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秦始皇才能卓著,不僅會打仗,還特別有政治頭腦。他統一六國之後, 堅決不搞西周的那一套分封諸侯國的制度,一定要搞郡縣制,可是很多人不理解他。相當多死讀書、讀死書的儒生還在背後罵他,秦始皇不喜歡這些愛爭論的“憤青”,他一惱火,就把罵他的儒生們給活埋了,還將那些喜歡爭論的學生們的課本——儒家的經典書籍及諸子百家的經典都給燒了。那麼,秦始皇寧願活埋人也不願執行的分封制,是不是真的不能碰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爲已經過時了。下面,我們還是來看看那些不信邪的皇帝,看看他們推行分封制的結果吧:

秦始皇

劉邦不信邪,46年後血流成河

劉邦是第一個不信邪的。話說劉邦的想法正好與秦始皇相反,他認爲秦始皇之所以死得快,就是因爲他沒有進行分封,結果在遭受別人攻擊時,沒有強有力的兒子們來幫他,以至於滅亡。

於是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王,又分封了很多同姓王。結果是,從分封開始,劉邦的生活就糟亂了,今後的日子,他不是在攻打異姓王,就是走在攻打異姓王的道路上。公元前196年,劉邦征討異姓王英布,中了一箭,回長安途中箭傷發作,於公元前195年死於長安。死前,劉邦明白過來了,不能再分封異姓王了,於是他與他的臣子們約定: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他以爲,不封異姓王就行了,同姓王還是可以分封的。

可是他不知道,他死後,他的兒子、孫子可被同姓王給害慘了。

漢高祖

時光流逝,劉邦分封的同姓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在漢景帝時期成了氣候;漢景帝想動手,結果手還沒動呢,諸侯國先發制人,他們合兵一處,攻向長安,漢景帝不得不殺了他最得力的大臣晁錯,才暫時平息了衆諸侯王的怒氣。不久,“七王之亂”爆發,漢景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依靠周亞夫平定了動亂,不過,問題還未解決,到漢武帝時才依靠主父偃的推恩令,算是用柔道之術,又花了幾十年才徹底解決了問題。

司馬炎不信邪,不僅西晉完了,中國的北方也亂了

到了西晉,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與劉邦的想法是一樣的。司馬炎認爲,自已之所以那麼輕易就奪了曹魏的權,都是因爲曹操的後人沒有實行分封制,沒有保護皇帝的宗親之力。

於是,司馬炎封了27個王,其中最有實力的八個,都是司馬氏的宗親,可結果呢?

司馬炎

司馬炎的傻兒子司馬衷即位後,局勢就亂了:

皇后賈南風專權,她暗裏勾結楚王司馬瑋及汝南王司馬亮入朝,幫她殺了太傅楊駿,事後,賈南風過河拆橋,又殺了司馬瑋和司馬亮,於是,朝廷大權落入賈南風之手。

趙王司馬倫對女人專權不服,他帶兵攻入洛陽,擒殺賈南風,軟禁皇帝司馬衷。於是,朝廷大權落入司馬倫之手。

遠在許昌的司馬囧聽說司馬倫掌權,表示不服,於是聯合另一宗親司馬顒,率大軍征討司馬倫,司馬倫敗,被殺。於是,朝中大權又落入司馬囧之手。

長沙王司馬乂聽說司馬囧掌權,也表示不服,進軍洛陽,司馬囧敗,被殺。於是,朝廷大權又落入司馬乂手中。

八王之亂

司馬家還有三個王,司馬穎、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一起不服氣了,三人一起進攻洛陽,司馬乂大權還沒有捂熱呢,兵敗,被燒死。於是三隻馬在朝中共同掌權。之後,三人相愛相殺,司馬越逃亡,司馬穎棄城,司馬顒贏得大權,卻於307年被暗殺。

至此,超級好看的八王之亂謝幕。

這八王在京城裏你殺我,我殺你,紛紛擾擾,足足亂了16年,經濟破壞,人員傷亡50萬。最爲嚴重的是,匈奴人劉淵趁此機會起兵建立新的政權,向虛弱不堪的西晉發起進攻。西晉不敵,後,劉淵的兒子劉聰殺光西晉皇帝。西晉滅亡,司馬氏逃入南方另建東晉,那麼中國北方就淪爲少數民族,這就是最亂的十六國時期。

李隆基不信邪,丟了皇位,也敲響了大唐的喪鐘

開創了大唐盛世的李隆基,也許是成績太好太驕傲了,他也想碰一碰分封制這根紅線。於是,他一口氣設置了包括范陽在內的10個節度使;大唐之節度使,與西周之諸侯國無異,可擁兵,可鑄幣,可收租稅,N多權利集於一身。尤其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一個抵三個,勢力大到唐玄宗都要巴結的地步。

人性本貪,哪個人類不想當皇帝呢!尤其是你勢力足夠大的時候。公元755年,一向安分守己、低眉順眼的安祿山“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急惶惶向西而逃,犧牲了楊貴妃,丟掉了皇位,纔算保全性命。從此,盛唐的帷幕落下,唐朝進入重病纏身、奄奄一息的下半場。

搞笑的是,下半場,唐朝採用了以毒攻毒的方式,通過增加節度使數量使其互相牽制來續命,倒是起到了一定作用,苟活了150年之久。可終究是毒入心脈,之後,進入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907年,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宗,被節度使朱溫廢除,大唐很不情願的倒下了。

唐玄宗

結語:當然,不信邪的皇帝還有很多,比如清朝皇帝,分封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雖然未導致亡國,但也是康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8年時間才解決的。其結果無一例外都在證明一點:分封誤國,必先剷除而後快。

秦始皇是對的。不管什麼制度,其生也有時,其滅也有時,生與滅之間,不過100年光景而已。想那分封制,居然推行了800年,前400年尚可,後400年搞得天下大亂,諸侯苦戰不休,早就被歷史證明是明日黃花、過時之物了。爲什麼還要堅持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