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咱们讲到明朝时期发明的可以中远距离防子弹的盾牌——刚柔牌、滚被手等装备,介绍了它的制作方法和特性、价钱,以及未能大规模装备的原因,今天这章咱们依然来研究一下大明黑科技。

大明黑科技,能挡住火枪射击的复合材料盾牌了解一下?

首先,大家相信古代有复合材料的防弹衣、防弹盔吗?原本小编我是不相信的,但是这种防弹衣和防弹盔是真实实的存在过,并且还附有制作方法和实测经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种明朝黑科技。

缉甲,又称绵纸甲

缉甲:甲为用命之本,当锋镝而立于不败之地者,此也。南方地形险陷,固多用步。步驰难以负重,天雨地湿,铁甲易生锈烂,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贼率用火铳、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著用,但铅子俱能洞入,且体重难久。今择其利者,步兵惟有缉甲。用绢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须厚一寸。

制法做方法:前用绵密缉,可长至膝,太长则田泥不便,太短则不能蔽身。倭甲贵而短,亦非兵力可得,又非官帑能制,姑置毋论。惟舟中可用重甲,盖不行路,不蹈泥田,贼惟铳子可及,非坚不能御除铁甲图于舟师,今不载。兜牟亦用藤,内以绵花衬帽,甚坚且轻无可加矣。

兜牟

兜牟:以细藤为之,用藤若干,内用绵帽一件,帽表用布二层,帽里用布一层,内有丝绵若干,茧纸若干,用绢线缉之,帽后不合,口开,高三寸,以便人头有大小,临时自缀盔内,盔顶上俱用红缨,一则壮观,一则顺南方之色。

臂手

臂手:每一副用布内外四层,若干丈尺,绵花若干,茧纸若干张,绢线若干钱,如北方之铁者同,此则活便轻巧,俱用整袖,上厚下薄,中有薄处在股曲之同,以便屈司伸。

上面写的这些都是朝廷造的普通货色,用于一般的士兵穿戴,将官们有更好的防护装备『外用绢段,内用蚕绵,尤妙。』

而且不只是这些盔甲,《武备要略》上还记载了纸甲这种现代人摸不著头脑的铠甲。(《武备要略》是明程子颐等编撰的图书,此书十四卷,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八日焚毁。)

纸甲

发现于贵州省凤冈县的清代纸甲实物,仅此一件!

纸甲制作方法:「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捶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材料来自明代杨国桢所书《涌幢小品》。

纸甲的表面以绢布或纸造成,以3寸厚的纸和挂裹,用以增加防护力,这种甲对防护远程投射武器很有效,甚至能抵挡鸟铳的射击,对刀剑的劈砍防御效果也并不逊色于同时期铁甲,但是是耐用度远不及铁甲。而且这种铠甲并不是单独使用的,一般会搭配铁甲、藤甲或皮甲一起使用。

皮甲

皮甲
从图上能发现明军是搭配著穿铠甲的

明朝中后期,人们又发明了一种防护力更为有效的铠甲,可以防护住越来越普遍的鸟铳射击,这种铠甲以复合材料制成,甚至会用到穿山甲。

制作方法:

第一种,用临清首帕一百个,衬叠得宜,外用穿山甲,皆脊背上甲千片,锉打去边,每片钻眼二个,叠如鱼鳞,穿在帕甲上,务令精严,可避矢弹,此大将之甲也。

第二种,用生牛皮,切长一寸半,阔一寸,逐片切就,将生桐油涂上微烘,将铁屑细细打入,再上油再打,竟如铁片,再作成鱼鳞式,钻双眼,穿于纸甲之外,刀矢铅弹俱不能入,此士卒之甲也。

这些复合材料的铠甲,不能完全防护住火铳,但是能降低伤害,使『火器不能大伤』,所以当时的铠甲都是铁盔之外有绵盔,铁甲之外有棉甲的。

甚至盾牌上都会加上棉被,用来增加防护力,『藤牌稍薄,双层者加旧棉一层,单层者加旧棉两层,坚固可用』,而普通的藤牌只能防护刀剑,却防护不了火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