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乌克兰、乔治亚等前苏东国家针对俄罗斯的所作所为早已无需多说;而相比这两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巴尔干地区、特别是南斯拉夫,则更早地成为西方围堵、打压俄罗斯的战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先是南斯拉夫、接著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主体和继承者、与战斗民族有著兄弟之谊的塞尔维亚被肢解。鉴于在科索沃问题上西方继续打著人权与自由的幌子「拉偏架」,塞尔维亚恢复与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1月17日接受塞尔维亚媒体采访时,强烈批评西方企图将巴尔干地区变成反对俄罗斯的基地。他把巴尔干地区局势与2014年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推翻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政权时的情报相提并论,抨击西方施压迫使巴尔干国家在自己与俄罗斯之间做出「二者必择其一」的选择。至于「与莫斯科合作」的后果是什么,早已不言自明。

1. 俄罗斯「铁面外长」拉夫罗夫是在接受《塞尔维亚电讯报》采访时发表上述言论的。

他强调,俄罗斯与塞尔维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著在各个领域的紧密合作,而这种关系已经走上了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水平,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正在快速发展,很多大型联合投资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之中。

「这包括与塞尔维亚天然气运输与分配系统有关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也有工业领域和高新科技的大项目。」拉夫罗夫说。

针对俄罗斯与塞尔维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问题,拉夫罗夫表示,目前正在研究 「土耳其流」天然气输送管道在欧洲境内延伸、使其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线路铺设并以奥地利鲍姆加滕(Baumgarten)为分配终端的方案。

「包括俄气在内的俄罗斯主要公司,正与塞尔维亚伙伴密切接触,双方有著大的合作计划要实施。」拉夫罗夫说。

2. 拉夫罗夫随后话锋一转,强调莫斯科与贝尔格莱德之间的密切合作让某些「世界级玩家」不满,西方企图让塞尔维亚疏远俄罗斯,就像当初让乌克兰疏远俄罗斯一样。

拉夫罗夫强调,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之后,放弃了在平等与不可分割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建立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的原则,人为地在欧洲制造分界线、扩大西方地缘政治空间,结果导致了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之后又承认自行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的科索沃。

拉夫罗夫说,2014年,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在乌克兰导演了武装政变,结果使乌克兰从一个繁荣国家陷入长时间内战,使乌克兰成为西方坚持反俄政策的又一个负面例证。但西方国家并没有吸取乌克兰悲剧教训。

西方的这一路线随后又延伸到乌克兰,并导致乌克兰在2014年2月发生了「由美欧多国导演和支持的武装叛乱」。俄罗斯外长强调,这是西方反俄政策的结果之一。

「给人的印象是,西方国家并未吸取乌克兰悲剧的教训。今天他们又顽固地企图把巴尔干变成反俄基地,顽固地要求巴尔干国家做出选择:要么与莫斯科在一起,要么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在一起。」拉夫罗夫强调。

3.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政治与社会教研室主任、军事-政治学专家安德烈·科什金指出,美国和欧盟所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在俄罗斯与巴尔干国家之间制造争端。

「巴尔干是美欧政治力量都感兴趣的地区,他们希望把这个地区变成对抗俄罗斯的某种平台。他们对此毫不讳言,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科什金说。

他进一步指出,北约处于美国控制之下,其29个成员国一直在做与俄罗斯对抗的准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室操戈的大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前。也就是始终致力于挑拔乌克兰、乔治亚和巴尔干国家反对我们。所以,旨在反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转变仍在继续,而幕后的积极推手正是华盛顿当局。」科什金评论道。

4. 俄罗斯政治信息中心负责人阿列克谢·穆欣相信,美国正在后苏联空间和世界其他地区继续推行所谓的「颜色革命」战术。

「非常明显,所谓的阿拉伯之春还会继续搞下去,他们没有不搞的理由。遗憾的是,国际社会没有对『颜色革命』这种危险病症的警报给予重视,结果放纵了这种有害行为的始作俑者继续干下去。」这位俄罗斯专家说。

穆欣认为,莫斯科有两种对抗这种挑衅政策的方案。一方面,俄罗斯可以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良知,但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判断,认为这条路走得通的想法「太过乐观」;另一方面,俄罗斯可以「通过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自我发展壮大,增加自身在国际社会的政治重量,进而阻止事件按照西方的设想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塞尔维亚虽然是北约的伙伴国,但并没有加入这个军事组织的计划。该国领导人在2018年10月与俄罗斯总统交流时表示,塞尔维亚不准备了加入北约,欧盟随后对塞尔维亚加强与俄罗斯和白罗斯的合作表示「担忧」。


这个问题昨天已经在博客分析了,今天在这里简单聊聊:曾经的南斯拉夫被喻为「东方桥头堡」,但在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9奶奶发动袭击,轰炸塞尔维亚,就是在分裂南联盟,随著2000年铁汉米洛舍维奇选举失败,直接被推上了海牙法庭接受西方的审判,并在2006年死于狱中——南联盟没有了米洛舍维奇,最终进一步分裂。1.这个时候爆发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冲突,其实就是美国在更大的范围内,准备在巴尔干地区挑起冲突的前兆!

2.对于科索沃的独立,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一直还没有承认,其实这就是东西方的分歧点。美俄在叙利亚战局中的博弈,现在处于暂时的平稳,但很脆弱!巴尔干半岛的冲突,当美俄在中东的博弈进一步演化,美西方希望牵制俄罗斯,就不排除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3.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对于加齐沃达及其设施的控制一直在争斗中,因为这个加齐沃达湖是当几个城市主要饮用水的供应地,同时为当地发电站提供动力。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承认科索沃是独立国家的国家和地区为蓝色,而橙色为未承认科索沃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对峙,其实就是东西方的分歧点。

4.有几个细节大家必须要重视:一个是波兰一直请求美国能够在自己的国家驻军,为什么?因为波兰已经感受到了某种威胁,担心未来的大战中,担心自己被俄罗斯直接「吃掉」!另一个是:9月29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要在未来几天内跟普京会晤,讯最在科索沃问题上得到支持。为什么?因为俄罗斯到现在也没有承认科索沃是队里国家,所以塞尔维亚希望能够获得普京的支持来争取科索沃的主权。

5.其实,对于此次科索沃此次在北方采取激进态势,科索沃领导人直接出现在加齐沃达水电站蓄水湖的通道,这就是宣誓:这片领土属于科索沃!这种举动,如果没有大国在背后支撑,科索沃领导人敢吗?

所以,塞尔维亚宣称「最高战备」,就是告知科索沃:如果再进一步,我们就直接开战!

6.东乌克兰的局势,英武之前已经分析过了,背后也有大国的身影。尤其是乌克兰,据报道美国与加拿大的高级军官甚至进入了乌克兰接管了乌克兰军队的指挥权;与此北约同时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施加的压力也更大!

而俄罗斯利用演习,直接在克里米亚又增加了4个S400导弹营,现在共计有7个导弹营。

2013年,美国支持乌克兰民粹推翻了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俄罗斯不得不采取手段控制了东乌克兰,作为抵御北约东扩的缓冲区!

现在,在俄罗斯周边,只有白俄罗斯和东乌克兰,已经没有了防守的地域了,这种俄罗斯与北约的挤压与博弈,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与冲突。

7.随著美国现在在全范围的部署与挑动,叙利亚局势平稳的脆弱性随时有可能打破,而美国为了能够继续保持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点燃乌克兰、引爆巴尔干火药桶,继续打贸易战,都让现在的世界变得暗流涌动!

拭目以待!


在乌克兰和巴尔干方面,是美国北约继续东扩,打压遏制俄罗斯的主攻方向。美国西方绝对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绞杀,这是因为美欧西方看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异类,俄继承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拥有与美国等量的核武器。只不过2014年3月因为美国西方策动的乌克兰事件,普京被迫果断出手以军事手段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因为俄罗斯的军事介入,美国北约在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使得乌克兰失去了克里米亚。

(军事演习中的北约军队)

美国北约虽然极其恼火,但不敢以军事行动硬对俄罗斯,只能以经济手段制裁打压俄罗斯。俄罗斯得到了克里米亚之后,普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出兵叙利亚帮助阿萨德政府反恐,打击反政府武装。几年下来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支持帮助阿萨德政府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美国在叙利亚的影响力大幅度减少,目前只拉拢到库尔德武装盘据在叙利亚的东北地区。

而目前叙利亚的主要战场在伊德利卜省,因为在9月18日俄罗斯与土耳其双方达成关于叙利亚伊德利卜的协议。伊德利卜的局势将由俄与土两国军队来掌控,双方协议规定伊德利卜外围划出15至20公里的安全区。并且通告伊德利卜的反政府恐怖分子武装,必须在10月15日之前作出投降或者放下武器的选择,否则将面临俄罗斯军队的强大火力以歼灭。

在这一形势变化过程中美国则排除在外,完全被边缘化。所以美国不甘心在叙利亚战场的失利,索性拉开架势,在欧洲方向重新针对俄罗斯勒紧绳索。这一次美国北约的动作非常大,北约计划10月下旬在挪威举行冷战后最大军演「三叉戟-2018」行动。参加兵力有4.5万、战机有170架和70艘军舰、以及超过1万辆坦克装甲车和其他军用车辆将参加演习。

叙利亚局势表面上看开始冷却,但是在乌克兰东部,以及科索沃地区,紧张局势正在快速升温。乌克兰方面因为得到了美国武器的支持,已经多次大规模炮击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巴尔干地区的科索沃开始逮捕和驱逐塞尔维亚人,俄罗斯的盟友塞尔维亚已经提高战备。这是美国北约在俄罗斯边境秀肌肉,意图很明显带有强烈的挑衅意味。

特别是乌克兰方面开始破坏「明斯克协议」,多次大规模的炮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目的是为了与俄罗斯发生新一轮武装冲突。科索沃也是因为美国北约1999年撇开联合国轰炸南联盟,强行肢解了塞尔维亚所谓「公投」独立出来的。美国北约将在俄罗斯外围大动作进行军事演习,而乌克兰和巴尔干的科索沃以军事摩擦配合美国北约。

综合当前的形势来看,俄罗斯与美国北约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北约在当前,都不会示弱。美国北约的意图非常简单,要让俄罗斯顾此失彼,直至叙利亚和欧洲边境地区不能兼顾为止。俄美双方真正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美国北约是看准了俄罗斯情况不妙日益下滑的经济。目的是让俄罗斯在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不行的情况下,进一步的不断失血。特别是在乌克兰边境地区,要在北极熊身上撕开一个大口子,使得因为失血过多,而爬不起来。


我觉得乌克兰局势和塞尔维亚局势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绝不是巧合!里面一定有美国人的身影。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上看,叙利亚政府军和俄军都准备好了对伊德利卜省发起总攻,一旦俄叙联军拿下伊德利卜,很显然对美军及其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是不利的。因为在拿下伊德利卜后,叙利亚国内最大的叛军就只剩下库尔德,这样,俄叙联军定会对库尔德进行围剿。但现在叙利亚局势又发生新的变化,由于俄罗斯和土耳其在伊德利卜是建立非军事区,所以俄叙联军决定放弃对伊德利卜的攻击,转而把矛头指向库尔德武装,目前俄叙联军在库尔德武装周围集结了大约十万人左右,随时准备打击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当然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库尔德武装是自己在叙利亚战争中充当角色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人绝对不会让它倒下。

为了拯救库尔德武装和阻挠俄叙联军对库尔德地区的收复,美国就开始在俄罗斯家门口搞事情,这是美国人用的围魏救赵之计。目的是分散俄罗斯的注意力,让其收复库尔德地区的计划流产。

目前,塞尔维亚国内的"科索沃共和国"的叛军占领了国内一个重要的设施,其总统下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大有内战一触即发之势!还有乌克兰,准备对顿涅茨克发起军事打击,要知道,这可都是在俄罗斯的家门口啊。俄罗斯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这样的话,国际形势会变得更复杂。这就要看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和做法了。


各位题主头头是道的精辟分析,也对也不对。假如仅仅就军事及地缘政治角度来解析,而相关国家决策层也做出同样的判断,估计特朗普和美国在梦中都会笑醒。

国际局势为什么会一波未平一波再起?我给出以下三点理由,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美军这是又要争军费了。

特朗普上台后一方面开出万亿美元更新核武器的大单,又画了一张组建太空部队的大饼,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压缩了美军的军费开支。除了固定支出,预留出的应对突发应急事变的费用少得可怜,仅占整个费用的3%左右。

美军陆续爆出那么多高级军官贪污腐败,没有活动经费拿什么贪腐?美军是国家武装力量,重要的决策例如开战的决定权,掌握在总统以及他的幕僚班底尤其是国家安全、外交策略的文官手中。但具体到军事动作,则由美五角大楼及前线司令部指挥官相机决定。

所以说五角大楼和各方向的部队,想要获得更多的国会临时拨款或追加军费,就必须跳出来搞事,事闹大了就要采取行动,而军事行动当然需要『』活动经费『』。

军费蛋糕就那么大,谁闹得欢谁就得的多、占便宜。常言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于是各军兵种纷纷跳出来哭闹。

第二,选举在即,新帐老账一起算,特朗普也该回报共和党幕后金主了

美国共和党特别是建制派,与国内军工利益集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军火商们是共和党选举的主要赞助商、选票吸收机并不过分。特朗普能够上台执政,作为选举幕后金主的军工集团功不可没。

如今美国中期选举一触即发,又到了军火企业撒钱拉票的关键期了。新账老账一起算,特朗普政府就算再不感恩戴德,也必须搞出几个军事热点,帮助军火商们消耗军火库存,增加军火订单,顺便向有关的各国各方促销兜售美国武器。

第三,最重要一点,美国这是要赶羊回圈,驱赶国际美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

所有关于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无非为了利益。搞清了美国重大利益的获得方式,也就搞清了美国策动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就是美国优先,重新提振美国的经济。在先前的一篇问答中,我曾郑重提醒大家注意,美联储在9月27号的加息消息,可惜反响平淡。美元一旦持续加息,就意味著美国收割世界羊毛时间到了。

配合美元加息的吸引力,美军会在资本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搞事,搅乱那里的局势,促使当地的流动资本恐慌性外逃,回流到美国本土。美国政府可凭借源源不断的美元潮,增发美国国债,用纸张美元来换取各国的真金白银。

当今世界上有哪几个地区资本相对集中?东亚,海湾石油国,欧洲。再看看美军的动作——军舰到中国南海碰瓷,以伊朗、叙利亚作为杠杆搅局海湾地区,再借著乌东、科索沃问题的由头把欧洲弄乱。因为资本趋利避害的属性,国际美元资本就将回流向利息增加、经济复苏的美国国内。

因此,所有军事热点背后全都附加著经济意义。大家洞悉了美国政府和金融资本的动向,自然就明白了各军事热点事件所蕴含的本质。

答题完毕,谢谢。


叙利亚与乌克兰、塞尔维亚科索沃问题是紧密相连的,这三者都是欧美北约国家「围剿堵截」防范俄罗斯的战略节点,本身就是冷战的延伸。不论你承认与否,冷战并未离中俄远去。2011年西方国家利用叙利亚派系矛盾挑起其国内战争,企图拔掉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与盟友——战略支点。俄罗斯毫不退让,进驻军事基地力挺叙利亚,遏制住欧美战略使其进退维谷。为此欧美2014年2月介入乌克兰选举政争,力图加强欧美关系与其自由经贸的议会派迫使当时的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逃离到莫斯科避难。乌克兰国内矛盾彻底爆发,俄罗斯族占多数的东南地区倒向俄罗斯联邦,克里米亚3月16日公投入俄示范其三个地区成立自治共和国加强与俄罗斯联系。西方介入乌克兰,欧美俄支解乌克兰,到底是谁的错?欧美与俄在乌克兰相持,互不相让。叙利亚在俄伊支援下抗住反动派与「伊斯兰国」的进攻,以此进入相持阶段。直到2017年中期,叙利亚与俄伊历经日久迎来转机解放国土进入胜利阶段,「伊斯兰国」濒临消失,反动派战场失败与阵前投降增多,北部库尔德武装存亡之秋。欧美与北约诸国在中东有各自需求,国家利益不竞相同,对叙利亚问题英法美与土耳其表现各异。但它不甘心在叙利亚失败,上月欧美利用乌克兰欲在乌东南遏制住俄罗斯奥援叙利亚的步伐。武装乌克兰军队准备进攻「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等三个「自治共和国」。代理人的战争,乌克兰必须认真对待,做出明智之举不失国家利益。日前巴尔干半岛,事实独立的「科索沃」地区在北部湖与塞尔维亚之争,有待观察。俄罗斯在叙乌维护国家利益之争投入太多,消耗太多,况且相对平静的科索沃问题未必让俄罗斯产生再多的战略损失。为此俄在叙利亚国家利益上进入收尾阶段,须认真对待叙战后重建及后在中东势力重组拓展。乌克兰毕竟在身旁,北极熊动动脚趾都能稳定局势。


这说明美国才是世界不稳定的搅局者,乌克兰和塞尔维亚问题都是美国想拖垮俄罗斯,而设的局,因为这两国都和俄罗斯有关联,现在把世界形容成一盘棋,哪美国就是设计棋局的人,俄罗斯就是被动的下棋人,乌克兰,叙利亚,塞尔维亚,都是倒霉的棋子,俄罗斯要想下活这盘美国人设计的世界大棋,不能被动等待美国出招在接招,只有早到美国的最大的弱点,主动攻击,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