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拥有数十年历史的老街,

  一爿爿曾经热闹非凡的店铺,

  构成了无数獐山人成长的回忆

  ——獐山集镇。

  4月13日傍晚5时,

  仁和獐山老街上挂起了一串串红灯笼,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熟悉的乡音。

  300多位土生土长的老街居民围坐一起,

  用这种温馨的方式进行着邻里间的告别。

  獐山社区的陈国强书记说,

  住了几十年的地方要拆了,

  人嘛,难免会怀旧,

  为了这顿“告别餐”,

  不少远在临平,甚至杭州市区的人,

  都抽空赶了回来。

  百家宴摆了28张酒桌,

  费用约15万,

  是由集镇的拆迁户钱忠良

  自掏腰包出的。

  钱忠良从小就住在獐山老街,2008年外出经商,回来后他在老街上开了一家餐馆,生意不错。

  他说:“这条老街有七八十年历史,虽然不久,但因为是集镇上唯一的一条街,它牢刻在每一个獐山集镇人的心里。拆迁后,大家肯定就不能常聚了,前阵子碰巧有邻居商量起这事,想在搬迁前让大家再聚上一聚。

  本来邻里之间关系就好,当家人得知钱忠良有这个想法后,都很支持他的百家宴想法,马上联系了社区,让社区一起帮忙筹办。

  回忆起上周六晚上的那餐饭,钱忠良到现在还意犹未尽:“这只是暂别,以后我们还会重逢。虽然有些舍不得老街,但獐山集镇提升改造是为了给百姓们打造更美好的家园,我们还是支持的。期待更美的新家!”

  说起观音桥路,居民们眼中都饱含深情:“观音桥路是獐山的老街,以前这里还是獐山县的时候就存在了......”“是啊,以前那边是理发店,旁边是棉花加工厂,远处是面店......”

  对有些居民来说,这里是他们的“根”。一位居民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了,一直没有离开过,以后我也会一直住在獐山。”

  在仁和街道,獐山集镇旧城改造打响了“头炮”。獐山集镇组作为此次项目的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经确权后本次涉及准备签约的户数共有251户,目前签约率为94.43%。獐山的观音桥路就在第三批拆迁范围内,区域内共有居民80多户,从今年3月开始搬迁,4月初正式开始拆迁工程。

  再见了,记忆中的獐山集镇,

  我童年成长的地方。

  这条观音桥路,

  儿时的我总爱攥着零花钱,

  一蹦一跳来买零食。

  还是木制大门的爱琴洗烫店,

  把我乱乱的衣服变得干干净净。

  如今掩着大门的小平房,

  也曾装满了欢声笑语。

  这儿就是钱忠良的餐馆,

  不大不小,满满的家乡味。

  再见你时,你将是全新的样子。

  未来的安置房旁边,交通也会更加便利,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将更加齐全,居民生活品质将大大提高。余杭区仁和第一幼儿园、仁和镇中心小学、仁和中学,从幼儿园到初中,今后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从规划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北地块总居住户数672户,80㎡520户、100㎡152户,总居住人口将达2048人,汽车停车位725辆,其中地上停车位45辆,地下停车位680辆。背靠仁和余山,望出去就是满目的生机。

  南区块居住总户数888户,其中80㎡380户、100㎡100户、120㎡100户、160㎡300户,总居住人口将达2829人。汽车停车位1155辆,其中地上停车位200辆,地下停车位955辆。边上隔着小映河,聆听潺潺水声。

  拆迁拆不散邻里情,无论走到何地,我们都是獐山大家庭中的一员,有事相互帮忙,没事互相走走。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重逢~

  来源:天天看余杭、獐山社区

  随手传播,告诉身边的临平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