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嘉烈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的病患首例出院,记者到场守候出院者。 

【星岛日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港疫情持续,本港昨终有首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患者是二月三日入院、翌日确诊的二十五岁男子,由入院到出院不足十天就康复,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透露,该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有服用利巴韦林、克力芝(Kaletra)及纾缓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而每位患者在出院时,会安排其进行两次相隔二十四小时的新型冠状病毒测试,若结果呈阴性,而且临床情况有好转,便可以出院。她又不排除今会再有情况稳定的病人可以出院。

离确诊首宗新冠肺炎的患者已超过半个月,惟一直未有患者出院,令人忧心其药物成效。本港昨终有首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该名二十五岁的男患者,属本地感染个案,潜伏期间没有外游。患者在上月二十八日出现发烧,其后出现咳嗽、流鼻水和腹泻到香港浸信会医院求医,亦在本月三日再到香港浸信会医院求诊后被转介至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治疗,亦翌日确诊新冠肺炎,转送到玛嘉烈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该名患者由确诊到出院不足十日,而期间情况一直稳定,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透露,该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有服用利巴韦林、克力芝(Kaletra)及纾缓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以协助治疗。而每位患者在出院时,必会确保其没有带有病毒,故会安排其进行两次相隔二十四小时的新型冠状病毒测试,若结果呈阴性,而且临床情况有好转,便可以出院。她又指,医管局出院准则与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亦已安排出院的病人在一星期后覆诊,以检查其身体状况。医管局亦会建议,患者尽量留在家中,减少外出,但则未有强制其留在住所内。

被问到为何首宗新冠肺炎的患者至今住院已近二十多日仍未出院,她强调,出院需要考虑其临床情况,一般而言,若患者没有慢性疾病,则会更快康复。她又不排除,今再有情况稳定的病人可以出院。而其他确诊患者,有四位情况危殆,需要插喉,两名情况严重,其余则情况稳定。

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林纬逊表示,肺炎患者出院均会观测其临床情况,相信医管局批准患者出院的造法十分保险,以确保病人没有带有病毒,感染更多人。他指出,理论上年轻人抵抗力较强,故其可以比其他病人早出院亦不出奇。他相信,康复的患者遭第二次感染的机会不大,因康复后身体会有抗体,而且冠状病毒两次感染的情况亦很少,「沙士及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会再次感染的情况亦十分稀有」。

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曾祈殷则认为,患者可以较快出院原因颇多,可能是因其确诊时病毒数目已不高,病征亦不严重,或患者自身带药物反应良好,及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并发症。他续指,通常长者及长期病患者染上此病后的情况会较为严重。由于患者只使用利巴韦林及克力芝(Kaletra)的药物,曾祈殷估计相关的副作用不大,亦不会出现骨枯情况发生,「沙士会出现骨枯是因为用了类固醇。」他又指,病人康复后的血清可以用来协助治疗,但要事乎其血清的抗体含量有多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