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结论放在前面

保质期内的防弹衣被标称防护等级以下的弹丸弹片击中,不仅不会穿透,各国的标准里面还有背面隆起值要求,被弹处背面隆起只会造成轻度软组织挫伤。就这点挫伤当然不至于影响影响战斗力。

但是,防弹衣在高烈度战场上主要目的还是降低死亡率,防弹衣未必能降低多少致伤率,甚至不会显著降低致残率。

能防7.62全威力步枪弹穿甲弹的美标NIJ IV标准就是背后凸起小于1.75inch/44mm。国标六级,能防5.8mm普弹,背面凸起标准是35mm。

高烈度的现代战场,致伤致死的主要途径早就不是枪弹了,军队的火力骨干也不是枪械。抗战时期我军伤亡统计,70%以上是枪弹伤;到抗美援朝时期,破片伤、冲击波致伤、烧伤就占到85%以上。美军在运动战时期,我军炮兵火力这么薄弱,他们伤亡还是有50%来源于炮兵。阵地战时期,美军80%的伤亡是我军炮兵造成的。

防弹衣对烧伤和冲击波致伤无甚防护能力可言,对破片伤,身体绝大部分面积都不在防弹衣和头盔保护下。防弹衣和头盔只是保护要害,面对破片伤,尤其是现代大数量、小重量、外形均一的预制破片,能显著降低致死率,但是致伤率基本基本不会下降,致残率也不会显著下降。

也正是因为现代战场的杀伤特点,美苏普及防弹衣的时候,五六十年代美军用弹道尼龙的软质防弹衣防不了步枪弹。苏军最早的6B2,也就能防托卡列夫手枪弹;阿富汗广泛使用的6B3不加硬质防弹片只能防马卡洛夫弹。我军真正开始全军普及的04B,不加板,V50值也就525-530,勉强能防10m外防54发射的51式铅芯弹。

总之,能防破片,能大幅降低致死率,装备这样的防弹衣就是有价值的。

看到评论里面有人说刚刚才开始大规模采购防弹衣

我说你们是不知道护神的TF95没走定型流程就应急战备生产X万套的事情吧?

不知道96以后以防护携行具的名义战备生产XX万套的事情吧?

不知道2000年以后战备生产54/79系列,直到08以后补充战备生产还没停的事情吧?


预计内脏豆腐党又要来群魔乱舞

在质量合格,符合弹道防护能力范围内,保证你持有战斗力。

首先失去战斗力应该具备如下任意一个条件

失去四肢其一或以上

致人失去意识

大量出血或严重骨折丧失运动能力。

写得很明白了,射击距离5米就差贴著脸开抢了,凹陷深度不大于25mm大概就是一个成年人指甲的长度,对于肥宅或者经常锻炼的士兵而言,这样的深度并不足以使人失去战斗力。


软质防弹衣防御等级低,能防住的子弹本身动能也低,所以在不穿透的情况下对皮肤压力和深度不大,不影响战斗力。硬质防弹衣或者是战术背心+防弹插板,都属于复合结构,分为两部分,正面采用高硬度材料通过碎裂快速吸收缓冲动能,背板采用高韧性材料,减小形变深度。

美国防弹衣要求形变深度不超过40mm,我国要求深度不超过25mm,甚至很难打出瘀痕。


提问题就写详细点,防弹衣等级和轻武器具体弹种都没说明,这就让人很难回答了

这是某个做防弹插板的公司的图片,3+和3a+只是这个公司自己的标准,(感谢网友指正)其他标准都是通用的,12.7bmg什么的基本都要5级板了,不过国际通用的nij标准是没有5级的,所以这一般不加入参考

这个标准一般是指某弹种近距离无法击穿该插板,但比如m995这种较特殊的高初速钨芯穿甲5.56nato就有概率击穿4级板,m993这种同样用钨芯的穿甲7.62nato也可以发挥出比m80普通7.62nato更强的穿甲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商的同级别插板在实际抗穿甲能力上往往会有一定出入,他们所采用的弹种标准可能不尽相同,比如3级板的通用标准是能抗7.62nato,但不同厂商参考的具体型号也可能不同,何况使用同口径同规格同型号弹药的武器在初速上也不同,穿甲能力也会有差别,毕竟你不能指望那个打.50bmg弹的变态手枪雷电能有和同样打.50bmg的一堆炮狙一样的穿深

至于什么「子弹即使没打穿插板也能把人内脏震碎」这种神论,还是洗洗睡吧,如果子弹只差一点就能击穿插板,那种感觉也就跟被人锤一重拳差不多,疼当然是疼,但插板顶多十几二十毫米的变形以及冲击顶多让你出些淤血,最多也就是轻微骨折,可能会让你很难受,严重点出血量可能更大,但基本要不了你的命,除非真没人管了,至于保持战斗力,这就不好说了,肥宅或者足够健壮的人可能可以硬撑著,但如果比较瘦弱的话可能就坐一边歇著了

个人观点,才疏学浅,如有出入,见谅


这要看轻武器具体是什么

防弹衣是哪个级别的

直接上链接

以前整的,不再打一遍了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4312187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