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些人一喝牛奶就容易拉肚子,早上起來空腹喝尤甚。

在網上搜索「喝牛奶拉肚子」,結果有幾百萬條。

甚至有些網友含淚發帖傾訴:

現在凌晨一點,我卻還在蹲坑。

說好的睡前喝點牛奶有助於睡眠呢?

@花生醬

別人喝奶是為了好喝有營養。

我喝奶是為了潤腸通便……

@喬邇

人肉測奶器,靈敏度極高

家附近新開一手工冰淇淋店

據稱是用純鮮奶製作,價格特貴

我媽想吃又怕不是純牛奶做的

於是先買了一個給我,讓我試試

看到我有了反應直奔廁所一瀉千里後

我媽很滿意,後來成了這家店的常客

@松以

其實以上這種情況,

在醫學上稱之為「乳糖不耐受」。

1

九成以上的中國人都是乳糖不耐受群體

「乳糖」是鮮乳及其它乳製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種糖。

乳糖不耐受,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對「乳糖」會產生不耐受反應。

主要原因是體內缺乏水解乳糖所必需的「乳糖酶」,當攝入一定量乳糖後,就容易產生腹脹、腹痛、腹瀉等情況。

絕大部分嬰兒一般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從而消化母乳中的乳糖。

但從斷奶後,體內乳糖酶的合成就會逐漸減少了。

也有種理論說,從人類進化角度來講,乳糖酶的缺失是幫助人類斷奶的。(但沒想到,人類在斷奶後會繼續食用其他哺乳動物的奶。)

乳糖不耐受從病因上,大概分為三種類型:

一、原發性乳糖酶缺乏

也可以叫做「成人性乳糖酶缺乏」,這是乳糖不耐最常見的類型。它由基因調控決定,也具有一些種族和民族因素。

這一特徵在亞洲和非洲人群中最為常見。

From:kitchendecor

相比之下,北歐裔的白種人對乳糖的耐受程度就會好很多,這與他們歷史上曾馴養奶牛,長期吃奶製品有關係。

二、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因為某些腸道疾病導致的小腸粘膜損傷,進而導致乳糖消化功能降低。比如: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或者腸道的急慢性炎症。

如果我們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腸道表面細胞受損,將會影響乳糖酶分泌。

這時候就不要再喝牛奶啦,不耐受反應會更嚴重!

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基因導致人體出生時就無法製造乳糖酶。

嬰兒先天無法消化乳糖,從而不能攝入母乳,不過這種類型非常罕見。

需要注意的是,乳糖不耐受並非食物過敏。

這和有些人喝牛奶導致蛋白質過敏不同,要注意區分自己的情況。想要區分的話,可以試試喝零乳糖牛奶,看看還會不會拉肚子。

2

為什麼同樣是乳糖不耐人群,

有人喝牛奶就沒事,而我一喝就拉肚子

首先,即使是乳糖不耐,也並非一旦攝入乳糖就會出現不良反應,而是當攝入超過一定「安全量」後才會出現反應。

像有的人不會一次性攝入太多乳製品,或者是喝牛奶同時配合其他食物,這樣就能減緩乳糖的運輸時間,從而避免乳糖進入腸道過快導致無法分解。

而且,不同人對乳糖不耐受的程度也不相同,所以攝入乳糖「安全量」大小也是因人而異。

此外,乳糖的代謝除了乳糖酶發揮作用外,腸道內細菌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大部分乳糖會在小腸內進行消化,未被消化的乳糖則會進入大腸。

我們大腸內含有豐富的細菌,作為益生菌之一的雙歧桿菌非常喜歡以乳糖為食物,從而可以幫助代謝乳糖。

如果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較多,未被小腸消化的乳糖同樣可以在大腸中回收利用,就可以減輕甚至避免不耐受反應。

所以為什麼別人沒拉肚子而你卻拉肚子,總結一下就是:

1.不同人的乳糖耐受程度不相同,攝入「安全量」也不同。

2.攝入乳製品的方式不同。

3.腸道內菌群不同。

3

在乳糖不耐反應和對牛奶的愛之間,

我該如何取捨?

照以下方法做,不用取捨,放心喝奶!

1. 可以把每日的牛奶分三次,搭配早飯、午飯、晚飯來喝。

每天攝入量在300ml以內是沒問題的,同時注意不要空腹喝。

2. 選擇酸奶或舒化奶。

酸奶經過發酵工藝,因此乳糖含量相對較低。而舒化奶則經過特殊處理,更適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3. 保持每日攝入一點乳製品的習慣。

這樣可以讓我們的大腸菌群逐漸適應膳食乳糖,有助於緩解和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癥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