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語言愛好者們都有一個翻譯夢。那麼,翻譯應該怎麼學習?我整理了常見的7點疑問,和大家分享~

學好翻譯應該從哪裡入手?

很多人表示自己對翻譯很感興趣,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從何入手,也不知道翻譯理論要不要看。很多人對於理論知識都會有一個誤解,認為沒什麼用,關鍵還是看實踐。其實,想要學好翻譯,理論知識是很有必要學習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語言的基本功在學習翻譯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這個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你以後翻譯的過程中,也會受到不少的阻礙。什麼同義詞辨析;英文構詞法規律;否定句、被動句、長句的翻譯;倒裝句、非謂語動詞等特殊結構的翻譯等等,沒有這個理論的準備,直接學習翻譯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而這些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成的,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南京策馬]。

怎樣提高翻譯能力?

在學習翻譯的過程,可能會遇到一些瓶頸或者挫折,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翻譯水平和能力似乎一直沒有提高,感覺遇到了瓶頸期,想要有所提高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做。其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翻譯的能力是要在實踐中成長的。不斷地訓練自己的翻譯能力,不停的進行翻譯。當你同一本書第一次翻譯和最後一次翻譯出現很明顯的差別時,你就會發現自己進步了。翻譯這條路是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的,唯一的路就是不停的練習。一個同聲翻譯,在正式成為同聲翻譯之前,他至少精聽了2000盤磁帶,這還是精聽,可想而知,泛聽又得聽多少呢?對於筆譯而言,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翻譯,達到翻譯技能的水平,起碼要翻譯3-5萬字,想要成為一個熟練的翻譯,10-15萬字的量是不可少的。大家可以自省一下,自己現在翻譯了多少字呢?而在你翻譯的文字中,是不是涵蓋了各種類型和文體的素材呢?不管是論文、合同、還是產品說明,抑或是詩詞歌賦、散文小說,各種文體的翻譯都要勇於嘗試進行翻譯。以前一直提倡翻譯要專才,但現在,翻譯不只要專才,還要通才。除了要精通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學習和涉獵其他相關行業領域的知識,這才是21世紀需要的翻譯人才。[南京策馬]

翻譯證書要不要考?

由於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對翻譯人才暫時還沒有制定硬性地入行要求,很多人覺得既然翻譯重在實踐和積累,那麼翻譯證書還有必要考嗎[南京策馬]?

從能力角度看,翻譯證書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檢驗。每年的CATTI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都有不少人報考,而CATTI 考試得評分是分廠嚴格的,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也高,因此,參加翻譯證書考試也是對自己多年來的努力來進行一次磨礪和檢驗。從求職角度來說,一個含金量高的證書無疑是從事翻譯行業一塊很好的敲門磚,也是可以與其他求職者競爭的籌碼。[南京策馬]

有了證書是不是就能做翻譯了?

回答是:It depends!

有了證書,沒有實戰經驗,你就是新人,你得像海綿一樣到處去學習。比如你可以結交翻譯人員,請他們介紹經驗。再就是利用網路,去學習。只有在實戰中不斷地去學習成長,才能成為一個翻譯[南京策馬]。

剛開始能不能做自由翻譯?

剛開始,除非你是自己專業水平高,英語又好,比如醫學的研究生,英語六級而且水平高能翻譯,那自然好。可是如果不是,還是到翻譯公司做做,因為那裡有規範的培訓,等自己水平高了,再去做自由翻譯。

一個有三年以上翻譯經驗的人很難找的,找到了年薪就不會低。現在你是用自己的便宜身價換經驗,以後是以經驗換大洋。付出去的東西,總會有收回來的時候,等式左右應該是相等的。

做好翻譯什麼最重要?

就像前面說的,現在的社會對於翻譯人才的要求是通才。除了自己擅長的領域要不斷地強化之外,還要不斷地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關心時事政治,了解經濟文化,明白與擅長領域相關的專業知識。翻譯就是要不斷地學習進步,如果固步自封一勞永逸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只有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成長。

翻譯這條路任重而道遠,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輕鬆容易,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的。大家還是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在翻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南京策馬]。

什麼時候開始合適呢?

既然這是夢想,何不從現在開始?在這個春天,讓我們一起播種希望,期盼來年成蔭,馬上出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