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牺牲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命运如何?丈夫再婚,儿子自缢

  文|布衣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绑在车上示众,临终前她大声疾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后她就被日军残忍杀害,牺牲时才31岁。陈毅闻讯后,亲笔写下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记忆人民心中。

  赵一曼的丈夫名叫陈达邦,两人都是黄埔六期学员,陈达邦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妹妹陈琮英嫁给了任弼时。陈达邦早年去莫斯科留学,在此期间结识了赵一曼,陈达邦多才多艺,而且两人有着相同的志向,于是就顺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

  不久之后,赵一曼便怀上了孩子,回到了中国,而陈达邦则继续留在苏联工作,1930年他又去了法国工作,期间由于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导致陈达邦与赵一曼失去了联系。赵一曼的真名叫李一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达邦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牺牲了,对于儿子陈掖贤更是一无所知。

  1950年一部反映关押赵一曼英勇献身事迹的电影上映,经过仔细了解,陈达邦才得知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妻子李一超,他百感交集失声痛哭。此后他在新中国担任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局印刷处处长,国务院参事等职务,1966年陈达邦被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据他的儿子陈掖贤所说,赵一曼牺牲后,陈达邦再婚,并且生育有子女。

  赵一曼和陈达邦唯一的儿子陈掖贤,小名叫宁儿,小时候他是在伯父家长大,总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性格不爱说话。1957年他与学生张友莲结婚,后来得知陈达邦是自己父亲,也曾经找过几次,但是此时的陈达邦已经再婚,与他的感情也不深,此后联系就很少了。

  在父亲陈达邦被诬陷时,他非常不理解,曾经多少写信替父亲说明情况,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把自己也牵连进入,被关进了牛棚里,1982年8月15日,带着复杂的情绪,陈掖贤选择自缢的方式离开了,享年55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