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與膈中醫論述

噎膈,是指以吞咽困難,梗塞作痛為主症的一類疾病,與現代醫學之食道疾病相近似。本病外見嘔吐,故前賢常把本病與反胃、關格、嘔吐等病證相提並論,又因噎膈也確實涉及到現代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從而使後來學者難以辨識噎膈病的真面目。

噎膈最早在《內經》就有相關論述,稱之為「膈證、「病生於咽嗌」,此後歷代醫家醫著圍繞著本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之所屬,以及本病的治療調護預防等方面內容,展開了大量的探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對本病的病理已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指導著醫家們的臨床實踐,但是迄今為止,仍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第一節名著經典導讀

一、《黃帝內經》「膈」之病名,

1、《素問?陰陽別論篇》:「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三陽結謂之膈。」

《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膈證」的病名。其「三陽結謂之膈」一語,對後世影響深遠,也存在不少爭議,比如張子和認為「三陽者,謂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而張景岳則認為「《內經》之言三陽結者,乃止言小腸膀胱,全與大腸無涉。蓋三陽者,太陽也,手太陽小腸也,足太陽膀胱也。」這個問題有待深入探討。

2、《素問?血氣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葯。」

指出本病病患部位在咽嗌。

3、《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木郁之發??????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

4、《素問?通評虛實論篇》:「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上兩句闡明本病病因與情志有關,為「暴憂之病」。臨床實際也確實如此,情志失調是噎膈發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5、《素問?氣厥論篇》:「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此句也反證本病不全是熱證,張子和認為「結謂熱結也」有待推敲,而張景岳之「若下有結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的看法是深得《內經》之要旨。

6、《素問?大奇論篇》:「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

膈證的脈象特徵,反映了本病發病以胃為主,病性上既有邪正搏結之象,又有陰血耗傷之本質。也暗示了本病的複雜性。

7、《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點明了膈證主證為「食飲入而還出」,病關中焦脾。

8、《靈樞?上膈篇》:「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汗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結合前面所引經文,《內經》以膈為中心,稱膈以上至咽部隔塞不通者為「上膈」,膈部隔塞不通者為「中膈」,膈下至下脘部位阻塞不通者為「下膈」,病因上多為「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尤以「暴憂」多見。其中「蟲積生癰」的論述為我們現在從中醫認識西醫之食道癌等病症提供了思路。

9、《靈樞?四時氣篇》:「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闡述膈證的針灸治療法則。

二、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噎」之病名

1、《諸病源候論?五鬲氣候》:「經云:陽脈結,謂之鬲,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而氣之與神,並為陽也。傷動陽氣,致陰陽不和,而腑臟生病,結於胸鬲之間,故稱為鬲氣,眾方說五鬲,互有不同,但傷動之由有五,故云五鬲氣。五鬲氣者,謂憂鬲、恚鬲、氣鬲、寒鬲、熱鬲也。憂鬲之病,胸中氣結,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不為氣力;恚鬲之為病,心下苦實滿,噫輒酢心,食不消,心下積結,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氣鬲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胸鬲不通,噫聞食臭;寒鬲之為病,心腹脹滿,咳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熱鬲之為病,臟有熱氣,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骨煩,四支重,唇口乾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說五鬲形證也。」

2、《諸病源候論?五噎候》:「夫五噎者,謂一曰氣噎,二曰憂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雖有五名,皆由陰陽不和,三焦隔絕,津液不行,憂恚嗔怒所生,謂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3、《諸病源候論?噎候》:「夫陰陽不和,則三焦膈絕,三焦膈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也,是以成噎。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隋代醫家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首次提出了「噎」之病名。繼承了晉代《肘後備急方》五膈之說,且進一步把噎膈細分為氣憂食勞思五噎和憂恚氣寒熱五膈,並對五膈的病機和癥狀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同時,在噎膈的病因上不僅肯定了情志因素:「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使噎」;還闡述了寒溫失宜也能致噎膈,外感寒邪,久之傷臟,臟氣寒冷,不能傳化飲食,而致飲食格拒不入,初步形成了本病的病因學說。

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五噎證候

《備急千金要方?噎塞》:「古今錄驗云:五噎者,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噎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下悸動,手下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塞,令手中逆泠,不能自溫。食噎者,食無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動、喜忘,目, 視目 流,目 流,,,此皆憂恚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唐代醫家孫思邈在《諸病源候論》基礎上,對五噎的證候作了補充。

四、張銳《雞峰普濟方》:病緣憂思恚怒

《雞峰普濟方》:「此病緣憂思恚怒,動氣傷劃,氣積於內,氣動則諸證悉見,氣靜則諸候稍平,┅┅此乃神意間病也,」

宋代醫家張銳特彆強調了情志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噎膈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者可治,此語深中病情,歷代醫家奉之為經典,論治本病每以此為基。比如李中梓《增補病機沙篆》言「噎膈則惟以七情所致,由於飲食者亦間有之,??????然病在神思,所謂心病還須心藥也。」

五、嚴用和《濟生方》「噎膈」之病名

《濟生方?噎膈》:「蓋氣之與神並為陽也,逸則氣神安,勞則氣神耗。倘或寒溫失宜,食飲乖度,七情傷感,氣神俱擾,使陽氣先結,陰氣後亂,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於胸膈,則成膈,氣留於咽嗌,則成五噎。五膈者,憂、恚、寒、熱、氣也;五噎者,憂、思、勞、食、氣也。其為病也,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胸痛徹背,或脅下支滿,或心忡喜忘,咽氣不舒。治療之法,調順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膈噎之疾,無由作矣。」

宋代醫家嚴用和首次提出「噎膈」之病名,並歸納了其病之主證有「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胸痛徹背,或脅下支滿,或心忡喜忘,咽噎氣不舒」應該說是比較全面的。同時,強調噎膈系因氣機失調,臟腑失和,痰氣阻滯為其主要病機,提出「調順陰陽,化痰下氣」的治療原則,至今仍然很有指導意義。

六、張子和《儒門事親》力宗三陽熱結之說

1、《儒門事親?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後世強分為五噎,謂氣、憂、食、思、勞也,後又分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

2、《儒門事親?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且俗謂噎食一證,在《內經》苦無多語,惟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謂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後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也。」

3、《儒門事親?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湯,獨超近代。」

金代醫家張子和不贊同強分十膈五噎,大力推崇《內經》三陽熱之說,對噎膈的病因病機,強調「熱結」之病機,應該說,部分地揭示了噎膈病的病理性質,因為噎膈病機雖複雜,但總不離「氣結不行,津血枯燥」。並提倡用劉河間之下法,為後世制定清熱潤燥、滋陰養血等治法打下了理論基礎,如元?朱丹溪《脈因證治》提出治宜「潤養津血,降火散結」。

七、李東垣《東垣十書》陰中伏陽,沖氣上逆

1、《醫學發明?噎塞治法》:「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葯,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葯以瀉其標也。」

2、《醫學發明?膈咽不通四時用藥法》:「膈咽之間,交通之氣,不得表裡者,皆沖脈上行,逆氣所作也。」

3、《醫學發明?膈咽不通四時用藥法》:「塞者,五臟之所生,陰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生,陽也,氣也,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

金代醫家李東垣之「陰中伏陽」,以及「沖脈上行,逆氣所作」實乃一大發現。因為本病病之根在太陰脾與少陰腎,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後天之本無以繼;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則先天之本日以竭,因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虛火挾沖脈上逆,干犯賁吸二門,是以陽結於上,陰涸於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這一理論也啟發了後世醫家以平沖降逆的方法治療本病。

八、朱丹溪《局方發揮》血液俱耗,胃腸干槁

1、《局方發揮?治法辨惑》:「積而久也,血液衰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

2、《局方發揮?治法辨惑》:「夫噎病主於血干,夫血者,陰氣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何噎之有?」

3、《局方發揮?治法辨惑》:「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於是為痞滿嘔吐,噎膈反胃之次第。」

4、《脈因證治?噎膈》:「宜潤養津血,降火散結。」

元代醫家朱丹溪指出噎膈雖都病發於咽喉,均屬於胃,而噎證病在胃之上口,食物咽嗌不下,隨即吐出,膈證病在胃之下口,飲食自膈而轉,吐出較噎為遲。噎膈病機上總以血液俱耗,胃腸干槁為其發病之根本,故提出了「潤養津血,降火散結」的治療大法,對後世影響深遠。同時提到「痰挾瘀血,遂成窠囊」是噎膈的病理根源,可以說是一創見。

九、戴思恭《證治要訣類方》痰與氣搏

1、《證治要訣?噎膈證治》:「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為氣所激而上,氣又為痰所隔而滯,痰與氣搏,不能流通,並宜用二陳湯加枳實縮砂仁各半錢,木香一錢,或五膈寬中散。」

2、《證治要訣?噎膈證治》:「諸五噎五膈,並宜五膈寬中散;不效,穀神嘉禾散。前痞塞諸葯,皆可選用。噎膈甚而水漿不入,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當鎮墜之,宜鹽湯下靈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點服。」

明代醫家戴思恭認識到痰與氣搏在本病發病中的作用,是為本病病因病機認識上的又一新解,後世附義者也眾,如明代皇甫中《明醫指掌》指出「如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頑痰」。同時還創製了五膈寬中散、穀神嘉禾散等治療噎膈的名方。

十、孫一奎《醫旨緒餘》噎與膈的病患部位不同

《醫旨緒餘?噎膈膜之辨》「夫飲食入於噎間,不能下噎,隨即吐出,自噎而轉,故曰噎。膈,是膈膜之膈,非隔截之謂也。飲食下噎,至於膈間,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轉,故曰膈。」

明代醫家孫一奎從病患部位上具體詳明地闡發了噎與膈的區別:噎在噎間,不能下噎,自噎而轉;膈在膈間,不能下膈,自膈而轉。

十一、張景岳《景岳全書》病在脾腎

1、《景岳全書?雜證謨?噎膈》:「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且凡人之臟氣,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而腎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飲停滯不行,或大便燥結不通,豈非運化失職,血脈不通之為病乎?而運行血脈之權,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腎而何?」

明代醫家張景岳通過分析和綜合前賢對噎膈病機的各種說法,提出本病病機要點在氣結與陰傷,病關於胃,但其病之根源卻在脾與腎。因而近代名醫姚國美闡述云:噎膈多因於五志過極,或縱情嗜欲,如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色慾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虧耗,遂致運守失職,而脾中之生意不遂,五液無生,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虛火挾沖任二脈,直上陽明賁吸二門,終日為火燔燎,是以陽結於上,陰涸於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縱入亦出。所以說噎膈雖發於咽喉,屬於胃腑,其原實由於脾腎二臟也。這一觀點比較全面地揭示了噎膈的發病機理,至今無出其右者。

2、《景岳全書?雜證謨?噎膈》:「蓋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陽虛不能化也,可補可溫,其治猶易;食不得下者,以氣結不能行也,或開或助,治有兩難,此其輕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於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則病於中下二焦,此其見證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調養心脾,以舒結氣,此其證候既有不同,故診治亦當分類也。」

指出噎膈為氣結不能行,反胃為陽虛不能化,兩者病機迥異,故治法也不同,可謂是要言不繁,切中其要。

3、《景岳全書?雜證謨?噎膈》:「矧《內經》之言三陽結者,乃止言小腸膀胱,全與大腸無涉。蓋三陽者,太陽也,手太陽小腸也,足太陽膀胱也,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此皆致結之由也。」

4、《景岳全書?雜證謨?噎膈》:「然人之病結者,本非一端,蓋氣能結,血亦能結,陽能結,陰亦能結,余非曰結必皆寒而全無熱也,但陰結陽結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陽結者熱結也,因火盛爍陰,所以乾結,此惟表邪傳里,及陽明實熱者乃有之。然熱結者,必有煩渴發熱等證,洪大滑實等脈,最易辨也。若下有結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夫噎膈之證,人皆知為內傷也,內傷至此,其臟氣之健否為何如,而猶云為熱,豈必使元陽盡去,而別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上兩段反駁了張子和之力宗三陽熱結觀點,提出「下有結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可見噎膈也不全為火熱證,為更全面地認識噎膈病的本質,奠定基礎。

5、《景岳全書?雜證謨?噎膈》:「凡治噎膈大法,當以脾腎為主。蓋脾主運化,而脾之大絡佈於胸膈,腎主津液,而腎之氣化主乎二陰,故上焦之噎膈,其責在脾,下焦之閉結,其責在腎。治脾者宜從溫養,治腎者宜從滋潤,舍此二法,他無捷徑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陽出土而後萬物由之,可見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療內,上病救下,辨病臟之虛實,通病臟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提出治噎膈大法,當以脾腎為主,對於噎膈病中晚期的治療,深合臨床實踐。同代的趙獻可亦重視調實脾腎,尤其是滋腎養陰運用最多,指出「上病療下,直須以六味地黃丸料大劑煎飲,久服可挽於十中一二」

十二、李中梓《醫宗必讀》噎塞多熱,反胃多寒

1、《醫宗必讀?反胃噎塞》:「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受傷,血液漸耗,鬱氣生痰,痰則塞而不通,氣則上而不下,妨礙道路,飲食難進,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虛傷,運行失職,不能熟腐五穀,變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雖入胃,復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

2、《醫宗必讀?反胃噎塞》:「噎塞之吐,即潔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既潔古之下焦吐。王太僕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噎塞大都屬熱,反胃大都屬寒,然亦不可拘也。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脈合證,以色合脈,庶乎無誤。《經》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醫宗必讀?反胃噎塞》:「此證之所以疑難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劑有妨於津液,方欲養血生津,恐潤劑有礙於中州,審其陰傷火旺者,當以養血為亟,脾傷陰盛者,當以溫補為先。更有憂恚盤礴,火鬱閉結,神不大衰,脈猶有力,當以倉公、河間之法下之。小小湯丸,累累加用,關扃自透,膈間痰盛,微微湧出,因而治下,葯勢易行,設或不行,蜜鹽下導,始終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虛實陰陽之辨,臨證之權衡也。或泥於《金匱》、《局方》,而偏主辛溫;或泥於《玉機》、《心法》,而偏主清潤。凡若是者,皆賴病合法耳,豈雲法治病乎?」

明代醫家李中梓認識到噎膈發病有虛,有痰,有氣,有熱等多個因素共同作用。闡明反胃與噎塞的病機有本質上的區別,即「噎塞大都屬熱,反胃大都屬寒」,同時提醒無論是辨證還是治療都仍要辨證看,切不可拘泥:「然亦不可拘也,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脈合證,以色合脈,庶乎無誤」,「或泥於金匱局方,而偏主辛溫。或泥於玉機心法,而偏主清潤,凡若是者,皆賴病合法耳,豈雲法治病乎?」其牢固的辨證思想,值得後人學習。

十三、趙獻可《醫貫》噎膈與反胃,關格的鑒別

1、《醫貫?噎膈》:「噎膈,翻胃,關格三者,各各不同,病原迥異,治宜區別,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飢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翻胃者,飲食倍常,盡入於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關格者,粒米不飲食,渴喜茶水飲之,少頃即吐出,復求飲復吐。」

2、《醫貫?噎膈》:「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年少者無噎膈。」

3、《醫貫?噎膈》:「蓋腎主為液,又腎主大小便,腎與膀胱一臟一腑,腎水既干,陽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陽熱結則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於上,直犯清道,上沖吸門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

4、《醫貫?噎膈》:「直須以六味地黃丸料大劑煎飲,久服可挽於十中一二。」

噎膈、反胃、關格均有嘔吐一症,歷代常將三病合論,然三者有大不相同之處,明代醫家趙獻可既描述了三者癥狀上鑒別要點,而且從病原、治療上加以區別;同時,觀察到噎膈系年高者發病多,其病位在胃之上咽喉胸膈,強調本病與腎陰不足密切相關,故主張治以六味地黃丸,是為可貴之處。

十四、李用粹《證治匯補》病因病機與治療

1、《證治匯補?胸膈門?噎膈》:「噎分五種:有氣滯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積者。雖有五種,總歸七情之變。由氣鬱化火,火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

2、《證治匯補?胸膈門?噎膈》:「治法:治宜養血生津,清痰降火,順氣調脾,抑肝開郁。治宜調養,治禁香燥,治禁泥滯。」

3、《證治匯補?胸膈門?噎膈》:「治在肺腎:夫陰血根於腎,陽氣運於肺,胃中之氣皆藉此滋生也。故有氣衰不能運化生痰者,亦有血衰不能滋腎生火者,當養金水二臟,使陰血滋潤,津液生而噎膈漸開也。」

清代醫家李用粹總結了噎膈一病的病因有氣滯、血瘀、火炎、痰凝、食積等,雖有五種,總歸因於七情之變。治法上重視養血生津,清痰降火,順氣調脾,並提出了治在肺腎,治宜調養,治禁香燥,治禁泥滯等要則,指導著後世醫家的臨床實踐。

十五、張璐《張氏醫通》逆氣之說

《張氏醫通?噎膈》:「故知膈咽之間,交通之氣不得降者,皆沖脈上行,逆氣所作也,惟氣逆,故水興不能居潤下之常,隨氣逆從耳。」

清代醫家張璐認為不一定是津液枯槁,乃是「皆沖脈上行,逆氣所作」。提出逆氣之說,為臨床使用和胃降沖治療本病,提供了理論根據。

十六、程國彭《醫學心悟》啟膈散

《醫學心悟?噎膈》:「凡噎膈症,不出胃脘乾枯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槁在下脘者,食雖可入,久而復出。夫胃既槁矣,而復以燥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是以大、小半夏二湯在噎膈門為禁例,予嘗用啟膈散開關,更佐以四君子湯調理脾胃,挾郁者,用逍遙散主之。雖然葯逍遙而人不逍遙,亦無益也。」

清代醫家程國彭繼承了前人的學術思想,認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乾枯四字」,重視滋養胃陰治法,創製了治療噎膈之名方啟膈散及其加減應用,至今依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方劑。

十七、何夢瑤《醫碥》病在咽喉,

《醫碥?反胃噎膈》:「酒客多噎膈,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食不得入也。」

《醫碥?反胃噎膈》:「瘀血在膈間,阻礙飲食,代抵當丸芥子大三錢,??????五靈脂為末,黃犬膽汁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好黃酒溫服三次,亦行瘀之妙劑也。」

清代醫家何夢瑤直截了當地指出本病病位在食道,以飲熱酒者多見,符合現代醫學臨床解剖學及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並明示了有瘀血在膈間之情形,治當行瘀,反映了眾多清代醫家已日益體會到本病常有瘀血這一病理因素。

十八、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臨證總結

《臨證指南醫案?噎膈反胃》:「其陽結於上,陰虧於下,而為噎膈者,用通陽開痞,通補胃腑,以及進退黃連、附子瀉心諸法,上熱下寒為治。其肝陰、胃汁枯槁,及煩勞陽亢,肺胃津液枯而成噎膈者,用酸甘濟陰,及潤燥清燥為主。其液虧氣滯,及陽衰血瘀而成噎膈者,用理氣逐瘀,兼通血絡為主。其胃陽虛而為噎膈、反胃,及憂鬱痰阻而成者,用通補胃腑,辛熱開濁,以及苦降辛通,佐以利痰清膈為主。其肝鬱氣逆而為噎膈者,兩通厥陰陽明為治。其酒熱郁傷肺胃,氣不降而為噎膈者,用輕劑清降,及苦辛寒開肺為主。」

清代醫家葉天士所舉病案治則用方,至今依然為臨床醫生慣用,葉氏不愧為臨床之大家。

十九、尤怡《金匱翼》:或痰或血或津枯

1、《金匱翼?噎膈反胃統論》:「噎膈之病,有虛有實,實者或痰或血,附著胃脘與氣相搏,翳膜外裹,或復吐出,膈氣暫寬,旋復如初,虛者,津枯不澤,氣少不充,胃脘乾癟,食澀不下。虛則潤養,實則疏淪,不可不辨也。」

2、《金匱翼?噎膈反胃統論》:「夫膈噎,胃病也,始先未必燥結,久之乃有大便秘少,若羊矢之證,此因胃中津氣上逆,不得下行而然,乃胃病及腸,非腸病及胃也。」

3、《金匱翼?噎膈反胃統論》:「噎膈之證,大都年逾五十者,是津液枯槁者居多,若壯年氣盛,非血即痰。」

清代醫家尤在涇從虛實兩端分述噎膈,指出「實者或痰或血,虛者津枯不澤」,觀後世醫家大多從祛痰、化瘀、滋補治療本病,可知尤氏之論是很有見地的。其次還指出本病病久之大便秘少,是「胃病及腸,非腸病及胃」,值得醫家們對腑氣上逆而為膈的觀點作一重新思考。

二十、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養血潤燥

清代《雜病源流犀燭?噎膈反胃關格源流》:「治法始終養血潤燥為主,而辛香燥熱之品概勿輕下。」

明代方隅對於噎膈用養血潤燥的治療方法體會也很深,指出「噎膈不可妄投燥熱之葯,如其以火濟火,何以異於刺人而殺之也,吾聞治之之法,必須清健脾,行痞塞以轉泰,助陰抑陽,全化育以和中,宜用生津養血之劑。」

二一、林佩琴《類證治裁》噎與膈的病機不同

《類證治裁?噎膈反胃論治》:「噎者,咽下梗塞,水飲可行,食物難入,由痰氣之阻於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拒痛,由血液之槁於中也。」

清代醫家林佩琴闡明噎與膈,不僅病患部位和臨床表現不同,而且噎與膈的病機亦有不同:噎由痰氣阻於上,膈由血液槁於中。

二二、姜禮《風癆臌膈四大證治》祛邪扶正,行瘀

1、《風癆臌膈四大證治?噎膈反胃》:「殊不知噎膈之本雖虛,而痰、火、氣、血日久凝滯,瘀塞道路,膠固不通,以致食物難入,或雖入而復出,於此時也,若不先以劫奪之葯開其固結,而滋補之味又安能透其關扃耶?但關開食進之後,即當繼以補益之劑,續進飲食,病自愈矣。」

2、《風癆臌膈四大證治?噎膈反胃》:「大抵噎膈之證,多有結痰瘀血相停,若不去之,病必不除。然結散之後,惟在謹慎緩調,戒口絕欲,千日把持,庶可全愈,否則愈而複發,中氣既傷,難可再劫,死者多矣。噎膈既愈之後,不可便與粥飲及諸雜物,每用人蔘五錢,陳皮二錢,作湯細啜,以扶胃氣。旬日半月間,方可小試陳倉米飲,漸進糜粥,進之早者,多致不救,年高病人元氣敗壞,手足寒冷,糞如羊屎沫大出者,皆不治。不守禁忌,若怒若郁者,皆不治。」

3、《風癆臌膈四大證治?噎膈反胃》:「消痰順氣,清膈行瘀」

清代醫家姜禮把噎膈病的病因病機歸納為痰火氣血日久凝滯,瘀塞道路。雖其本為虛,但邪之不去,病必不除,故治當先以動奪之葯開其固結,繼以補益之劑,續用飲食。這與《雜病證治準繩》之「用藥之時,更詳輕重,假如秘久,慎勿頓攻,總得攻開,必慮後患,宜先潤養,小著湯丸,累累加之,關扃自透」治療先後上略有不同,然而二人在具體實踐中,重視祛邪與扶正的關係,臨證時小心謹慎,如臨深淵,則又所見略同,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提出消痰順氣,清膈行瘀是治標的大法,深合臨床。事實上,遠至金元時期之李東垣、朱丹溪,近則其同代之何夢瑤、葉天士也都已看到治療本病需行瘀,並施之臨床,然今世之醫把活血化瘀之法作為治療噎膈的通治之法,則又有濫用及太過之嫌矣。

二三、吳靜峰《醫學噎膈集成》噎膈病專著

1、《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噎膈之症,本肝氣鬱結,阻塞升降之路,上則咽喉腫痛,飲食難下,下則腸胃乾澀,大便秘結」

2、《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膈本水虧之症。腸胃乾澀,飲食入胃,不能下行,故上反而作吐;腸中無津,則大便如羊屎。」

3、《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噎膈口吐白沫,原是病氣上逆,挾腹中之津液,皆上行而吐諸口。臟腑不得津液之養,久之則喉門細小,飲食不能多進,強咽一口,移時方能下去;再積久,而賁門亦狹,腸胃必然乾澀,一口結成一個彈子,故大便如羊屎。干糞下行,粘糙腸腑,故腹痛如刀絞。皆因口吐白沫,津液上逆,不能下潤腸腑,以有此二症。」

4、《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白沫滿口,見食則吐,是病氣挾中,下焦之液,上逆作吐」

5、《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考噎膈,翻胃之醫案,治療原有後先,首在解郁,次在補水,三在引上焦之液以下行」

6、《醫學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論》:「節飲食以調臟腑,戒酒色以養精神,除煩惱則氣自平,謝事務則心不勞」

清代醫家吳靜峰著《醫學噎膈集成》是噎膈病唯一的專著,所引原文可知,吳氏論述噎膈病機主要有三大要點:一是肝鬱,二是水虧,三是氣逆,故而治療上重在解郁、降逆、養津,並列有方劑八十二則,可資後人借鑒。此外提出了治療分先後的論述,以及在預防和養生方面的觀點,均為金玉之言。

二四、王永炎主編《中醫內科學》綜論噎膈之因機症治

1、噎膈是由於食管幹澀或食管狹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順,甚則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時噎塞不順,膈為格拒,指食管阻塞,飲食格拒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

2、噎膈是以內傷飲食,情志,年老腎虧為主因,且三者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共同致病,使氣滯、痰阻、血瘀三種邪氣阻於食道,而使食管狹窄。也可造成津傷血耗,失於濡潤,食道乾澀,食飲難下。本病以氣滯,痰阻,血瘀標實,津枯血燥為本虛,在病理性質上表現為本虛標實,噎膈病位在於食道,屬胃氣所主,所以其病變髒腑關鍵在胃,又與肝脾腎有密切關係??????肝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氣、痰、血互結,津枯血燥而致的食管狹窄,食管幹澀是噎膈的基本病機。

3、本病初起以標實為主,重在治標,以理氣、化痰、消瘀為法,並可少佐滋陰養血潤燥之品,後期以正虛為主,重在扶正,以滋陰養血,益氣溫陽為法,也可少佐理氣、化痰、消瘀之葯。在臨床上還應注意治標當顧護津液,不可過用辛散香燥之品,治本應保護胃氣,不宜多用滋膩之品。

《教材》綜合了歷代醫著醫論之長,詳細解析了噎膈之病概念,論述了噎膈之病位、病因、病性、病機以及治則。對本病的認識已日趨於全面,為日後引進現代醫學來研究本病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名家經驗

一、朱丹溪辨治噎膈經驗(劉時覺,朱丹溪噎膈證治心法,時珍國醫國葯,2004,15(5):301-302)

1、病因病機

丹溪基於其氣血痰鬱火的理論認識噎膈的病因病機。無論內傷外感,俱可使氣血運行失常,「或因些少飲食不慎;或外冒風寒;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實無汗;或性急易怒,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濁相干,氣為之病」。尤其火熱之傷,「氣得炎上之化,有升無降,薰蒸清道,甚而至於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展轉傳變」,以及「氣血兩虧,痰客中焦,妨礙升降,不得運用」,「痰挾瘀血,遂成窠囊」,均可釀生噎膈。丹溪詳細闡述了噎膈病機特點:「其始也,胃液凝聚,無所容受;其久也,脾氣耗散,傳化漸遲;積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概括而言,積熱挾痰,瘀血凝滯,津血枯槁,是噎膈的基本病機,《金匱鉤玄》稱膈噎乃反胃之漸,分血虛、氣虛、有熱、有痰四種證型:血虛者,脈必數而無力;氣虛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沫大出者,必死;有熱者,脈數而有力;有痰者,脈滑數。這也是判斷預後的重要依據。《金匱鉤玄》言:「糞如羊屎者斷不可治,大腸無血故也。」就是依此來判斷預後。

2、治法方葯

據此病機認識,養血潤燥就成為本病首要治法,《局方發揮》提出,「夫噎病生於血干。夫血,陰氣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潤,傳化合宜,何噎之有?」血虛用藥以四物湯為主,加陳皮、桃仁、紅花、甘草;兼氣虛者,則以四君子湯為主。其次是理氣導痰,《金匱鉤玄》「有氣滯痰結者,通氣之葯皆可用也。」導痰用二陳湯為主,無論血虛、氣虛、有熱,兼痰必用童便、竹瀝、薑汁、牛羊乳。《丹溪心法?翻胃》則用「韭菜汁二兩,牛乳一盞,用生薑汁半兩和勻,溫服效」,以韭菜汁消膈下瘀血,牛乳潤燥補虛,佐以薑汁下氣化痰和胃,配合甚為得當。《金匱鉤玄》還載有驗方二則,可資參考。治反胃方:馬剝兒燒灰存性一錢重,好棗肉、平胃散二錢,溫酒調服,食即可下。然後隨病源調理,神效。又方:茱萸、黃連、貝母、瓜蔞、牛轉草,牛轉草為牛反芻到口腔中的草料。以上病機認識也決定本病禁忌燥熱,《金匱鉤玄》云:「大不可用香燥之葯,服之必死。」此外必須謹身調養,《局方發揮》引用張雞峰的話:噎當是神思間病,唯內觀自養可以治之,病人必須謹身自愛。《金匱鉤玄》則提出:「宜薄滋味。」

二、張錫純治療老年脾胃病經驗(陳勇毅,張錫純治療老年脾胃病經驗探要,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7,21(4):36)

張錫純從治療一年近七旬者叟的噎膈證中恍悟,噎膈「系賁門有瘀血腫脹」,進而認為瘀血結滯是導致噎膈的重要病機,其治噎膈之法,「無論其病因如何,先服參赭培氣湯二三劑,必然能進飲食,七八劑後,可於原方中加桃仁,紅花各數錢,以服至全愈為度。」「若初服見效,繼服則不能遞次見效者,可與原方中加三棱二錢,庶蟲錢半」「若其瘀血已成潰瘍,而膿未盡出者,又宜投以山甲、皂刺、乳香、沒藥、花粉、連翹諸葯,以消散之」,如治一噎膈證,服藥半年,更醫十餘人皆無效驗,轉覺病勢增劇,張氏認為「其為瘀血致病無疑」,治宜「化其瘀血兼引其血下行」「輔以培養氣血之品,」藥用桃仁,紅花,土鱉蟲,三七,消其瘀血,重用代赭石引血下行,党參,山藥養胃氣,天冬,天花粉滋胃液,10餘劑後病癒。

三、吳靜峰論治噎膈經驗(王玲玲,《醫學噎膈集成》學術思想簡介,河南中醫,2002,22(5):22-23)

《醫學噎膈集成》提出治療本病「首在解郁,次在補水,三在引上焦之液以下行」。概括言之,解郁重在疏肝鬱,養津液重在補脾陰、滋腎水,降逆氣重在救胃陽、降沖氣上逆。

1、疏肝鬱:疏肝鬱主以逍遙散加減,若痰濕鬱結,則主以半夏厚朴湯。

2、降逆氣:「嘔吐涎沫,即是嘔吐津液。津液者真水,水由氣化,亦由火致。推其津液枯竭之故,非氣虛不能化,即火衰不能致也。倘不明此理,純用滋潤甘涼之葯,以津養液,實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之死也。夫津液生於谷氣,食入則噎,咽下之谷不多,焉能化津液而生精微?復吐涎沫,是津液涸竭於上,又何能下滋腸胃,故大便干如羊屎。氣不上逆,則吐涎自止」。方用吳茱萸湯、大半夏湯。

3、養津液:

(1)補脾陰:補脾陰可謂是吳氏創見。「噎膈口吐白沫,人盡不渴,只因口中津液不下行……健脾陰則津液下行,腸胃滑潤,……喉中津液不竭,上下通利」,「津液須攝於脾,今從口中流出,是脾氣將敗而尚未絕之候,急立法以救之,必因補脾陰之葯而始解救」。補脾陰之方,吳氏提供了五香救竭湯(棗仁、山藥、蓮子、麥冬、粳米,五味俱炒黃)和二米降液飲(陳倉穀米或秫米或蜀黏、陳粳米,炒黃),炒黃則辛香入脾,直補脾陰之津液。吳氏還說,「單用補水養血生津之葯,以滋潤臟腑,亦能獲效於目前,不能收功末路。原藥水之津液,悉從外借,不能奉養周身,故噎為上槁,膈為下槁,之外則成不治之症。今用此二方,以降口中之涎,仍復灌溉周身,再用養血液之葯以繼之,使津液之亡者可復而竭者能續也」

(2)滋腎水:誤服清消溫胃之葯,耗竭陰液。胃為腎之海,腎為胃之關,必大養腎水以滋腸胃之燥;腎水大虧,不能制火,胃中虛熱上沖於心則見虛煩不寐,大便不通;真水已虧,內火焚熾,大腸陰盡腹痛,大便如羊屎。應大補腎水,兼生肺津,佐養血之品。方常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黃、山茱萸、玄參,大養腎水,用量宜重;當歸生肝血;麥冬滋肺津;車前子、牛膝引虛熱從膀胱而出;加白芥子以化痰,《本草》雲「常食白芥子,不得噎膈之症」

四、余桂清治療食管癌經驗(張新,等.余桂清治療食管癌經驗,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9,7(3):167)

余桂清,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教授,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是我國最早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著名專家之一。他創製的二術郁靈丹,治療食管癌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1、善用二術郁靈丹:

二術郁靈丹由白朮9g,莪術15g,鬱金9g,威靈仙15g,丹參15g 組成。氣虛者加太子參9g,茯苓9g,生黃芪30g;進食梗噎加夏枯草15g,急性子15g,石見穿10g,嘔吐痰涎加陳皮6g,清半夏9g,竹茹9g,炙枇杷葉9g,生薏苡仁15g;胸悶、胸骨後疼痛加瓜蔞皮15g, 徐長卿15g; 放、化療後白細胞下降加黃芪20g,當歸9g,雞血藤15g,枸杞15g,菟絲子15g;食管梗阻嚴重,不能下咽者,配合開道散(硼砂60g,火硝30g,硇砂6g,青礞石15g,沉香9g,冰片9g)服用,共研細末,每次口服1g,含化後緩緩吞咽,1 h1 次,待粘液吐盡,能進食時,改為3 h1次,服2 d後停葯。除以上加減用藥外,結合臨床,適當選用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白英、藤梨根、急性子、石見穿、天龍(壁虎)、山豆根等,以增強療效。

2、常用食管癌治則:

(1)健脾益氣:食管癌以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為本。因腫瘤的發生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多數患者又經手術、放療、化療的損傷,導致人體正氣虧損,無力抗邪。以西醫作為祛邪的手段,中醫則重在扶正,以四君子湯健脾益氣,扶正固本,調整機體的內部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

(2)化痰散結:食管癌最常見的飲食梗阻、胸悶不暢、嘔吐痰涎即是痰濕郁阻的見證,通過化痰散結可以縮小腫瘤,緩解梗阻。常用夏枯草、山慈菇、半夏、竹茹、炙枇杷葉、瓜蔞皮等,同時化痰必配理氣,氣順則痰消,酌加陳皮、枳實、厚朴等。

(3)清熱解毒:食管癌郁阻日久,必然化熱蘊毒,毒邪內生,患者出現胸骨後灼熱疼痛,不敢熱飲,苔黃,便干。選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白英、山豆根、冬凌草等,本類藥物多有抗腫瘤活性,部分藥物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4)活血化瘀:食管癌之局部腫塊,食道阻塞,胸骨後刺痛,舌質紫暗、瘀斑,均為血瘀表現。常用藥物:莪術、三棱、急性子、丹參、赤芍等。較少應用劇毒藥物及破血峻劑,因為此類藥物損傷正氣,易致肝、腎損害,還能誘發出血,有些患者雖能暫時緩解癥狀,但經多年觀察統計,並不能延長生存期。現代醫學認為,腫瘤患者的血液循環多處在高凝狀態,致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容易在癌灶和癌細胞周圍聚集,從而導致癌灶增長,同時高凝狀態也容易使釋放到血液中的癌細胞粘附於血管壁上,形成癌細胞血栓和新的轉移灶。活血化瘀中藥可降低血液凝集,改善周圍循環,阻止癌腫的生長和癌細胞的轉移。

五、梁劍波治療消化系腫瘤經驗(梁宏正,梁劍波名老中醫治療消化系常見腫瘤經驗簡介,新中醫,1994,(8):10-12)

梁劍波,廣東省名老中醫,主任醫師,廣東肇慶市人,1920年出生於醫學世家,從醫60多年,1978年被省政府授予「廣東省名老中醫」稱號;1988年獲省政府授予的「科技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並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並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1994年獲「白求恩式先進工作者」稱號。著有《醫學津梁》等10餘部醫學專著。善治疑難痼疾,對常見的消化系腫瘤,用藥擬方,獨具特色。

食道癌在祖國醫學中屬噎膈範疇,梁老認為,本病多因長期嗜飲烈酒,或嗜食辛辣燥熱之品,積熱消陰,以致津傷血燥,日久瘀熱停留,阻於食道而成,正如清何夢瑤指出:"酒客多噎膈,飲熱酒此尤多"《諸病源候論》又說"憂患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使噎,噎,此塞不通也,"故七情所傷,情志鬱結,肝氣久郁則津液不能輸布,積久而成痰濁,氣滯則血液不得流暢而為瘀阻,痰瘀交阻蘊於食道,以致飲食難於下行,甚則食入即吐,遂成食道癌,其辨證可分為瘀血凝痰交阻食道,治宜活血祛瘀化痰解結,梁老以自擬消瘀解結飲治之:急性子,土鱉蟲,石菖蒲,川貝母,鬱金各10g,王不留行,丹參,南沙參各15g,當歸,桃仁,紅花各5g,清水煎服,本型還輔以牛乳韭汁丹參飲,方用牛乳500g,韭菜250g,搗汁,丹參30g,同煮,微溫頻呷服,痰瘀凝結,氣虛津虧者,治宜扶正育陰,化痰散瘀,梁老以自擬育陰消結飲治之:花旗參,當歸,石斛,赤芍各10g,黃芪,生地,花粉,丹參各15g,姜螂蟲3隻,田七末(沖),桃仁各5,清水煎服,或可兼服急性蚤甘丸:急性子60,蚤休15,甘草10,研末蜜月丸,徐咽或含化,又可用生鵝血1碗,徐徐熱飲下每天一次.

六、王瑞林治療食管癌經驗(王瑞林,等. 食管癌藥物治療後存活5年以上40例報道,中華腫瘤雜誌,1993,15(4):300)

王瑞林,中國抗癌協會理事、河南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1959年畢業於河南醫學院從事腫瘤內科,重點研究食管癌的臨床藥物治療。先後發表專業論文50餘篇,參與撰寫《食管癌》等專著5冊。多次獲國家及省科技成果獎。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近來進行的腫瘤增效化療及綜合治療研究,現已取得進展。

王瑞林教授根據食管癌不同階段和表現和病機分為六型,把抗癌藥物組成一協定處方應用於食管癌的每一證型中。協定方組成:山豆根、全栝樓、夏枯草、龍葵、丹參、香櫞、冬凌草。氣滯型治以抗癌除邪,疏肝理氣,用協定方合逍遙散加減;梗噎型治以抗癌散結,理氣降逆,用協定方合旋覆代赭湯加減;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協定方選加當歸、赤芍、川芎、紅花、雞血藤、丹參、元胡、威靈仙、葛根等;痰濕型治以健脾社濕,降逆化痰,協定方合利膈湯加減;陰枯陽衰型治以滋陰壯陽,益氣養血,用協定方合扶正培本療法(選用黃芪、党參、靈芝、當歸、人蔘、白朮、山萸肉、枸杞子、何首烏);壅陰型治以疏壅透膈,開道通管,用協定方合開管散(牛黃、麝香、沉香、礞石、硇砂、火硝、月石、冰片)。

七、謝亮辰治療食管癌經驗(鄭鴻志. 謝亮辰治療食管癌經驗,遼寧中醫雜誌,1990,17(2):21)

老中醫年近八旬,行醫任教五十多年,對食管癌頗有研究,用藥獨到,療效確切,在當地享有盛譽。謝老用開道散和食道飲治療晚期食管癌,多能緩解癥狀,減少痛苦,延長生存。經15年的臨床觀察確有一定療效。

1、食管癌病機的認識

食管癌屬中醫噎膈範疇。噎是食物通過食管時梗噎不順,膈是指胸膈阻塞,飲食不下,噎常是膈的前期癥狀,常合稱噎膈。中醫對噎膈的病機早有認識。《內經》指出「三陽結,謂之膈」,《諸病源候論》:「憂恚則氣結,氣結則津液不宣流使噎」。謝老遵前賢之說,參照現代醫學理論,結合自己臨床經驗,對食管癌的病機有所闡發。他認為憂思惱怒損傷肝脾,熱毒入侵,內外合邪,而致氣機逆亂,絡脈瘀阻,日久成癥。發病機理如下所示:

2、治法和方葯

食管癌常用法則是:清熱解毒、理氣降逆、活血消癥。基本方(食道飲):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劉寄奴30克,金佛草10克,代赭石3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鬱金10克,炒枳殼10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元參10克,清半夏10克,丹參10克,另開道散3克(分三次沖服)。湯劑和散劑並進是取效的關健。

3、體 會

(1)食道飲合開道散治療食管癌作用緩和,但需長期用藥,堅持直至全愈為止。切不可滿足於癥狀緩解而過早停葯,貽誤病情。

(2)食管癌潰瘍型或伴有胃潰瘍者,開道散減量或不用,加烏賊骨;食管氣管瘺禁用開道散和食道飲。

(3)在服藥期間忌食蝦醬、韭菜、牛肉。

(4)臨證時食道飲需隨證加減。如大便乾結加大黃;大便稀,倦怠乏力,脈虛細加党參、炒白朮,酌減理氣葯;舌苔黃膩加苡米、瓜蔞,減養陰葯。

註:開道散方:醋紫硇砂1000克,紫金錠1000克,冰片10克,麝香1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全方具有消癥通竅,散火解毒之效,是治療肉積癥瘕噎膈反胃的主葯。

醋制紫硇砂法:紫硇砂加等量醋,再加適量水,至紫硇砂全部溶解後,取溶液熬枯即成。

八、王沛教授診治食管癌經驗(王沛,等.中醫外科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5:46-78)

王沛,男,(1933—),河北唐山人,教授,主任醫師。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外科學會理事兼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中醫外科教研室主任,東直門醫院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中醫外科學》、(高等院校協編教材)《中醫外科學》( 成人高考教材)、《中醫外科治療大成》、《醫學百科全書.外科分冊》、《癤疔證治》、《頸淋巴結結核》、《簡明外科手冊》等十餘部。

王沛教授認為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主要體現在氣、瘀、痰、毒、虛五字,臨床癥狀表現為噎、吐、痛、梗、虛。王氏根據.噎膈的特點,強調治法重點在於補腎降逆,化痰軟堅為主,臨床以「神農百草消癌湯」為主方,同時配伍補骨脂、女貞子、肉蓯蓉、懷山藥、代赭石、旋覆花、姜半夏、酒軍、硇砂等藥物治療食管癌收到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第三節名方應用精析

一、半夏厚朴湯

[方名]半夏厚朴湯

[來源]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篇》「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處方]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干蘇葉二兩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能]開結化痰,順氣降逆

[主治]自覺咽中有物梗阻不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飲食無礙,兼有心情抑鬱或有胸悶太息,舌質淡,苔白滑,或白潤,脈弦滑。

[方解]本方所治湯證即後世俗稱「梅核氣」,病機為咽中痰凝氣滯。方中半夏、厚朴、生薑辛以散結,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飲化痰,蘇葉芳香宣氣解郁,合而用之,使氣順痰消,則咽中炙臠感可除。

[現代應用]

1、現代用法: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蘇葉6g,生薑12g。水煎服,每日一劑。

加減應用:抑鬱寡歡、時欲嘆息者,加柴胡、鬱金、香附;舌紅少苔欠潤之津傷液虧者,加玄參、石斛、花粉;胸中憋悶、噯氣頻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

2、治療癌證嘔逆(陳五南,半夏厚朴湯在癌證病中的應用,黑龍江中醫藥,2002,(6):64)

用半夏厚朴湯為基礎方加減變更,治療癌腫病人出現的嘔逆癥狀,療效滿意,簡概如下:(1)術前嘔惡病人往往表現痰濕內阻,肝胃不和,以實證為主。藥用姜半夏12g,厚朴15g,蘇梗葉各10g,茯苓20g,旋復花20g(包),代赭石30g(先煎),白花蛇舌草20g,老蔻仁15g(後下),生川軍10g,陳皮10g,生甘草6g。(2)術後嘔惡病人多表現脾土虛弱,胃氣上逆,以虛證為主。藥用姜半夏8g,厚朴10g,蘇葉梗各10g,人蔘10g,麥冬15g,砂仁10g(後下),白朮、茯苓各20g,生甘草10g。(3)放療所致嘔惡病人多表現為脾胃津傷,肝胃不和,陰虛內熱為主。藥用姜半夏6g,厚朴12g,茯苓15g,蘇葉梗各10g,沙參、麥冬各20g,鮮石斛30g,蒲公英15g。(4)化療所致嘔惡病人多表現氣血不足,脾胃虛熱,血虛腎虧為主。藥用姜半夏6g,厚朴12g,茯苓、白朮各20g,蘇葉梗各10g,熟女貞30g,枸杞子20g,白花蛇舌草20g,黃精30g,人蔘15g,灸黃芪15g。從臨床觀察,半夏厚朴湯對以上四種情況均有降逆止嘔作用。

3、防治腫瘤化療所致噁心嘔吐(梁耀君,等.半夏厚朴湯防治腫瘤化療所致噁心嘔吐26例——附對照組24例,遼寧中醫雜誌,1999,26(4):161-162)

本組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6例,對照組24例,均經病理學證實為惡性腫瘤,對26例惡性腫瘤患者在化療同時輔以半夏厚朴湯煎劑口服。具體止嘔治療方案為:治療組用半夏厚朴湯(藥用:法半夏、厚朴、生薑、蘇葉、茯苓各20g)以500ml水煎成200ml,1日分2次服,每次100ml,於早上化療用藥前30min及化療用藥開始後6h服之,連服5天。對照組則以滅吐靈20mg肌注,每日2次,首次在化療用藥前15min,第2次在化療用藥開始後6h肌注。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控制嘔吐方面達到了對照組的療效(P>0.05),而在噁心持續時間方面顯著地短於對照組(P<0.05)。因此認為,該方對於防治化療所致的輕、中度嘔吐具有較好的作用。

4、治療反流性食管炎(陳利平,加味半夏厚朴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180 例,河南中醫,2004,24(1):9)

所治患者平均40 歲,病史長者達1.5a ,短者數天,療程最長者2月,最短者10d,胃鏡檢查有食管炎表現,治療用基本方:姜半夏10g,厚朴10g,蘇葉10g,陳皮10g,茯苓15g,枳殼10g,白芍15g,甘草3g。加減:有熱象者,加竹茹12g、蒲公英10g;呃逆明顯者,加代赭石15g、旋復花(另包)15g;燒心明顯者,加吳茱萸、黃連各6g;氣滯明顯者,加川芎10g,香附12g。結果180例患者中,痊癒者125例,好轉47例,無效8例,有效率為95 %。

5、治療食管裂孔疝(方家選,半夏厚朴湯治療食管裂孔疝12例,國醫論壇,2000,15(1):10)

所治1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全部服用半夏厚朴湯加味:半夏、厚朴、蘇梗、川貝各12g,茯苓、杏仁、生薑、枳殼各15g,白蔻仁10g,制香附、薏苡仁各20g,通草8g,每日一劑,水煎,早中晚分服,10天為一療程,結果:臨床治癒8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3.4%。

6、治療癔球(劉紅,等.半夏厚朴湯治療癔球42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2,11(11):1056)

42例患者癔症患者均服用半夏厚朴湯: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2g,蘇葉10g,生薑1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配合辨證加減:痰氣鬱結、日久化熱,證見口乾、口苦、心煩者,加梔子10g,黃連10g;郁怒過甚,肝氣鬱滯加重,證見胸脅脹痛者,加鬱金10g,青皮10g;脾虛失運,痰飲內盛,證見噁心嘔吐清水者,改茯苓為15g,加白朮10g,砂仁10g;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證見少寐多夢者,加合歡花10g,遠志12g。結果:經治療1個月後,治癒24例(57.1%),好轉16例(38.1%),無效2例(4.8%),總有效率為95.2%。

[研究進展]

1、化學成分

抗抑鬱活性部位(王業民,半夏厚朴湯抗抑鬱活性部位的篩選,中國中藥雜誌,2002,27(12):932-936)

選用小鼠行為絕望模型評價抗抑鬱作用,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單胺類神經遞質,結果:半夏厚朴湯提取物(AE)和其4個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絕望模型中小鼠游泳和懸尾的不動時間,具有一定的時效關係,其中以半夏厚朴湯提取物(AE),石油醚提取物AE-1和水溶性部分AE-4最顯著,相互間無顯著性差異,半夏厚朴湯提取物AE可顯著地提高紋狀體中5-HT含量和皮層中NE含量,而對其他腦區中神經遞質無顯著性影響,石油醚提取物AE-1可顯著地提高紋狀體中5-HT含量和皮層中NE和PA含量氯仿提取物AE-2能極顯著地提高皮層中DA含量,實驗結果表明:半夏厚朴湯具有抗抑鬱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水溶性部位,半夏厚朴湯可能是部分地通過對單胺類遞質系統的整合而達到抗抑鬱目的。

2、藥理作用

(1)對大鼠慢性抑鬱模型的影響(李建梅,楊澄,張偉雲,等,半夏厚朴湯醇提物對大鼠慢性抑鬱模型的影響,中國中藥雜誌,2003,28(1):55-59)

為研究半夏厚朴湯醇提物對大鼠慢性抑鬱模型(CMS)的影響,探索其抗抑鬱機制。作者以1%蔗糖水攝入量作為指標,慢性給予各種低強度複合刺激,造成大鼠慢性抑鬱模型。按試劑盒酶法測定血脂;採用乳酸脫氫酶(LDH)釋放法測定脾細胞內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採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法測定紅細胞內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按試劑盒顯色法測定血清和組織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採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心臟中丙二醛含量。結果:在大鼠CMS模型中半夏厚朴湯醇提物可增加動物蔗糖攝入量;增加其脾臟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P<0.05),降低甘油三酯水平(P<0.001);降低血紅細胞內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組織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同時抑制組織中脂質過氧化程度,降低心肌組織中丙二醛含量。以上實驗結果提示:半夏厚朴湯醇提物通過多途徑而達到抗抑鬱作用。

(2)抗過敏作用(謝鳴,中醫方劑現代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934)

豚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PCA)和2、4、6-三硝基苯(PC)所致小鼠接觸性皮炎實驗證明,豚鼠口飼半夏厚朴湯100mg/kg或200mg/kg,小鼠50mg/kg或100mg/kg對Ⅰ型及Ⅳ型過敏反應具有明顯拮抗作用,組方中蘇葉及厚朴均有抗過敏活性(PCA)及(PC)反應,均具有抑制作用,故認為紫蘇醛為其活性成分之一,在非免疫反應的醛酸的抗炎及鎮痛實驗中,未見紫蘇醛具有任何效果。

二、啟膈散

[方名]啟膈散

[來源]出自程國彭《醫學心悟》。《醫學心悟?噎隔》「啟膈散:通噎隔,開關之劑,屢效。」

[處方]沙參三錢,丹參三錢,茯苓一錢,川貝母(去心)一錢五分,鬱金五分,砂仁殼四分,荷葉蒂二個,杵頭糠五分。

[用法]水煎服,虛者,加人蔘,前症若兼蟲積,加胡連,蕪荑,甚則用雄黃散吐之,若兼血積,加桃仁,紅花,或另以生韭汁飲之,若兼痰積,加廣橘紅,若兼食積,加卜子,麥芽,山楂。

[功能]潤燥解郁,化痰降逆

[主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脹痛,舌絳少津,

大便乾結者。

[方解]

憂思可以傷脾,脾傷則氣結,氣結則津液不得輸布,遂聚而成痰,痰氣交阻於食道,於是漸生噎膈。方中丹參、鬱金、砂仁活血利氣以開郁;沙參、茯苓、川貝母潤燥化痰以散結;荷葉蒂、杵頭糠化痰和胃,利氣降逆。諸葯合用,共湊化痰行瘀治噎之效。

[現代應用]

1、現代用法:沙參15g,丹參15g,茯苓10g,川貝母(去心)6g,鬱金9g,砂仁殼6g,荷葉蒂二個,杵頭糠10g。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加減應用:津傷便秘,可加玄參、生地、麥冬、白蜜;脅肋脹痛者,加柴胡、川棟子、延胡索、積殼;煩燥易怒、失眠多夢者,加龍齒、合歡皮、珍珠母、桅子;悲傷欲哭、情誌異常者,加百合、小麥、大棗。

2、治療晚期食道癌(李仕金,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食道癌23例的臨床觀察,甘肅中醫,1998,11(1):10-11)

用中藥配合化療、放療治療晚期食道癌23例,療效滿意,其中中藥配合化療11例,配合放療治療4例,配合化療治療、放療治療8例。中醫療法:自擬方扶正解毒湯加啟膈散煎服,扶正解毒湯組成:黃芪30g,黃精12g,半枝蓮20g,白花蛇舌草20g,蘆根20g;啟膈散加減組成:北沙參15g,丹參15g,鬱金12g,炒枳殼10g,全瓜蔞15g,半夏10g,佛手片10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g,石見穿50g。氣逆噫噯不暢加沉香0.8g(後下),橘皮10g;納呆加神曲12g,炒麥芽12g,雞內金10g,嘔吐痰涎量多加炒萊菔子10g;胸脘刺痛加延胡索12g;伴有出血加三七粉2g、雲南白藥0.8g(沖服);口乾、心煩苔黃加麥冬12g、山梔子12g。以上方藥水煎服,日1劑,2次服。西醫療法:根據腫瘤細胞學分類、分化程度、部位及病人的耐受能力選擇用藥及放療方案,以達到最佳治療目的。結果1例半年後死於糖尿病尿毒症,2例1年後死於心臟病心肌梗塞,11例生存2年以上,6例生存3年以上,3例生存5年以上,統計其好轉及治癒率在86%以上。

3、治療慢性食管炎(郭光業,柴胡啟膈散治療慢性食管炎,河北中醫,2000,22(2):114)

本組32例,均以柴胡啟膈散治療。藥物組成:党參、煅瓦楞子各15g,柴胡、黃芩、半夏、丹參、沙參、浙貝母、茯苓、鬱金各10g,白豆蔻、甘草各6g。中焦濕熱甚,表現胸悶、嘔惡、舌苔厚膩者,去党參、沙參,加蒼朮、厚朴;如熱象明顯,表現口苦、苔黃、脈滑加黃連;胃虛氣逆者去黃芩、沙參,加代赭石、旋覆花、白朮;腹脹者加厚朴、陳皮;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疼痛者去党參加延胡索、川楝子;胃陰虛者去黃芩、柴胡,加白芍藥、石斛、麥門冬。每日1劑,分3次溫服,療程為4周。結果:近期治癒21例,佔65.6%;顯效5例,佔15.6%;有效3例,佔9.4%;無效3例,佔9.4%。

4、治療慢性咽炎(楊修策,啟膈散加味治療慢性咽炎62例,國醫論壇,2003,18(1):19)

經治62例患者,其臨床主症:咽中不適,有異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治療方藥物組成:南沙參20g,丹參30g,茯苓20g,杵頭糠10g,浙貝母20g,鬱金15g,砂仁殼10g,荷葉蒂7枚。加減:咽痛充血者加桔梗20g,山豆根15g,射干15g;胸悶脅痛者加香附15g,厚朴15g,枳殼30g,蘇葉10g;咯痰多者加制南星15g,半夏15g,海浮石20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5天為1個療程,4個療程後統計療效。結果:痊癒38例,佔61.3%;好轉23例,佔37.1%;無效1例,佔1.6%;總有效率為98.4%

[研究進展]

抗腫瘤機制(劉亞嫻,啟膈Ⅰ、Ⅱ號方抗腫瘤機制的體外實驗研究,河北中醫,2003,25(5)398-400)

在啟膈散基礎上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原則適當加味,組成啟膈Ⅰ號方(鬱金、丹參、麥門冬、茯苓、荷葉、沙參、清半夏、浮小麥等)、啟膈Ⅱ號方(鬱金、丹參、茯苓、荷葉、麥門冬、百合、浮小麥、全蠍等)。為了探討啟膈Ⅰ、Ⅱ號方抗腫瘤的機制,作者運用MTT法觀察啟膈Ⅰ、Ⅱ號方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對BALB?C小鼠脾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顯示:啟膈Ⅰ號方、Ⅱ號方能抑制人白血病細胞株K562、人胃癌細胞株BGC823、人食管癌細胞株TE13的增殖,並能促進BALB?C小鼠脾細胞的增殖。說明啟膈Ⅰ、Ⅱ號方對腫瘤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增強免疫功能。

三、通幽湯

[方名]通幽湯

[來源]出自李杲《蘭室秘藏》。《蘭室秘藏?大便結燥門》「通幽湯: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大便燥秘,氣不得下,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處方]炙甘草、紅花已上各一分,生地黃、熟地黃已上各五分,升麻、桃仁泥、當歸身已上各一錢。

[用法]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調檳榔細末五分,稍熱,食前服之。

[功能]養血活血,潤燥通幽

[主治]噎塞,幽門不通,逆氣上沖,吸門不開,飲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結,亦治大腸風秘燥結。

[方解]生地黃、熟地黃、當歸身,滋陰養血潤燥,桃仁、紅花活血潤燥,炙甘草、升麻舒暢胃氣,而上升清氣,下降濁氣,使諸葯合用,能養血潤燥通便,行血理氣通幽,從而幽門得通,噎塞便秘,自然消除。

[現代應用]

1、現代用法:炙甘草6g、紅花6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升麻6g、桃仁泥10g、當歸身10g。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加減應用:如服藥即吐,難於下咽,可先服玉樞丹;痰濕痹阻、胸陽不振者,加瓜蔞、半夏、桂枝;瘀血較著者,加三七、乳香、沒藥、丹參、赤芍。

2、治療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呂雪卿,降逆通幽湯治療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河南中醫,1997,17(5):296)

經治57例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其中乳食積滯型14例,肝胃氣滯型20例,脾虛痰瘀型23例,均以自擬降逆通幽湯為基本方:半夏3~9g,陳皮2~5g,竹茹3~6g,代赭石6~12g,厚朴3~5g,生薑2~6g,党參3~6g,茯苓5~10g,澤瀉3~6g,桃仁2~6g,紅花2~6g,山楂3~12g。乳食積滯型:生山楂易焦楂,加枳實、大黃;肝胃氣滯型:加白蔻仁、青皮;兼黃疸者:加茵陳、梔子;脾虛痰瘀型:倍党參、茯苓;酌加白朮、黃芪、當歸、山藥、麥冬、石斛、山甲。每日1劑,水煎頻服,其母同服,30天為1療程,隨訪半年。治療結果:乳食積滯有效率100%,肝胃氣滯90%,脾虛痰瘀91.3%,可見,降逆通幽湯對中醫各種證型的小兒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均有效。

3、治療食道癌(庄新民,等.食道內置131I配合中藥治療食道癌102例療效觀察,福建中醫藥,1998,29(3):6 )

共收治153例失去手術治療機會或放棄手術治療的食道癌患者,採用三腔管131I內放射結合中藥治療,與單用中藥治療進行對比,取得良好療效。具體治療方法:治療組用三腔管內置131I內放射,中藥加減通幽湯沖洗(加減通幽湯,方用生地20g,熟地20g,當歸20g,桃仁10g,紅花10g,丹參15g,赤芍15g,浙貝10g,瓜蔞15g。用水500ml,煎至200ml,取液去渣),並用中藥溫腎健脾湯治療(溫腎健脾湯,方用党參15g,黃芪20g,白朮15g,甘草6g,茯苓15g,陳皮10g,半夏15g,熟地20g,山茱20g,附子6g,生薑6g,水600ml煎至400ml,分2次口服,必要時隨症加減);對照組單用溫腎健脾湯治療。兩組病例均給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療。治療結果,近期療效:治療組有效率91.2%。對照組29.4%,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遠期療效:1a生存率治療組為70.6%,優於對照組的41.2%(P<0.01),2a生存率治療組為61.2%,明顯優於對照組15.7%(P<0.01),。

4、治療晚期食管癌(陳玉錕, 等. 晚期食管癌20例的中醫治療,新中醫, 1998,30(3):35)

本病可辨證分為四型: 痰氣交阻型,以啟膈散(丹參、沙參、茯苓、鬱金各15 g, 砂仁、川貝各9 g, 杵頭糠5 g) 加減治療;氣滯血瘀型,以通幽湯(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15 g, 桃仁10 g, 紅花、升麻、炙甘草各6 g) 加減治療;津虧熱結型,以五汁安中飲(梨汁、藕汁、牛乳、生薑汁、韭汁不拘量頻服) 加減治療;氣虛陽微型, 以補氣運脾湯加減(人蔘、黃芪各30 g,茯苓、白朮各15 g, 半夏、陳皮、砂仁、甘草各6 g, 生薑3 g, 大棗5枚) 治療。

5、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王倫,通幽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70例,四川中醫,2002,20(7):50)

13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70例,對照組60例,所有患者臨床表現具有不同程度痞滿、胃痛癥狀,併兼見納差、消瘦、口渴、咽干、大便秘結、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等癥狀。治療組服用通幽湯:桃仁12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15g,熟地12g,檳榔9g,升麻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溫服;臨症加減:痞滿甚者加陳皮10g,青皮9g,胃痛甚者加元胡10g,白芍12g,納差者加雞內金15g,焦三仙各15g,口渴咽干、大便秘結者加麥冬15g,酒大黃9g,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者加丹參15g,莪術6g。對照組服用嗎叮啉片(西安楊森製藥廠生產),1次10mg(1片),1日3次。兩組均以3個月為一個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1.43%,對照組76.67%(P<0.05),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四、血府逐瘀湯

[方名]血府逐瘀湯

[來源]出自王清任《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病,開列於後,頭疼??????」

[處方]當歸三錢、生地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三錢、枳殼二錢、柴胡一錢、桔梗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牛膝三錢、甘草三錢,赤芍二錢

[用法]水煎服

[功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暢。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熱,或舌質黯紅,舌邊有瘀點,唇暗或兩目暗黑,澀或弦緊。

[方解]本方是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諸證,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中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四逆散行氣和血而舒肝,桔梗開肺氣,載葯上行,合枳殼則升降上焦之氣而寬胸,尤以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互相配合,使血活氣行,瘀化熱消而肝鬱亦解,則諸證自愈。

[現代應用]

1、現代用法: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當歸15g,生地30g,赤芍15g,柴胡15g,枳殼6g,甘草6g,牛膝15g,桔梗6g。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加減應用:陽虛者加瓜萎、薤白、桂枝;氣虛者加党參、黃芪、葛根;氣陰兩虛者加沙參、麥冬五味子;痰瘀互阻者加陳皮、半夏、蒼朮

2、治療晚期食道癌(全淅強,血府逐瘀湯配合化療治療晚期食道癌20例,河南中醫藥學刊,1999,14(4):12)

在常規化療的基礎上配服血府逐瘀湯,治療晚期食管癌患者20例,並隨機設立對照組20例,治療方法:對照組治以PPF化療方案(PDD50~80mg/m2,靜滴,第6、7天(水化利尿);PRM5~10mg/m2,第1、3、8、10天;5—FU500~750mg/m2,第1~5天。治療2周,休息1周,為1個周期。用藥2~3個周期為1個療程),治療組化療方案同前,但加用中藥血府逐瘀湯(藥物組成:柴胡15g,桔梗6g,當歸15g,生地30g,赤芍15g,桃仁6g,紅花15g,川芎10g,枳殼6g,牛膝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劑)。結果近期療效上兩組總有效率相似(治療組80%,對照組75%),但治療組完全緩解率明顯高於對照組(治療組10例,對照組1例)。毒副反應治療組較對照組輕。

3、治療聲帶息肉(龍國玲,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聲帶息肉42例,四川中醫,1999,17(2):45-46)

收治確診為氣滯血瘀型聲帶息肉患者共7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2例,對照組34例,治療組用血府逐瘀湯加味:赤芍、桃仁各12g,紅花、枳殼、川牛膝、木蝴蝶、柴胡各10g,桔梗,當歸、川芎、生地、山楂、三棱、莪術各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口服,7日為1療程,共服4-5個療程,加減法:咽喉乾燥加石斛、花粉;咽喉疼痛、紅腫明顯加黃芩、射干;痰瘀互結去甘草加海藻、昆布、僵蠶,本方女性患者經期暫停服用,對照組用黃氏響聲丸20粒,復方菠蘿酶片2-4片,口服,每日3次,7天為1療程,共服4-5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09%,對照組總有效率61.76%

4、治療頑固性膈肌痙攣(嵇明亞,血府逐瘀湯治療頑固性膈肌痙攣,四川中醫,1998,16(9):26)

經治19例患者,病程最短3天,最長17天,治療方用血府逐瘀湯:當歸、桃仁泥各12g,生地、紅花、牛膝各10g,枳殼、赤芍、川芎、甘草各6g,柴胡3g,桔梗5g,水煎,每日一劑分二次服,並停用其他治療手段。結果,經1劑治療後呃逆停止者2例,3劑治療後呃逆停止者16,隨訪1年,18例均未再發作。1例肝癌膈轉移患者無效,並於1個月後死亡。

5、治療癌性發熱(任建華,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癌性發熱,湖北中醫雜誌,2003,25(6):40-41)

癌性發熱是指與癌症有關的非感染性發熱,或在腫瘤發展過程中因治療而引起的發熱。多見於中晚期癌症患者。筆者應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癌性發熱屬瘀血內結型30例,取得較滿意的療效。具體如下:本組30例均屬診斷明確的中晚期腫瘤患者,對照組27例。治療組治以血府逐瘀湯加味(枳殼、柴胡、桔梗、甘草各6g,當歸9g,牛膝15g,紅花、桃仁、赤芍各12g,丹皮、川芎各10g,生地20g。腹脹、納差者加木香、八月札、炒谷麥、麥芽各10g,佛手15g;疼痛者加延胡索、烏葯、鬱金各10g;咳嗽、胸悶者加川貝母、杏仁、百合、枇杷葉各10g,魚腥草30g;手足心熱者加玉竹、麥冬各10g,天花粉15g;便秘者加全瓜蔞30g,麻仁10g。水煎服,每日1劑,3次/D)。對照組給予消炎痛片25mg,3次/D,口服。兩組連續治療10天後進行療效對比觀察。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0.0%對照組為44.4%,兩組臨床療效比較,P<0.05,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組。

[研究進展]

1、拆方研究(彭康,血府逐瘀湯對紅細胞變形性及全血粘度的影響,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4(8):495-496)

將血府逐瘀湯分為活血、理氣二組藥物,並與總方進行比較,在對大鼠紅細胞變形能力和全血粘度比的實驗中發現,總方組(血府逐瘀湯組)、活血組(桃紅四物湯組)和理氣組(四逆散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給葯後均非常顯著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和降低全血比粘度(P<0.05);組間比較總方組的紅細胞變形能力和降低全血比粘度作用強於活血組和理氣組(P<0.01),而活血組與理氣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揭示組成總方後活血葯和理氣葯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2、原方煎液和單味提取配方液比較(譚毓治,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1993,9(5):9-10)

對血府逐瘀湯原方煎液和單味提取配方液(方中各單味葯分別提取,按原方比例配方,備用)的藥理作用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離體實驗中,血府逐瘀湯體外終濃度1.25mg/ml能顯著增加家兔紅細胞膜和血小板膜流動性。

3加減方研究:(王偉,精緻血府逐瘀膠囊對缺氧缺糖心肌細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達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6,16(11):670-672)

應用血清藥理學、反轉錄PCR、Northern雜交等方法比較研究了精製血府膠囊、血府逐瘀膠囊、硫氮艹卓酮對缺氧缺糖培養心肌細胞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達及乳酸脫氫酶(LDH-L)、肌酸肌酶(CK)、穀草轉氨酶(GOT)釋放的影響。結果三種藥物均可顯著提高缺氧缺糖心肌細胞NOSmRNA的表達,顯著降低缺氧缺糖心肌LDH-L、CK、GOT的釋放,而以精緻血府膠囊和硫氮艹卓酮作用更為顯著。提示三葯均有明顯的心肌細胞保護作用,這種保護作用與其刺激心肌細胞生成一氧化氮(NO)有一定關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