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翻译自TANK ENCYCLOPEDIA,原文作者Marko Pantelic

本文中指向Tank Encyclopedia的链接为原作者添加,其它链接为译者添加以辅助阅读;本文中标识了「原注」的注释为原作者添加,其它注释为译者添加以辅助阅读。

由于总所周知(得了吧,没有VPN)的原因,译者无法获取原文中的配图,故本文中出现的配图都是译者本人自行插入的。不过我敢肯定和IV号歼击车有关的能和原文有很高的契合度。

另外,正如德军一团乱麻的装备命名一样,本文作者在原文中也乱用了Tank Hunter,Tank Destroyer,Panzerjager和Jagdpanzer等名词,因此在本汉化版本中也出现了驱逐战车,坦克歼击车,坦克猎人等名词。事实上,考虑到作者在原文中有几处前后文不统一和毫无文学性的描述,这很有可能是一篇没校对完的文章。

(在旁边有步兵的情况下就不要把身体探出坦克了,比如上面那两位,其中持望远镜的那位很可能捏他自武装党卫队第12装甲师的一位曾击毁36辆盟军坦克的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于1944年12月17日阿登战役期间被一名美军狙击手击毙,死因是探头观察。)

Panzer IV/70 (V) 产量:930-950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开发了大量不同的驱逐坦克设计方案。其中一些是仓促设计成并投入生产的,一些是临时进行改装的应急之策,还有一些是专门以驱逐战车的角色被设计出的。IV号歼击车正是最后者的典型例子,它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并装备了一门威力强大的火炮,最终,被低调的证明为是一种致命的武器。然而在1944年这种车辆在欧洲战场上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其生产开始的日期过晚,而最终导致实际到达战场的数量并不多。

一辆隶属于汉森战斗群(KG Hanse)的IV号驱逐战车,波托(Poteau),1945。也就是那位著名的机枪男隶属的部队。图片来源于worldwarphotos.info。

最初的驱逐战车设计

在战前,著名的德国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就预言了对具有高度机动性的自行反坦克车辆的需求,这种车辆后来被称为Panzerjager或Jagdpanzer(原注:坦克歼击车或歼击坦克 tank destroyer or hunter)。根据德国的军事术语与概念,「Jagdpanzer」和「Panzerjager」这两个术语本质上意义是相同的。然而,战争结束后,Jagdpanzer一词将用于描述封闭式的坦克歼击车,而Panzerjager将用于描述开放式的坦克歼击车。

在1940年3月,这种车辆(即上文古德里安描述的车辆)第一次被制造出来。4.7 cm PaK (t) (Sfl) auf Pz.Kpfw. I,今天通常称之为I号坦克歼击车(Panzerjager I)。它或多或少是一个简单的即兴创作,使用改装过的I号B型坦克底盘,并安装一门4.7cm PaK (t)(即vz.36)与一个较小的炮盾。后来,在对苏联的进攻和在北非的战斗中,德国军队变得更加需要有效的反坦克车辆。7.5cm PaK 40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种火炮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机动性。

于哈尔科夫作战的一辆来自SS-Pz.Jg.Abt.2的黄鼠狼,可以观察到它和乘员的高度对比。图片来源于DishModels.ru上对帝国师的介绍,原文可是俄语啊。

对于机动反坦克车辆的需求导致了「黄鼠狼」系列的开发,该系列基于几种不同的坦克底盘,并装备了强大而高效的反坦克炮。缴获的坦克和其他车辆也将为此目的重新使用[1]。1944年,装备有一门优秀的88mm Pak 43的犀牛坦克歼击车投入生产。但这些载具大多是匆忙设计并制造的,尽管它们可以胜任其任务,但并非完美。这些车辆的制造是基于不同的坦克底盘,并在一个开放式战斗室中安装一门射界有限的火炮而成。它们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使得车辆本身难以伪装的高度,以及普遍缺乏的装甲防护。

德国的步兵支援用自行突击炮,Sturmgeschutz,或简称为StuG(原注:基于III号坦克)被证明在用作驱逐坦克时具有巨大的潜力。他们的装甲防护相对较好,外形较低,可以装备有较长身管的7.5cm火炮。批量生产的StuG III Ausf.G装备有一门较长的7.5cm火炮(原注:L/48),能够有效地对抗战争结束前几乎所有的盟军坦克。同时,StuG也比任何德国坦克更容易制造。1942年,一个为StuG装备更优秀的火炮和装甲的计划被制定出来。这些最终导致了1944年后期Panzer IV/70 (V)的发展。

Jagdpanzer IV的早期开发

Panzer IV/70 (V)的故事实际上开始于1942年9月,当时军械局(Waffenamt)要求开发一种新的突击炮设计——Neuer Sturmgeschutze(原注:或「Sturmgeschutze neue Art」,视来源而定)系列。它将装备一门7.5cm KwK L/70,并有著100mm正面装甲,和40至50mm侧面装甲的保护。高度应该尽可能的低,最高时速应达25公里,重量不得超过26吨。根据原计划,原本应开发一种全新的底盘,但由于缺乏工业能力,改为选择IV号坦克的底盘。1942年,许多基于StuG III设计的新型驱逐战车进行了测试。与此同时,Alkett公司测试了在IV号坦克底盘上安装StuG III上部结构的设计,该底盘装备有7.5 cm L/70(原注:Gerat No.820)。其中一辆原型车还装备有一门10.5cm的火炮,甚至有人提议测试安装一门88mm的火炮。由于这一修改被证明有些复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不可能进行量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也有人提议将III号、IV号和VK16.02的一些部件组合起来,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更多的精力被用于全新的设计(原注:基于IV号H型的底盘),在1943年早期由Plauen的Vogtlandische Maschinenfabrik AG(原注:VOMAG)进行,命名为Gerat No.821。木制模型在1943年5月完成,而最终的原型车也在同年年底完成。阿道夫·希特勒本人相当喜欢新的IV号驱逐战车设计,并下令尽快开始大规模生产。

正如已经提到的,IV号歼击车的设计基于IV号的坦克底盘,炮塔和半个车体被移除并替换为一个更简单,容易建造,但具有高度倾斜装甲的车体。后面的发动机舱几乎是一样的,只有很少的变化(原注:发动机也是一样的),但原先计划的武器和装甲必须改变。7.5cm L/70的火炮数量不足,因此只能使用较短的L/48。前装甲最厚处为60毫米,而不是100毫米,但由于是倾斜装甲,这仍然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两辆被遗弃的IV号歼击车,上普莱斯,1945年3月25日。相当奇怪的是两车在平原上,以相反的方向被遗弃,且较远处的IV号歼击车在炮管上似乎系了一根白色布条。图片来源于worldwarphotos.info。

一般来说,这种车辆或多或少具有与已经生产的StuG III的反坦克型号(如F型和G型)相同的作战定位。他们都装备有相同的火炮,但IV号歼击车有一个更有效和更简单的装甲设计。尽管IV号歼击车是一种有效的坦克歼击车,但它却可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因为StuG III具有相同的能力,并早已投入生产。甚至连装甲兵总监海因兹·古德里安从一开始就反对新型的IV号歼击车,因为它与StuG III非常相似,而且消耗了大量必要的可以用来生产IV号坦克的资源。

IV号歼击车在1944年1月至8月生产并制造了769至784辆。由于拥有更好火炮和装甲的Panzer IV/70 (V) 已经准备生产,生产在8月停止了。

Panzer IV/70 (V) 的发展历史

在1944年1月下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希特勒本人敦促了在未来发展并装备使用更强大的7.5cm L/70火炮的IV号歼击车的计划。该任务由Vomag负责实施和实现。一辆IV号歼击车的原型车(原注:序号320162)被重新设计并装备了7.5cm L/70 StuK 42 (原注:SturmKanone)(原注:也被称为Pak 42 (PanzerabwehrKanone)火炮),它的正面装甲从60毫米增加到80毫米并用于1944年初的测试。这些试验证明,在Jagdpanzer IV上安装新型火炮是可行的,而且没有重大的问题。

1944年4月初,这辆原型车的照片被展示给希特勒,1944年4月20日 (希特勒的生日),这辆原型车被展示给了他。希特勒对这种车辆感到相当兴奋,并立即下令开始大规模生产并每月制造约800辆Panzer IV/70 (V)。这些数字从未实现,最大的月产量仅为185辆。

与此同时,Alkett公司试图通过使底盘的整个上层结构设计更简单、更易于生产来增加产量。这种车辆被命名为Panzer IV/70 (A),但最终只建造了278辆。

1944年7月,希特勒下令终止IV号坦克的生产,改为生产Panzer IV/70 (V)和Panzer IV/70 (A),因为IV号坦克已经达到了改进设计的最高水平,而且几乎没有能够改进其整体性能的选择。整个转换过程将于1945年2月完成。但由于德国军队缺乏足够数量的作战坦克,这一命令从未得到充分执行,而直到战争结束,IV号坦克仍然在生产中。

一辆被美军缴获的Panzer IV/70(A),Rudlin,1944。请注意前面4组负重轮都替换为了钢轮,这一点将在下面详细解释。图片来源于worldwarphotos.info。

Panzer IV/70 (V)名称的由来

根据希特勒在1944年7月18日的直接命令,这辆车被正式命名为Panzer IV lang (V),大写字母「V」指的是这种车辆的制造商和设计者Vomag。为了避免与IV号坦克和先前的L/48坦克歼击车 (此处使用的是tank hunter)版本有任何混淆,前线的德国军队将这种车辆称为「Panzer IV/70 (V) 」 (原注:数字70代表炮管的长度),这一名称甚至在1944年11月被陆军军械局正式采用。在一些资料中,这种车辆也被称为Jagdpanzer IV/70 (V)。根据一些资料,由于这种车辆的速度和机动性较差,坦克乘员给这种车辆取了「Guderian Ente」 (原注:古德里安的鸭子)的绰号。应该指出的是,在德语中,「Ente」不仅指鸭子,同时还有尿壶的意思,这也被认为是Panzer IV/70 (V)获得「Guderian Ente」名称的原因。

详述

在视觉上,Panzer IV/70 (V)与之前的Jagdpanzer IV外观几乎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主炮的长度和增加的行进锁 (travel lock)。Panzer IV/70 (V)采用了IV号坦克的底盘 (原注:部分是H型,但主要是J型),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改变。

车体的前部被重新设计使其装甲的倾角更大。变速器和两个转向制动器的检查舱口仍然保留,但舱口是方形的,并且相较于IV号坦克上的更小。在Panzer IV/70 (V)的生产过程中,拆卸了制动检查舱口上的进气口。

悬挂和运行装置与原来的IV号坦克相同。它们由每边各八个负重轮组成,并由四对悬挂驱动。主动轮和诱导轮各2个,托带轮共8个。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每边托带轮的数量被减少到3个,并改为钢材制作。由于这种车辆的前部很重,前两个负重轮很容易磨损,有时甚至出现故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44年9月开始,大多数车辆都要装备2个 (或更多)钢制负重轮和内部的弹簧轮。从1945年2月/ 3月起,在一些车辆上,诱导轮被一种更容易制造的铸件所代替。离地净高 (ground clearance )增加到40厘米。如果需要,普通履带可以用更宽的「东线履带」 (原注:Ostketten)取代。[2]

一辆芬兰博物馆中的IV号坦克,图中文字从左到右分别是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图片来源于注释2的那篇文章。

发动机依旧是是迈巴赫HL 120 TRM,并可以产生265 hp@2600 rpm。发动机舱的设计没有改变。最大速度为35公里/小时(原注:越野时为16公里/小时),其作战半径为(原注:470升燃料)210公里。从1944年9月起,这些车辆配备了新的尾气抑制器 (flame dampening exhausts)和消声器 (原注:flammentoeter)。发动机舱和乘员舱被具有防火和气密功能的装甲防火墙隔开。为了避免任何火灾事故,在发动机舱内安装了自动灭火系统。

Panzer IV/70 (V)新设计的上层结构通过简单的倾斜装甲设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上层结构的倾斜角度提供了更厚的等效装甲,也增加了跳弹的几率。这样,就不需要更仔细地加工装甲钢 (原注:如III号或IV号坦克)。此外,使用面积更大的一体式金属板以避免大量焊接,车体本身更加坚固,也更容易生产。Panzer IV/70 (V)的车体上层结构的制造材料为Witkowitzer Bergbau和Eisenhütten制造的表面硬化钢板 (原注:Type E 22)。

Panzer IV/70 (V)底盘前装甲的上部厚80毫米,角度45°,下部板厚50毫米,角度55°。侧面装甲为30毫米,后部为20毫米,底部10毫米。车体乘员舱底部有额外的20mm装甲。而上层结构的正面装甲厚80mm,角度50° (原注:或根据某些资料来源为40°),侧面装甲40mm,角度60°,后部装甲30mm,顶部20mm。发动机舱的设计和装甲没有改变,四周的装甲为20mm,顶部装甲为10mm。额外的5mm厚裙板发动机舱两侧提供了更多的保护。

额外的5mm裙板(原注:Schürzen)可以被装备来保护车辆的侧面。但实际上,它们很少可以长时间保持悬挂在车辆侧面的状态,并且,相当多的情况是在作战中脱落。由于材料短缺,到1944年底,硬金属丝网板(原注:Thoma Schürzen)被用来代替装甲。它们更轻,更容易制作,并且,相当多的资料声称,它们提供了与裙板相同水平的防护。人们经常说,裙板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阻挡聚能装药武器,但它们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反坦克步枪。此外,Steven Zaloga在《Bazooka vs. Panzer》[3]中指出,美国第一装甲集群(American 1st Armored Group)在Sarrebourg地区的一个单位测试了火箭筒对一辆装备有类似于Thoma Schurzen的刚性丝网板的IV号坦克的杀伤能力。测试表明,金属丝网板没有提供任何可以阻挡聚能装药武器的保护。

被美国第四装甲师的某辆坦克一发入魂的121号三号突击炮,Bitburg,德国,1945年2月27日。图片来源是注释3的那本书。

另一个保护措施是用于对抗磁性反坦克雷的防磁装甲,但这种装甲的使用在战争后期被放弃了。

Panzer IV/70 (V)坦克歼击车的主炮是7.5 cm StuK 42 L/70,也被称为7.5 cm PaK 42 L/70。这种火炮同豹式坦克使用的火炮非常相似。7.5 cm StuK 42 L/70的俯仰角为-5°~ +15°,射界为20°。主炮没有被安装在车体的正中心,而是被移到较右侧20cm处。一个80mm厚的铸造炮盾为火炮的额外保护。主炮由Gustloff-Werke (原注:魏玛)和?koda (原注:皮尔森)制造。油气平衡装置被安装以保证更好的火炮平衡,同时,一个铁质的平衡块被安装在缓冲器的末端。为了避免在移动时损坏主炮,一个沉重的行进锁被手动安装在主炮上。为了自由使用火炮,火炮操作员只需要略微抬高火炮,行进锁就会自然落下。这允许了乘员组在面临战斗时得以作出快速反应,也避免了需要乘员组离开车辆进行手动操作。

主炮没有配备炮口制动器。首批生产的IV号歼击车有装备炮口制动器,但是在战斗中,由于在射击过程中产生了烟雾,乘员组经常拆除会降低可见度,更重要的是将车辆的位置暴露给了敌人的炮口制动器。从1944年5月,炮口制动器停止了生产,而在那之后的Panzer IV/70 (V)也就没有装备了。由于火炮和整体弹药都需要很大的空间,Panzer IV/70 (V)的内部非常狭窄,备弹量只有55发(原注:或60发,取决于资料)。其中穿甲弹34发(原注:PzGr 39/42或40/42),高爆弹21发(原注:SpGr 42)。弹药沿车体内部两侧的弹药架储存。

参考

  1. ^例如在钢铁之师中出场并在英雄连一代中作为德国常规部队的奖励部队的「Geschutzwagen」,即是对法制车辆的改装,被称为7.5cm Pak40(SF) Auf Geschutzwagen 39(f),或Marder Hotchkiss。在这篇文章中有部分提到。 https://www.gamersky.com/zl/academy/201706/912535.shtml
  2. ^关于车轮的问题详细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 https://www.douban.com/note/686468692/
  3. ^书可以在这里看到。 http://www.doc88.com/p-3993568387528.html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