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x7確實是借鑒了路虎極光的設計,而且抄的徹底。其實在此之前,陸風在小編中一直是國產suv的領軍企業,雖然比不上哈弗,但是也還不錯。自從陸風x7推出後,陸風的品牌形象一下子就和眾泰看齊了,其實在小編心裡,陸風的造車水平還是比眾泰要高出不少。畢竟是老牌車企多年來集贊下來的形象全毀了。

再來說說眾泰,眾泰其實就是靠抄襲起家的,所以眾泰的設計部門被戲稱為「皮尺部」。其實眾泰一開始是專門做汽車配件出生的,曾經的江南奧拓 TT就由它生產的。後來在國內suv潮來臨前夕,眾泰憑藉兩款小型suv獲得了不少suv愛好者的青睞。但是眾泰真正出名是正式推出眾泰t600之後,這款車可謂是集大眾豪車為一體。比如說途銳的前臉,q5的車身和車位,還有類似q5的尺寸,最主要的是誘人的價格。讓一些顏值控紛紛掏錢買單。自然眾泰也嘗到了甜頭,皮尺部的抄襲之路越走越遠。到後來推出的眾泰版q3的rs7.眾泰版途觀的大邁x5 .再到後來的眾泰版保時捷macan.俗稱保時泰。活生生的把大眾旗下的低端,終端,高端車型都模仿了一遍。眾泰在保時泰推出之後,名噪一時,也是在這一年,永泰銷量突破30萬輛。一下躍升國內二線車企,眼看就要追上老牌車企奇瑞了。

在說說陸風為什麼會推出陸風x7?小編認為就是陸風的高層看到眾泰發跡的這條捷徑以後做出的選擇。尤其是看到眾泰t600的成功後實在忍不住,所以他們兩家像商量好了似的,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推出了保時泰和陸風極光。並且在那一時間段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然而汽車最終比拼的產品實力,光看光鮮的外表難以持久。看看他們動力總成就會明白,老舊的1.5t,2.0t發動機,搭配在多款不同尺寸的車型上.動力總成更新不了,他們只能做的只能是拉皮。這樣下去只能是面臨被淘汰。

自主品牌前期想靠模仿來換取生存空間其實也能理解,但是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最近裡面,逐漸擺脫模仿別人的廠家裡面,比亞迪和長城是做的比較好的,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產品研發水平都已經邁進了世界級水平。競爭力自然不在話下。再看看2018~2019陸風和眾泰的銷量大家就會明白。留給陸風和眾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希望他們都還能堅持下去,做出更好的產品。讓中國消費者真正享受到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不管陸風也好,眾泰也罷,都是中國汽車消費和汽車研發製造階段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假設不是陸風,眾泰,也會有其他的公司經歷類似的歷程。

大家對這件事情,其實內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是惋惜,恨鐵不成鋼;另外一方面,是有期待的,希望更多的自主創新,而不是一味的模仿。站在一個汽車從業者的角度來看:

1)陸風和眾泰的研發路線,是有其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原因的,X7和眾泰系列剛出來的時候,也火過一段時間,之所以火,說明還是有較為廣泛的消費市場接受基礎。在國內汽車消費不是很理性的階段,酷炫的外觀和配置,低廉的價格,滿足了很大部分低收入群體開好車大車,高配置車的夢想,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的,只要車便宜好開,其他的無所謂。

2)從整車廠來說,也有其無奈或深層原因,屬於發展初期的被迫之舉,整車的研發中,造型決定了車身模具開發和設計,而這部分是整車研發中代價最高的,一套車身內外飾模具,費用一般在5000萬以上,高的過億,在客戶需求不明朗,沒有大數據支持;內部研發費用緊張,無法大規模投入的背景下,不敢原創,因承擔不起失敗,所以被迫走捷徑,通過複製,修改,粘貼的方式,來儘可能的獲得成功。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客戶消費越來越理性;整體研發能力也越來越高,不管網友喊誰,都是希望自主品牌能真正崛起,告別過去。也希望陸風和眾泰之類,及時調整開發策略,自主創新,敢於改變,未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嚇得我趕緊又賣了一台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陸豐X7停產那不意味著絕版了?!趕緊入手,炒車


因為大多數人都在說我泰已經在路上??


幸虧我有一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