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遇到了這個問題: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梅花》?

最早讀到王安石的這首詠梅詩,應該是在小學的課本里吧,我記不太清了。他的這首詠梅和陸游的詠梅詞(猶有香如故)是老街最喜歡的兩首詠梅詩,因爲他代表了一種人的高尚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不過,就像南宋文學家周紫芝所說: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王安石的這首詩也有出處,而且特徵很明顯。

一、王安石詠梅改編於這首南北朝的詠梅詩

最早的詠梅詩,我們在詩經中就能看到,到了魏晉南北朝,詠梅的詩漸漸多了起來 。王安石的這首詠梅詩就是從南北朝的一首詩化用而來。

《梅花落》(樂府詩集)

這首似曾相識的《梅花落》來自於郭茂倩《樂府詩集》,郭茂倩是與王安石同時期的人物,他的這本書收錄了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的精華作品。

不過這首《梅花落》常常被標註是蘇子卿的詩,這就讓人犯狐疑了,蘇子卿就是漢朝的蘇武,他被強行扣留在匈奴時和李陵結爲好友。

蘇武鴻雁傳書以後,漢朝使者接回了蘇武,而李陵因爲漢武帝誤解其主動投降,被夷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誅殺,因此李陵再也回不了漢朝,兩個人在分別時,留下了不少相互贈別的詩篇,這些詩被稱爲蘇李贈答詩。

蘇李贈答詩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所著《文選》 ,其中收錄有《李少卿與蘇武》詩3首及《蘇子卿詩》4首,唐朝徐堅的《初學記》、歐陽詢等人編撰的《藝文類聚》都記錄了幾首蘇李詩。

之所以說這首詩作者是蘇武值得生疑問,是因爲這種體制的詩不可能出自漢朝,這種具備了早期格律詩特點的作品,最早也只能出現在南北朝的齊樑時期。

這首詩除了第一句三仄尾是變格以外,都是標準的格律詩句式,只有第一句和第二句失對而已。這種不標準的五律經常出現在初唐以前,肯定是早於王安石時期,但是可以肯定不是蘇武的詩。

讀過這首詩,即使沒有什麼詩詞基礎的人,也能看出王安石的化用痕跡。其中古詩“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 ”被王安石化用爲: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古詩的第3、4句“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 ”被化用爲: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化用之後的作品更加簡潔,主題更加突出:

關於古人的借用和化用,老街以前寫過不少文章。常常舉例的就是幾位古人關於這方面的評論。

在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中,有一個男主角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他在日本可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這個人法名叫做遍照金剛,一般稱之爲空海和尚。這個空海法師於延歷二十三年(804年),與最澄法師隨遣唐使入唐學法。回到日本後,空海和尚寫過一本《文鏡祕府論》,記載了在今天在中國已經失傳的唐朝詩歌理論。

其中有一段說唐朝詩人有個好習慣,隨身帶有前人詩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詩的時候如果苦思不得,就打開“錦囊”看一看:

大家都知道唐朝李賀出門喜歡帶一個詩囊,寫好的佳句就放在詩囊中待會,然後連句成篇修改成詩。沒想到詩人們還要帶一個“隨身卷子”,做不出詩來,趕緊拿出來,看看古人怎麼作詩,不知道李賀是否也在詩囊旁邊也放一個“隨身卷子”。

看來王安石也有個“隨身卷子”,不過才思敏捷記憶力好的人,自己的大腦就是一個“隨身卷子”,很多能夠口占一絕的人,肚子裏的學問就是一個小百度。

不僅僅唐人如此,歷朝歷代的詩人因爲熟讀古人詩書,自己創作時不免會有前人的影子。上面引用南宋文學家周紫芝的這句話來自《竹坡詩話》:

北宋的黃庭堅也表達過同樣的意思: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沒有一個字沒有出處,只不過後人讀書少,不知道作者詩文的出處,誤以爲是老杜和韓退之自己的語言。例如王安石這首詩,我從小以外是王安石自創的,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改編的。

不過借用或者化用古人作品,也有很大的區別。例如晏幾道的詞《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這首詞中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直接把別人的句子一字不改拿來用了,這兩句因晏幾道而聞名,反而是原作者五代時期的翁宏默默無名。如果不是晏幾道的話,”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這樣的佳句就被埋沒了。

晏幾道是直接搬運借用,古人化用的情況就更多了。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說起了杜甫的化用:

張燕公是初唐著名的宰相張說 ,他前後三次爲相,執掌文壇三十年,爲開元時代前期的一代文宗,與許國公蘇頲被並號稱"燕許大手筆"。“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出自他的《和魏僕射還鄉》

杜甫的這首“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是《天末懷李白》第一聯。

翁方綱解釋說杜甫的“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雖然出於張悅“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但是杜甫的“涼風起天末“意境更加高遠,是”點鐵成金“的化用。

點鐵成金出自於宋代黃庭堅《答洪駒父書》中的一段話:

從王安石的化用來看,他捨棄了《梅花落》的後面畫蛇添足的後面四句:

僅僅留下了前面四句:

這樣節選確實如同黃庭堅所說具有點鐵成金的作用,古人作詩,同樣寫一個主題或者一件事,有人簡潔,有人臃腫。例如王維和王績的詩。

家鄉的人來看詩人,二人寒暄的情形被詩人記錄下來,王維是這樣寫的:

而王績不同,洋洋灑灑,寫成了一個長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別的不說,這麼長的作品,至少可能入選小學課本。王績爲什麼還不如駱賓王出名,小孩子可不知道什麼初唐四傑和《討武檄文》,他們知道《詠鵝》就可以了。這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不過王績確實寫得有點繁瑣了,反而不如王維點到爲止,不說破反而更有意蘊。

常常借詠物詩抒發胸中所想。寫這首詩時 ,據說是王安石第二次罷相, 心灰意冷, 退居鐘山。此時王安石一定是讀到或者想起南北朝的這首《梅花落》,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詠梅詩。

至於王安石是不是也帶有”隨身卷子“,老街就不知道了。我們今天作詩更加方便,因爲人人都有手機,可以隨時上網查詢,古人如果知道,豈不是要羨慕死?

@老街味道

蘇軾衆多豪放曠達的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蓮花似六郎 六郎似蓮花 一篇短文讀懂詩詞創作中的擬人與擬物

飛紅萬點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詩詞創作如何用好明喻隱喻和借喻

這5首元朝的詞放入宋詞三百首中 您能分辨出來嗎?

被蘇軾笑話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張三影 其實還有幾十個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