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拙見,戰國時,各諸侯國都喜歡養賓客聞名天下,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呂不韋當時為秦相,秦國為當時之強國,如果自己的才能還不及以上四位公子簡直是一種恥辱,所以就廣招賢士各抒己見,集論而為《呂氏春秋》。


呂不韋召集門客編寫《呂氏春秋》的目的有以下幾點1、當時的國際形勢。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勢已經形成,但是意識形態各有所異,此書的編寫,是在文化上、意識形態上進行統一,方便日後管理。「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對自己的政治觀點進行了闡述,希望有一個統一制國家。

2、效法先賢,著書立說。呂不韋商賈出身,需要在政治上鞏固自己的地位,那麼出書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3、總結,梳理各家思想,取其長處,形成一本治國寶典。「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說的就是個道理。

為了其政治野心

這得先從呂不韋說起,呂不韋本是陽翟富商,這是他的第一身份,他在趙國偶遇秦王庶孫子楚在邯鄲做質子,說「此奇貨也,不可失」,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便將後半生的寶都押在了子楚身上,用盡手段最終扶持子楚登上了王位,史稱庄襄王。庄襄王即位後,拜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呂不韋一躍成為了秦國最有權勢的人。而《呂氏春秋》正是這個時期由呂不韋主持編纂的著作。

這本書帶有鮮明的道家思想色彩,但又不全是道家思想,它只是取了道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哪一部分呢?「君道虛,臣道實」這一部分。這一部分思想認為天是無形的、空靈無物的,但是世間萬物皆能在天之下有條不紊的運行,是天沒有干涉自然界的運行規律才造就的。因此呂不韋主張君主應該像上天一樣修身養性,無為而治,事情都交給臣下來做。這其實是斷章取義,有意曲解了道家思想的本質。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本意是世間萬物的運行皆有其自身規律,順著規律來,哪怕你什麼都沒做或著做了很少的事情,其結果都會朝向好的方向發展,強調做事要按照規律來,不要做過多的事情,這就是「無為」;看著什麼都沒做,只是把事情推向了原有的規律軌道上運行,就已經有很大功勞了,這就是「無為即有為」,這才是「無為而治」。而呂不韋有意將「無為而治」曲解為修身養性、不要有什麼做為才是君主治理天下的道法,其政治野心,可見一斑。

同時,《呂氏春秋》還帶有濃重的儒家思想色彩,為什麼呂不韋一反秦國歷代君主所尊崇的法家思想,而獨尊儒家呢?這首先要搞清楚法家和儒家的區別。在半奴隸半封建的戰國時期,人口和糧食是國家的民生大計,人口眾多、糧食富足是國富民強、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和像征,法家主張重視法度,用嚴厲的賞罰手段來敦促民眾重視生產,同時極力批判了不參與生產活動、到處說嘴的儒家和倒買倒賣、並不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的商人等,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使國家強盛。而儒家思想卻大相徑庭,儒家並不關注人口和糧食,也不關注國家強盛與否,它只是強調上下有別、長幼有序、尊卑有分,以及「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的忠禮孝道,是要以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思想為手段,建立「君意民從」的社會秩序,約束人民的行為,達到穩固統治者政權的目的。搞清楚了法家和儒家的區別,再聯繫呂不韋作為商人的第一身份,其「廢法尊儒」的動機就不言而喻了。


奇貨可居

呂不韋畫像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4]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到了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5]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

呂不韋,為什麼寫書,本人偏離歷史的角度,用當下人的看法談談,出於呂不韋對於中國文化的傳統保留意識。沒有太多的客套,可能就是如此。


思想的陣地你不佔領就會被別人佔領。

抖機靈,這個只是其中一方面文人三立,立書,立言,立德。很正常的事情。
在朝中擴大影響

給自己樹碑立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