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王國的消亡》

黑手白丁

古巴比倫,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在世界古代史上也確實書寫過光輝燦爛的一頁。但一度的「兩河文明」終究是曇花一現,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一個曾經創造過文明的民族和古國,為什麼就突然消失了呢?痛定思痛後,它又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余非史學家,但卻熱衷於歷史的探究,非專業回答,望看客們見諒!

關於古巴比倫消亡的原因,余有以下觀點——

直接原因:1.生存環境的嚴重惡化。

古巴比倫建立在西亞少有的綠洲——兩河平原上,較周邊的散漫黃沙,其有利的水利資源和土地資源無疑給人們提供了最美的生存空間。隨著國家的興起,該地的人口密度也急劇增大,大量人口的聚入,無疑給這塊不大的綠洲平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眾所周知,古代文明,其實質就是「農業文明」,農業的發展則直接關乎到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為解決人們溫飽問題,古巴比倫人不得不去「蠶食」那些曾經保佑過他們的原始森林,以此來擴充土地面積。隨著這道「天然屏障」的層層剝去,風沙也逐步尾隨而至,最終導致土壤沙漠化嚴重,農業生產水平自然也隨之降低!人口劇增與農業水平驟減之間的矛盾也漸漸的不可調和。而這些矛盾對於那些「民以食為天」的古巴比倫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外族的入侵

那麼,問題就來了:本身腐敗的政治制度就已令人們苦不堪言了,加之飢餓、災荒的等自然災害,把這個民族折磨得千瘡百孔,遍體鱗傷!「民不安,國豈能寧乎?」社會的動蕩不安,嚴重動搖著上層建築,導致政治更加腐敗,農業經濟遭到更嚴重的破壞,綜合國力也急劇下降。「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它豈有長治久安的道理?!

兩河平原地處三洲交匯處,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總能令像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這些新興的帝國垂涎三尺,虎視眈眈。國不安,外侵易入,內憂外患,貧困交加,這個王國只能在飄搖的風雨中苟延殘喘!公元前538年,這個存在了88年的文明古國卻最終葬送在了波斯帝國的鐵蹄之下……

根本原因:腐朽的政治制度和淫亂的性文化

關於政治制度前面略有所述,這裡再說說這個曾經的「文明」到底有多不文明!古巴比倫人的性開放和淫亂程度令人髮指!女子們到神廟裡共他們淫樂,這幾乎是法定事實。一女子與多數男子交合,這已是司空見慣。正常交往,走親串友,家庭聚會,無時不有淫亂行為的發生,大家見怪不怪,彷彿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天經地義!什麼廉恥,什麼貞節,全都拋到腦後!過度的淫慾導致人口質量急劇下降,又有什麼人口素質而言呢?!這種所謂的「性文明」,嚴重威脅著社會的穩定,動搖著這個民族的根基,那麼這個王國又豈能走得太遠……

當然,一個國家的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這裡也只是管中窺豹,一家之言而已,望有興趣的親們繼續探索去吧!

古巴比倫王國的興亡告訴我們:社會穩定壓倒一切;生存與發展必須協調;崇尚文明,拋棄陋習;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等,太多太多的血的教訓……

好了,就點到這裡吧!


根本就是曇花一現。西方所定的四大文明古國,中東的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並沒完全指巴比倫。我們知道哪兒還有好多,如蘇美爾、波斯、亞述、赫梯……各有所長。消沉就是因為哪兒土地肥沃,各民族爭先恐後的遷移到那裡,戰爭不斷,即使到現在還是這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