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大將劉裕是怎麼登上皇位,篡奪晉朝江山的?

  劉裕是南北朝時傑出人物,是為南朝劉宋開國皇帝,他寒門出身,卻能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一統,他還試著光復洛陽長安,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現全國大一統,但由他開創的南·宋,保護了漢文化,也為「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很了不起,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那麼,劉裕作為東晉寒門出身的大將,怎麼登上帝位的呢?

  首先自然是東晉立身從來沒有穩過,這給了劉裕機會。東晉是在西晉滅亡時,由王家等北方的士家大族,共同扶琅琊王司馬睿上位建立起來的,起初都沒有得到南方的支持,王導使盡各種招術,終於使得東晉立足建康。漢人建立的政權,比北方胡人建立的政權,多少會有些政治文化優勢,但東晉實在好不到哪去。東晉立足的基礎太薄弱,內部士家大族權力太大,司馬皇族基本被架空,大致上也只保留了表面的尊嚴,「X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從來就沒改變過,唯一變的,大概就是X換了姓。

  朝中掌握政權的,都是門閥貴族,這種制度的存在,為士族提供了巨量的生存資源,但也正因如此,他們整個階層,都失去了上進的動力,還要上進幹什麼呢,幾輩子都享用不完的財富,出生就可以做官,弱得連只雞都不敢殺的人當個把將軍是常有的事,指望這些人保護東晉?

  可是,戰亂來了,不保護行嗎?數數東晉立國後的各種叛亂起義,先是王敦,逼得晉元帝白衣投降,後是孫恩盧循,打得經濟一團糟,後又有桓玄,劉毅等,尾大不掉,東晉巴掌大的地方,就沒停過戰火。

  正因如此,劉裕這等寒門出身的人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是劉裕既能打又能做。劉裕崛起時,東晉差不多就快要完蛋了,當然,完蛋的是司馬家的政權,不是門閥們的財產,他們必須找個人來保護。劉裕在眾多的將領中,是個比較有特色的人,劉裕小時喫盡人世間的苦,砍柴種地打漁賣草鞋這些事都做過,人們自然是瞧不起這樣的人的,可是琅琊王氏的王謐很欣賞他,舉薦他進入軍中,劉裕進入孫無終的軍隊,成為北府軍一員。此後劉裕在戰場上,一發而不可收拾。先是大敗孫恩,後大敗桓玄,迎安帝複位,攻滅南燕,平定盧循,徵討劉毅,西滅譙蜀,反擊仇池,盡吞荊揚,甚至還滅了後秦……

  雖然說仗不是他一人打的,但是在這所有的戰鬥裏,劉裕始終保持了嚴明的軍紀,強大的戰鬥力會讓人害怕,但是能守法紀,那就更是難得,對於門閥貴族們來說,這人有忠心,非常可靠,扶他上位。當然了,主要是以王謝為代表的家族,也實在是沒什麼人才,王桓庾謝,早已沒落。

  這樣,劉裕得到了門閥與軍隊的雙重支持。

  劉裕不但能打,更有從政的睿智。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呢?雖然門閥貴族腐爛了,但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寒族要想上位,不能一下子把士族給端了。劉裕掌權之後,逐步任用寒族出身的人才,而士族,仍然供著,讓他們當清顯的官,當花瓶,但沒什麼實權,成為點綴,比如說陳郡謝氏,是門閥裏很有代表的大族,就被劉裕給供起來了,到一定程度,再把他們給滅了。南朝以後,門閥制度幾乎名存實亡,「士族居高位,寒門掌機要,皇子鎮強藩」的基本,就是這個時候打下來的基礎。

  時勢造英雄,說的就是劉裕這樣的人。他有著一流的軍事才能,也有著別人沒有的氣運,還有睿智的政治眼光,這些,缺一不可。他依靠北府軍起家,架空了東晉的政權,在外有軍功,在內有實權,當皇帝也就一句話的事兒了。(宛如清揚)


劉裕,是東晉大將,但他最後卻代替了東晉建立了劉宋,那他是如何從一位大將成為了皇帝?

劉裕能夠成為皇帝,最重要的是他立下了一系列戰功。他是東晉傑出的將領,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在他的引領下,他對內平定了孫恩和桓玄、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得東晉統一了南方;他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並大破強敵北魏,還收復了長期被侵佔的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並佔據了洛陽、長安兩都。正是劉裕打下了一系列戰功,使得他成為東晉朝廷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皇帝都忌憚於他的實力,不得不用提高劉裕的地位來保持劉裕的忠心。但功高蓋主的劉裕不忍自己只是個臣子,在他心中覺得自己是東晉的大功臣,沒有他的功勞,東晉早就亡了國,所以劉裕產生了替代東晉自立為皇帝的想法。此後,劉裕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自己成為了東晉的實際掌握者,元熙元年(419年),劉裕進爵為宋王,他的封地宋國又加十郡增益,使宋國包括了二十郡。並且劉裕獲得了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最後在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

劉裕能當上皇帝,是時勢造英雄,東晉為了抵抗外敵,只得重用將領,而將領掌握軍權後,內心就有了不端的想法,畢竟槍杆子裏出政權,皇帝沒有軍權就只能被替代了。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