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君士坦丁堡之圍中,進攻一方用巨炮轟開了城牆,同時期明朝的火器則以火槍為主,完全沒往巨炮這個方向發展


憑記憶手打,有問題歡迎指正

1326年,英國手抄本中出現的歐洲目前記載的最早的火炮

中國的,元至順三年(1332年)銅造炮

而宋代史料記載中也出現了大量火炮以及火藥武器的使用記錄,最早的「手炮」(類似百年戰爭中法國炮兵的野戰炮)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初期。

就這些資料來看,並沒有「歐洲中世紀發明火炮」的說法,倒不如說火炮技術也是由東向西傳播的。

至於歐洲中世紀發展出火炮這個說法,我得提出一個疑問,歐洲是什麼時候走出的中世紀的,或者說,中世紀是什麼時候結束的。百年戰爭末期,野戰火炮才真正在歐洲戰場上起到關鍵作用。到了勃艮第戰爭時期,纔出現有炮架,炮耳等射擊輔助設備的野戰炮兵,而拉文納戰役後,火炮,火槍的戰術運用才顯得專業熟練,顯然,這兩個時期雖然可以說是中世紀末期,但是我們更傾向用「文藝復興」來指代吧。而橫向對比中國的火器發展,明代前中期同樣出現了包括炮耳在內的射擊輔助設備,甚至可以說技術上是領先歐洲的。

歐洲炮兵技術運用當是從16~19世紀軍事技術革新的時代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中以拉文納戰役,古斯塔夫二世軍事改革,七年戰爭與拿破崙戰爭等為關鍵節點,最終在戰術思想與軍械上達到領先東方(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的)世界的程度。所以,「中世紀發明發展火炮,而東方沒有」是錯誤命題。

而關於歐洲16~19世紀的「軍事革新」,一直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話題。如果問「為什麼會發生」,我可以簡單回答,因為16~19世紀歐洲大陸上連續不斷的戰爭造成了對軍事戰術革新的需求。舉例來說,百年戰爭造就了最強的重騎兵部隊,法國的敕令騎兵和早期野戰炮兵部隊,而敕令騎兵,瑞士傭兵的強大則催生了西班牙大方陣以及義大利式要塞(星堡)的出現,而西班牙大方陣與這種要塞體系的成熟則導致了法國騎兵地位的下降以及法國對炮兵戰術的重視。可以說,近代歐洲的軍事革新是以長達六十五年的義大利戰爭為起點,再到八十年戰爭(尼德蘭獨立戰爭)/三十年戰爭,路易十四發動的系列戰爭等漫長的戰爭所打造的。

而相較之下,東方世界到乾隆後,就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對外戰爭,一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這期間近百年時間軍事技術與戰術近乎停滯發展,也是最終造成東方技術與戰術落後的關鍵期。而以往的數次對外戰爭,雖然落後,但是還算有來有回。

綜上,題主所給出的命題首先是錯的,中世紀歐洲沒有發展出領先東方世界的火器。

中國史方面沒什麼瞭解,不好作圖書推薦,不過有別的答主給出推薦了而且看起來很不錯。歐洲方面先推薦個《Europe Warfare 1494~1660》,其他的回頭補充。


說句題外話,真正的中古/近代巨♂炮,你得到印度去找,就是那種,那種需要兩位數大象,n人聯合操作,重量超過10噸的巨大玩意……

歐洲佬認真搞起來成體系的,pro的炮兵得到義大利戰爭之後了,16世紀的事兒。而炮兵pro以後其實就不太愛用那種誇張的巨炮了……沒啥用。即便是在棱堡風行,破城炮大行其道的年代,great gun通常也只是48磅破城炮而已……這已經算是大炮當道的年代了,再往後攻城炮兵一水24磅的都有……

當然了,臼炮磅數肯定高,不過那是另一碼事。臼炮還有土工作業方法的進化對對大力長炮破城思路,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排擠作用……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意思········沒提滿清而是問宋明,湊活著強答一下試試。

話分兩頭,首先要明確一下,也就是至少在大鐵炮的年代,大,本身並不是先進與否的標誌。

Fig 1. 哪怕到了這個大小都未必能說明技術是否先進,純粹靠大證明實力的可能也就是多拉大炮那個層次纔行

真正能說明實力的說到底還是要看工藝水平。工藝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冶金、鑄造和工藝能力,也可以簡介體現戰術、築城術等領域的發展狀況。

在冶金和鑄造領域的差距可以非常直觀地體現出來,如圖二那門清康熙十年前後的中歐大炮。相比同期滿清的產品,既沒有彎彎曲曲的內膛,也沒有核桃皮一樣的外觀(這個有可能是腐蝕造成的,但至少就軍博早年的藏品來看內膛九曲十八彎是沒跑的)

Fig 2. 炮身銘文168x年,具體年代忘了,原物位於紐倫堡,旁邊還有一門造反農民攢的橡木製鐵箍大土炮,慘不忍睹,很符合造反農民的身份

光潔的外表和細膩的紋理體現的是更好的鑄造水平,筆直光滑的內膛確保了更好的內彈道性能,更長的炮管和(相應冶金水平下理應)更高的膛壓可以獲得更低伸的彈道和更好的精度,同時在確保上述性能的同時減輕重量提高機動性。

隨著棱堡的產生,超級大炮失去了發揮的場合。大角度低矮厚實的城牆使得轟塌一個缺口成為幻想,接近坡的存在不但讓守軍連瞄準都省了大半,更導致進攻方的炮彈都未必有多少能直接打到城牆上,在沒有爆破彈的年代只能看著大鐵球跳滿天。於是更遠的射程和精確射擊的能力不但在野戰場合,同樣在攻城的環境下變得愈發重要,新式火炮開始逐漸增加便於瞄準和機動的各種輔助機構,如圖三(反過來說打不準而且命中看緣分的炮也不需要準星,多燒香就好)

Fig 3. 具備準星的大炮,約17世紀末,艾森納赫,Wartburg

Fig 4. 從埃爾福特的棱堡牆頭往外看,注意遠處民用建築地面的高度,隔了一個接近坡(似乎沒有合適的詞翻譯)之後除非接近到守軍火力密集殺傷的範圍,否則連城牆的垂直部分都看不到多少

只是比大的話······題主可以考慮一下虎蹲炮。大噴壺,鑄個大鐵盆,地上刨個坑往裡一坐,技術含量什麼的不存在的,能把塞進去的各種垃圾朝大概的方向噴出去就好了。只要你搬得動,想要多大都可以,野戰噴鐵砂,攻城投巨石,磚牆一砸一窟窿。然而面對下圖這種喪心病狂的城防。

Fig 5. 紐倫堡,皇帝要塞的「瑞典棱堡」,好不容易冒著槍林彈雨跑到門口,進個門不但背後要被高高低低的炮眼打黑槍,頭頂還有蓋子可以往下澆滾燙的開水熱油大糞湯

另一方面明中期也就是大概萬曆年間以前,東西方火器乃至軍事科學領域差距並沒有後來那麼誇張。如果說有清一代,技術差距迅速大到令人絕望的程度的話(如圖六),那麼明末之前多少還是能看見尾燈的。西方築城術在明末也對我國小有影響,導致一些地區開始給四方城牆修建角樓,但由於滿清入關「天下太平」,進化成棱堡的進度也就被打斷了。例如紐倫堡皇帝堡壘的棱堡建於十六世紀中葉,反映了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築城術和戰術思想,然而等到傳到東方的時候我大清朝已經沒什麼修棱堡的需求了,最終我國的築城術也就凝固在了遠看城牆鋸鋸齒,近看城牆齒齒鋸的程度上。這種情況除了可以歸因於滿清的極端保守和寧與外人不予家奴的種族政策,也應當考慮到滿清對周邊少數民族成功的羈縻統治有效緩解了軍事壓力的因素。

Fig 6. 鴉片戰爭那年洋大人的刨牀,南北戰爭鐵甲艦對轟的時候我們再折騰太平天國,咱們鬧拳匪那年柏林在修地鐵

跑題跑得遠一點······很多人嘴上說著全面看待問題,然而換個場合立馬變回「我天朝文武制度無一不在西洋之上,只不過是大炮不如人家罷了」這種愚蠢的論調。前段時間看有人黑KMT(我再次重申,這在知乎是絕對正確的,而且不管怎麼黑都是絕對客觀公正的,每一個字都是事實),說國府買炮好高騖遠,買leFH18非要搭配機械化牽引車,就不能用騾馬者云云。姑且不論最終選擇亨舍爾33輪式牽引車(這幫噴壺可能根本沒聽說過這型號)而不是德國人自己用的半履帶牽引車,也不提德國人自己也是打到鵝國發現道路條件惡劣才開始給105榴設計的挽具,單獨說能提畜力挽曳這一點就說這幫貨是嘴炮就不冤枉。之所以歷史課上說我國積貧積弱就是因為到本世紀初為止我國積累得沒有一個領域不弱(嘴炮一如既往例外),恰恰到了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們大炮隨便造的時候我國畜牧業依舊保持著非常落後的局面,每年尚需大批進口種畜和精液(中英貿易的重點之一),遑論抗戰之前連在歐洲號稱輕便的博福斯m29拆解之後都要累死華北大騾子的時代。


真正意義上的實戰型巨炮應該是君士坦丁堡戰役中奧斯曼人製造的烏爾班巨炮,雖然這門巨炮僅能在攻城戰中使用,而且射速和移動速度都及其緩慢,但是對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來說,這是毀滅性的武器,它宣告中世紀最強大的城牆也在火炮的進步中宣告退役,同時也宣告了中世紀的結束。(東羅馬帝國的滅亡被認為是中世紀的結束,這個曾經偉大的帝國早於中世紀開始,並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真正開端ps:義大利文藝復興正是受到東羅馬文藝復興的影響,巴列奧略王朝晚期的幾位君主都是開明的文藝人,遺憾的是它死在了黎明之前。

所以,歐洲中世紀不存在所謂的巨炮,就算有,那也是土耳其人造出來的,而且它的出現就宣告了中世紀的結束,同時宣告了新時代的到來,棱堡開始出現並很快成為了新的主流,在數次維也納之圍中有效抵禦了奧斯曼帝國的巨炮,而火炮技術也在對抗中不斷發展,並在拿破崙戰爭中迎來革命性的變革。

與奧斯曼同時代的明朝在建國初期火炮技術曾經有過一個輝煌的發展時期,但是隨著天下一統,明朝的敵人基本上就是四方蠻夷,其築城技術不能說沒有,但是也聊勝於無,所以明朝火炮大多以輕、小的野戰炮為主,明朝後期曾經仿製進口的紅衣大炮,成果還不錯,但是王朝的傾覆不是一兩門火炮能挽救的。清朝開國曾經大量的生產和運用火炮,特別是攻城戰中,其技術並不比同時期的歐洲落後更多,可是一旦取得天下之後,處於壓制漢族武裝力量維持滿洲騎射優勢的考慮,大力壓制火器的發展,導致中國火炮技術從此一蹶不振,再次發展起來已經是新中國了。


中世紀歐洲城牆又薄又脆戰爭頻繁導致巨炮出現:5星|《從丹藥到槍炮》

對比講中國與歐洲的槍炮發展歷史。跟大致算同類題材的《殺戮與文化》相比,水平更高,戰爭案例更多,中國案例更多,讀起來更有趣,最重要的是,作者的背景更可信,邏輯更嚴謹,證據更多。作者是海外漢學家,全書是嚴肅學術著作的風格,大部分的觀點給出信息來源,對已有的學術觀點做簡單介紹,並給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與證據。難得的是讀起來比較輕鬆有趣。具體的戰爭案例紛繁複雜,作者旁徵博引,從浩瀚的中外史料中找出許多跟槍炮火藥及相關戰爭技術有關的細節。英文原版出於2017年。還算比較新。書中比較重要的思想有:1:槍炮是中國人首先發明然後由蒙古大軍傳入歐洲,理由是中國可以找到早期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火器實物和資料;2:火藥同樣是中國人發明然後傳入歐洲,理由是中國早期的火藥配方紛繁複雜,歐洲的早期配方則是相對固定的且跟中國配方接近;

3:火槍兵輪射技術,中國的出現早於歐洲,中國在弓弩時代就這麼作了;

4:步兵操練,中國從戰國開始一直沒斷過,歐洲則是在中世紀拾起了羅馬人的傳統;5:戰爭技術的發展,跟一個國家需要面對的戰爭的烈度和頻率密切相關6:宋朝始終面對強敵,因此火器發展很快;明朝和清朝中期國家穩定,因此熱兵器發展相對停止,同時期歐洲戰爭頻繁,槍炮發展迅速;7:中國宋元明時期因為城牆太堅固,熱兵器只能向火槍的方向發展,同時期歐洲則大部分城市沒有城牆,少部分有但是又薄又脆,因此發展出了一炮打穿城牆的巨炮;8:明朝和清朝前期戰爭頻繁,軍隊戰鬥力非常強,火後期持續和平100多年,軍隊戰鬥力下降嚴重;9: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廷沒感受到致命威脅,軍事技術改革持續了10年就中斷了;10: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讓清廷感受到了致命威脅,洋務運動開始自己造船造炮,成效顯著;11:儒家思想並不排斥火器,1522年葡萄牙人第一次打廣州,明朝依靠人多船多取勝,第二年葡萄牙人再來,明朝的船載火炮已經明顯優於葡萄牙了;清朝時候曾左李都是博學宿儒,都不排斥火槍大炮巨艦;12:歐洲人發明的棱堡,防守效果明顯優於中國的四方城堡,不過幾乎沒傳到中國來。

總體評價5星,非常好。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1:中國歷史上只有某些時段是不鼓勵軍事革新的,1760年到1839年的大清的平靖時期是個顯例。在這一時期,儒家學者理所當然地把精力集中於非軍事事務上.當1839年戰爭再次降臨中國時(19世紀中葉的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破壞力最強的),儒家又一次站在了軍事革新的最前端。他們在這方面取得的成果比人們以為的更為卓著。P9

2:公元1280年,一場爆炸讓揚州舉城皆驚。一位城中居民寫道:「聲音像火山爆發,像龍捲風吹來,全城震恐。」1衝擊波,或時人所謂「炮風」,震得屋樑飛出3英里(約4.8公里),屋瓦吹到30英里(約48公里)之外。城中百姓最初以為是打仗了——他們數代就生活於戰火之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一場事故。P15

3:火藥從發明到發展為致命武器的過程是世界史上的關鍵部分。它令人著迷,也詭異非常。早前的火器並不如我們所想——火炮、滑膛槍、迫擊炮、手雷。它們怪異、醜陋,甚至可笑。想像一下「火禽」——包火藥綁在一隻鳥的身上。這種武器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如果不考慮它的精確性的話。你點火,放鳥,把它趕到敵人的陣地,P16

4:想想1127年到1279年,也就是南宋時期,人類經歷了從使用最初級的火器,比如火藥箭,到發展出一整套精密武器,比如火槍、各種原型槍的過程。在後一階段的末尾,終於出現了真正意義的槍。P17

5:在歐洲,國際體系中國家間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被理解為是有益的,因為這種態勢有選擇地製造了壓力,促使精密工藝、管理結構和科學技術向前發展。所以,為什麼我們要把宋未能凌駕於鄰國看作孱弱的標誌,而不是其發展的動力來源呢? P216:這樣的穩定性,國家間恆常的敵對態勢,對於「戰國」的發展動能極為關鍵。混亂與穩定之間的平衡創造出一種高產的均衡態,宋朝的「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都不常見的穩定和持久的形態。P227:開封之戰(1126-1127),金宋雙方都大範圍地使用了火炮。關於這場戰役的文獻尤其詳細。王兆春寫道,這場以及同年的另一場戰役「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詳細記載使用火器的作戰」。P308:無論如何,第一次詳細描述火槍使用的文字是來自於對1132年一場次要戰役的敘述:宋朝城市德安(今天的湖北省安陸市)之圍。德安之圍令人興奮,因為它提到了火槍發明者的名字,足智多謀的指揮官陳規(1072-1141)。P309:襄陽之圍14年後,我們獲得了鐵火炮在戰爭中使用的第一個證據——金軍1221年圍攻宋軍守衛的蘄州(蘄州就在現在的湖北省境內)。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火炮扮演關鍵角色的圍城之戰。宋朝軍官趙與榕用悲傷、淵博的文字記載了這次圍城,其中對火藥戰爭描寫極為豐富,涉及鐵火炮、改進火槍、皮大炮(leather bomb)、紙炮(paper bomb),實戰中的火禽,當然,還有火藥箭。P3510:有一點是肯定的,宋蒙戰爭中對火槍已是司空見慣。1257年,建康府的一份軍器製造清單上就列明瞭已生產「突火筒」333個.兩年後,《宋史》提到另外一樣極為類似的武器——「突火槍」——的製造。P4311:1980年,考古學家在甘肅省出土的窖藏文物中發現了一支108千克的青銅火銃。火銃上沒有銘文,但有證據表明它造於西夏晚期,要晚於1214年,但早於西夏滅亡的1227年(甘肅是西夏王朝的一部分).惹人聯想的是,連同火銃還發現了一顆鐵丸,內部還有0.1千克火藥。這顆鐵丸直徑約9釐米,略小於銃口內徑(12釐米),P4412:明帝國的絕世武功仰賴的是高效的火銃,中國歷史學家高度評價明朝早期的科技實力,中國那時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火銃,是舉世無雙的。1380年,明朝政府下令,軍隊10%的士兵必須裝備火銃。P4613:在1356年的佈雷特伊圍城和同時期發生於中國的圍城戰之間,聯繫是一目瞭然的:「火炮」這時都是瞄準單兵,用來助燃。在歐亞大陸的兩端,火槍和火炮的界線可能並不清晰,因為火炮隨著不同的環境在改變著使用方式。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和歐洲的火槍都和火炮一起使用了好幾個世紀。P72

14:過去,歐洲人的圍城戰和中國是類似的。火炮僅僅針對的是人,或者燒毀個木頭工事什麼的。但1377年的奧德雷克之圍創造了新紀元。歐洲的火炮已經大到可以摧毀城牆了。歐洲人開始比賽著造出越來越大的火炮。P74

15:君士坦丁堡這座古城的陷落是軍事史上的大事,是火炮這種武器標誌性的勝利。著名歷史學家邁克·霍華德寫道:「君士坦丁堡城牆被土耳其炮兵摧毀,標誌了……西方歷史中一個長階段的結束。」P7816:有沒有可能,高聳的城牆正是中國火炮和歐洲發展迥異的一大原因呢?中國的城牆這麼厚實、修得這麼有技巧,並且無處不在,這讓早期的火炮——即使是歐洲的巨型火炮都難以取勝。實際上,在15世紀晚期和16世紀,當歐洲人開始重建可以抵禦加農炮炮彈的城牆時,他們採用的建築原理和古代中國是極其相似的,只不過,中國傳統的建築城堡的技術比火炮,乃至投石機都早太多了。P8017:外壘本是保護城牆的臨時措施,不過歐洲人很快就要修建新一代的城堡了。新一代的城牆與中國的傳統城牆頗為類似:內實泥土、外包石塊,比之以前厚實許多,目的是防禦火炮,實際上它們確有奇效。曾經破城似無物的火炮不管用了,攻城戰變得曠日持久。一兩炮過去即城穿牆破,守軍告降的日子一去不返了。P8318:而15世紀早期則正是中國被事關生死的戰爭搞得山河破碎的時候。14世紀50年代到1449年的一個世紀更是動蕩不安,明朝剛剛建立,亟須鞏固帝國政權,中西火炮在這個時期的發展並無差異,都是朝著更長的炮身去發展。到了15世紀中葉,這一趨勢在中國停止了,在歐洲則大為加速,恰恰就是中國硝煙漸息而歐洲大興干戈的時候。P8619:在第二次交鋒中,葡萄牙人遭遇的是比第一次更強悍的艦隊和更猛烈的炮火。1521年,葡萄牙人還能用精良的火炮來彌補艦船數量的劣勢,1522年就完全不可能了。這說明中國人從上一次交手中汲取了經驗,改進了裝備。這第二支中國艦隊的裝備比第一支要好得多。P10920:帕克認為中國人有深遠的操練傳統,這是對的,但是他們並沒有二次發明。當歐洲人重新發現羅馬的古典操練時,中國人深厚的操練傳統從未中斷,這其中就包括輪射技術。P12421:1131年秋,彪悍的金國將軍完顏兀朮領軍南下經過陝西。在和尚原(近今陝西寶雞)遇吳氏兄弟阻擊,後者的部隊就採用了輪射的技藝: P12622:無論如何,戚繼光多部作品中的多段文字已經說得很清楚,在日本人1575年的長筱之戰以及荷蘭人1600年的紐波特之戰(Battle of Nieuwport)前,中國軍隊就採用了火繩槍輪射技術。對此,我們不必驚訝。因為我們已經見過輪射技術在中國軍事傳統中是如何的源遠流長,在14世紀用於火槍之前,在弩上已經用了好幾個世紀了。P14623:就這樣,朝鮮人與日本人、中國人一樣,不僅將滑膛槍編入了自己的部隊,還學會了輪射技術,將練兵系統化。東亞三國如此成功地改良了滑膛槍——其中中國人甚至比歐洲人自己更早地使用了輪射技術——說明東亞地區在16世紀遠非軍事上停滯不前的狀態。P14924:他【鄭成功】的部隊在1661年那天對陣荷蘭火槍手當然沒有絲毫困難,在中荷戰爭中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上也是一樣。比如1661年10月,幾十人的荷蘭軍隊進逼鄭成功在島上的軍隊,後者的兵力只有他們的一半。P15325:中國工匠還試驗了別的鑄造法,比如熟鐵內芯和生鐵外壁的結合。這種複合鐵炮甚至比鐵銅複合炮還要便宜,比標準鐵炮還要安全耐用。兩種複合炮一鐵心銅體炮和生熟鐵複合炮——經證明都是非常成功的,「在世界居領先地位」。P16126:不過在17世紀30年代,一位明代官員操辦了一項鮮為人知的西化工程一建立一支以歐洲艦隊為藍本的海軍。這個官員叫鄭芝龍(1604-1661),他是一位重要人物,卻被嚴重低估。他擊敗了荷蘭人,讓他們明白了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是愚蠢的;他還建立了一支陸軍和一支海軍,由其子鄭成功統領,這兩支軍隊的戰鬥力在世界範圍都位居前列。P16227:奇怪的是,明朝從來沒有想過要重新建造毀於1633年的那支艦隊。或許是1634年靠傳統船隻取得的大勝讓鄭芝龍和他的繼任者認為,無須通過模仿荷蘭人去擊敗荷蘭人。同樣重要的是,鄭氏家族成了中國貿易無可比擬的壟斷者。除荷蘭以外,再也沒有蹈海而來的勁敵了。17世紀30年代早期那種對艦船設計的巨量投人現在已經不必要了。P16528:但是在17世紀,中國軍隊攻克了荷蘭和俄國的炮塞。兩次戰例的結果都有地緣政治的變化:荷蘭人丟了臺灣,俄國人丟了滿洲的立足點。我們能說棱堡是浪得虛名嗎?不。這兩場攻城戰的詳情都能清楚地說明,復興城堡製造致命交叉火力、最大化少數守軍戰力的能力是首屈一指的。P16829:新的彈道學還為野戰炮的研究打下了基礎。野戰炮和艦上臼炮一樣,更短,更薄,更快,比早先形制也更便於攜帶。小巧的野戰炮和類似火炮被稱為榴彈炮,它們改變了歐洲地面戰爭的面貌,同樣也和臼炮一樣,在鴉片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最讓人震驚的一例,當然也是最悲慘的一例,是1842年3月的寧波之戰。P19630:18世紀末,邁索爾蘇丹國——位於今天的印度南部——與英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今天稱為英國一邁索爾戰爭(1767-1792)。雖然英軍最終得勝,但邁索爾蘇丹的軍隊亦驍勇善戰,他們的武器中就有大型鐵質火箭,英軍從而開始複製。康格里夫不願承認這一點,他只是順便提及,他的火箭受到的是「中國古代精品」的啟發。P20031:鴉片戰爭的史料中俯拾即是的英人致命武器——火箭、臼炮、野戰炮、可爆炮彈,還有榴彈炮,都是在實驗科學的基礎之上研發的。P20132:為何改革會止步於1850年?當然有很多原因——包括黨爭,但是在所有原因的背後,有一個關鍵因素:經歷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之後,鴉片戰爭不足以誘發清帝國進行它所需的深層改革。P215

33:通常認為江南製造局失敗了,但實際上它取得了眾所矚目的成就。它把蒸汽船從紙上帶到了現實中,每一個零件都是自己製造的,從發動機、船體,到螺旋槳。它製造先進的槍炮,模仿或改變西方的設計。檢驗和試驗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朝廷高官親自督陣。P22234:不幸的是,到了19世紀80年代末,福州船政局出了問題。不似其他學者所言,問題並非保守主義,並非不知如何發展,並非無心機事、專意尊儒。問題出在缺少專項資金。P22535:軍事實力全憑國家實力,世界進人近代之後更是如此。歷史學家已經證明,大英帝國成為偉大帝國並不僅憑船堅炮利,更是因為英國人極有效率地資助、保障,控制了他們的陸海兩軍。日本軍事在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前十年大幅躍升,也證明瞭同樣的觀點。P23236:中國同樣使用了無煙火藥。義和團起義(1898-1900)時美國士兵就因為搞不清中國槍手的方位而苦不堪言。美國封鎖了對中國的無煙火藥出口,中國就自己生產。P23337:也許是清朝成功過了頭。濮培德和魏斐德認為,清朝前無古人的霸權地位消解了它軍事革新的動力。大清盛世之下,1760年至1839年,中國軍隊萎靡不振,而此時,歐洲軍隊正在規模、組織、技術複雜度方面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提升。其結果就是軍事大分流的產生,P239

?

全文完相關鏈接:歷史好書30本大歷史觀的書14本宋朝歷史相關的書9本大師厚積薄發類型的書5本3星|《中國古城牆》:重要的古城牆的資料彙集3星|《解放軍為什麼能贏》:我軍簡明戰史4星|《二戰簡史》: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專業著作,適合用來快速瞭解二戰基本背景

2019左其盛好書榜,沒見過更好的榜單(截至2月28日)2019左其盛差評榜,罕見的差書榜(截至2月28日)2019年讀過評過的60本書(截至2月28日)本號870篇書評的索引與書單想跟小編討論請移步知識星球搜索本號的最優方法(new)

更多毒舌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明朝造過3噸級別的重型鑄鐵炮。

然而……懟的是2萬規模,一大堆小船無孔不入的倭寇。以這種炮的射速,仗還怎麼打?

造出來的東西不匹配現實需求,所以就喫灰咯。


明朝主要敵人是北方蒙古,女真,造巨炮幹啥?蒙古有城堡給明軍巨炮轟嗎?

而且蒙古機動性很強,拉著巨炮拖累行進軍速度,根本就追不上!

早期喜歡造巨炮的土耳其被歐洲輕型化的火炮吊著打,最後陸戰也老老實實造輕炮了。

明朝永樂時期就有46噸重的銅鐘,做炮技術就是從鑄鐘來的,明朝有能力製作巨型火炮但是沒必要。

造出來只能拿來轟自己的城牆,而且明朝城牆大多都上6~12米的實心城牆,君士坦丁堡最厚的城牆在中國只能算是最薄的。

二戰時日本軍隊火炮最多也就是轟塌城牆上的鐘樓,城牆基本上都沒被轟倒過,在古代想要用火炮轟倒中國的城牆完全是癡人說夢。

清初入關攻城時也曾造過6萬斤的大炮,大概三十多噸,不過失敗了射的還沒小炮遠。


說句實在話我看不懂這個題目,為什麼題主要說是宋明?據我瞭解宋元時期同時期的歐洲好像也沒有特別巨大的火炮呀?

所以以下回答時間線集中於明朝的時間線並且主要集中在中國為什麼沒有出巨炮。

其實很簡單,需求問題。

戚繼光先生在他的《練兵實紀》裏的軍械部分對各式火炮做出過評價,其中他對於當時主要的中國前膛加農炮「將軍炮」和「發熕炮」做出瞭如下評價:

舊有大將軍發熕等器,體重千餘斤,身長難移,預裝則日久必結,線眼生澀,臨時裝則勢有不及,一發之後,再不敢入葯,又必直起,非數十人莫舉。

說簡單點,機動性差+射速慢,擺明瞭就是差評,為什麼戚繼光要做出如此評價?

因為當時帝國特別是北方主要要面對的是這種敵人。

夫敵馬動以萬數擁來,毋論溝塹,須臾隨溢,踏之而過

是數萬騎著戰馬直接騎你臉的遊牧軍隊。

請問在面對這種敵人的前提下研發製造巨炮,是皇帝腦子被帖木兒的馬給摔廢了還是咋地?

歐洲人會研發製造出巨炮重炮,是因為人家要打的是一個正規國家的軍隊,是大量的城牆,而且是相隔幾年就打一次甚至好幾次的戰爭,而不是對付數萬個騎在馬上跑來搶劫的韃靼人,同時期的中國再次擁有這種需求那就得到明清戰爭時期了。

(順帶吐槽一下,我真的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不少人覺得一個能拉出數十門野戰火炮和敵人對轟的滿清會只是一個蠻族?要知道同時期歐洲也沒幾個國家幾個戰役能拉出幾十門野戰火炮)


補充一下。

實際上歐洲在那段時間流行巨炮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製造巨炮是一件能夠有回報的投入。

吹得比嗩吶還響亮的君士坦丁堡的城牆,為4.5—6米厚。

同時期中國呢?15世紀初的北京內城城牆,底部19.5米,頂部16米厚度。10世紀後周建造的開封城牆,底寬14米左右。14世紀的明代南京城牆,最厚處能有26米以上,爛尾了的明朝中都城牆,頂厚6米以上,張士誠的蘇州城,11米厚。

這下知道為什麼我說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是被吹得比嗩吶還響了吧。實際上在一些情況下,歐洲語境下的「非常厚重」的城牆實際可能不會超過3米厚度。而在15世紀末,宣稱自己火炮能夠轟開2.5米厚的城牆無異於吹牛。這使得巨炮作為攻城武器在中國成了個完全虧本的買賣——花費大量的製造、維護、運輸和彈藥消耗所喂出來的巨炮可能根本就沒辦法轟開比歐洲城牆堅固數倍的中國城牆,那既然如此為啥還要造這玩意?

考慮到題目原因,本回答的時間點上僅僅追溯到15世紀末左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