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微信上問我為什麼西洋參片不硬,味道不重,不苦。之前買的味道很重而且都很硬。在我對其講解之後瞭解到,當地的藥材經銷商告示他們」西洋參越硬,味道越重,年頭就越高「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說法我真的是特別生氣。也為消費者對於產品不瞭解而被不良經銷商忽悠而悲哀。所以今天我決定寫一篇文章讓大家對於西洋參有一個簡單地分類瞭解。

西洋參成品的加工分類:在生曬西洋參產品中有硬支、軟支之分,按等級分為:粒頭,短支,條子,參丁,參須。

軟枝西洋參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有一個困參的過程,將西洋參的澱粉轉換成糖類。因此加工起來相比較硬枝要麻煩,一般軟枝加工週期要小半個月左右,而硬枝不到一星期就可以。另外同樣加工一斤乾貨的話軟枝需要的原材料也要高於硬枝,所以市場價格軟枝也要貴的。

如果不是行內人很難分辨出軟枝硬枝西洋參。從外觀上看硬枝西洋參比較飽滿,光滑。而軟枝西洋參因為裡面澱粉轉換成了糖類而外觀有褶皺按我們東北話說就是」抽抽「。切開片之後橫截面可以看到軟枝較硬枝發黃(對比最明顯的特點)。氣味上硬枝味道大,苦味重,而且質地比較硬,軟枝氣味輕,微微甜味有著獨特的香氣,而且不壓稱。

軟枝

在食用上因為硬枝質地較硬而且容易碎,所以一般時候硬枝適合打粉或者直接煲湯等,而軟枝適合切片等。在功效上資料裡面都說軟枝的功效要好,但我僅僅作為參農真的瞭解的不深,可以去網上查,我懂的也就是如果加工以及流程。

硬枝

在最後我想說一點,也許會有一些參茸的經銷商看見我的文章,真的不要為了賺錢去炒作人蔘,讓人蔘保持著它天生的意義---治病,養生。更不要去為了賣貨而吹噓甚至忽悠消費者,很多人說我寫文章知乎上回答就是為了賺錢,這一點我不否認,如果說我不為了賣貨那是假話,但我更希望我可以腳踏實地的賺良心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