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有一型和二型兩種。一型糖尿病多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β細胞,導致胰腺無法分泌胰島素而造成。絕大多數的糖尿病屬二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水平非常高。 我們主要需要防控這類糖尿病,而這就需要防止胰島素抵抗。

(下面有答主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因為脂肪攝入過多時,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脂肪酶去消化脂肪,導致胰腺過度工作而衰竭,而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這裡有非常嚴重的概念性錯誤。胰腺里有不同的細胞,分別負責分泌消化液和荷爾蒙,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消化脂肪的消化酶是由分泌消化液的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是由分泌荷爾蒙的β細胞分泌的。這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飯後犯困;剛吃過,很快又餓了;愛吃甜食;體重增加,尤其是腰圍增加;減肥困難;思想不容易集中;容易忘事兒;情緒波動;關節疼痛 等等很多亞健康狀態都可能是胰島素抵抗的早期表現。

從胰島素抵抗發展為二型糖尿病通常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在胰島素抵抗的初期對我們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整,防止發展為嚴重的疾病。

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以及如何及早發現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荷爾蒙。當我們進食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這時,胰腺中的β細胞接收到釋放胰島素的信號,向血液中釋放胰島素。人體大部分的細胞都不能直接接受葡萄糖作為能量。胰島素就像一把可以打開細胞大門的鑰匙,當細胞大門打開,葡萄糖就可以進入細胞,為細胞提供能量。

胰島素還可以讓多餘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儲存到肝臟和肌肉中。這些儲存在肝臟中的糖原可以在需要時重新轉化為葡萄糖為身體各個器官,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供能。肌肉中的糖原僅供肌肉使用。糖原是人體能量的一級儲備,可以被快速拿出來使用,也可以在人不進食時保證血糖的穩定。

肝臟和肌肉儲存糖原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葡萄糖,就要被轉化為脂肪儲存到脂肪細胞中。脂肪是人體能量的二級儲備,不像一級儲備那麼容易拿出來用,但是容量要大很多。在人長期不進食時,脂肪就可以被拿出來提供能量。在遠古時期,靠採集狩獵為生的人類必需靠脂肪才能度過漫長寒冬。所以儲存脂肪應付長期的飢餓已經深深刻在人類的基因中。

胰島素可以說是一個「能量儲存荷爾蒙」。在正常情況下,胰島素保證了身體的能量供給和儲備。胰島素這把細胞大門的鑰匙還能夠為細胞提供其它營養(例如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用來修複合成新的細胞和肌肉。所以胰島素是人體正常運作的一個非常關鍵的荷爾蒙。

胰島素在幫助人體利用和儲存能量的同時,也起著調節血糖,防止血糖過高的重要作用。這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機制。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全身的血液中只有4-5g的葡萄糖。過高的血糖會附著在蛋白質上,將蛋白質糖化,高度糖化的細胞組織會被徹底損壞。事實上這也是人體衰老的一個機制。高濃度的血糖對血管,大腦,眼睛,關節,腎臟,和免疫系統的危害尤為嚴重。正因為高濃度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的危害,糖尿病人通常會有很多嚴重的併發症。然而,即使在非糖尿病人中,身體短暫的高血糖也會造成類似的傷害,這些暫時小到未被察覺的傷害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也會最終發展成疾病。

胰島素抵抗

所以,當血液中血糖濃度快速升高的時候,身體會響起警報,出於自我保護,胰腺就會大量分泌胰島素,將血糖迅速降下來。然而,當血糖長期經常性的處於高位,胰腺長期經常性的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久而久之,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就降低了。這就好比我們的鼻子,剛聞到一個強烈的味道時,會覺得特別刺鼻,但在同樣濃度的味道中呆久了,就不覺得刺鼻了。這就是鼻子對這種味道的敏感度降低了。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也就是細胞對胰島素出現了抵抗。胰島素這把鑰匙不像以前那麼好用了,葡萄糖和其它營養也越來越難進入細胞。

當細胞出現胰島素抵抗,細胞得不到能量,這時人就會對甜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產生渴望,即使不餓也總想吃點什麼。當肝臟出現胰島素抵抗,糖原儲備降低,對血糖的穩定作用受到限制。飽餐一頓後,血糖迅速升高,胰島素大量分泌將血糖快速降低,形成血糖過山車,人很容易感到疲憊睏倦,甚至可能出現低血糖。當肌肉出現胰島素抵抗,肌肉蛋白質會被逐漸分解,造成肌肉萎縮。

肝臟和肌肉首先出現胰島素抵抗,更多的血糖被送進脂肪細胞

而另一方面,大量胰島素的存在將無處可去的葡萄糖都轉化為脂肪塞進脂肪細胞,脂肪細胞中原有的脂肪卻無法燃燒。最終脂肪細胞也有被逼爆的時候,這就形成了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抵抗。想像一下日本擁擠的地鐵,雖然站務員(胰島素)往車廂(脂肪細胞)里塞人(血糖)的技術很高,但是總有塞到塞不進去的時候,這時候再多的站務員都無濟於事(胰島素抵抗)。

一般來說,胰島素抵抗會造成肥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看起來並不胖,甚至BMI在偏瘦的範圍,卻也有胰島素抵抗,而有的人偏胖,卻仍然能保持胰島素敏感,正像下圖所示。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脂肪容量極限,或肥胖極限。大部分成人體內脂肪細胞的個數是不變的。當每個脂肪細胞都被塞滿,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抵抗就產生了。有的人天生脂肪細胞少,很難長胖,但同時脂肪容量也相對較小。有的人天生脂肪細胞多,這種人比較容易長胖,但是脂肪容量大。所以這裡存在著比較大的個體差異性,不能簡單地憑看上去的胖瘦推斷胰島素抵抗的程度。亞洲人的脂肪容量極限普遍比歐美人低。中國人再怎麼吃也很難吃出美國那種超級大胖子。然而同樣的肥胖程度,中國人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風險要高於美國人。所以,雖然目前中國人的肥胖率遠低於美國,糖尿病發病率卻已超過美國。

胰島素抵抗的檢測方法

現在,人們對癌症的早期篩查比較重視,很多體檢套餐中都提供腫瘤標誌物的篩查。然而,人們對胰島素抵抗的認識還很不夠。一般的體檢套餐中只有空腹血糖一項相關的檢查,而這個值只有到胰島素抵抗晚期才會開始逐漸升高。胰島素抵抗不但會發展為二型糖尿病,還會增加很多其它非傳染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腦卒中,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所以儘早發現胰島素抵抗是非常必要的。

最直觀反應胰島素抵抗的檢查就是糖耐檢查同時檢測胰島素水平。經歷過十月懷胎的媽媽對糖耐檢查應該都不陌生。檢查時需要先測空腹血糖,然後3分鐘內喝完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1小時後以及2小時後分別再抽血測血糖。糖耐檢查比單單看一個空腹血糖值要更能反應身體應對血糖的能力,當我們同時測胰島素,就能看出身體需要多少胰島素才能把血糖降下來。下面這組數據比較了健康,胰島素抵抗,以及二型糖尿病三種狀況下這個檢測的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健康的人喝下75克的葡萄糖,血糖在1小時後僅僅升到5.6,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血糖值。2小時後就恢復到空腹血糖的水平。有胰島素抵抗的人,如果我們只看空腹和2小時血糖,那麼我們會覺得他完全沒有問題。然而1小時後的血糖已經升到了8.8,達到了比較危險的高血糖範圍,再看他的胰島素值,與正常人相比有了好幾倍的增長。當胰島素抵抗發展為二型糖尿病,雖然胰島素持續增加,但已無法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

下面這幅圖可以讓我們很清晰地看到血糖和胰島素在從健康,到胰島素抵抗,再到二型糖尿病的發展過程中的關係變化。

在胰島素抵抗初期,急速上升的胰島素還能控制住血糖,因此血糖保持平穩。然而胰腺的β細胞經過常年高負荷運轉,開始衰竭,胰島素水平開始走下坡路,血糖得不到控制,開始急速上升,最終演變為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發展到後期,β細胞無力再分泌胰島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一開始比較胖,但到了後期卻迅速變瘦的原因。

然而,現在這樣的檢測還很不普及,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讓我們能及早地知道身體有胰島素抵抗存在呢?這個答案就是血糖監控。

現在,利用血糖儀我們在家就可以很容易的測量血糖。測量餐前,餐後1小時,以及2小時的血糖,我們就能對身體控制血糖的能力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餐後1小時的血糖高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一方面,過高的血糖本身對身體各個器官就能造成危害,另一方面,過高的血糖必定刺激更多的胰島素分泌,促進胰島素抵抗。很多人可能每餐飯都相當於在做糖耐測試,一碗玉米脆片,幾片麵包升血糖的效果可能和75g葡萄糖無異。當然,這裡又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所以我們有必要通過血糖監測幫助我們發現那些讓血糖上升過高的食物。通過避免這些食物,我們可以讓身體逐步恢復胰島素的敏感度。

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可以進一步參考下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8151142?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之所以設立這樣一個紀念日,是因為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而人們對它的認識少之又少。

http://weixin.qq.com/r/DkNZQYbE9NuLrcIi9xYc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些年,雖然媒體和專家們都在大力宣傳糖尿病知識,然而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這導致人們不能很好地預防糖尿病,罹患糖尿病時,又不能及早發現。因此,如何做好糖尿病防控,知識儲備很有必要。今天我想說說以下四件事,早了解獲益良多。

第一件事:我血糖又不高,為啥要關注糖尿病?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有4.63億人患有糖尿病,到2040年預計將增加至6.42億。今年BMJ雜誌發表了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大陸地區成年人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從上面提到的流行病學數據來看,我國是個糖尿病大國,每100個成年人裡面就有將近13個人罹患糖尿病,這其中有一半的人渾然不知自己患了糖尿病,另外還有35個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說存在糖耐量不良,機體對血糖的處理能力下降,血糖已經升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因此,糖尿病離大家並不遙遠!

空腹血糖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前面提到的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中,有一半血糖高卻渾然不知。

一方面,罹患糖尿病一般沒有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消瘦),這些癥狀通常只有血糖非常高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因此隱匿的血糖升高不易被發現;

另一方面,平常體檢都是查空腹血糖,而糖代謝異常一般是逐漸出現的,一般先出現餐後血糖升高,而後才是空腹升高,僅查空腹很容易漏掉高血糖者,等到出現兩者都高時,往往高糖已經很久了。

華人是易感人群:

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居民來說,華人存在「節儉基因」,因此更易得糖尿病,比如美國的肥胖者很多,而且肥胖的程度高,糖尿病通常在嚴重肥胖的人群中比較多,而中國的糖尿病患者群中,肥胖程度並沒有那麼高,有不少人已經出現了胰島素抵抗,糖耐量不良,因為沒有明顯不適,也很容易被忽視。建議空腹靜脈血漿血糖大於5.6mmol/L時,關注一下自己的隨機血糖。

第二件事:年紀輕輕得了糖尿病,感覺天都要塌了

如今,糖尿病患者非常多,剛剛被查出糖尿病時,不少人都非常焦慮,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被查出糖尿病的人。究其原因在於: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糖尿病併發症,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不僅自己遭罪,家庭經濟也遭重創。因此,一旦查出糖尿病,人們心中都充滿了恐懼。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駕馭好糖尿病的五駕馬車,即科學飲食、規律鍛煉、合理用藥,定期檢測和糖尿病教育,很好地控制血糖等指標,可以延緩甚至杜絕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我們的糖友中不乏患病幾十年,健康活到八九十歲的楷模。

當然,得了糖尿病也不能聽之任之,不少人剛查出糖尿病時非常注意,吃飯限量,運動打卡,定期監測,然而過了幾個月,就被打回原形,該吃吃,該喝喝,另外,也不再堅持鍛煉了。防治糖尿病,這種做法也是要不得的。

第三件事:得了糖尿病,會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並不可怕,但是這個敵人並沒有那麼好對付,因此切不可輕敵。正是因為血糖高不疼不癢,因此高血糖的危害就和溫水煮青蛙一樣,不及時處理會導致嚴重後果。

持續高血糖的危害:

血糖高會危害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長期的高血糖會危及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最終引起體內的組織、器官的病變。

比如,引起心臟病變,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等;

發生腦卒中,引發患者偏癱等;發生糖尿病腎病,最終進展到尿毒症,需要長期透析治療;

發生視網膜病變,晚期導致失明;

發生神經損害,可出現感覺喪失(對熱和冷不能及時感知)、無痛性心梗、體位性低血壓、胃輕癱、尿瀦留等。

巨大的經濟損失:

疾病在於預防,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控制好病情,可以防止併發症來襲,一旦得了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冠心病引發心梗等情況,治療費用都是成倍增長的,相比糖尿病早期,投入一定的金錢進行血糖監測,購買降糖藥物,甚至是糖尿病教育課程,同時做好飲食和運動來降低併發症風險,是絕對值得做的事情。

降低生活質量:

目前,糖尿病不能被根治,得了糖尿病意味著將伴隨終身。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因此會失去一些生活樂趣;

如果患了慢性併發症,那麼可能引起致殘,比如失明,嚴重時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患者出於對健康和經濟兩方面的擔憂,會存在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排解,可能罹患抑鬱症,這些情況都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第四件事:如何降低自己的糖尿病風險?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首先需要了解糖尿病知識,只有明白了為什麼會得糖尿病,才能有針對性地防控糖尿病,我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控制體重:

肥胖是萬病之源,超重和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這類人更容易飢餓,常常吃不飽,因此成年人不要暴飲暴食,盡量保證合理體重,避免胰島素抵抗。對於懷孕的女性,要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不要過度進補,防止巨大兒(出生體重大於等於8斤)的出生。

定期篩查:

預防糖尿病,每年只需花費很少的錢,檢測一下空腹血糖值即可,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可以進行糖耐量試驗(檢測空腹血糖和喝定量糖水後半小時、1小時和2小時的血糖,來看血糖代謝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血糖異常的情況。

規律生活、積極樂觀: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定點定量飲食,按時休息,避免熬夜,不要過於勞累,同時堅持適量運動;另一個方面,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也有助於防控糖尿病。

編輯於 2020-11-1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大愛百醫大愛百醫?

已認證的官方帳號

糖尿病的預防要注意以下五點:

(一)學習糖尿病防治知識;

(二)保持合理膳食、經常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及早干預;

(五)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使超重肥胖者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或體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的綜合治療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健康教育和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的五項綜合治療措施;

(二)糖尿病患者採取措施降糖、降壓、調整血脂和控制體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控油、減鹽和增加體力活動,可明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監測應在專業醫生和/或護士的指導下開展;

(四)積極治療糖尿病,平穩控制病情,延緩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發佈於 2020-11-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身邊得糖尿病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防控糖尿病。那麼,我們應該具體怎麼做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的有關知識。

一、糖尿病的那些事兒

糖尿病以血糖異常升高為主要特點,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出現容易飢餓、吃得多、喝得較多仍然口渴、排尿增多,體型消瘦等表現。

而導致糖尿病出現的原因也是複雜的,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是吃糖吃的,其實不然。糖尿病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後天的環境和飲食也很關鍵,比如超重以及肥胖、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等等。

雖然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糖尿病具有很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嚴重可導致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輕者導致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嚴重者可導致失明;引起糖尿病腎病,嚴重可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此外,還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由此可見,糖尿病雖然僅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造成的危害卻是多方面且嚴重的。

二、防控糖尿病,應該怎麼做

1、控制飲食中的總熱量

攝入的熱量過多,就會促使胰島細胞加速分泌胰島素,長此以往,就會損傷胰島細胞,進而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最終發展為糖尿病。因此,一日三餐一定要有節制,注意葷素合理,營養均衡。

2、堅持長期規律的運動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體的肌肉,還可以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此外注意不要出現大肚腩,男性腹圍不應超過90cm,女性腹圍不應超過85塵蟎。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發佈於 2020-11-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紫心如意紫心如意?

河北醫科大學 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創作聲明: 內容包含醫療建議

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糖尿病作為我國的常見多發病,受到大眾廣泛關注。下面我就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談談糖尿病干預的相關策略。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糖尿病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

糖尿病干預原則:個體化、綜合性、連續性、參與性、及時性。

糖尿病干預的目標人群: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干預策略:

  1.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教育包括:

  • 糖尿病教育課堂
  • 小組式教育
  • 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

自我管理包括:

  • 培養和建立對自己健康負責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
  • 提高對治療和隨訪管理的依從能力;
  • 了解糖尿病目前的治療方案和隨訪計劃的內容及重要性;
  • 了解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糖尿病非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糖尿病飲食、運動干預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血糖、血壓、血脂、體重、HbA1C(%)等指標意義;
  • 了解就醫和需求幫助的渠道,恰當選擇醫療機構;
  • 了解尋求糖尿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 掌握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病因、發展過程和危險因素的知識;
  • 掌握自我檢測血糖、血壓的技能和初步自我評估的能力;
  • 掌握急性併發症的徵兆、學會緊急救護的求助和基本處理方法。

2. 隨訪管理

方式:門診隨訪、家庭隨訪、電話隨訪、集體隨訪。

3.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遵醫囑)

4. 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

4.1 指標自我監測: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尿中酮體和戒煙;

4.2 合理膳食: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4.3 增加身體活動

注意事項:

強調運動的規律性和安全性;

建議採用散步、快步走、太極拳等不劇烈的運動;以每周5次左右的運動頻率為佳;運動過程中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生。


糖尿病的預防要注意以下五點:

(一)學習糖尿病防治知識;

(二)保持合理膳食、經常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及早干預;

(五)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使超重肥胖者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或體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的綜合治療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健康教育和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的五項綜合治療措施;

(二)糖尿病患者採取措施降糖、降壓、調整血脂和控制體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控油、減鹽和增加體力活動,可明顯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監測應在專業醫生和/或護士的指導下開展;

(四)積極治療糖尿病,平穩控制病情,延緩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發佈於 2020-11-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身邊得糖尿病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防控糖尿病。那麼,我們應該具體怎麼做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的有關知識。

一、糖尿病的那些事兒

糖尿病以血糖異常升高為主要特點,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出現容易飢餓、吃得多、喝得較多仍然口渴、排尿增多,體型消瘦等表現。

而導致糖尿病出現的原因也是複雜的,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是吃糖吃的,其實不然。糖尿病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後天的環境和飲食也很關鍵,比如超重以及肥胖、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等等。

雖然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糖尿病具有很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嚴重可導致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輕者導致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嚴重者可導致失明;引起糖尿病腎病,嚴重可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此外,還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由此可見,糖尿病雖然僅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造成的危害卻是多方面且嚴重的。

二、防控糖尿病,應該怎麼做

1、控制飲食中的總熱量

攝入的熱量過多,就會促使胰島細胞加速分泌胰島素,長此以往,就會損傷胰島細胞,進而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最終發展為糖尿病。因此,一日三餐一定要有節制,注意葷素合理,營養均衡。

2、堅持長期規律的運動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體的肌肉,還可以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此外注意不要出現大肚腩,男性腹圍不應超過90cm,女性腹圍不應超過85塵蟎。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發佈於 2020-11-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紫心如意紫心如意?

河北醫科大學 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創作聲明: 內容包含醫療建議

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糖尿病作為我國的常見多發病,受到大眾廣泛關注。下面我就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談談糖尿病干預的相關策略。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糖尿病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

糖尿病干預原則:個體化、綜合性、連續性、參與性、及時性。

糖尿病干預的目標人群: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干預策略:

  1.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教育包括:

  • 糖尿病教育課堂
  • 小組式教育
  • 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

自我管理包括:

  • 培養和建立對自己健康負責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
  • 提高對治療和隨訪管理的依從能力;
  • 了解糖尿病目前的治療方案和隨訪計劃的內容及重要性;
  • 了解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糖尿病非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糖尿病飲食、運動干預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血糖、血壓、血脂、體重、HbA1C(%)等指標意義;
  • 了解就醫和需求幫助的渠道,恰當選擇醫療機構;
  • 了解尋求糖尿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 掌握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病因、發展過程和危險因素的知識;
  • 掌握自我檢測血糖、血壓的技能和初步自我評估的能力;
  • 掌握急性併發症的徵兆、學會緊急救護的求助和基本處理方法。

2. 隨訪管理

方式:門診隨訪、家庭隨訪、電話隨訪、集體隨訪。

3.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遵醫囑)

4. 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

4.1 指標自我監測: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尿中酮體和戒煙;

4.2 合理膳食: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4.3 增加身體活動

注意事項:

強調運動的規律性和安全性;

建議採用散步、快步走、太極拳等不劇烈的運動;以每周5次左右的運動頻率為佳;運動過程中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生。


身邊得糖尿病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防控糖尿病。那麼,我們應該具體怎麼做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的有關知識。

一、糖尿病的那些事兒

糖尿病以血糖異常升高為主要特點,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出現容易飢餓、吃得多、喝得較多仍然口渴、排尿增多,體型消瘦等表現。

而導致糖尿病出現的原因也是複雜的,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是吃糖吃的,其實不然。糖尿病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後天的環境和飲食也很關鍵,比如超重以及肥胖、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等等。

雖然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糖尿病具有很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嚴重可導致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輕者導致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嚴重者可導致失明;引起糖尿病腎病,嚴重可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此外,還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由此可見,糖尿病雖然僅以血糖升高為特點,但是造成的危害卻是多方面且嚴重的。

二、防控糖尿病,應該怎麼做

1、控制飲食中的總熱量

攝入的熱量過多,就會促使胰島細胞加速分泌胰島素,長此以往,就會損傷胰島細胞,進而出現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最終發展為糖尿病。因此,一日三餐一定要有節制,注意葷素合理,營養均衡。

2、堅持長期規律的運動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體的肌肉,還可以幫助患者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此外注意不要出現大肚腩,男性腹圍不應超過90cm,女性腹圍不應超過85塵蟎。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發佈於 2020-11-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紫心如意紫心如意?

河北醫科大學 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創作聲明: 內容包含醫療建議

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糖尿病作為我國的常見多發病,受到大眾廣泛關注。下面我就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談談糖尿病干預的相關策略。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糖尿病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

糖尿病干預原則:個體化、綜合性、連續性、參與性、及時性。

糖尿病干預的目標人群: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干預策略:

  1.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教育包括:

  • 糖尿病教育課堂
  • 小組式教育
  • 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

自我管理包括:

  • 培養和建立對自己健康負責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
  • 提高對治療和隨訪管理的依從能力;
  • 了解糖尿病目前的治療方案和隨訪計劃的內容及重要性;
  • 了解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糖尿病非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糖尿病飲食、運動干預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血糖、血壓、血脂、體重、HbA1C(%)等指標意義;
  • 了解就醫和需求幫助的渠道,恰當選擇醫療機構;
  • 了解尋求糖尿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 掌握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病因、發展過程和危險因素的知識;
  • 掌握自我檢測血糖、血壓的技能和初步自我評估的能力;
  • 掌握急性併發症的徵兆、學會緊急救護的求助和基本處理方法。

2. 隨訪管理

方式:門診隨訪、家庭隨訪、電話隨訪、集體隨訪。

3.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遵醫囑)

4. 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

4.1 指標自我監測: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尿中酮體和戒煙;

4.2 合理膳食: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4.3 增加身體活動

注意事項:

強調運動的規律性和安全性;

建議採用散步、快步走、太極拳等不劇烈的運動;以每周5次左右的運動頻率為佳;運動過程中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生。


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糖尿病作為我國的常見多發病,受到大眾廣泛關注。下面我就從健康管理的角度來談談糖尿病干預的相關策略。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糖尿病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

糖尿病干預原則:個體化、綜合性、連續性、參與性、及時性。

糖尿病干預的目標人群: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干預策略:

  1. 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教育包括:

  • 糖尿病教育課堂
  • 小組式教育
  • 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

自我管理包括:

  • 培養和建立對自己健康負責和糖尿病可防可治的信念;
  • 提高對治療和隨訪管理的依從能力;
  • 了解糖尿病目前的治療方案和隨訪計劃的內容及重要性;
  • 了解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糖尿病非藥物治療的一般知識,掌握糖尿病飲食、運動干預的技能和注意事項;
  • 了解血糖、血壓、血脂、體重、HbA1C(%)等指標意義;
  • 了解就醫和需求幫助的渠道,恰當選擇醫療機構;
  • 了解尋求糖尿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 掌握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病因、發展過程和危險因素的知識;
  • 掌握自我檢測血糖、血壓的技能和初步自我評估的能力;
  • 掌握急性併發症的徵兆、學會緊急救護的求助和基本處理方法。

2. 隨訪管理

方式:門診隨訪、家庭隨訪、電話隨訪、集體隨訪。

3.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遵醫囑)

4. 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

4.1 指標自我監測: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尿中酮體和戒煙;

4.2 合理膳食: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指導

4.3 增加身體活動

注意事項:

強調運動的規律性和安全性;

建議採用散步、快步走、太極拳等不劇烈的運動;以每周5次左右的運動頻率為佳;運動過程中防止低血糖情況的發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