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血虛弱,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焦慮》一文中,提到了近30個軀體反應,每一個反應都可以詳細,在這裡,我們以肩膀疼痛為例,詳細闡述:

「不通則痛」,「寒凝則疼」。氣血流動無力,則無力沖開粘連的肌肉,肌肉纖維緊密粘連在一起,氣血通行遇到阻礙,故痛。粘連的肌肉沒有沒有氣血的溫煦,故寒凝。

氣血流動無力的原因有四:

①經常抱著手機久坐或久卧,少有活動。

②氣血不足。活動能讓氣血流動起來,但有足夠的氣血,是流動的前提條件。

③煩躁等情緒擾動了氣血,使局部氣血增多,遭受擁堵,而另一些部分又氣血不足,遭受乾枯與流動無力。每當下述LF女士情緒不平穩,疼痛就加重,可以證明。

④風寒入侵,飲食過度等,使經絡擁堵,整個身體經絡循環受到影響,進而肩膀也受到影響。

因此調節思路,是讓氣血充足,適當活動、改變不良習慣,調節情緒,最終讓讓氣血流動有力。

案例證明:

①一寧自己的親身經歷

肌肉粘連,是肩周炎的早期癥狀,因此我的肩周炎經歷與本文緊密相關。

在我孩子不到1歲時,為了照顧他,每晚1點才睡,半夜還要經常起來,白天瑣事也很多,數十天沒有好好放鬆過。到了快過年的時候,出現了肩周炎的癥狀:

肩膀和上臂刀割樣痛與鈍痛,疼痛部位怕冷,壓痛明顯。刀割樣疼痛,有如冰塊被壓碎時的狀態,是脆斷的。

大年初二後,趁還不需要諮詢工作,早早停止了走親戚,一個人回到家,靜養了3天,沒工作,沒照顧孩子,人輕鬆多了。規律作息,配合靜坐。僅僅3天後,上述癥狀消失了。

上述例子表明:長期勞累與忙碌,使氣血不足,肩部不流通。一旦安寧下來,配合靜坐,讓氣血恢復足夠了,肩部疼痛就好了。也就是說:肩膀疼痛與氣血狀態有緊密的聯繫。

②長期慢性肩膀疼痛

LF,女,長期慢性肩膀疼痛數年,從小體質不好,胃疼多年,多年廣泛性焦慮與驚恐發作史,在無數求醫歷程中,遇到一位手法十分到位的按摩醫生,每周一次,每次揉開了,就好半天,一旦抱著手機不活動,又回到老樣,這位中醫院的按摩醫生說,疼痛是因為肌肉粘連了,而且病根可能較深。

LF女士的的調理思路,仍然是讓氣血流動起來,按摩醫生的幫助達到了這樣的效果。但三分治七分養,自己平時的調理最根本,LF女士已經按摩好幾個月了,仍然沒根除,也許可以說明七分養的重要,一旦抱著手機不活動,一天內又回到原樣,足以說明自己調養,要佔據七分的功勞。

通過與LF的交流,存在如下有待改善的問題:

A、每天吃飯都聽小說。這不利於氣血沉降到胃部,使脾胃消化能力下降,不利於氣血的生成,需學習與練習正念吃飯。像一寧一樣,一頓飯可以吃20分鐘以上,並緩嚼細咽,放鬆心安,不起雜念,少聊天,不看電視不看手機。

B、早睡早起。對LF君而言,這是一個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的目標,尤其是課後作業較多的孩子需要調整作息時間,因為孩子不睡,LF則難睡。

C、學會在靜中找樂趣,或靜坐,或樹蔭處閑坐,只是閑坐,不想別的,不看手機。或養養花草。等等。總之,以各種有益身心的愛好,替代大部分時間抱手機的習慣。

D、改變心態上急匆匆的習慣。這根源於內心的自卑,以及愛與他人比較的習慣。

E、LF有驚恐史,一旦肩膀疼痛,就覺得要坐在那裡不動才安全。身雖沒動,但眼耳在看手機,使氣血仍然被消耗,且全身流動不暢。

F、煩躁與排斥,讓氣血更加不能正常流動。因此需要心平氣和地接納肩膀疼。

一共6條有待改善的目標,需要在心理諮詢中,一個個地詳細協商,以求真正落實到位。牽一髮而動全身,要改善「害怕出現驚恐、自卑、愛比較、不接納」,需要完善性格,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如下圖所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