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和吴晓波,都是我比较关注的人。我来说说看吧。

先说说罗胖,大家可以到我的回答里找找看,我说过几次了。他是个读书人,和樊登一样。只不过他现在搞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来传播各自领域内的知识。就是知识领域内的淘宝商城。淘宝上卖的是商品,他卖的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所以,他为大家提供了这个平台,可以让每个人花一顿饭的钱,上一年的课。从这点上看,他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

再说说吴晓波。吴晓波是个财经作家,这个基本上就界定了他的服务范围,就是财经类的知识传播。我采访商界成功人士,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写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对于商界从业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参考。另外,如果你想掌握一些财经知识,多听听他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还是很有意义的。

罗胖和吴晓波都是文化人,也都进入了互联网、高科技的知识传播领域。这说明什么?多读书,多思考,会有大视野,大格局。所以以前有人说学文科的人出来当官,学理科的人出来打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带来焦虑和悲哀,带来巧舌如簧。带来靠编造新名词,靠给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另类总结」,靠忽悠没有安全感的假中产,靠让假中产们觉得听了二人的演讲就融入精英社会的假想,靠把胡说八道当作「产品」贩卖,就可以发家致富成为名人的道理。

最终什么也没带来,没营养,没解决方案……二人如果有本事,有解决方案,还靠这种方式赚钱吗?!……

企业家姑且可以分享些成功失败的经验,这什么都没干成的的,做不出产品的,就贩卖「胡说八道」呗。还不如卖拐更有营养,毕竟「拐」是产品。

「知识付费」,真不理解受过高等教育,学过哲学的又走入社会的中产们,你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知识吗?!……

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了那么多年学……步入社会,难道不应该学以致用吗?!……

想不从众,其实却在盲目跟从……

「活到老,学到老」。毕业了,社会才是下一个大课堂……不是「知识」付费……对知识该有简单的辨别啊……

悲哀……

不知道和芙蓉姐凤姐有什么区别……

喜欢芙蓉凤姐二人的,与喜欢罗吴二人的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信奉后者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甚至信奉罗吴的更加不堪……独立思考都没有……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从2015年开始,就有知识付费的概念了,作为知识付费的大佬,他们两个人每年的跨年演讲都能刷屏,甚至很多人开年的第一条朋友圈就是罗振宇演讲PPT的金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是有领导力和影响力的,而且很多人都是认可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明星。

那么,这些知识明星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带动了一个新生行业的兴起

毫无疑问,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是由这两个人带动起来的,告诉我们是能靠知识赚钱的。往大了说,带动了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催生了一个新的风口,带动了很多平台都在做知识产品,在线上交付课程,靠知识付费赚钱,

(2)告诉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知识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都充斥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学不学习,而是应该学什么。毕竟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极其有限,怎么能真正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让这些时间发挥价值,进而给我们自己创造价值。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简化的、深入浅出的、容易消化和落地的知识,知识付费课程正好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痛点,他们给我们挑选出适合我们学习的,能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知识课程。

我们去研究知识付费课程热销榜单,就会发现很多职场技能提升类、说话沟通类、生活健康类课程特别畅销,因为这些课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我们提供了我们需要的知识,帮我们省去了挑选的时间、选错了走弯路的时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知识付费其实是一种知识的指引,告诉我们该学习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在什么地方,怎么做就能提升。


首先,开篇就是劝退的!

前方高能预警,我不是故意针对罗胖和吴秀波的,我是针对的绝大多数的所谓知识付费产品的!!!

纵观这俩人的作品你会发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焦虑是一个转化率很高的生意。

我记得我是在15年读大学的时候从优酷视频关注的罗胖,那个时候他的专栏叫「罗逻思维」也就是用很多经过他自己初加工后的思想向群众传递一下各种书籍的。

那个时候我还真买了他的不少书,比如那本讲述大西洋海底电缆的书(书名就不说了)。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尴尬,罗明明就是一个卖书的我tm居然还傻傻的相信他是为了向我普及知识的非营利者。。。。

现在回看不堪回首


罗胖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捕捉能力挺强的,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从他胃里反刍,能生产一些化学物质。但也因为如此,最近他的演讲信息量还是一如既往下了功夫,但太刻意的为了新意而新意的用词了,这样反而显得「漂」了,导致寓意和语义都不深刻凝炼了。

吴晓波老师以前更花心思进行研究和归纳本质,那时候喜欢看些他的观点言论。最近一年喜欢「预测」了,不喜欢。

总之,媒体出身的「师傅」,如果不在专业上有一定深造和两把刷子,总是把一大堆信息拿来揉揉后到处发布渲染,就不会有持续的更新迭代风骚独领,只会是赶上一波小风口


客观的看待这两个人。不要因为最近这两个人负面新闻缠身,就把他们贬得一无是处。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层面上来看。第一个层面是罗振宇和吴晓波向他的观众承诺了什么,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可以给这个社会提供什么。第二个层面是,观众实际从这两个人那里得到了什么。第三个层面是,整个社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什么。

首先,这两个人都以学者自居,自认为是社会观察家,能够为观众提供准确的社会趋势预测。罗振宇相对而言面更宽一些,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吴晓波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那为什么要把握趋势,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赚钱。换句话说,他们把成功学升级了。陈安之阶段的成功学主要还是从个人理念,精神动力方面进行宣传。到了这两个人,这个阶段,不仅仅进行理念,精神动力的鼓吹,而且开始向观众指明方向。当然他们的收费模式也比陈安之单纯卖书和卖录像带高明了很多。

其次,观众除了从这两个人那里获得心理抚慰之外,没有更多的实际所得。真正能够把握时机赚钱的人,是不会把这些内容轻易告诉别人的。而罗振宇和吴晓波谈的很多内容,其实也只是把社会上的一些闲散资料整合起来而已,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经济情报性。也很难由此真正实现创业发家的梦想。所以这些知识的真正价值其实不高。

最后,从社会层面上看,他们为社会贡献了什么?第一他们通过这种模式取得了成功。这就意味著他们要雇佣一批人,并且向政府交税。增加了某些特定地区的GDP。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一些躁动的青年的心灵,客观上有助于缓解社会问题。第三,充当了社会红人,制造新闻话题,养活了一批记者和传媒机构。第四,随著丑闻爆出,将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的负面因素呈现出来,有助于成为反面教材,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第五,迷惑了一批人,在客观上将促进这些受害者在心智上迅速成熟。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就有一批气功大师在气功热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红人。王林就是典型代表。90年代中后期气功热退潮,这些气功大师们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地鸡毛。罗振宇和吴晓波这样的人,实际上和气功大师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特定阶段,因为特定历史背景而成为的社会红人。不过和那些气功大师的命运一样,今年年初的这些丑闻意味著知识付费代表人物已经进入了被历史废弃的阶段。恐怕过一两年他们就不再成为各大电视台或者传媒的座上宾。再过三五年之后,好多人恐怕都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不过相比那些没什么文化的气功大师,他们的结局可能会好一些。那些气功大师,有的远走海外,有的身陷囹圄,有很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这两位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在积攒相当丰厚的一笔财富之后,就算现在退休,以后的日子也是衣食无忧的。


谢邀!对这两人我都有了解,对他们的产品也常常听,一般睡觉前或则车子上。来说说我的体会吧!

先说说好的一方面:他俩对于我们一般人开拓知识眼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罗胖有很多出名大V,知名学者等开课,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的信息(只是信息很难转化为知识的)。再说吴晓波,听他的节目主要看他的《激荡三十年》,确实不错。后来听他的节目会请很多人(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来一起做节目,让我对很多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很多新型科技行业,比如一个年青人(忘了名字),以前爱拆手机研究,最后成立一个公司,进行手机测评,后面发展到其他家电(可能说的不清楚,这个测评以前很少有),他说锤子手机t1他一看就会出现问题,雷军很欣赏他,还投了资的。像这样例子给我还是很有感触的!

再说说缺点:特别是罗胖,虽然有一定文化,他也是知识付费最大的受益者,也算是开启了知识付费时代(他这样说2017是知识付费元年)。但我不得不说,他确实在叛卖焦虑,而且创造很多新词(确实大家都知道,好像起个名字就高大上),但是对于我们个人确实毫无用处,很难转化自己的知识,就好像别人把嚼过饭菜再给你吃。我听了很久,过后就忘,比较空,比如今年跨年演讲「什么是小趋势,小趋势就是趋势的趋势」,请问大家听懂没有,我觉得就是一个正确的废话,所以罗胖的知识付费就像无根之萍,飘的。老吴稍微好点,他要提供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稍微参考一下。老吴讲的东西都是过去时,对未来只是说了一个方向,比如他说人工智慧,5G,等很多热点,但是不具有指导作用,昨天任正非自己都说把5G夸大了,用到场景很少,连华为都这样说,你一般人如何把握5G。

所以,对于他们的节目睡觉前听听,开车打发时间听听,学习要有系统性,久久为功,不是碎片化的信息能够解决的。要想干出点成绩,离不开自己的脚踏实地,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别人的成功也很难复制。个人评论,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大家一起探讨。


你好,感谢你的问题,我是一个来自广东河源和平县的新农人,目前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聪明人集团任职,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是全程看完了,吴晓波的大致也看了一下内容,对此我看法如下:

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两位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把非常多的信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带给我们一下思考,便于我们对于当下的社会,商业,生活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方向。

罗振宇更多是说的当下,小趋势里面去找机会,前提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就是里面说到的良知良能。

吴晓波更多分析的是大环境,如何顺应大环境的变化,我们来去调整策略,规避风险,保存实力,总之未来很美,现实很苦。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谢谢!

@今日头条 @头条三农 @农村小遥 @现代农大 @头条学院 @侗族姐妹花 @火种三农 @姚三马 @农业农村部网站 @阿里巴巴公益@乡村振兴新青年 @位元组跳动扶贫@头条学院 @农民日报 @湖城影像 @农业助手 @中国农业新闻网 @CCTV致富经 @中国乡村之声 #耕耘未来#


我的感受是老罗的演讲至少证明了知识付费的可行性,至少还是有人愿意为获取知识而付费的。另一个观点就是听罗胖演讲的人都是社会名流,企业家居多,只所以逻辑思维这么火是因为罗胖有名人背书,而且其演讲风格很具感染力,具有出口成章的本事,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说白了罗辑思维离开罗胖,其实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了灵魂。而吴晓波和罗sa胖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以一个财经记著知识分子的视角去解读并且去传播自己知识和观点的一个社会精英,他常常以采访企业家为自己的观点背书。他们对商业有著天然的不同


知识不过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和角度。

它的本质不过是:给钱,然后让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归来人给你讲讲他从门外看到的风景。

嗯,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

如果只是从功利的角度,一门心思奔著财务自由,步步高升,其实没有任何知识可以拍著胸脯做到。

高晓松曾经在他的视频里,怀著崇敬提到过肖申克的救赎。前几天,熬夜看完,的确是一部伟大电影。

其实,像这种站在各个世界门口大声吆喝著的人,无论看起来像吟游诗人还是江湖术士,多一些也无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