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晚節目《賣拐》,獲得當年小品一等獎。

有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容易被忽悠?

一個原因是咱們中國人文化水平低,不過也不完全因為這一點。因為新中國國民整體受教育程度較以前已經有了質的提升。解放前,全國百分之九十處於文盲狀態,如今成人識字率已達到百分之八十一。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資訊更大為發達。

根本原因,我們不得不說,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並非只有溫文爾雅的孔孟之道,也有《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民間智慧以及數不清的雜亂無章的迷信傳說。構成我們這個社會主體的農民,千百年來「屬於低度文化、淺層思維的社會群體」。(《晚清鄉土意識》)他們的生活方向,主要靠習俗、直覺、群體無意識、群體情緒為主導,很多時候缺乏理性精神和分析能力。

在傳統時代,由於缺乏教育,很多中國農民自我意識薄弱,社會認知結構簡單。他們可以輕易相信他們的領袖具有神通,「刀槍不入」;相信洋人「剜人眼睛做葯」,相信「耳屎可以致人啞」,相信種種奇奇怪怪的偏方。他們不能深入分析社會痛苦的來源,只能用自身的籠統感覺、狹窄經驗以及迷信傳統來分析世界,以「劫難說」來解釋一切。

直到今天,許多農民的思維結構與傳統時代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他們樂於相信種種神怪現象,願意把命運交付給神靈掌握:「近幾年來,走到農村(尤其是中南部及長三角地區),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五花八門的廟宇蓬勃發展,農村傳出個謠言就可能產生一個廟宇,出個大人物可能會伴隨一個神靈。」(網路文章:《中國農村調查——封建愚昧意識和道德淪喪現象在農村十分嚴重》)他們缺乏主體意識,盲目崇拜權威,習慣依附和順從,很容易被狂亂情緒所挾裹,徹底喪失理智,成為一出出廉價悲劇的殉葬品。


國民素質的好壞是一個反應社會道德問題,他體現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時事政治具體態度。「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個時代的好與壞,國民素質是最好的體現。一個人可以文化低、可以不富有,但當這些人也成為突破道德底線的族群,說明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已經徹底崩潰了。為什麼不說那些為官者、富豪們或者精英群體呢?說實話,國民的素質如果以他們為標準,大中華不會有幾千年的文明!至於當今社會的國民素質,在普遍的情況下,」老人倒了都沒人敢扶」,只好閉嘴吧!


差!雖不像某些落後國家那樣素質差到什麼程度,但真心不高,一寢室的人在睡覺闖進來不管不顧就大聲說話,公交車輕軌里旁若無人的談話,聲音有多大就多大,生怕別人聽不見他吹牛逼,小孩子走路喝牛奶喝完直接把袋往旁邊一扔,父母熟視無睹,各種各樣總結兩句話就是不為他人著想,沒有公德心,以前一直以為國民素質肯定會越來越好,直到看過一些事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的低素質行為表現的態度是理所當然,國人的素質除非通過個人記錄或法律等等強制手段才能提高,否則一個世紀也還是如此的低素質。


比起五十年代少了些情節,比起六十年代多了些自私,比起七十年代少了些熱血,比起八十年代多了些憤青,比起九十年代少了些智商,比起二十一世紀少了些擔當,國民素質一直在提升,但國民情懷卻是無比悲哀


我不知道那個說「反轉基因」問題的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的下限在哪裡?全世界人民對反人類罪犯都有打擊的權利。在「轉基因」問題上,很多人認為它是還沒有得到充分認證、具備「反人類」性質的工業品,因此對待「轉基因」問題我個人認為:打擊沒有下限。


越來越好,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教育的普及街上很少見到隨地吐痰的了,只是狗的便便日益見多。我納悶兒的是一幫剛告別用秫秸棍兒刮、用土坷垃擦、蹭牆角解決個人衛生的主兒怎麼養的寵物?


講國民素質的話那你得看什麼樣的標準素質,如果說按2000多年來的古代文化素養來說,那還是非常高端的,隨便拉一個人穿越回古代,那都是高人,都比諸葛亮牛逼,但是如果按現代社會的標準,現在國人的國民素質估計和100年前時差不多,精英層的估計還不如當時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