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这几种舰种分工明确,适用环境各不相同。但是到现在,战列舰已彻底退休,巡洋舰也没多少了,驱逐舰和护卫舰成为主力舰种,很多功能界限已经模糊,不那么明确了。

1、战列舰是最引人瞩目的家伙,因其打架时喜欢多艘战舰排成单纵队战列线,互相开炮对轰,所以叫战列舰。

它的特点是:大舰、巨炮、厚甲,航程远,但跑的慢。在航母兴起以前,它是一国海军的当家花旦。

战列舰指著火炮过日子,所以口径大的吓人,280毫米都是小的,最大的日本「大和号」舰炮口径达460毫米。炮弹有1吨半重。一次齐射可以输出十几吨炮弹,打击力惊人。然并卵,在航空兵面前都是送功勋的。

战列舰的装甲薄的地方也有150毫米左右,重要部位达400毫米以上,能硬抗数发炮弹和鱼雷。

装那么多炮和装甲,其吨位必然小不了。小的也有2万吨左右,最大的7.3万吨,很费钢材的。

战列舰是远洋舰只,航程大,续航有1~1.5万海里,可以有力的执行对海对地攻击任务。

其中还有一个小分支,就是战列巡洋舰,它航速较高,装甲较薄,主炮口径也较小。它的逻辑就是:能追上我的打不过我,打得过我的追不上我,有点放风筝的意思。比如英国的考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但战列舰造价高昂,出动一次费用太大,速度又慢,所以它需要一个平时跑腿的帮手。这个帮手就是巡洋舰。

2、巡洋舰火力适中,装甲仅次于战列舰,一般装备250mm以下主炮,吨位多在7000-15000吨。

但它跑的快,航程远,可以快速赶往任务地点侦察,出动费用低,因此成为平时常用的主力战舰。

当它发现敌人时,可以拖住敌人,等待大哥战列舰到来。打群架时,巡洋舰编入舰队,弥补战列舰火力空隙,兼顾防空、反潜,它的火力配置比较丰富。

巡洋舰分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重巡以火力投送为主,主炮口径通常大于6英寸(152毫米),轻巡主要是防空与反潜。

3、驱逐舰原本是个小家伙,只有几百吨。它是瞄著鱼雷艇而生的。

19世纪人们发明了鱼雷,玩鱼雷的鱼雷艇也应运而生。它个子不大,速度又快又灵活,对笨拙的战列舰、巡洋舰危胁很大。

为了把这些苍蝇赶走,「鱼雷艇驱逐舰」出现了,它同样用鱼雷和火炮做武器,以快打快,效果很好。也可以用鱼雷袭扰对方主力舰艇。

慢慢的驱逐舰越做越大, 成长为现代海军中的「多面手」,保卫对象也从战列舰换成了航空母舰。

它的排水量通常在2000—8000吨,大的上万吨,航速30—38节左右,成为集防空、反潜、反舰于一体的主力舰种,是舰队不可缺少的角色。导弹出现后,驱逐舰的功能更加强大。

4、护卫舰既是小弟也是长辈,它个子小,吨位小,火力也弱,主要为编队提供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等,是轻型水面战斗舰艇。

但护卫舰年龄可不小,是最古老的舰种之一,早在16世纪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

二战时,德国潜艇横行海上,对盟军运输线造成巨大威胁。为了保护商船,盟国建造了2000多艘护卫舰,打的德国「狼群」不敢抬头。

同驱逐舰一样,随著科技发展,护卫舰也越造越大,从早期的1000吨,到现在已经上升到2000—4000吨,航速30—35节,导弹和直升机上舰后,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了。

到现在,除了走入博物馆的战列舰和日渐衰退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功能越来越全面,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有的驱逐舰已经达到上万的吨位,比巡洋舰还要大。以前的分类方法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主要还是以各国海军对用舰艇功能的定义区分了。


在各个时期,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地位和形态都不断变化,不是一个固定模子!四种舰的发展高峰,都在上个世纪,也就是20世纪,我们就看看20世纪的情况!

战列舰,从风帆时代开始,战列舰就是主力,而且这个主力既能作为肉盾抗揍,又能输出火力,是全能型选手!战列舰顾名思义,就是在火炮战舰线列中作战的舰只,按照现在流行游戏如"王者农药"、"DOTA"中的标准,就是扛线主力——始终扛在第一线上!这个任务,决定了战列舰必须同时拥有厚重装甲,和巨大的火炮,以便和敌方战列舰,甚至更恐怖的岸炮互殴!

1906年,英国开始建造「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把所有主炮统一了口径。之后主炮越来越大,口径节节上升,一战后美英日三强国战列舰,已经成批装备356毫米口径主炮,之后主炮达到俾斯麦、黎塞留等舰的380/381毫米口径,再到三国的"BIG 7"战列舰406/410毫米口径主炮,再到日本"大和"级的460毫米口径……排水量、装甲和航速,这些年内也是节节升高,如果不是华盛顿和伦敦两个海军条约,军备竞赛还得更加恐怖!当然二战后,航母和导弹终结了笨重的战列舰,最后一款战列舰——美国"衣阿华"级,改装为导弹-火炮战列舰打完海湾战争,完美谢幕。下图为改造完的"衣阿华"级。

巡洋舰,最初就用于侦察、袭扰、破交等机动作战任务,玩的就是驰骋大洋!但20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火炮舰的大发展,战列巡洋舰出现,顾名思义又能编入战列线,跟战列舰并肩作战,跑得又快可以侦察,或者追杀别的巡洋舰。但日德兰大海战证明战列巡洋舰还是太脆了,还是别扛在第一线,应专注于机动。在二战前,火炮鱼雷巡洋舰发展到极致,出现了带领驱逐舰雷击作战的轻巡(日本),专注于防空作战的轻巡(美英),专注于殖民地巡逻的轻巡(英国),以及越来越大的主力巡洋舰——从轻型,到重型,再到战列巡洋舰!下为美国"巴尔的摩"级重型巡洋舰。二战后,巡洋舰又迎来一次大发展!因为没有战列舰那么多累赘的装甲,其成本得以控制,所以可搭载导弹和直升机,再次披挂上阵!美国和苏联的巡洋舰反复争霸,美国从8203吨的"莱西"级,一路造到11300吨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中间还用二战巡洋舰舰体,搞了17525吨的"长滩"号巡洋舰。苏联从满载排水量5380吨的苏联58型导弹巡洋舰,一直造到24000吨的苏联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巡洋舰越来越大,携带导弹和船电设备越来越多,最终又昂贵了,又笨重了,冷战一结束,大家就觉得搞不下去了!下为地球最大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至于驱逐舰,就诞生于20世纪,他最初"驱逐"的是鱼雷艇,给大舰挡枪,尤其在近海。后来又被用于驱逐潜艇,到二战又增加防空任务。这种舰只速度特快,跟巡洋舰一样快,但是当然续航力远不如巡洋舰,不能持久。武器也就适合就好,别要求那么高,不能跟战列舰、巡洋舰相提并论,在一二战时期,除了鱼雷,其他武器完全威胁不了大舰。但是,反潜也很重要,而且也正是用鱼雷,驱逐舰也取得了重要战果。比如塔萨法隆格海战,日本全部由驱逐舰组成的雷击队,击沉击伤美军4艘重巡,真是以小博大不要命。下为日本驱逐舰。

二战后,驱逐舰俨然成了舰队主力,满载排水量从二战后期美国基林级的3000多吨,一路飙升到冷战结束时"伯克"I级8135吨,之后又出现了一大堆代替巡洋舰功能的大型驱逐舰——日本"金刚"、"爱宕"、"摩耶"级,韩国"世宗大王"级,以及世界第一的055型。至于日本的航母"日向"级和"出云"级,以及美国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新型打击舰",那些只是挂了个"驱逐舰"名字而已!但是,谁又知道以后,驱逐舰不会有更大发展呢?拭目以待吧!至于护卫舰,是一种纯粹辅助性作战舰艇。在刚诞生时,护卫舰就直接定位为,不参加主力舰队作战,在近海只保护大舰出港和航渡,在远海护卫商船。因为任务都是护卫、保卫,所以叫"护卫舰"。最初很多国家护卫舰并不叫护卫舰,称呼五花八门,叫护航驱逐舰,叫护航巡逻舰等等。护卫舰第一个发展巅峰,就是二战时期美英护航驱逐舰,对抗德国潜艇"狼群战术"。大量护航驱逐舰配合海上巡逻机,以及护航航空母舰,驱赶、追杀德国潜艇,逼著德国潜艇在白天必须潜航,大大压缩它们的活动范围。看看下图当时护航驱逐舰的简陋劲——冷战开始后,护卫舰又迎来大发展,远洋护卫舰从美国1892吨排水量的"迪雷"级,膨胀到冷战末4100吨的"佩里"级;近海护卫舰从苏联1186吨的50型,膨胀到冷战末3800吨的1154型。冷战后,经历实惠,加装大量先进军械和船电设备的护卫舰,更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绝对主力,甚至成为欧洲国家这种破落户的主力舰。主力远洋护卫舰,比如英国26型护卫舰,排水量一举攀上8000吨!而轻型护卫舰排水量也迅速膨胀,最新型如印度"卡莫尔塔"级达到3150吨,韩国"大邱"级达到3650吨……护卫舰大有全面替代驱逐舰,成为舰队中流砥柱的趋势。下图为巨大的英国26型护卫舰。任何武器装备,发展都是螺旋形!经济实惠、精密灵活的小船,经过发展,很有机会慢慢替代巨大、笨重、昂贵的前辈,扛起舰队作战的大梁,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要看不起今天的小不点,毕竟巨兽都是从小不点发展来的!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型、装备、任务都有所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简单说,早期战列舰是用于主力决战的绝对主力舰,巡洋舰是用于快速包抄、机动作战的次级主力舰,驱逐舰是用于鱼雷攻击和防御的轻型战斗舰艇,护卫舰是用於单纯的护航的轻型战斗舰艇。

在这里,咱们就简单把这4种战舰的发展历程说一说吧。

在16世纪的风帆战舰时代,欧洲主要产生了两种大型战舰。一种体型高大,火力猛,速度较慢的作为主力,一般在海战中排成一列一列的向对方开火,称为战列舰。另一种比较小型的,机动灵活的,用于掩护侧翼,或者包抄侧翼,以及远洋巡逻,称为巡洋舰。当时战列舰一般几百吨乃至上千吨,巡洋舰几百吨。

此后,战列舰和巡洋舰这两者的搭配就延续了几百年。在殖民时代,战列舰用于海上决战,巡洋舰则用于巡逻、掩护。后来木船加上了钢铁,风帆换成了蒸汽。到19世纪中后期,战列舰已经有近万吨排水量,装载大口径火炮;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一两千、三五千吨这个量级。

这时,鱼雷发明了。英国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对于体型庞大的战列舰、巡洋舰,鱼雷艇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英国人又发明了驱逐舰(又叫雷击舰),当时其排水几百吨,速度很快,装备小型火炮和鱼雷。驱逐舰(雷击舰)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用火炮和装甲优势,驱逐或歼灭对方的鱼雷艇,二是用鱼雷攻击对方的战列舰、巡洋舰。

经过几十年海军大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的战列舰已经制造到了「无畏舰」级别,排水量达两万多吨,装备300多毫米或400多毫米的巨炮,是海上决战的主力。巡洋舰则发展出了「装甲巡洋舰」,排水量大的达到近万吨,装备200多毫米火炮,轻巡洋舰则排水三四千吨。巡洋舰没法与战列舰正面对抗,但可以参与侦察和远洋巡航,打击薄弱地区的敌军。驱逐舰一般还是千吨左右,主要用于侦察、巡逻和鱼雷攻击,驱逐舰面对巡洋舰也是被虐杀。另外,「护卫舰」也由俄国人发明了,最初只有几百吨,主要就是防范敌方的快艇偷袭,后来又增加了反潜的任务。护卫舰面对驱逐舰,也是招架不住的。

到此时,四大舰种已经齐备了。除此之外,英德等国还造了一种「战列巡洋舰」,其实叫「高速战列舰」更合适,就是把战列舰的装甲或火力削弱,削弱的部分加到机动力上去,排水量和体型还是和普通战列舰差不多。战列巡洋舰硬拼不过普通战列舰,但是比战列舰快可以跑;面对重型巡洋舰则可以碾压,还可以追著虐。

到二战时期,这四大舰种继续发展,各自继续变胖。但是因为航母和潜艇的大量使用,作战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日本大和号满载排水量达7万吨,却在美国飞机袭击下基本没啥表现就被击沉。德国的俾斯麦号排水5万吨。重型巡洋舰的排水量也到了1万5千吨左右,超过50年前的战列舰。驱逐舰最大的已经有3000吨左右,接近轻型巡洋舰。其作战任务已经由原先的鱼雷攻击基础上增加了防空,帮助大型舰艇对抗空中战机。护卫舰排水量1000-2000吨,主要任务还是反潜。

二战结束后,随著巨炮大舰主义的渐渐淡化,一方面大型军舰逐渐推出舞台,另一方面驱逐舰、护卫舰体型逐渐扩大化,取代了之前战列舰、巡洋舰的部分任务。所以新时代的驱逐舰护卫舰,和旧时代的战列舰巡洋舰越来越难以区分。

例如,战列舰方面,只有美国的衣阿华级(5万吨)在二战后参加了朝鲜战争,又进行改装后参加了海湾战争,然后退役。巡洋舰方面,只有俄国的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排水2万多吨)和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万吨)还在服役。两者都是兼具防空、反舰和对陆地打击的能力,实际上综合了过去战列舰、巡洋舰的功能。而驱逐舰,现在中国的055,韩国的世宗大王这些,都是万吨左右的,基本相当于过去的重型巡洋舰,和巡洋舰差别其实已经非常小。护卫舰主要任务还是反潜,一直没变,但大的排水量已经到了五千吨,和一百年前的轻型巡洋舰差不多了。

所以区分这四种舰艇,本质上应该按功能任务区分,多数情况下按排水量区分就可以了,不同时代四种战舰排水量都有变化,但基本都能拉开差距的。到今天拉不开差距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排水量还不如朱姆沃尔特驱逐舰),那么功能其实也都混淆了。


战列舰在一战前分为前无畏舰,一战到二战前为无畏舰,主炮口径大多在12英寸及以上(305mm及以上)。

《华盛顿条约》 规定以后的战列舰通常超无畏舰,最著名的条约舰 big seven 2条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2条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3条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1935年随著希特勒的扩军备战 条约失效。

英国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主炮 14英寸(356mm)

纳尔逊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06mm)

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06mm)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06mm)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06mm)

衣阿华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06mm)

日本长门级战列舰 主炮16英寸(410mm)

大和级战列舰 主炮18英寸 (460mm)

义大利罗马级战列舰 主炮15英寸 (381mm)

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 主炮 13英寸(330mm)

黎塞留级战列舰 主炮15英寸(380mm)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 主炮15英寸(380mm)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主炮11英寸(283mm)

重巡与轻巡的划分线是203mm,以下为轻巡,以上包括为重巡,日本的最上级轻巡洋舰可以换装203主炮,升级为重巡。

大致排水量吨位可划分

排水量3w+ 战列舰 战列巡洋舰

排水量1w-3w 重巡

排水量3k-1w 轻巡

排水量1k-3k 驱逐舰

排水量1k以下 护卫舰


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快速战列舰,装甲巡洋舰,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如何区分?只能长话短说了。

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装甲舰等战斗舰艇,对于这类型战舰而言,大舰巨炮是他们最本质的特征。第二 战列舰系列喜欢一字纵队出行

比较粗短的是原教旨战列舰,航速一般也就二十多点,但是装甲很厚,可以说是重锤。

很苗条的是战列巡洋舰,一样致命,但是为了拥有战列舰级的火力和较高速度,牺牲了防护性能。

至于快速战列舰则是因为科技发展,所以不用在重甲还是高速之间艰难取舍,而是我全都要,所以快速战列舰出现后,再无原教旨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

装甲舰的话比较好分析,一种小船抗大炮的感觉的是装甲舰德国

如果只有一门大炮的话,是浅水重炮舰,活跃与一战期间,??总共也没几个,是为了让主力舰干自己该干的,而不是炸岛

所以航速也很惨,

接下来的是装甲巡洋舰,实际上acr主要是和穹甲巡洋舰区分的,装甲巡洋舰指的是有装甲都巡洋舰

穹甲巡洋舰,水线以上无装甲,就靠铁裤衩潇洒。

轻重巡洋舰则是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于海军军备都限制。

155以上主炮的战舰叫做重巡。

一下都叫轻巡

所以出现了最上155换203就变成了重巡的情况。

但是上面的舰艇全凉了,巡洋舰这个分类也快没了。

因为导弹出现以后,去tm的大舰巨炮,这些东西在反舰导弹面前毫无意义,所以消亡了

只有现代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爱咋叫咋叫

2000吨的驱逐舰

1000吨的巡洋舰27000的直升机护卫舰emmm,乱的很


在近代以前,海军舰艇的分支和种类很多,而战列舰,巡洋舰的名字都是从那个时代额来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则出现的稍微晚一些,到了现代,这些海军舰艇的定位已经几乎重合了,也没有了战列舰和巡洋舰。

战列舰

在帆船时代的海军,战列舰(Battleship)是舰队中最强大的中坚力量,其火炮重多,主要依靠排为战列线作战,她的作战目标是敌方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所以称之为战列舰。

而到了近代,它逐渐延伸出了「装甲舰」「战列巡洋舰」等舰种,这些也属于战列舰的一种,比如清朝北洋水师的镇远,定远号装甲舰也是战列舰。

战列舰主要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厚重的装甲,可以承担远洋作战任务,是航空母舰出现以前的各国海军中最主要的舰种,可以说,战列舰就是国家力量的象征。

一般来说,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从250mm到460mm,目前保持口径最大的460mm三座三联装火炮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她的满载排水量72808吨,拥有2300名舰员,仅仅一座炮塔就重达一千多吨,是名副其实的战列舰时代的霸主,但她出现的时候,航空母舰早已崛起,面对飞机,战列舰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最终被飞机炸沉。

从一战前到二战后,战列舰的数量是各国海军地位的标准,建造一艘战列舰,就可以说是增加一艘国之重器,她是火炮时代的绝唱。

巡洋舰

巡洋舰在帆船时代是一些吨位较小,适合快速航行,巡视己方海域的中型作战舰只,到了近代,开始成为比较适宜的作战力量,她虽然没有战列舰的火炮和装甲,但装备的中大口径火炮和适中的装甲足以使她可以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巡洋舰又分为重型巡洋舰和轻型巡洋舰,重巡洋舰的吨位在一万吨以上,最高的达到了3万多吨,航速32-34节,续航力1万多海里,装甲厚达127-203毫米。主炮口径在200毫米左右,射程20海里以上,如最大的巡洋舰当属二战中美国的阿拉斯加级巡洋舰就达30000多吨,装有9门304毫米的舰炮。这其实已经达到了战列舰的标准了。

轻巡洋舰吨位在10000吨以下,她的航速快,主炮口径从127—152毫米不等。主要用来侦察,消灭敌方驱逐舰等。

驱逐舰

驱逐舰是一种比较新的舰种,从19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以来,驱逐舰的地位逐渐提高,从携带鱼雷攻击敌方战舰,驱逐敌方鱼雷艇一直到攻击敌方潜艇,保护己方重型军舰的护航,她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驱逐舰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主要作用是驱逐敌方对我方重型军舰危害极大的鱼雷艇,所以因此而得名,当时的驱逐舰的吨位只有几百吨。后来,驱逐舰也装备了鱼雷,成了拥有鱼雷和火炮的中型军舰,她几乎没有装甲,但航速快,可以执行侦察,反潜,为舰队护航等任务,是名副其实的多用能手,此时的驱逐舰的吨位有100-3000吨,装备的火炮大多是127毫米以下。到了现代,驱逐舰成为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划分为多用途驱逐舰,反潜驱逐舰和防空驱逐舰,中国新下水的055型驱逐舰,排水量达到了12500吨,这几乎已经相当于一艘重巡洋舰的吨位了。

护卫舰

护卫舰的起源来自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地获得了为数众多的殖民地,为保护自身殖民地的安全而建造的适合在殖民地近海活动,用于警戒、巡逻和保护己方商船的中小型舰只,她的排水量小,装载火炮少,但航速快,侦察,反潜都比较合适,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各国均大规模的予以建造,而到了现在,护卫舰也是各国海军比较适用的中小型舰艇。

护卫舰在一战到二战时期的排水量大概为1000吨左右,装备数门127毫米以下的火炮和鱼雷,而到了现在,排水量从2000吨到6000吨不等,已经成为了中大型军舰。


就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简单了解这些战舰吧。

战列舰

这是一个大块头的军舰,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达到七万吨的记录。输出主要靠大口径火炮,是曾经各国海军的决战力量。几百年「大炮巨舰」主义的发展,人类把战舰做得越来越大,装甲也越来越厚,火炮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是诞生现代战列舰的原因。一艘战列舰相当于陆军的重型装甲军团,这可不是一艘船而已了,每一艘战列舰隶属的人员有一些甚至可以在服役期间上不了这艘船,比如说这艘战舰在驻地的办事处的军人等等...

巡洋舰

那么巡洋舰呢?因为战列舰又贵又费,不能经常开出去。在陆军中也没有司令排重型装甲军团出去巡逻威慑的吧,同样的道理吧。而近代那些海军强国无一不在海外有多处殖民地需要武力威慑的,所以就做一种新船吧。这种军舰要快速(可能要跨大洋去威慑和战斗呢。),所以消减了一部分装甲(太重速度慢),自持力还得强哦。

于是乎,这种长条形的火力强大的跑得又快又远的军舰就出现了----巡洋舰。

相当于陆军的快速机动战斗师。

驱逐舰

这,驱逐舰嘛,出现的有点时代需要。话说这时候,海上出现了新武器,又猛又恶,啥呢?鱼雷!

还发展了一种新军舰----鱼雷艇。这些鱼雷艇又轻又快,动辄三十来节,飞一般的速度冲到战列舰或者巡洋舰的身边,「嗖」的发射一枚致命的鱼雷,致命哦,杀伤力比炮弹大十倍以上哦。(早期的军舰装甲主要是装在甲板和舰舷的水面上部分。),而庞大的战列舰。巨大的火炮只需要一发炮弹在鱼雷艇旁边落下就足以掀翻鱼雷艇,但是,能用那些巨型火炮打中或者击打在这快速机动的鱼雷艇旁边吗?不行。

编制为一个连的部队很容易打败整个重型装甲军团,怎么办?战列舰和巡洋舰难道要下课了?不行不行,带小弟,防闷棍才是正途。

小弟是谁,驱逐舰啊。装上射速高的小炮,专门对付鱼雷艇,驱逐舰闪亮登场,因为要随著战列舰大哥,巡洋舰二哥去玩,吨位还不能做小了,太小不抗风浪呢。速度要能够驱逐鱼雷艇,装甲肯定也高不到哪里去了。于是一艘快速的炮舰出现了。

有人就抓抓头啊,船这么大,就几个快速炮,有点浪费吧,咱的速度也不慢呀,要不也装点鱼雷,大哥二哥打架,我也可以抽冷子放个鱼雷什么的?可以,于是咱驱逐舰还装上鱼雷发射器了。

又过了一段,敌人用飞机和潜艇来发射鱼雷了。大哥二哥齐齐转头看著驱逐舰,驱逐舰只有拍著胸膛,包在我身上。声呐探测系统,深水炸弹,防空火力,装上。

跑了几百上千海里,驱逐舰:「大哥,我饿了」

战列舰递过一根输油管:「管饱,喝吧。」

陆军重装甲军团补给一个防空营,小事。

二战驱逐舰远洋机动和和战斗,靠战列舰补给(这个记住。)

护卫舰

护卫舰体型小,可是年纪比驱逐舰要大哦。最早是近海防御的,然后是随著运输船队防御的,后来又是跟著战列舰舰队防御的,现在是跟著航母舰队防御。。。。。。说白了,没有具备对主力舰攻击能力。(现代的不算,武器进步出导弹了,兔子也能蹬鹰的不算。)

看看,区别很明显吧。至于怎么区分也很明显

战列舰:我到达,我跑的远,我射击,我抗揍,我在就是决战。

巡洋舰:我快速到达,我跑的远,我射击,我不大耐揍,可我也不含糊。

驱逐舰:我速度快,大哥喂奶我也跑的远,我帮大哥防空反潜,我还会抽冷子放几个鱼雷对付地方战列舰,巡洋舰。

复位键:按下我,可以重启,又叫热启动。。。(跑错片场了,不好意思。)

护卫舰:我速度快,要大哥喂奶,我为大哥防空反潜,不过大哥那个级别的战斗,我真的参与不了。

当然,这仅仅是发展到二战时候的区分了,大家留著做个纪念了。现在的战列舰,基本退役了,巡洋舰也是,驱逐舰也改头换面了,护卫舰也能兔子蹬鹰了。没有什么要详细区分的必要了。


在现在海军体系中舰艇的区分不那么明显,界限很模糊了。二战时期的区分是一万吨以上的为战列舰,主炮口径300毫米以上,舰体重装甲。五千吨至一万吨的为巡洋舰,主炮囗径200至300毫米,中等装甲。一千吨至五千吨的为驱逐舰,主炮口径一般150毫米,轻装甲航速快。一千吨以下的为护卫舰,主炮口径一百毫米以下,轻装甲。二战时期战列舰作为主力舰艇,执行对敌舰和海岸打击,(相当于现代航母的角色)巡洋舰任务是为战列舰的护航舰只,给战列舰提供保护和火力支援,驱逐舰任务是以航速快驱离敌舰和反潜艇,护卫舰任务就是给航线和海岸,港口保卫警戒。现代海军体系中航母替代了战列舰成为大国海军标志和核心舰艇,现代驱逐舰都是通用的多面手防空,反舰,反潜,对陆打击都可以,吨位也越来越大到了万吨以上。现代护卫舰吨位也造到五六千吨,也是多面手,其主要任务是反潜和近海巡逻护卫,在很多国家是主力舰。现代的驱逐舰护卫舰都是向通用化大型化发展,任务的界限很模糊了。


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种类的海上/海下作战平台,有的依然活力四射,而有的已经退出舞台。战列舰: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火力、能执行制海或对地攻击任务的水面战舰,因在交战时由多艘战舰组成战列线而得名。战列舰的外观特征是拥有三到四座体积巨大的主炮塔,另外有数量众多的副炮和导弹发射筒。战列舰在体积和吨位上仅次于重型航母、高于其他水面战舰,在战列舰的黄金时代,起到舰队核心的作用。由于战列舰的作战手段非常单一,目前这一舰种已经遭到淘汰。

巡洋舰:是具有包括舰炮、导弹、舰载直升机等多重作战手段的大型水面战舰,因在出现之初主要用于海上巡逻作战而得名。在战列舰时代,装备中小口径火炮的巡洋舰主要作为战列舰的补充力量;二战结束后,巡洋舰实现导弹化,其作用转向舰队防空作战中心和反水面目标作战火力平台,是除航空母舰外吨位最大的水面战舰。上世纪70年代后,只有美国和苏联继续研发和装备巡洋舰,而目前中国、美国的新一代驱逐舰虽然吨位和作战能力上与巡洋舰无异,但在舰种分类上并未划为巡洋舰,因此巡洋舰实际上也处于消亡状态。

驱逐舰:起源于鱼雷艇、因作战方式上以驱逐和歼灭敌方舰船为主而得名,目前是主要海军强国的主力水面战舰。二战结束后,驱逐舰逐渐导弹化,因此其在作战手段上与巡洋舰无异,但由于吨位相比于巡洋舰较小而作战能力略逊,一般也不具有巡洋舰上设置的舰队指挥中心。目前,驱逐舰正在不断大型化,各国新一代的驱逐舰最大排水量已经超过万吨、与巡洋舰无异,因此驱逐舰正在替代巡洋舰的地位。

护卫舰:护卫舰是一种起源相当繁杂的舰船,在无畏舰时代,护卫舰曾经是巡洋舰的一个分支;二战期间,各国建造的护航驱逐舰、反潜护卫舰和海防舰在战后继续服役时往往被划分为护卫舰,因此现代护卫舰指的是比驱逐舰吨位更小的水面战舰。护卫舰是目前世界各国海军的主力水面战舰,因作战能力相对较弱而在主要海军强国中其地位逊于驱逐舰,但在其他国家往往作为主力水面舰。与驱逐舰一样,护卫舰也正在不断大型化,一些现役护卫舰已经超越了冷战时代驱逐舰的吨位,而传统意义上的护卫舰则正在演变为巡逻舰。


现在来说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或者说已没区分的必要了——战列舰已经淘汰,退出了战争的舞台,彻底走进了历史;巡洋舰也已日落西山,即将退出现役,唯有美、俄装备,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在研发、制造巡洋舰。想要看战列舰,那就只能去博物馆了。

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共建27艘,5艘退役,现役22艘。俄罗斯海军现役的巡洋舰有两款:「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2艘,彼得大帝号、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光荣级巡洋舰3艘,光荣号、乌斯季诺夫海军元帅号、瓦良格号。俄罗斯海军已开始对光荣级巡洋舰进行现代化的升级,预计全部返回俄罗斯海军需要到2020年。全世界的巡洋舰也只有这些了,退役一艘就少一艘。

随著科技的快速发展、导弹小型化等技术的进步,战场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战列舰早在二战中后期就已经无法适应战场,被淘汰是必然的。巡洋舰也将被淘汰,只是迟早而已——驱逐舰、护卫舰已经成了现代战场上的主力战舰,由于很多作战功能重叠,驱逐舰与护卫舰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界限很模糊,如英、法等国的护卫舰,更应该被称为驱逐舰。

战列舰属于远洋大型水面战舰,排水量在15000吨以上,它的特点就是「大炮巨舰」外加「装甲厚」——利于开炮对轰,能承受数发炮弹或者是鱼雷的攻击。它的航程远、速度慢,曾经的主力战舰、中坚力量。战列舰的武器就是火炮,口径最大可达460毫米。防御靠的就是装甲,重要部位装甲厚400毫米。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列舰是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航速21节,「无畏」号装备10门12英寸(304.8mm)主炮,再有就是对付鱼雷艇的小口径速射炮。

战列巡洋舰是战列舰的一个分支,航速高、装甲薄、火力相对来说要弱——简单说就是,简化版的战列舰。随著航空母舰的出现,在舰载机面前,战列舰就成了「靶船」,最终淘汰。现代化的巡洋舰主要就是为了给航母、战列舰护航,排水量7000-15000吨。可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岸上目标,特点是火力强、用途多,属于大型远洋战舰。巡洋舰的火炮口径较战列舰要小很多,一般在250mm以下——轻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在155毫米以下,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在155毫米以上。

驱逐舰、护卫舰就没必要说了,界限模糊不清。几千吨、上万吨都可叫驱逐舰,欧洲的护卫舰排水量甚至比我国的052D驱逐舰排水量还大,防空、反潜、反舰,驱逐舰能执行的作战任务,护卫舰也基本上都能做。现在的驱逐舰把以前巡洋舰的作战任务全都抢了过来,甚至是对地攻击。从目前战舰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功能是必然的发展潮流,这种情况下,驱逐舰、护卫舰的区分已经不重要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