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9 22:13:34)標籤:雜談分類:佛教文化(二)釋迦牟尼創教與傳教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以後,便決心以他悟得的真理宣教濟世,以實現他出家的初衷,於是開始了畢生的傳教生涯。1、初轉法輪創立教佛他首先來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位於印度瓦拉那西市以北約六公里處,是釋迦初轉法輪處,被稱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尋找過去跟隨他的橋陳如等五個侍者,找到他們之後,講述了自己悟得的「緣起」 之理,苦、集、滅、道「四諦」 法門,以及正見等「八正道」。他以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闡述了人生的苦惱,無常,生死輪迴的無窮無盡,分析人生之所以苦惱的原因,證得涅槃寂靜境界的奧妙和歡悅,並向他們指出解脫輪迴、永離苦海,通往涅槃彼岸的修行之路。佛教史上稱鹿野苑第一次說法為「初轉法輪」。橋陳如等五個侍者聽後如磁鐵般的被深深吸引,立即皈依釋迦牟尼,成為佛門弟子。從此,具備了構成佛教的三個基本要素「佛、法、僧三寶」,佛教正式產生。2、再度富家子弟耶舍釋迦牟尼將橋陳如等五人度為比丘後,不久又在鹿野苑又度吠舍種姓的耶捨出家。耶舍是伽屍城有一位大富長者俱梨迦的獨子,家財萬貫,生活富裕。終日花天酒地,歌妓舞女與為伴。一天早晨醒來後,看見那些歌妓舞女倒在枕席間橫七豎八沉睡,醜態畢露,如同屍首。他頓感憎厭,深感世俗生活荒唐不凈,內心無限空虛。便披衣而起,朝佛陀和五比丘臨時住地鹿野苑方向跑去,口中邊喊著「好苦惱,煩死了」。 正好遇上了散步的釋迦牟尼,就攔住他問明原委,為他講解佛法。耶舍聽後,被逐漸打動,當下皈依。他出家後,其父母妻子,還有五十多名親友,都跟隨出家,也皈依佛門。其父母因年邁不能出家,就做了在家弟子(男為優婆塞,女為優婆夷)。3、迦葉三兄弟皈依奠定僧團基礎此後,釋迦牟尼叫比丘們去各方行化,而自己隻身一人又來到摩揭陀王舍城外苦行林,面向更大化度的目標,即住著那裡三位「事火」的婆羅門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兄弟三人及其他們座下共有一千餘名弟子的苦修集團。釋迦經過許可後來到他們住地,但他們並不友好,幾經三番的刁難釋迦牟尼,威脅恫嚇,佛經上說佛陀曾多次現神通才得以保全自己。由於釋迦臨危不懼、坦誠說教,最後他們徹底為釋迦的精神和教理所折服,放棄了舊的信仰,皈依了佛門,三人率弟子一千人同時出家為僧。這說明釋迦在向外道傳教時,往往是充滿艱辛的。三迦葉的皈依,為佛教僧團奠定了基礎。4、為眾弟子象頭山開示為了傳教和生活需要,釋迦帶著眾比丘向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走去。途經伽耶山(又名象頭山)時,感慨萬千,這裡曾是他證道之地,還有他的菩提樹。他望見遠處有熊熊燃燒的野火,即以燃火為喻,向眾比丘宣講了《一切燃燒經》:「諸比丘,一切在燃燒。諸比丘,何為一切在燃燒?眼在燃燒,色在燃燒,眼識在燃燒,觸在燃燒,從眼而生起的苦樂,或非苦非樂的感受亦在燃燒。因何而燃燒?我說此由貪、嗔、痴、生、老、死、憂悲、苦惱,點著而燃燒。」他告訴比丘們,只有把貪婪、嗔恚、愚痴心頭上的三把毒火在心頭熄滅,就能獲得解脫。佛教中「涅槃」,就是由萬物皆在燃燒的思想中產生的。據說諸比丘聽了釋迦開示後,豁然開悟。有的西方學者把象頭山的開示,比作耶穌的登山寶訓。5、舍利弗、目鍵蓮兩大弟子皈依釋迦到達王舍城,頻婆娑羅王非常歡迎,他將釋迦安置在王舍城東南郊的「竹林精舍」。離王舍城不遠處,有一個村寨里住著一位聰明好學的年輕人,名叫舍利弗。由於他是村裡的統治家族,所以也叫他優婆提。他與訶利陀,又名目鍵蓮結為生死之交。他們都是六師外道之一的散闍耶·毗羅梨子座下的大弟子。舍利弗在王舍城大街上偶然遇到釋迦弟子,就是五比丘之一的阿示說尊者,聽了尊者簡短說法,豁然覺悟,了解到佛陀釋迦之後,便起皈依之心。他與好友碰目鍵蓮面後,同去卻說自己的師父奉行佛教,見卻說無效後,便帶領願與他們同行的約二百名散闍耶的弟子,去「竹林精舍」拜見釋迦,加入了僧團,他們則成了釋迦牟尼座下的第一、第二兩大弟子。後來有名的學者摩訶迦葉,也來皈依,便是後世相傳的承受佛教禪宗初祖。至此可以看出,釋迦創立的佛教思想是深入人心的,他一出山傳教過程中,從初轉法輪、度耶舍、度三迦葉及千名弟子、度舍利弗和目鍵蓮,一路凱歌,在短暫的時間內,便擁有如此眾多的弟子,聲勢浩大,為其他教派所不及。在以後傳教中,一般弟子加入僧團的,更是不計其數。(三)社會各階層支持佛教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得到了社會廣泛響應,在當時的印度各教派中影響最大。在傳教的過程中,除了深受廣大民眾擁護之外,還得到了社會上最有實力的剎帝利種姓和吠舍種姓中工商業主二大階層的支持,他們的支持對佛教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剎帝利種姓是國家政權的掌握者,他們對佛教的態度,會直接關係到佛教在社會中的地位,剎帝利種姓對佛教支持的代表人物,是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吠舍種姓擁有龐大的社會財富,他們的支持不僅給予佛教財力、物力上幫助,而且為當時佛教傳播在社會上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中代表人物是王舍城的迦蘭陀長者,舍衛城的須達多長者。1、頻婆娑羅王。他是當時十六強國之一的摩揭陀國國王。當釋迦帶著三迦葉及千名弟子,來到他的國都王舍城傳教時,他以很隆重的禮節迎接,把釋迦迎入宮中,以最豐美的飲食供應千名比丘。據說,他聽了釋迦的四聖諦和施論、戒論、生天論三論後,皈依佛門,佛傳中說他對釋迦行最尊敬的跪拜接足禮。此後凡是皈依佛陀的國王大臣,都行這種禮節。頻婆娑羅王又為釋迦安排住處。在摩揭陀國的國都王舍城東南郊,有一處風景怡人的地方,叫迦蘭陀竹園,頻婆娑羅王在那裡為釋迦蓋起了精舍,這就是佛經上有名的 「竹林精舍」。 此後頻婆娑羅王常去「竹林精舍」禮拜釋迦,聽佛陀說法接受教化,供養僧團等。由於這一座精舍,使僧團在王舍城扎了根,釋迦的一生,多居於此教化眾生。王舍城也成了佛教的發展中心,這對以後佛教的發展意義非常重大。這裡說明一下,所謂的「精舍」,並非精美的住舍,而是修行精行者居住的處舍。當時一些沙門修行者,平時在林中修行,可一到雨季,就不能呆在林中了,雨季過後再回到林中。而雨季時集中在精舍修行,是佛教首創。頻婆娑羅王不僅自己皈依佛教,還勸說眷屬、群臣、城民們供養佛門子弟,信奉佛教。妃子克瑪在他的勸說下皈依了釋迦,後來出家成為比丘尼僧團中的第一大弟子。釋迦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頻婆娑羅王親自前去請釋迦來王舍城過夏安居,三月中以衣食、卧具、醫藥等物品供養僧團。其子阿闍世王即位之後,也皈依佛教,是一位有名的在家弟子。在釋迦涅槃後,繼續支持佛教,為摩訶迦葉和阿難會集同門高僧結集經、律提供各類物品。2、波斯匿王。他是拘薩羅國國王,拘薩羅國也是當時十六強國之一。據說他文武兼備,他父親在世時,就把王位傳給了他。因釋迦牟尼的出生地迦毗羅國,是拘薩羅國鄰國,又是屬國,所以波斯匿王早就聽說釋迦之名。波斯匿王是一個性情暴戾、雄心勃勃的君主,最初他不懂釋迦的修為與學說,對小國出身的年輕王子成佛,表現出輕慢、懷疑的態度。初次見面時,就質疑釋迦,年紀輕輕,出家學道的時間又不長,如何能圓滿覺悟?釋迦作比喻告訴他,不能因小而輕視對方,說:如火苗雖小但可以燎原;龍子雖小但可以行雲布雨;王子雖小但可以成為君主;年少比丘雖小但可以修行得道。此後波斯匿王便常與釋迦交往,請教問題,漸生敬意。波斯匿王最初並非獨尊佛教,同時也恭敬供養當時的婆羅門和其他外道。他常常禪坐,深入思考印度當時流行的種種學說,覺得佛法才是正法。隨著對佛法的信仰與悟解日漸深入,最後決定獨尊佛教。一次城中鬧瘟疫,他掌握了醫治方法後,下令只允許王氏族人和佛門弟子才能享受醫治,其他的一概不治,這樣使得許多人歸投佛教門下。他常請釋迦佛陀說法,供養眾僧。釋迦在拘薩羅國的國都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行教時,每天前去禮拜,風雨無阻。一次因長時間不見釋迦,竟相思成疾。群臣用栴檀為他作了五尺佛像,用來供養,這就是最初的佛像。後來聽說釋迦在僧迦屍國大湖附近,波斯匿王與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頻婆娑羅王等五王,爭先恐後前往接迎,趕到哪裡五王聽了釋迦說法後,便將此處當作福妙神地,建造了大神寺。波斯匿王起初雄心勃勃,暴惡無信,曾為了王位殺死異母兄弟等上百人,做過一些對不起國人的暴行。在釋迦的影響下,他懺悔自己以前惡行,稱霸之心也日趁淡薄,善待國民,釋放戰俘,逐步轉變成為一個虔信佛法、心懷慈悲的國王。3、迦蘭陀長者。他是王舍城的富豪,他有一個竹園,在距城北一里多的地方,稱為迦蘭陀竹園。他曾經建竹園施給外道居住,後來聽釋迦說法後,皈依佛門,便把竹園獻給釋迦及其僧團,與頻婆娑羅王在竹園內增建精舍僧房,設置生活用品,供釋迦及其弟子使用,成為印度早期僧園即「竹林精舍」。「竹」的品質很多,如堅韌、高雅、洒脫、清幽等,竹子也是佛教教義的象徵,佛教注重「竹」的空,追求心靈的空明,所謂「青青翠竹,盡為法身」。所以,「竹林」並非簡單的地名,而是隱喻方外聖境的內涵,因此釋迦與僧團常居住於此,為眾說法。4、須達多長者。他是舍衛城的富商,樂善好施,慈濟貧窮孤寡的人,又被稱為給孤獨長者。當釋迦帶著釋迦王族的新弟子們,回到王舍城時,迦蘭陀長者請釋迦及其弟子們,到家中用膳供養。恰好須達多來拜訪迦蘭陀長者,因為他們是好友。迦蘭陀把須達多長者引見給釋迦,他聽了釋迦宣法後,就成了虔誠的在家弟子,並且請釋迦到西北方的舍衛城去弘法。回國後他遇到了熟人,就勸他們共同發心,建一座精舍,供養釋迦及弟子。他在王舍城,看了很多地方,覺得都不理想,唯獨祗陀太子的祇園最合適。因此,他向太子提出用重金購園。但祇陀太子戲謔地要求說:如您能以黃金鋪地,隨鋪多少就賣給您多少。據說須達多長者真以金磚鋪滿了整個園林,太子為他的精神所感動,分文不取地願將整個祇園獻給釋迦,並協助須達多長者在祗園建造精舍。這座精舍十分有名,佛經上稱為「祗園精舍」或「勝林給孤獨園」。據說在釋迦證道的第五年,帶著弟子游化拘薩羅國,住進了舍衛城的祗園精舍。這以後,釋迦在恆河北邊各也有弘法據點,對佛教向北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一些富有長者,都造舍供養釋迦,如跋磋國的拘睒彌有位瞿師羅長者,在聽釋迦牟尼說法後也皈依做了佛弟子,建立瞿師羅園精舍供釋迦及其弟子居住。據說在釋迦生前,有16大院,每院有60間僧房。「長者」一般指吠舍的上層,在佛經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富貴的「長者」他們為佛教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四)最初的僧團形態釋迦成佛後,游化於恆河南北的兩岸,隨著傳教的深入,佛教的影響日益廣泛,皈依之人不斷增多。由於弟子們的追隨和聚居,便形成了佛教僧團。面對逐漸龐大的僧團,及不同層次的修行者,就需要有統一思想、綱領和統一紀律,才能實施有效管理,促進佛教發展。1、僧團內部的平等思想原則釋迦牟尼可以說是一位民主制度的先驅,他反對「四種姓」制度和一切不平等的社會制度,也十分了解和同情下層貧民的苦難。所以在僧團內,他不主張分種姓高低,而提出了「四姓平等」的思想原則,認為人人都可以出家修行,而不論其出於什麼種姓。主張所有弟子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富貴貧賤之分,享有同樣的教育和修行的權利。曾說「……四大河入海已,無複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複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弟子。」這等於向世人宣告人人平等,特別是為低「種姓」平民解脫了精神上的枷鎖。這在當時推崇婆羅門至上及等級嚴格的「種姓」社會制度里,無疑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非常有進步的意義。他主張在僧團內他只分長幼、尊卑之序。以全體佛弟子來說,所受的戒別越高,地位就越高;以同一種戒來說,受戒的時間越早,地位就越尊。從僧團內部制定的一系列戒律和規定來看,也都體現了人人平等思想原則。後來釋迦倡導的這種平等思想,在以後的佛教中進一步得到了發展,提出了一切眾生平等、佛與眾生平等的思想。2、僧人相處的六和敬規約釋迦初創僧團時,提出「六和敬」規則,這是協調僧團內部關係的指導方針。所謂「六和敬」 指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當時佛弟子雖有七眾弟子的分別,但這六種規則是團體生活共同的標準和原則,目的能使大家在生活中,互相敬重,和諧快樂。六和敬大致內容是:(1)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身業清凈,不侵犯別人,不發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蠻的舉動,和睦相處。要講求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顧,平等共居,和合共住。(2)口和無諍: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須要做到語業清凈,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說話的語言要柔和親切、謙和禮貌、悅耳可愛、和平共處。不宜惡口粗聲,引人不快,以致發生爭吵的事件。(3)意和同悅:大家同住一起,必須要做到意業清凈,要有善良用意,胸襟坦蕩,不計較人我得失、是非利害,要與大家一起和悅。不要為求個人的歡樂而不顧大家的歡樂,或把個人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4)戒和同修:佛門七眾弟子,各有各的戒律,都有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要有共同守法的精神。在戒法上,人人平等,大家應該怎麼做,就該怎麼做,要共同遵守僧團規約。(5)見和同解:見是見解或思想觀點。就是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有統一的思想。不能各持成見,自以為勝,要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這是共同成就的前提。(6)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財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必須要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能厚此薄彼,營私肥己,以致引起爭權奪利的糾紛。六和敬從身行、語言、心念、制度、思想、利益等六個方面,對僧團中每一個僧人提出了要求。它在僧團內樹立了民主平等的原則,為促進僧團和睦團結,同心同德發展佛教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華嚴經》說:「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3、制定七眾戒規釋迦牟尼為了僧團增進團結,更好地修習佛法,有利傳教,就對弟子們平常修行生活制定了紀律性的規則,就是戒規。僧團內戒規分為七個等次,稱為七眾。一是比丘即男性弟子,二是比丘尼即女性弟子,三是式叉摩那即由沙彌尼進入比丘尼階段中的女性出家弟子,四是沙彌即出家的少年弟子,五是沙彌尼即出家的少女弟子,六是優婆塞即在家的男性弟子,七是優婆夷即在家的女性弟子。而真正負起住持佛法及領導僧團的責任,則以出家僧為主,即是以比丘及比丘尼僧為主體。僧團成立之初,尚沒有戒律的制定,只是釋迦為皈依者說戒,內容是五戒。五戒並非僧團所獨有,外道耆那教也有五戒,即不殺生、真實語、不盜、不淫、無所有。無所有,是指不持有財物。僧團的五戒前四者相同,第五戒是不飲酒。不淫一戒,對在家弟子說,改為不邪淫。戒律的制定,大約在僧團成立三四年以後,釋迦游化跋祗國,在毗舍利結夏,那年災旱,弟子們分散到各地就食。其中一個名叫須提那的比丘,家住毗舍利伽蘭陀村,他回到家中,禁不住妻子的挑逗, 破了戒體。事後非常奧悔,回到毗舍離向釋迦懺悔。釋迦為了有利於弟子們修行和佛教更好地發展, 感到有制定戒律的必要。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戒規,有的是吸收社會上已有的道德規範加以修改而成,有的是根據佛教教義和修行需要而定。戒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遇到問題發生,由釋迦處理後,形成一個案例,如此一件一件累積而成的,最根本的戒律還是五戒。在釋迦之後,佛教戒律又有了新的發展。在執行戒律上有「自恣」制度,就是每年夏安居期滿的第二天晚間, 比丘們齊集一堂,檢討各人在三個月結夏期間,在言行上有沒有違反戒律。各人自行反省,也可以互指別人過失,若有反戒者,要當眾懺悔。如果釋迦在場的話,據說他總是帶頭,要別人指出他有沒有犯戒的行為,以身作則,律人先律已,不失領袖的風範。還有「布薩」制度,就是每月初一和十五,即太陰曆新月之夜和滿月之夜,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出家的比丘都要參加,輪流誦出戒律。參加的比丘要各自反省,在這半個月內有沒有反戒,沒有反戒者可保持沉默,反戒者要在大眾前坦白出來,表示懺悔。(五)釋迦返回故里探望釋迦牟尼自出家以後,一直沒有回家探望。在迦毗羅衛國的父親凈飯王此時年已花甲,聽說兒子已得道成佛,在王舍城講經說法,他強烈地渴望能見兒子一面。在思念之情的驅使下,據說他一連幾次派出使臣,前去請兒子回國。然而這些使臣們到了釋迦那裡,聽了佛法便一一出家,再不返回迦毗羅衛國。而釋迦可能是教務繁忙,責任在身,不便遠行回國。凈飯王深感失望,又派遣最忠誠的老侍臣,釋迦童年時代的夥伴史魯德亞前往。他答應史魯德亞可以出家,但必須把他的兒子請來。克魯德亞見到釋迦,聞法後加入僧團,並把凈飯王的思念轉告了釋迦,勸說他及早回家探望。於是,釋迦在眾多弟子的陪同下,起身回國,一路上他和弟子們講經說法,就來到了故鄉迦毗羅衛國。在父親凈飯王接迎下,釋迦牟尼來到了王宮,探望了闊別多年的老國王、養母波闍波提夫人,及以前的妻子耶輸陀羅和兒子羅候羅等,並為釋迦王族說法。受他影響,堂兄弟阿難、提婆達多、阿尼律陀、婆提利迦諸王子和王宮裡奴隸身份的理髮師優波離,隨即要求跟他出家。由於釋迦先許可優波離出家,就叫諸王子要禮敬優波離。從這一點看出,在釋迦的眼裡是沒有四種姓,貴富貧賤之分,加入僧團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此時的迦毗羅衛國,已芨芨可危,周邊強國虎視耽耽。老國王日漸哀老,將來王位的繼承最有可能的是其異母弟難陀和兒子羅候羅,而難陀平庸卻沉迷於灑色,羅候羅又年幼無知,他認為此二人都不能擔此重任。為了祖國的前程,釋迦又度難陀和羅候羅出家,把王位繼承權讓給有能之人。由此可以看出釋迦的思想是非常民主的,在他看來國家並非一人、一族之天下,而是國人之天下。據說釋迦牟尼在迦毗羅衛國逗留三個月左右,就帶著王族弟子回到了王舍城,繼續宏揚佛法。直至凈飯王病危前,釋迦得到消息後,馬上又趕往迦毗羅衛國,見父親最後一面。在父親凈飯王逝世時,釋迦親自來到父王靈前,執持香爐,走到靈柩前面引路送葬,以盡人子天職。由此可見,釋迦牟尼雖然是方外之人,離家庭、拋父母、別祖宗的比丘,可他對父母雙親的是極為孝敬,為佛教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他父親凈飯王死後,他的姨媽即養母摩訶波者波提就多次要求出家,得到釋迦同意後,成為最早的比丘尼,建立了比丘尼僧團。釋迦在俗之妻耶輸陀羅也出家為尼。(六)佛陀涅槃釋迦牟尼一生傳教活動的地區是存恆河中上游一帶,主要在摩陀國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拘薩羅國都舍衛城的「祗陀給孤獨園」,常隨弟子千餘人。釋迦成道後說法傳教45年,對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所說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涉及的範圍極大,有人生問題、解脫問題、善惡果報問題、社會問題、外道問題、有關宇宙萬物的哲學問題等等。但釋迦認為最重要的是四諦、八正道及附屬於他們的修行方法。釋迦牟尼八十歲那年,離開了摩陀國都王舍城作最後一次巡行後,經巴連弗城(華氏城),北渡恆河,入跋耆國,到吠舍離城。佛陀一路上為民眾說法,甚至接受吠舍離城中著名妓女木奈 女(庵婆婆梨女)的供養,為她說法授戒,使她成為信徒。此時釋迦自知陽壽將盡,讓弟子作好他將去世的思想準備。他走到離摩邏國首都拘屍那(中印度都城名,現在推論有二處,是佛陀涅槃處,被稱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不遠的波陀那莎羅樹林中,在希拉尼亞瓦提河西岸的兩株莎羅樹下,側卧在雙樹間。夜間有一位婆羅門學者叫須跋陀羅來訪,阿難陀怕他騷擾師尊,不讓他拜見釋迦,釋迦聽到爭吵聲後,將他喚到床前為他說法,於是須跋陀羅成了釋迦最後一位弟子。到了半夜,作了最後一次說法,他囑咐弟子應在教團內做到「長幼和順,法不可壞」,經常集會講論正法,上下和睦,遵守法規,清凈修法。尊敬有德能的比丘,用心做到孝敬,先人後己。告誡弟子們要「以法為師」,努力精進,不要放逸。然後頭朝北,右手支頤,左手放置身上,雙足合併,取側卧姿勢,面向西,進入大涅槃。在寂滅之前,釋迦已受到國王、軍事貴族、工商業者以及農民、部分婆羅門種姓出身的人的崇敬,威望日著,人們把他看成是「世尊」、「天人師」等,當成是一尊可以引導人們擺脫苦難的神。因此,在佛陀寂滅後火化一結束,就發生爭奪佛陀的遺骨(舍利,屍體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物)的局面,後經人調解,據說由八國把舍利分成八份,各帶回去建舍利塔供養。此外,當地人連原來裝舍利的瓶、火化處的焦炭、釋迦生前的頭髮,也都建塔封存供養。近代以來人們在釋迦族的故地比波拉赫瓦發揮出古塔的地方發現了舍利壺,上面有與阿育王碑文相彷彿的文字。此外,在吠舍離遺址也發現了舍利瓶。學術界有的認為,這些發掘出來的舍利壺中的舍利,就是佛陀的遺骨。佛陀寂滅後,由他的弟子摩訶迦葉和阿難等人主持教團,繼續傳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佛教傳遍古印度,並開始傳到國外。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