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61500_1404593666344611_7880030550134620160_n.jpg

 

如何增加申论作文写作能力


参加任何国家考试,尤其是高职等的考试
,都需要俱备申论作文能力,因为申论作
文可以考验考生高层次的综合统整能力,
也能从题目拟答中了解考生对专业议题的
熟稔程度与专业素养,更可以从申论题设
下的题目陷阱中了解考生是否真的对该科
专业有一定深入的了解,才能识别出重要
争点在哪里,以及如何周延妥善解决争议
的能力。

而申论题的本质是论说文,论说文的核心
则是透过论议、说理、证据、资料来说服
委员我们的见解正确,且了解该议题有一
定的深度。

所以申论作文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神秘或
艰难,也不需要什么特别巧妙的行文结构
与文章布局,既然申论的本质核心就是说
服,因此平舖直述条理井然才是最重要的
,巧言令色与文采华美对于申论题反而没
有帮助,还会让委员觉得你是不是不会写
,才会在这个地方刻意表现良好。

于是我们知道申论的本质后,也很自然就
能推理出申论题的重点在哪里,平常看教
科书时要看哪些重点。

基本上,国家考试会有以下的测验形式

①申论题
②名词解释
③选择题

而申论题的重点会是
①任何有数字的地方--因为只要提得出
数字,阅听人就会觉得这个人的说法很专
业,有所本的感觉。

因此每年国考考数字类相关考题至少占全
部分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尤其选择题最
喜欢考数字类的重点。而这也是为何口诀
王作者群会编辑大量数字类口诀的缘故。

②任何有助于说服对方的-统计资料、研
究证据、说帖、专家说法、实务证明、学
术观点、名人见解、利害相关人的意见、
法律依据。

而我们知道申论就是为了说服别人,自然
就会去找出以上各种可以用来让别人心服
口服,强化论说火力的资料子弹。

这也是为什么,学者的名字要背,最好还
写原文,学者的书也要记,因为引用的出
处愈详细,委员就愈觉得你懂,而从法律
的角度,宪法是最高位阶的法律,当然要
拿出大法官释字来为自己背书,然后学说
理论与实务判例为什么重要,当然就是因
为资料愈齐全,各种当事人的重要意见你
都知道且能分析,委员自然就会觉得这考
生是真的懂,其实委员根本不太会关心你
分段分的好不好,文词是否优美,说理的
顺序是不是一定要照标准,委员一天要改
那么多考卷,要看的就是质量均佳的牛肉
,也就是关键字重点,因此各位考生们就
没有必要一直问一些很没水准的问题,例
如大法官解释要不要背?实务判例要不要
记?法条是不是要一字不漏背起来等等,
因为大家只要知道申论的本质就是以证据
来辩倒与说服对方,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
可以让人相信你说法的重点资料。

而法条到底有没有必要背的一字不漏,其
实口诀王的版主会建议,先求有再求好,
意思是说,先把重点以最快的速度大量呈
现给阅卷委员,而且最好是以大量轰炸的
效果最有利,为什么呢,因为委员改考卷
确实是会被很多人性化的因素给影响。

如果你是阅卷委员,你等著看到考生来说
服你,而考生却为了展现把法条背得一字
不漏的能力,把所有的篇幅都用来写法条
,请问你会被说服吗,其实并不会,因为
这只能证明这个考生很会背法条,无法证
明这个考生懂争点在哪里以及怎么全方位
的妥善周延解决,而要创造你懂争点也内
行的印象,当然就是要关键字重点大轰炸
,提出质量均佳的各种数据与资料,来让
委员觉得你不只懂,还知道要从不同利害
关系人的角度来看事情。

当然如果你不会写,也不知道怎么分析争
点,也不懂学说与实务,那才以背法条的
一字不漏的方式来骗字数,至少让委员觉
得起码这家伙背书还背得很认真。


此外,你手上有子弹,要照什么顺序来放
子弹也是有讲究的,我们通常会建议,如
果同一个阅卷委员要改两题的话,那么第
一题的表现最好表现的比后者好,因为如
果第一题给委员好印象,就会出现光环效
应,委员会连带的把第二题可能没写的那
么好的题目也改的分数比较高,而如果第
一题写的差,很可能造成尖角效应,让委
员把第二题本来写得不错的答案,也跟著
受到池鱼之殃。

而同理可证,每一题申论答题的重点,也
最好能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就把重点关键
字秀出来,因此核心精华放在前言与内容
段的前半段会比较适合,因为委员心里会
有一把尺,他一直在计算考生抓到关键概
念的量,而品质因为是很主观的,我们姑
且不论,而关键字的量一旦有出来,在主
文的后半段与结语的部份,我们就可以把
比较质化与个人意见与补充、范例的部份
再写出,因为后半段这样写就算写错也不
影响前半段己经在委员心中种下的好印象
与偏向考生的心证。

而我们再想得更深入一些,有把握的先写
先拿分制造光环,再把没把握的放在后面
做为补充为什么会是最好的策略?因为正
常阅卷委员在改考卷一定会先设下一个量
化的关键字指标,达到几个就先给几分,
而如果考生写到一题的一半就把委员认定
的关键字数量就满足,那么后面写什么其
实已经无关紧要,只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不用耽心被倒扣,委员不会那么无聊还倒
扣考生分数,此外也因为百分之八十的考
生连量化的关键字都写不齐全,因此就算
考生最后补充的部份写差了,也完全不影
响委员心中早就设定好的得分心证。

而这样的思路为什么合理,因为这可以说
明为什么国考的申论题常常有人拿满分,
理论上写文章这种很主观的东西是很难拿
满分的,但国考很多考科却有很多人拿满
分的背后,就代表委员大部份都是以量化
的关键字做为给分指标,才会演变成这样
的结果。

而我们从阅卷委员的心理出发,自然能抓
到什么是重点,而我们一旦知道了我们所
读的内容就是为了搜集我们各种多样化说
服别人的武器,自然问题意识就明确,也
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且有明确的逻辑理解
体系来支撑,当然读书与背诵的效能会大
幅提升。

此外圣经版教科书之所以会成为圣经版教
科书,就是因为它的用字与书写逻辑很受
各专家学者的肯定,因此平常没事的时候
模仿教科书写重点时的写法,例如前言,
主文、结语、举例与引用各种强化论证资
料的书写结构,都可以在上场时直接套用
在各种考试的申论格式上,模仿是成为大
师的第一步,因此抄书其实也是有帮助的
,而且绝对不会离考试重点太远。

而掌握了以上的申论作文心法,说会考不
好,会因为个别主观阅卷委员的偏见而被
改的分数很低,其实是不合逻辑的。

很多考生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擅长的
题目分数被改差,不擅长的反而分数高,
于是觉得阅卷委员不公平有偏见,但通常
委员如果改严就会所有考生全部改严,因
此分数的高低并不见得影响公平性,不过
考生自己要小心自己的偏见,意思是说,
很可能自已认为会写是一种迷思,自己认
为的重点实际上不是委员认为的重点,而
这个迷思与盲点一旦没有早日解决,很可
能会让考生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失败,而也
因此口诀王作者群为什么要训练考生鉴别
重点的能力,并说明为什么重点是重点的
来龙去脉,就是要让考生观念清楚,不让
各种八卦与传闻动摇内心,导致一直读一
些根本委员不重视的东西,那实在是事倍
功半浪费时间又打击自己的信心。

最后我们学会抓重点的能力后,我们要验
证这个能力是不是精准,这时候我们再去
看历届的题库拟答,来对照拟答中的重点
是不是我们一开始自己训练出来认为会出
的重点,一旦发现完全命中,那就代表一
个考生抓重点看重点背重点的能力己经有
了,最后再强化写重点与考试时因紧张容
易失常的危机处理,那么申论考试就可以
万无一失了。

而抓重点的能力一旦有,猜题的能力也会
跟著被培养出来,因此考生还要训练自己
猜题并对照历届考古题是否与自己猜题内
容相符,这样就更能证明这个方法科学有
效,且俱备可重复验证性,这才是一个国
考生应该有的思考逻辑能力与阅读理解重
点的水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