只可惜,這款車由於密封等問題,一直故障連連,基本上生產一台車要生產2台發動機。

之後,NSU推出了「Ro 80 2 Porte +2」作為繼任者,但也無力回天,最終1976年該公司放棄了轉子。

馬自達再接再厲

馬自達在Cosmos的成功後繼續推出兄弟車型Familia。這款車搭載了相同的轉子引擎,只是將化油器簡化為了單化油器。

圖10 馬自達Familia

法國人也湊熱鬧

雪鐵龍也不甘落後,在1969年推出了M35車型,只搭載了NSU Ro 80一半排量的轉子引擎。

圖11 雪鐵龍M35

可惜這台車只生產了267台。

賓士坐不住了

賓士也擔心自己落後,在其規劃的車型C111中決定採用轉子發動機。

圖12 賓士C111

不過,最終開發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德國人很聰明的立即轉向了渦輪的研發。

奧迪再發力

1977年,奧迪在開發AUDI 100的時候,決定用一下「Ro 80」,可惜也不成功,最終只生產了23台。

圖13 奧迪100

馬自達君臨天下

故事很長很長,但最終的最終,只有馬自達君臨天下。

圖13 馬自達第一代RX-7

圖14 馬自達第三代RX-7 FD3S

馬自達最著名的搭載轉子發動機的莫過於RX-7這款車型。第一代是在1978年出現,也就是大家幾乎放棄轉子發動機的時候。這款發動機只有1148cc,能發出95.4kW的功率。

第三代RX-7是最經典的一代。沒錯,就是你在《頭文字D》里高橋兄弟的座駕。這款車於2002年投產。

圖15 馬自達787B 斬獲勒芒24小時耐力賽

馬自達最值得驕傲的是1991年的時候,搭載了轉子發動機的787B車型斬獲了法國勒芒24小時耐力賽,身後三台捷豹賽車佔據2-4名。可惜的是,從此以後比賽方禁止使用轉子發動機,轉子的神話截然而至。假如當初沒有這項規定,現在的汽車是否會是另一片天地呢?

最後的絕唱

儘管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做到了獨步天下,但受限於轉子發動機的各種弊端和馬自達自身經營狀況的下滑,轉子發動機的車型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最接近我們的就是下面這款RX-8,這台1.3排量的發動機的高性能版能發出170kW的功率。

圖16 馬自達RX-8

圖16 馬自達RX-8

曇花一現

馬自達Furai(風籟)是一款馬自達於2007年12月27日發布的概念車,車身設計採用風的形象。這款車最大功率做到了331kW。可惜曇花一現,2008年《TOP GEAR》測試FURAI的時候發生意外起火,導致FURAI的原型車被燒毀。

圖17 馬自達Furai(風籟)

回歸?

時不時的,會聽到馬自達復活轉子發動機的新聞,但都沒有實質的進展。汽車愛好者們也在翹首期盼,希望人類在機械上再創造出傳世作品。在此,向至今堅守轉子的馬自達致敬!

如果有狂熱的轉子發動機愛好者,想了解轉子發動機的歷史,可以讀一下這本書《The Wankel Rotary Engine》,書是英文的,共247頁,講述了轉子發動機開發過程中的一些故事。

掃描本人頭像或搜索微信公眾號【全球汽車技術聯盟】,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