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lthy導讀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肺癌高峰論壇暨吉泰瑞兩周年慶會議上,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就肺癌EGFR突變的靶向治療進行了解讀。

Haalthy也很榮幸受邀參與了此次會議,接下來我們將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周彩存教授的精彩講解。

(周彩存教授)

三代藥物各不同,患者如何做選擇?

現實中,很多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在治療時通常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選擇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而這也是諸多肺癌患友在Haalthy平台上經常提問我們的問題。

NCCN指南推薦:對於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建議優選靶向治療。

但目前,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葯共有三代,它們有何不同?患者究竟該怎麼選擇?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三代葯的適用範圍:

  • 第一代葯: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它們對EGFR 19外顯子缺失突變 、21外顯子L858R常見突變有效,對T790M耐葯突變無效
  • 第二代葯:阿法替尼,不可逆ErbB家族阻斷劑,對EGFR常見突變和少見突變都有效,對T790M耐葯突變無效
  • 第三代葯:奧希替尼,針對一代、二代葯耐葯後的T790M耐葯突變有效

了解了三代藥物的適用範圍,那麼接下來患者該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更好的選擇呢?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大家都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句話也適用於這三代藥物,事實上也有足夠的臨床研究證據來支撐這一說法。

下面讓我們看下這些臨床研究的證據:

01. 對比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可以看到使用阿法替尼將患者的疾病進展風險降低了26%(見圖1),尤其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2年PFS率提高一倍,優於一代藥物。

(圖1)

02. 根據LUX-Lung6的研究數據證明:對於EGFR 19 敏感突變患者,阿法替尼相較化療顯著延長總生存15.35個月,是患者的首選用藥。(見圖2)

(圖2)

03. 相比一代葯,二代藥物阿法替尼一線治療NSCLC患者對腦轉移進展風險降低的療效明顯更好。(見圖3)

(圖3)

04. 目前的研究數據顯示,一代和二代EGFR-TKI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基本一致,但在不良反應發生譜上有所區別。

相比二代EGFR TKI阿法替尼,一代EGFR-TKI肝毒性和間質性肺病發生率更高,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主要為腹瀉和皮疹,相對而言可控可管理,並且可以根據耐受性調整劑量且不影響療效,藥物相互作用更少。(見圖4)

(圖4)

通過以上研究的分享,肺癌患者可以知道,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合理的藥物會對患者的生存獲益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線如何選擇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獲益?

到這裡,有些患者或許會問:從以上數據來看,這三代藥物在生存獲益上也有差異,那麼在治療時針對自身的情況,是否能選擇生存獲益最長的藥物一線使用呢?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患者好奇的,那這其中又涉及到一個「好葯是否要先用」的問題。

周彩存教授說,耐葯不可避免,而一代、二代靶向葯產生耐葯的主要的機制就是T790M突變,當患者產生T790M突變後,三代葯奧希替尼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這時,會有些患者有這樣的想法:一代、二代葯都會耐葯,出現耐葯後再使用奧希替尼,那我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防患未然」使用奧希替尼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研究。(見圖5)

(圖5)

注意了,奧希替尼雖然可以有效針對一代、二代葯耐葯後的T790M突變,但是奧希替尼也會產生耐葯,更重要的是如果一線使用奧希替尼,那麼在出現耐葯後治療方案有限,可能只剩化療,目前也再沒有更有效的靶向藥物。

這樣看來,藥物使用順序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二代序貫三代,順序治療獲益高

那藥物順序究竟該如何選擇,才能讓患者產生更多的生存獲益,而不至走入死胡同呢?

周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一項主要由歐洲國家,也包括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等204位患者參加的「GioTag」真實世界研究,從中我們或許可以知曉一二。

「GioTag」的真實世界研究中發現:一線阿法替尼耐葯後出現T790M突變再用三代奧希替尼,將大大延長患者無化療治療期,它重點提示了藥物的使用順序會影響患者臨床受益。

從公布的數據可看到,一線阿法替尼序貫奧希替尼治療,中位治療時間約28個月。(見圖6)

(圖6)

在亞裔中,一線阿法替尼序貫奧希替尼治療,中位治療時間可達46.7個月,接近4年,比非亞裔長了27個月。(見圖7)2年生存率高達79%。(見圖8)

(圖7)

(圖8)

此外,在該項研究中還發現阿法替尼可以有效延緩腦轉移的發生並且延長腦轉移的再發生。(見圖9)

(圖9)

患者力量少不了,真實世界探真相

周教授說:我們知道了藥物本身的合理性選擇非常重要,我們也從GioTag真實世界研究中看到,藥物使用順序對晚期EGFR突變患者的重要性。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前瞻性的臨床研究,讓患者隨機用阿法替尼或一代TKI,等腫瘤進展後再用三代奧希替尼,以此找尋藥物的使用順序策略,但目前這種試驗實踐起來比較難。

我們只能在更多患者用藥後,通過大樣本的真實世界研究來加以權衡消除偏差,而樣本越大消除偏差的可能性越高,正如一滴墨水滴入一碗水和滴入長江,哪一個會稀釋得更快呢,大家或許都能得到答案。

周彩存教授還說,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國,未來,只要能讓更多的肺癌患者加入到真實世界研究,並藉助各方力量做大做好,就一定能解決更多臨床實際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希望通過真實世界研究的數據和患者的力量解決更多肺癌難題,為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實惠,而繼續優化治療策略爭取為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獲益也必將成為這其中的一項實惠,我們拭目以待。

Haalthy肺騰助手,做最真實與專業的肺癌科普者(各平台同號)

現有針對肺癌患者的臨床招募正在進行中,符合要求者可免費接觸最前沿的治療方案!有意向的病友可微信搜索「ftzs03」添加好友進行諮詢,或關注微信公眾號「肺騰助手」報名參加!

註:文章均為原創,轉載需聯繫授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