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那些年,我們治療過的

糖尿病足

過完年,弘愛醫院的病人數量迎來了一波小高潮,近來病人量日愈增加。隨着醫院的整體發展,我們內分泌的門診及病房的病人也相應的增加。最近門診及病房來了幾個“特殊”的糖尿病病人,他們的足底或者足趾破潰,有些是破皮,有些是流膿,有些甚至已經局部壞疽變黑。是的,這就是所謂的“糖尿病足”。小編最近收治了幾位糖尿病足的病人,其中還有一位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這駭人的糖尿病足。

01 現狀

足潰瘍是糖尿病足病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全球糖尿病足潰瘍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於女性,2型糖尿病高於1型糖尿病。據估計,全球每20秒鐘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各國和不同地區之間糖尿病足潰瘍患病率差距極大,爲1.5%-16.6%。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的年發病率爲8.1%,年複發率爲31.6%,年死亡率爲14.4%。45%的患者爲Wagner 3級以上(中重度病變),總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因爲我國關於糖尿病足病相關資料數據有限,因此往往低估了糖尿病足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截肢率。

02 認識

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不關心自己的足底,以爲糖尿病足離自己很遠,心裏想着:只要腳上沒有破潰,就不需要關注糖尿病足!這種想當然的幼稚想法顯然是錯誤的,當足部出現潰瘍,說明已經到了嚴重狀態,而糖尿病足早期主要表現爲肢端發涼、麻木、燒灼感、疼痛、感覺異常,並沒有足潰瘍,隨着病情進展,會出現與局部神經病變和下肢遠端外周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因此,不能通過有無足潰瘍來評價有無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分類

糖尿病足的分類方法很多,常用的 Wagner分級法因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而被廣泛接受,這種分類法將糖尿病足分爲0到5級。

01

0級:指存在發生潰瘍的危險因素,但目前無潰瘍。危險因素包括:有糖尿病血管神經病變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皮溫異常、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足部畸形(夏科氏關節)、胼胝、既往有足潰瘍史、合併腎臟和眼底病變、足部護理知識缺乏。

02

1級:腳部皮膚淺表潰瘍,但無感染表現。潰瘍好發於腳的突出部位,如腳跟部、腳底部,潰瘍多被胼胝包圍。

03

2級:較深的穿透性潰瘍,合併有軟組織感染,深達肌肉、韌帶、骨關節,但無膿腫或骨的感染。

04

3級:深部潰瘍常影響到骨組織,並有深部膿腫或骨髓炎。

05

4級:表現爲侷限性壞疽(足趾、足跟或前足背),經常合併神經病變而無嚴重疼痛,壞死組織的表面可有感染。

06

5級:壞疽影響到整個足部,病變廣泛而嚴重,一般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的發展過程

糖尿病足的診療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篩查流程

糖尿病下肢動脈血管病變(LEAD)

篩查流程

糖尿病足的預防與治療

糖尿病足的預防:

1、穿軟質的、合適的鞋襪;不要赤腳走路,以防刺傷;

2、注意保持足部清潔,避免感染;洗腳時注意先用手試水溫,避免引起燙傷;剪趾甲注意避免剪傷皮膚組織;

3、注意自我檢查雙足,瞭解有無感覺異常、麻木、刺痛感等;觀察足部皮膚顏色、溫度改變及足背動脈搏動、是否有紅腫、水泡、潰瘍、壞死等;

4、定期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篩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下肢血管病變等。

糖尿病足的治療:

(一)內科治療

1、良好的代謝管理: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2、下肢運動康復治療;

3、藥物治療:

①擴張血管藥物治療

②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③抗凝藥物治療

(二)外科治療

(三)糖尿病足創面處理

注: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編輯:弘愛內分泌王志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