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波爾的對波粒二象性的詮釋其錯誤是再明顯不過,這才有了那麼多人反對。那麼多的不同詮釋。

愛因斯坦認為有一些隱函數,我們不知道,這就引起了我們目前的這些困境。貝爾實驗證明愛因斯坦是錯誤的是有一個前提,時間只能向一個方向運動。如果時間個以倒轉,愛因斯坦的隱函數理論完全可以成立。時間可不可以反轉?對於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在1910年同瑞茲進行了辯論。辯論的題目是關於是什麼原因導致時間的不對稱性。這裡時間對稱,是指時間可以向正的方向流動,也可以向負的方向流動。時間不對稱指時間只朝著一個方向流動。瑞茲是當時的電磁場大師,他繼承了洛倫茲教授的職位。瑞茲是愛因斯坦的同學但比愛因斯坦先成名。愛因斯坦是在瑞茲得病去世後才得到洛倫茲教授的職位。瑞茲認為一定有一個物理的基本定律使得時間只能朝一個方向運動。由於這個基本定理存在,即使到了微觀時間時間也只能不對稱,即朝一個方向運動。愛因斯坦不這麼認為,他任為可能是某種統計的作用比如熵的存在,使得宏觀時間朝著一個方向。因此到了微觀,時間很可能時間是可以倒轉的。又過30年,1945年時,物理學家費曼(諾獎獲得者)同他的博士導師惠勒發表了吸收體理論。這個理論是講電磁吸收的作用,這個吸收是通過輻射超前波完成的。超前波中時間是負值,這個波是流向時間的負方向的。有一次費曼在會議上演講這個理論,講演完畢,保利(諾獎得主)站出啦反對。他看著愛因斯坦也在,因此想聯合愛因斯坦反對這個理論。愛因斯坦沒有站在保利一邊,他說有些事情,比如質量的起源,是離不開超前波的理論的。吸收體輻射超前波,接收天線輻射超前波。這聽起來很奇怪,可事實這是對的。超前波的概念,是費曼的導師讓費曼加到博士論文中的,因此其實惠勒更熱衷於超前波。惠勒生命比費曼長,在費曼去世後很多年後惠勒提出了選擇滯後實驗。其實這個選擇滯後實驗就是惠勒根據超前波的理論推導出來的。這一次他不提超前波了(超前波的理論,支持的人不多,反對的不少,只講選擇滯後。很快選擇滯後實驗被證明。克萊默(John Cramer)在吸收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量子力學交易詮釋。這個理論是講超前波的,至少有800人引用了克萊默的論文。可見超前波的香火正旺!

超前波到底存在不存在? 如果超前波存在,量子力學很多問題可以很容易的解決。但是這個超前波把時間弄反轉了,違背我們的常理:因果關係。因此很難想像。再說吸收理論沒有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費曼後來熱衷於路徑積分,在這個積分裡面出發點成了概率。他參與建立了量子電動力學。獲得了諾獎。以後也就只提他的路徑積分,概率。不太提超前波了。克萊默把這套理論用在詮釋量子力學,但是他只用一維平面波理論講述超前波,沒有給出在三維空間中滯後波同超前波的關係。

我早年是天線理論研究工程師。1987年在《電子學報》發表「互能定理」。互能定理給出了發射天線到接收天線的能量傳播。這個定理其實是在承認接收天線輻射超前波的基礎上得到的。後來在1989年我又在電子科學學刊上發表了兩篇關於互能定理的論文,用互能定理證明惠更斯原理。一晃30年過去了。在我即將退休時我做決定要繼續研究互能定理,特別是我想,互能定理對天線一定是正確的。如果對天線是正確的,很有可能對光子也是正確的。因為光子其實就是一個兩個電荷的系統,一個是輻射體,一個吸收體。 輻射體就是一個小發射天線,發射天線小到同原子尺度以內。吸收體也是一個小的接收天線。吸收體輻射的是超前波。我重新研究互能定理,很快取的了成果。首先建立了互能流的概念,原理的我用作惠更斯原理的公式也可以改稱為互能流定理。互能流是從輻射體到吸收體的能量流。這個能量流在輻射體和接收體的任何一個截面上有相同的能量值。也就是說互能流不隨距離衰減。我們知道波是隨距離衰減的。因此用波根本解釋不了光子。光子是從輻射體到吸收體的一個不衰減量!光子是點到點的傳播能量的。在這一點上,我發現光的能量是通過互能流傳遞的,如果互能流就是光子,那麼能量就是由光子傳遞的了。這同愛因斯坦的觀點不謀而合。愛因斯坦認為光的能量是由分立的能量包傳遞的。這個互能流就是能量包。問題沒有完,大家知道傳統電磁場的能量傳遞是由坡印廷矢量對應的能量流密度傳遞的,那麼這個互能流同坡印廷能量有什麼關係呢?我發現坡印廷能量流分宏觀的和微觀的。 所謂微觀的指每一個輻射體電荷(運動的電荷)的坡印廷能流,我把它稱為自能流,這個自能流不傳遞任和能量,因為還有一個從前大家未知的波,時間反轉波把它抵消了。這一點是我本人最重要的發現。至於宏觀的坡印廷矢量的能量其實是有成千上萬個互能流或者光子構成的。因為我發現了兩個新的波,時間反轉波。任何一個粒子,包括光子,電子,質子都必須有四個波構成。從前我們只知道兩個波:滯後波,波超前波。大多人不承認超前波。其實有超前波這還不夠,還的有量個時間反轉波。這兩個時間反轉波其實就是愛因斯坦所要尋找的隱函數。如今被發現了,它就不在是隱函數了。我這個理論顯然比原來量子力學的理論更完善了一步。

另外為了使得這個理論更加自洽,我引入了互能原理,自能原理,作為電磁場理論光子理論的新的公理,用以代替麥克斯韋方程。當然我也把這套理論推廣到其他粒子,比如電子。

這套理論在總結一下:任何一個粒子都是由微觀上的四個波構成的,滯後波,超前波,對應於滯後波的時間反轉波,對應於超前波的時間反轉波構成的。滯後波同他的時間反轉波抵消。超前波同他的時間反轉波抵消。 因此波不傳遞能量。滯後波若同超前波同步產生互能流,互能流就是光子,是一些能量包,負責在空間中傳遞能量。兩個時間反轉波也可以產生一個互能流,被稱為時間反轉互能流。這個互能流的功能是把部分光子,半個光子從吸收體返回到滯後體。這樣,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整個的光子。有了時間反轉互能流,能量可以在吸收體和輻射體之間形成震蕩,這種震蕩可以使得探測器平面上一個區域的能量向一個點上集中,這就好像能量塌縮到一個點上了。這個點上出現光子的概率同滯後波的平方成正比。這樣也就可也解釋光子以概率出現的原因了。詳細可見:

  1. 趙雙任. 互能定理在球面波展開法中的應用. 電子學報. 1987,15,3: 88–93.
  2. 趙雙任. 電磁場「互能公式」在平面波展開理論中的應用. 電子科學學刊(現名:電子與信息學報). 1989, 11,2: 204–208.
  3. 趙雙任. 應用電磁場「互能公式」簡化電磁場公式的符號表示. 電子科學學刊(現名:電子與信息學報). 1989, 11,1: 73–77.

Open Science - Journal - Archive?

www.openscienceonline.com

Advanced wave -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超前波?

zh.wikipedia.org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