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社区博览会,除了有近百个单位参与社造成果展示,每天都有社造小学堂免费DIY或讲座可以自由的参加,假日更有精彩的户外表演跟主题论坛,不仅是提供桃园社区间一个彼此交流的机会,此外也希望居民可以感受到更多社区的能量。展场规划有静态展览的九大区域,还有户外草地市集。喜欢手作的人每天早上10点到下午5点半都有丰富的体验课程。另外,想要针对社造案例有更多学习的朋友们,更不要错过了11/26与11/27最后两天的主题论坛。透过几位重要的社区改造计划主持人,来和我们分享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再加上主持人桃园社造中心的谢佩娟老师引导结论,让美味听讲者收获满满!

社区活动,总是非常用很生活的方式贴近我们,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彼此文化习俗甚是习惯的不同,也是拓展视野的一个交流方式。这次参加国际论坛,我也拿到了一本厚厚的论坛手册,里面的资料可以方便民众进一步的对演讲者或主题进行研究。在主展览场中,主办单位还贴心的提供精致实用的文创小礼要送给现场排队的民众。

 

社区小学堂:包含了园艺、音乐、手工艺、染布、传统工艺等等,有数十种之多的体验课程。

 

 

(图)平镇区公所开发的-绢印布年历。

 

(图)平镇区公所-绢印DIY小学堂。

 

(图):展览摊位上,每一个背后都代表一个生活经验和文化的独特物品。

 

(图)『公揹婆』玩偶,表演搭配年轻活泼的现代客家音乐,一早就将活力感染了现场民众。

 

此外,这次国际论坛,主办单位邀请到日本和四川的大型活动计划人来分享跨国的社造经验:

 

 

一开始郑市长在开场的演说中,提到今年的桃园地景艺术节,就是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以及没有围墙的剧院,让居民参与,更重要也最成功的是其中有很多社区的参与,另外也延伸说明了,明年地景艺术节将租用电动车,供年长者使用的进一步完善规划。

 

身为基隆人的我,还记得2013年『黄色小鸭』在市长林右昌的争取下,据说原本基隆为第一个展出的地点,但后来在其他县市的大力争取下,高雄和其他县市轮流先展出,基隆变成了最后一站。我当时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小鸭停留的港口,但并未看见小鸭带来的明显人潮,归咎原因除了基隆冬季多雨外,也听市民们说是因为其他县市已经展出过,所大家不会想特别跑来基隆看,当时身为市民的我们,原先是对小鸭抱持著不知名的期待,但又对结果感到落寞的心情。

 

小川弘幸先生,是日本新潟『水与土艺术节』的总策展人,他分享的经验中提到『一个地方的社区问题,可以透过长期的艺术活动来解决,而艺术、观光与经济,就像是一台三轮车,艺术是走在最前面的大轮,随后跟著转动的就是观光和经济的小轮子』的概念,另外还有一个结论就是,『如今,到处都有许多的艺术季在举行,但是在大家都努力邀请艺术家进驻到自己的社区时,新潟因为他们自己已经透过『水与土艺术季』的民众专案计划,培育了许多可以自己执行『创作、企划、策展』的人才,所以相较之下不必透过驻地艺术家,也能够举办自己的在地艺术季。甚至透过居民深厚连结在地的创作,也能比驻外艺术家呈现更深的在地特色。

透过这个案例,也让我们反思,对于台湾各县市的观光发展来说,也许更应该朝向的是,类似新潟这样培育在地民众增加创造力的计划,来打造并串连各地的活动与特色。当每个县市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可以展现之时,台湾这个岛上的个县市,就不会因为争取一件艺术品的展览机会,而产生排斥性的竞争了。扩大来看一点,也就是透过每个社区的特色营造,带动每一个县市的整体特色,而一旦打造了台湾成为拥有各自独具风格城市的国家后,又将会吸引外国人士驻足各地,成为有在地文化的魅力国家。我想,如何提升自我并串连周边的资源『共生共好』,是彼此更重要的努力方向。

 

而生活中的『空间』,往往会辅助我们进行更多的『活动与交流』,空间和建筑密不可分,四川大学的高政轩老师分享的『泸沽湖树屋计划』,就是把『树屋建筑』当整个农村再造循环的一个窍动点,成功导出深山居民的农食业与都市的观光活动,也大幅改善了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此外,整个建造树屋计划,也是让建筑系学生跳脱只能画设计图稿的理论学习情况,透过实际参与建造计划,除了亲自访查地景与可用素材外,更亲手丈量盖房。透过这样的计划,打造了多赢的局面,而这个计划,我想也是台湾这样一个充满农村待活化的地方,值得参考借镜的。教建筑的谢佩娟老师说,台湾现在建筑系的学生也要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我想,农村再造正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发挥拳脚并且贡献社会的地方。

 

而依循著『在地适性发展』概念的,还有台湾近年的知名文创品牌『甘乐』,创办人林峻丞先生原先是因为回三峡继承爷爷的肥皂事业,但意外地发现他成长的故乡,已经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诸如学生吸毒贩毒、窃盗、家庭问题等等,他在一个不断透过改良的孩童课后陪伴系统与在地技艺人才培育的方式下,除了逐渐的避免了儿童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也让三峡的下一代青年,透过计划中发展出来的在地就业机会,能留在当地发展,许多外出念书的学生,也会拨空回乡承接陪伴弱势儿童的辅导角色,造成一个社区内的人力循环,也成功的让三峡有世代的活水延续。

 

而桃园文发科的黄兰燕科长也在论坛中提到,相较于民众的执行与自发进行社造的角色,文化局这边是如何扮演一个『社区』或『个人』的辅助角色,以及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充满了一种居民希望自己的故乡和生活变得更好的感动。

 

最后谢佩娟老师,也带领现场听众将以上的演讲内容做归纳整理和新结论,帮助我们听者消化吸收。走出这个国际论坛的会场后,我感觉自己内在多了更多对社造、甚至是如何让自己与亲友的生活可以变得不一样的向往。

 

如同这次桃园社区博览会的文宣说的:『「社造」并非一种展演,而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及态度—于「天」与「地」之间,为了实现社会与自然的永续共生,从人的累积及时间的纵轴来看是1+1+1+1+1+1+1+1……到无限∞及永续的过程。』,透过这样的方式,我们都能让自己与别人同时变得更好。

 

非常希望大家都能来参加这场博览会,不管是不是从事社造工作,我相信透过这场展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甚至是更深入式的参加主题论坛,可能也会帮助你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领域还可以透过什么样的方式跟努力,达到更多的可能,那是一起共好,和人群们一起让生活变美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